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已屆卅年的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於一月中舉辦了為期三天的「劇場.遇見未來」國際論壇,邀請來自台灣、香港、中國、英國、美國等地資深劇場工作者、相關意見領袖與「總監」們,分場呈現、共同討論四大關於表演藝術文化的趨勢主題,包括「提昇觀眾觀賞經驗」、「現代科技對劇場硬體之衝擊」、「文化政策與表演藝術之未來」及「表演型態的趨勢預測」。多位貴賓,齊聚一堂,以個人經驗分享所見所思,在聆聽與提問間相互激盪、彼此討論,對於劇場及未來的想像。
在辜公亮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志朗的暖心歡迎之下,論壇由大小創意集團創辦人兼酋長姚仁祿的演講揭開序幕。在題為「接下來,人工?還是智慧?」的講演中,姚仁祿回應了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於去年談及 AI 對於社會的衝擊,並從不同角度延伸思考、回溯過往、反思辯證,以提示我們該如何覓得立足基點,放眼遠望下一個卅年。他以出身美國前衛劇場的演員威廉.達佛(Willem Defoe)之言開場:「偉大的劇場挑戰我們的思想、鼓勵我們的想像。」並舉自一九八○年代至今便連演不墜的音樂劇《悲慘世界》為例,反問為何雨果寫成於十九世紀的故事,在百餘年後依然風靡;而當年,那個貧富巨差、動盪不安的世界,是否正是我們的未來?
「劇場讓我們即使在地獄也能看見天堂,」姚仁祿說,「很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讓人這樣想?而這樣的想法,也是現今的 AI 尚無法理解的。」他強調, AI(Artificial Inteligence,人工智慧) 與 IA(Inteligence Amplification,智能放大)的不同——若將前者的概念以全自動駕駛系統為例,後者便如動漫角色「鋼鐵人」般,是由人因鋼鐵裝束而提昇能力——或好似維基百科(wikipedia)集眾人之所思而成的龐大資料庫般,「面對 AI 我選擇哲思,面對 IA 我選擇放大,」姚仁祿說,意思即是,必須將科技為我所用,而得以作為依靠的,卻是我們的思想。因學習而趨於完備、臻至完美,持續修正、不容錯誤的 AI 所不能理解的,就是在「不完美中看見完美的能力」、在「夢想裡創造未來」的想像,那便是屬於人類的哲思。
運用當代媒材觸動新觀眾,重要的永遠是故事
論壇壓軸主題「表演型態的趨勢預測」,邀請三位國際講者: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Royal Shakespear Company)數位發展部總監Sarah Ellis、中國聚橙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耿軍,及北京迷笛藝術傳播有限公司執行長劉歡,以其親身實戰經驗,針對跨界合作、演出經營管理、創作者與觀眾培育等產業議題進行分享。
傳承跨世紀的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近年仍持續傳統搬演經典莎翁劇本,以饗來自全球的劇場愛好者,同時為因應時代流行更迭與娛樂觸媒的轉變,開始挑戰跨界製作。二○一七年二月,皇家莎士比亞劇團與英特爾(Intel)、動態捕捉製作公司 The Imaginarium 攜手,推出數位科技劇場《暴風雨》The Tempest,將故事裡的精靈「艾利兒」(Arial)變化多端、來去無蹤的角色特點,透過演員現場穿著動態捕捉裝置,進行實體與虛擬的同步演出,並利用浮空投影與其他科技聲光,營造原著劇本裡的魔幻場景;除了製作本身大量的技術跨界合作,前期宣傳也主投社群擴散:與年輕一代喜歡使用的社群Snapchat 聯手,推出角色妝容特效拍照濾鏡,短時間內引起話題,上架首日即在英國本土造成七百五十萬次觸及率。如何將觸及的觀眾導入劇場、以成功的商業模式供給經典劇作,《暴風雨》製作開啟了繼續探索的良機。
Ellis強調,跨界合作能夠成功的關鍵在於「溝通」;劇場藝術與科技的語彙,各有其語境與指稱,如何在彼此的專業上打開對話的平台是首要任務,但回歸到劇場製作裡,最重要的永遠是「故事」與「文本」本身:所有的跨界挑戰、新的行銷與經營模式,立基點皆是希望運用當代的媒材,重新觸動今日新世代的觀眾;在既有的豐沛文本基礎上,引進別開生面的劇場體驗,帶來不同的演出質感。「老觀眾進劇院看莎劇,帶走了新世代的科技體驗;新觀眾走進劇場看酷炫科技,但帶走了莎士比亞的故事。」使用新的技術、新的詮釋方式,並非僅為了吸引主流娛樂媒體目光,而是希望讓同樣的感動,在不同時空裡繼續發生與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