《大宅門》從電視螢幕搬上京劇舞台,去年在上海國際藝術節演出,《上海戲劇》雜誌針對此劇作了幾篇報導,包含專業劇論、網友短評和編導郭寶昌訪談等,卻引發郭寶昌負面回應,媒體雖回覆道歉,卻又引來導演解釋種種不滿,來回交鋒,卻只在報導評論內容的錯謬上打轉,討論竟沒有回歸作品本身……
電視劇《大宅門》曾創下兩位數字的收視熱潮,導演郭寶昌惦念的卻是改編成京劇版,去年總算套上京腔,參演上海國際藝術節,他宣稱特別欣賞上海的觀眾,這個市場對他很重要,想開發年輕人接觸京劇,找來擅長小劇場《惜.姣》、《春日宴》導演的李卓群,身跨導演和編劇兩項任務。原作龐大涉及眾多人物,劇場的局限如何能駕馭呢?編導延續了在《惜.姣》中女性主義的視角,劇本重心轉移了以白家少主人講述其繼承藥鋪打天下的創作路線,改採「《大宅門》中唯一宅門外的人」風塵女子楊九紅為觀照視角,扭轉電視劇版的男性語境,以「江湖」對峙「廟堂」,憑「深情」挑戰「規矩」,鋪敘一段跨越階級與門第的虐戀。
戲外報導與評論掀起口舌交鋒
藝術節演出期間,媒體多有報導,上海文聯旗下的刊物《上海戲劇》對此新劇作了幾篇報導,包含專業劇論、網友短評和郭寶昌訪談等,編導收到雜誌後,在其個人微博,發表回應指出文中校勘、排名、曲牌、劇名等幾處錯謬,甚至強調《大宅門》劇組從未交際獎項、更延伸到給紅包一說,同時表態沒有被報導的需求,指稱還有人證,受邀於雜誌編輯暗示性的寫作角度……
這場批評與反批評的交鋒,聚焦在編審錯字失誤率上,隔日編輯部一一坦承失誤回覆後,導演於桂林排戲的空檔,再度發表視頻,再三解釋種種不滿。令人不解的是,既然有異見,為何不回到作品本身,就戲論戲,從改編版的文本論述、舞台調度、觀眾心理等去回應核心問題,一再爭議編校上的文字錯誤,懷疑網友短評是寫手代筆,想掀穿業內潛規則,轉移話題不回應作品,在在強調未贈票,少數專家學者及公關票,全是劇組自購轉送,不知收到戲票的這些特殊人士,算不算被贈票與交際?是踩痛點!是何難點!還是模糊焦點!藝見之爭,降格為抹黑和錯別字,評論文中引用《惜.姣》一劇名,編導個人新浪網頁,也是錯謬的以嬌字代替,乃至知名的澎湃新聞也犯同樣錯誤,媒體的獨立人格,取決是在何處?遇上大媒體便有,小的便省略嗎?
網友短評各有所見
網友短評,集中幾點:念白過多像京腔話劇,儘管主創加大了傳統京劇的元素,例如舞台調度、鑼鼓點、唱腔等,兩者未能融合好,提出如何解決用戲曲的敘事節奏,和抒情的問題;有的讚揚開場很亮眼,頗具吸引力,一旦出現電視劇的原聲音樂,原作波瀾壯闊的家族大劇,切割成了渣男無力處理的婆媳之爭,通篇著墨在男女兩人的愛戀糾纏,主旨的力度弱化得太輕,建議劇名可改為《大宅門之白楊戀》,後續再出系列篇。
其實,評論文章原是主觀中的各自表述,有憎有喜,有長有短,一齣新戲人人叫好,廣受歡迎,一點意見也沒有,似乎美得聞不到人間煙火,文藝作品的兩股力量,來自創作和評論,偏廢一方是無法展翅翔遊的。作品公開完成商演後,主創人員有的是署名權,不存在是私有制,更無法壟斷,紙媒的時代如此,自媒體的時代更是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