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愛看演出,也是兩廳院的常客,對他們來說,演出前後,哪兒是他們最愛駐足的「秘密基地」?他們為什麼選擇了這個地點?背後又有哪些他們與兩廳院的故事?且聽聽他們怎麼說……
邱秉程@戲劇院的戲台書店
兩廳院之友 風格卡 卡友年資9年
他從小接觸音樂,從西樂提琴到中樂管笛都學過,雖不專精但對藝文興趣始終如一。童年時,教會營隊短劇是他的劇場啟蒙,來台北讀高中後,從表坊、屏風看到現在的台南人、四把椅子,歌仔戲、京劇和古典樂也持續關注,更成了「絲竹空樂團」的鐵粉。觀戲頻率也曾因考試或就業而起伏,但只要一有閒暇,攤開行事曆幾乎每週末都往台北劇場跑。就讀碩士班時修習教育學程,想坊間教職難尋,遂踏入公職,因公部門教育、文化行政職系可互轉,在教育單位服務多年後,便轉調至文化局文資科,期待日後能投身他最感興趣的電影、展覽或表演類的行政工作。
居住工作都在家鄉基隆,同好難覓,他通常隻身赴會,週末一早就到台北看展,下午觀影,然後到戲台書店,等待晚場開演,近午夜才回基隆。早前幾年,當戲台書店仍是誠品時,智慧手機尚不流行,習慣提早一小時到場的他總在書店打發時間。他把《PAR表演藝術》雜誌當課前讀物做預習,看戲後則上表演藝術評論台或再回書店複習。他喜看專業人士如何論述作品,也釐清自己哪裡沒看透或誤讀。有時也潛水黑特劇場,看圈內人鬥來鬥去。若遇好節目,貼文向臉友推薦;若遇座談會,拿節目單索簽名。他收藏節目單,日後翻讀盡是回憶。
小檔案
今年貴庚:比兩廳院年長。
觀劇資歷:離第一次進兩廳院大約廿七年。
兩廳院是:對表演團隊與表藝愛好者都是聖殿一般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