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保利劇院,劇院、酒店、劇院管理公司三位一體的建築。(徐昭宇 攝)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現代劇院蜂擁而起 蓬勃亂局中愈趨專業

中國演藝生態觀察(三)劇場與劇場管理

中國目前有大小新舊不一的近兩千兩百個劇場撐起整個演藝市場,這些專業劇場絕大部分屬於政府所有,也視劇場為公共文化設施,但遊戲規則不一樣。因二○一一年至一五年的「十二五」中定文化大發展為主調,推波助瀾,各地政府為求政績,大劇院的興建只能用爭先恐後來形容。中國劇場業態的特質是大、亂、變化快、進步快,這幾年隨著現代大型劇院的陸續建成使用及與國際接觸愈來愈密切,劇場管理走向專業化是可預期的。

中國目前有大小新舊不一的近兩千兩百個劇場撐起整個演藝市場,這些專業劇場絕大部分屬於政府所有,也視劇場為公共文化設施,但遊戲規則不一樣。因二○一一年至一五年的「十二五」中定文化大發展為主調,推波助瀾,各地政府為求政績,大劇院的興建只能用爭先恐後來形容。中國劇場業態的特質是大、亂、變化快、進步快,這幾年隨著現代大型劇院的陸續建成使用及與國際接觸愈來愈密切,劇場管理走向專業化是可預期的。

劇場是表演藝術產業鏈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因為作品演出的品質和票房的多寡都因它而異。劇場同樣也是演藝市場的中流砥柱,中國目前有大小新舊不一的近兩千兩百個劇場(其中大約只有三分之一可以算是硬體達到標準的專業劇場)撐起整個演藝市場。與台灣一樣,這些專業劇場絕大部分屬於政府所有,也視劇場為公共文化設施,但遊戲規則不一樣。中國各地政府樂於出資興建大劇院,但經營及維護的費用皆訴諸市場,影響所及,演出成本中的劇場租金占很大一部分就不足為奇了,除非對票房有信心,一般演出團體很難承受。曾細算過,以北京保利劇院與台北國家戲劇院比較,如果依台灣的習慣,裝台四天加演出四場,保利劇院的租金七倍於國家戲劇院。製作成本基本一樣,演出成本的差別,使得台灣的節目想在中國市場上求生存,難上加難。

嶄新現代化劇院的風起雲湧

中國現代劇場的建設是近廿年的事,受北京國家大劇院興建計畫的影響,中國各地興建現代化大劇院的態勢在廿一世紀初已逐漸顯現,而二○一一年至一五年的「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中定文化大發展為主調,推波助瀾,各地政府為求政績,大劇院的興建只能用爭先恐後來形容。直至目前為止,已有為數不下百個大型的現代化劇院,估計到二○二○年還有至少卅個會建成投入使用。舉幾個比較特殊的事例:二○一二年四月,天津大劇院開幕,院長錢程個人的傳奇被移植到劇院,他以曹禺國際戲劇節與林兆華國際戲劇邀請展合體,大手筆引進國外最大最新的舞台劇,短時間內打響了劇院的名聲,甚至趕超了北京國家大劇院,同時吸引了北京及至外地的戲劇迷趕到天津看戲,成功塑造了看戲到天津的氛圍。可惜好景不常,二○一七年續約未成,天津大劇院成為保利院線的一員,五年裡大起大落,這應該是中國大陸的特殊景象;山東省為了舉辦第十屆中國藝術節,花了三年時間在十七個市各蓋了一個表演場館,二○一三年九月十藝節中全數啟用,這是歷來最大的手筆;二○一五年八月,純由中國人設計建造的哈爾濱大劇院開幕,外觀及內飾皆採流線造型,地處松花江畔,與環境地貌融合,建成之後馬上成為觀光景點;二○一六年十一月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開幕,主廳設計為中國第一個音樂劇專屬劇場,且因節目企劃專業用心,目前在北京與國家大劇院和保利劇院形成三足鼎立之勢;二○一七年八月,經過五年的施工,亞洲最大的劇院綜合體南京江蘇大劇院開幕,五個廳總座位數達到8,272座,可謂世上少有。

中國獨特的劇場院線經營模式

有了劇場,表演藝術的發展才有可能性,文化普及才有了動能。但有了劇場,如何營運是大問題。先說說不能不提的保利院線。表演藝術的劇場模仿電影院成立院線這件事似乎也只有中國大陸才有,因為理論上,中國幅員如此廣闊,院線確實有它的便利性及利益,但在實際操作困難度上也是難以想像的。因此,雖然目前在演藝市場上號稱有廿個以上的院線或所謂的劇院聯盟,但真正符合嚴格意義上的院線模式的只有保利院線。中演院線號稱有超過五十個劇場,但除了中演擁有主導權的四個大劇院外,其他的只是名義上的合作,沒有形成實際操作的模式;聚橙網院線號稱擁有七十九個劇場,全世界最大,但對一個毫無經營劇場經驗的集團而言,有意義的可能也只在數字。

繼二○一七年年底在爭議中得到天津大劇院的委託管理權後,保利院線在今年前五個月又陸續接手了四個大型劇院,旗下直營劇院達到六十三家。二○○三年成立的保利劇院管理公司能夠在十五年裡迅速地把院線擴張到目前的規模,憑藉的是別的院線做不到的兩件事:一是中央廚房式地安排節目,二是所有劇院有一致的管理標準作業流程(包括落地接待與技術服務)。保利院線擁有旗下劇院百分之百的管理權(除了極少數劇院),因此可以做到有節目想到保利院線演出,到北京保利劇院管理公司洽談,只要條件合適就可以安排全中國的巡演,場次不是問題。保利院線最為人稱道的地方更在管理標準化。曾在一個論壇上聽北京保利劇院的總經理以保利劇院從鋼琴室搬鋼琴到舞台上就有廿多道工序為例,極為自豪地說明保利院線的嚴謹標準工作流程。事實上也是,保利所管理的劇院全部通過ISO9001品質管制體系認證,也就是因為這樣,中國各地政府興建了大劇院之後,要委託給專業的團隊經營管理,保利自然是首選。保利院線另一個讓各地政府信任,也讓別的劇院或院線羡慕的是,二○一七年九月保利劇院總經理所說的:「保利院線的劇院沒一家賠錢。」劇院賺錢或賠錢在中國確實是營運的指標,而且對很多劇院來說是最重要的指標,這也同時說明了在演藝產業鏈的上游或中游機構已把賺錢作為目標,整個市場又如何能夠不商業呢?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