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鬼才導演席瓦迪耶近期將易卜生的《人民公敵》搬上舞台,原作透過兄弟之爭描繪了科學真理與政治運作的衝突與矛盾,席瓦迪耶透過層次分明的舞台裝置和節奏明快的場面調度,試圖將這場兄弟鬥爭,發展成事實真相與現實利益的衝突。他運用混雜的元素,拼湊出一個超越時代的奇幻空間,更在演出中融合了即興橋段,讓台上台下直接交流,度過一段激發想像和思考的嘉年華。
面對當代社會保守意識抬頭與民粹主義崛起,易卜生的《人民公敵》似乎成為劇場探究眼前民主危機的重要依據之一。去年九月,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的導演版本才在北京引起軒然大波,突顯中國當局「箝制言論自由」的狀況日益惡化。今年春天,法國鬼才導演席瓦迪耶(Jean-François Sivadier)賦予這部劇作跨時代的靈魂,獲得劇評與觀眾一致讚賞,同時顯現出《人民公敵》的經典價值與當代意義。
荒誕的布爾喬亞悲劇
一八八一年,易卜生因《群鬼》觸碰禁忌議題,遭遇挪威社會前所未有的批評。儘管已移居義大利十八年的他以這場筆戰作為靈感,於隔年完成《人民公敵》,批判他同胞的偽善、鄉愿,以及人云亦云的民粹暴力。不同於他以往的作品,《人民公敵》從家庭擴展至社會,批判群體的愚昧無知、短視近利,充分顯現挪威劇作家幽默辛辣的筆鋒、及鞭辟入裡的政治觀點。對他而言,這齣作品既像是社會寫實劇,又類似喜劇。因為它透過荒謬的情節探討發人深省的嚴肅議題。
《人民公敵》透過兄弟之爭描繪了科學真理與政治運作的衝突與矛盾。溫泉小鎮的醫生發現當地水源遭受汙染,導致旅客染上嚴重的疾病。然而,他的哥哥,同時也是小鎮市長,卻阻止他揭露事實,因為這項醜聞不僅會讓股東花費鉅資清理管線,更會使小鎮面臨財務危機。在現實考量下,原本支持醫生的記者與地方人士紛紛倒戈,在市民大會上指責醫生的瘋狂行徑,並稱他為「人民公敵」。有趣的是,在易卜生筆下,醫生並非千夫所指的悲劇英雄,反而是妄自尊大的莽夫。他不惜當眾怒斥大家苟且偷安的態度,更不惜犧牲自己與家人生命安全,以捍衛唯一真理。
透過層次分明的舞台裝置和節奏明快的場面調度,席瓦迪耶試圖將這場兄弟鬥爭,發展成事實真相與現實利益的衝突。《人民公敵》運用混雜的元素,拼湊出一個超越時代的奇幻空間:源源不絕的泉水、瀰漫的煙霧、懸吊的水晶燈、透明的塑膠布面、舞台深處的觀眾席等。某些裝置讓舞台陷入稍縱即逝的反射光線中,不僅給人一種晶瑩剔透的視覺美感,也讓人感受到整個小鎮瀕臨脆弱邊緣的處境。導演似乎企圖運用多重鏡像,引述角色的心理空間:這場災難不得不讓他們接受良心的考驗,看是要選擇自欺欺人、逆來順受,還是要擁抱真理、負隅頑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