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桌」可說是台灣珍貴的民俗文化資產,也是台灣文化的符碼、接地氣的保證,今年表演藝術界不約而同出現了多項與辦桌/飲食主題相關的節目,而且分散全台各地,觀眾透過參與共食,分享了戲劇角色的人生滋味,或只是借用辦桌形式,領略創作者所想傳達的故事與情感。
根據文獻記載,台灣的辦桌起源,可上溯至清朝時期,隨時代遷移、生活方式變化,七、八○年代慢慢演變成現今型態;之後受到城市發展、餐廳林立等因素影響,似有沒落趨勢,千禧年後開始出現各種振興或消費話題的跡象:二○○一年交通部觀光局將高雄內門的辦桌列為「臺灣地區十二項大型地方節慶活動」之一,也有文創設計和商圈行銷以辦桌作為美學概念或活動模式,甚至有台中市議員將辦桌場景搬進議事廳,二○○九年聽障奧運在台北的閉幕儀式辦桌三百五十桌,宴請選手們在舞台上邊吃辦桌邊看表演,二○一七年世大運在台北的開幕儀式「繽紛島嶼」則是以動畫投影和國樂、舞獅等視聽元素共組了亮麗的「大囍桌」等。
由此觀之,原本是台灣日常飲食生活文化的「辦桌」,已經被認定為珍貴的民俗文化資產,值得珍惜、推廣,同時也就成了台灣文化的符碼、接地氣的保證,如此究竟是一種與時俱進的文化新進展或是話題式的消費,有待後續觀察。
有趣的是,不知何以名之的機緣巧合,二○一九年表演藝術界不約而同出現了多項與辦桌/飲食主題相關的節目,以時間順序來看,六月起巡演的《飲食男女》、八月《莎喲娜啦》,九月上旬《寶島辦桌》與《想家的100種方式》,十月《府城流水席》與《一個人的廟會》,十一月《阿灑步路扮一桌》、《十二碗菜歌》與《呷飽了沒》,分布在宜蘭、台北、新竹、台中、嘉義、台南、高雄,成為全年度觀察藝文生態無法忽視的現象。
逗陣吃飯 回到辦桌的情感本質
若是回歸辦桌的本質特色,不僅是一種宴客方式,除了美味料理之外,其社會意義在於結合了生老病死的生命禮俗,廣至滿月酒、婚宴壽宴、喪禮、喬遷之喜、春酒尾牙等,也是人們連絡情感、發展人脈的社交場合。
以「兩廳院藝術出走 全台走透透」的《十二碗菜歌》為例,即是以總鋪師父子親情糾結為核心,串連周邊人情世故婚喪喜慶來編織情節,同時試圖探討食物記憶的保存與消逝。十月十七日晚上筆者在台南麻豆代天府前,充分體驗該劇呈現手法:舞台上的後半段開席十桌,有機會入桌的觀眾得以近距離觀賞歌舞演出,還能品嘗劇中提及的幾樣古早味台式大菜,但必須全程遵守桌面提供的舞台指示,配合劇情演出,等同於該劇的臨時演員;簡言之,這批觀眾可以享用美食佳餚、看戲、必須執行書面指令、隨機互動、參與演出,同時被台下的近千名觀眾所觀看(忙碌充實之餘,同桌萍水相逢的桌友笑說,這就是「天底下沒有白吃的晚餐」)。以其表導演而言,在廟口的野台上形同鏡框式舞台的美學概念,兼顧了雙面舞台的處理,加上劇情通俗易懂,歌聲旋律動人,節奏順暢緊湊,特別是進行至第六道「阿母的油飯」,舞台辦桌工作人員送上的是一空盤,同時台下開始發送觀眾每人一份油飯和羹湯,達到了某種程度台上台下感受差異的平衡,安排頗富巧妙用心,滿場熱鬧同樂。
一樣在廟口、一樣有吃桌的《莎喲娜啦》,標榜「宜蘭青少年劇場培訓暨展演計畫」,採集了礁溪、蘇澳的在地史地變遷紋理、以及參與研習營成員的生命故事,強調也與在地辦桌產業連結,運用一般民眾熟悉的空間場域和活動模式,進行「辦桌呷飯 × 田野踏查 × 青少年集體創作」結業呈現,融入行為藝術、戲劇表演,述說個人與地方文史的苦痛記憶,使得觀演過程一邊品嘗了富有在地食材特色的總鋪師料理,一邊要消化強烈的青春青澀與生猛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