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我認為突破舞蹈語彙的「一大步」,在觀眾眼裡可能是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到的「一小步」!觀眾在看熱鬧之餘,要改變他們的認知是要一點一點地來?觀眾對看表演的「信心」,除了要有製作單位對優質節目的努力外,可能也需要靠場館的共同「催化」?觀眾看得那麼開心的演出,有什麼我可以借鏡之處?我是要踩在大眾品味的肩上推出製作,還是要努力要讓大家都看到我想要大家看到的風景?
台灣的大劇院時代逐漸成型,隨著今年高雄衛武營的開幕,不僅北、中、南各地都會持續推出大量的好節目,台南、雲嘉嘉地區也開始重視整合行銷,規劃出各有特色的節目。想必構思、尋訪、推動這些節目時,幕後一定會有很多的「爭論」:行銷部門怕節目過於藝術走向,曲太高而和寡;藝術部門怕行銷太側重市場,只要甜美的口味,即使票房滿滿,心理上也會有些許遺憾。假設能夠成功推動「難」的作品,不是更甜美的勝利?
其實這兩者的考量、角力及拉扯,可能是很多人在工作上都會遇見的狀況,但表演藝術可沒有標準答案,在著重產品品質的特性上要如何拿捏分寸、如何配比分量,一直是有趣的「辯論」。我成立舞團將近卅年,也才慢慢從只顧走在眾人之前的「藝術」端,緩步看到同等重要的「市場」面。
為什麼大家會喜歡這個演出?
長年以來,我認為在舞蹈的創作中能夠有「突破性」的肢體語彙就是最厲害的事。人人都有雙手雙腳與身體,能在有限的「器材」中找到新的變化方法,真是不容易啊!直到有一次,我在國家戲劇院觀賞一齣現代芭蕾作品,對這位頗具知名度的國際編舞家的敘事結構、服裝設計等等統統無法接受,當時坐在前一排的資深編舞家在演出結束時,還忍不住回頭小聲地對我說:「酷刑啊!」但現場滿座的觀眾們是熱烈鼓掌,大聲叫好!於是這引發了一連串的自我「辯論」:
Q:為什麼大家會那麼喜歡這個演出?
A1:也許是觀眾很信任國家劇院,只要是劇院主辦的節目一定無庸置疑?
A2:觀眾就是喜歡芭蕾,只要是大型芭蕾舞劇都好?
Q:可是這齣舞劇不是一般的傳統古典芭蕾,女主角沒有穿芭蕾硬鞋,也沒有轉32圈啊。
A:的確!這個作品加了很多現代舞蹈的動作與設計,還有一群舞者從高牆吊掛出場,氣勢營造得不錯,也打破了傳統芭蕾四幕舞劇的架構!
Q:演出標榜與時尚設計結合的服裝,不僅普普,還把女主角的缺點曝露出來了!
A:這只是個話題吧,時尚大名牌願意跨界合作總是好事吧?哪有合作一次就成功的?
舞蹈的開發,也需場館的催化
原來我認為突破舞蹈語彙的「一大步」,在觀眾眼裡可能是要用「放大鏡」才能看到的「一小步」!觀眾在看熱鬧之餘,要改變他們的認知是要一點一點地來?觀眾對看表演的「信心」,除了要有製作單位對優質節目的努力外,可能也需要靠場館的共同「催化」?觀眾看得那麼開心的演出,有什麼我可以借鏡之處?我是要踩在大眾品味的肩上推出製作,還是要努力要讓大家都看到我想要大家看到的風景?
思辨之心雖起,但在來來回回的調整中,的確沒有一步可僦的省力方法。於是走在眾人之前的開發語彙行動不曾止歇,終於時至今日,我們不重視停格外型、講求靈活運用重心肢體的舞蹈方法,開始有愈來愈多的理解與欣賞;而舞團也不再只專注「藝術型」的節目發表,結合創意跨界的「大眾型」製作也成為近三年的重心之一。就像今年與『無獨有偶』合作開排前,導演鄭嘉音對舞者們所說:「也許這個作品讓你們的舞藝,只能揮到50%,但也正因為如此,你們還可以有50%的空間去探索、去填補、去豐富!」
文字|平珩 舞者不成,專家未滿,藝術行政與教育的手工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