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蒂芬.凱吉(張震洲 攝)
特別企畫 Feature 開箱創作者的「未竟之室」 里米尼紀錄劇團導演

史蒂芬.凱吉 在房間裡,讓我們一起思索死亡

你想過死亡嗎?你想過當你離世之後,你留下的各種物件,將如何訴說你這個人的一生?繼《遙感城市—台北》之後,里米尼紀錄劇團導演史蒂芬.凱吉將再訪台北,帶來《未竟之室》,打造八個房間,透過八個人物的人生物件,讓觀眾聆聽他們對死亡的想法,同時思索「死亡」這件事。我們也邀請了史蒂芬.凱吉參與這次的開箱企畫,與讀者分享那些可用來敘述他生命點滴的私密物件。

你想過死亡嗎?你想過當你離世之後,你留下的各種物件,將如何訴說你這個人的一生?繼《遙感城市—台北》之後,里米尼紀錄劇團導演史蒂芬.凱吉將再訪台北,帶來《未竟之室》,打造八個房間,透過八個人物的人生物件,讓觀眾聆聽他們對死亡的想法,同時思索「死亡」這件事。我們也邀請了史蒂芬.凱吉參與這次的開箱企畫,與讀者分享那些可用來敘述他生命點滴的私密物件。

2020TIFA 里米尼紀錄劇團《未竟之室》

2020/3/4  19:30

2020/3/5~14  12:00、13:30、15:00、17:00、18:30、20:00

台北 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

INFO  02-33939888

十一月的柏林,秋風颯颯,落葉紛飛,與導演史蒂芬.凱吉(Stefan Kaegi)相約這天正值德國農民發動大規模的遊行,五千多台拖拉機像軍隊坦克車般,從四面八方駛向布蘭登堡城門,抗議新的農業政策嚴限化學除草劑的使用,令其無以維生。市區所有主要交通幹道受阻,幸好地鐵還正常運行,讓我們能夠順利抵達凱吉位在十字山區哈森海德公園旁的住家。

瘦高的凱吉一身家常便服,沒有刻意整理打扮,方正的高額上是一頭有點鬆亂的短髮,斯文的黑框眼鏡背後是一雙帶點慵懶睡意的大眼睛。像對待朋友般,他輕鬆自在地招呼我們進屋,客廳與廚房合體的布局,方便他邊聊天邊煮水沏茶。環顧四周,既沒有散落四處的衣物或資料,也沒有完美主義者的過度齊整。若要說有什麼不尋常之處,大概就只有牆上的兩張掛毯了,那一縷縷五顏六色、如流水般柔和垂落的毛線,讓人以為是特殊的現代藝術品,沒想到,順手一翻,背面竟是俗氣十足的清真寺圖樣,這才恍然大悟,掛毯的反面被當成正面掛著,看來導演是個十分懂得逆向思維的人。

不僅如此,凱吉曾在巴賽爾學哲學,蘇黎世學藝術,最終於德國的吉森大學專攻應用戲劇,擁有如此多重學業背景,又曾做過專業記者,無怪乎在創作上有多面向的發展,更經常突破觀眾觀賞習慣的框架。二○○○年,他與同樣出身於吉森大學應用戲劇學系的賀爾歌達.豪克與丹尼爾.維次爾共組里米尼紀錄劇團,轉眼明年就要邁入創團廿周年了,這導演鐵三角的組合,成功製作了無數的廣播劇、城市有聲導覽,他們捨棄專業演員,從日常生活中根據不同的主題,作田野調查與記錄,選角與彩排,讓他們所謂「生活的專家」,在舞台上現身說法,演出最真實的自己。

除了與其他兩位導演合作之外,凱吉的諸多獨立創作,以其大膽創新、奇特獨到的戲劇表現手法,令人耳目一新,廣受世界劇壇的青睞,如《記憶公園》、《蘇菲亞貨車》Cargo Sofia 及曾受邀到台北的《遙感城市》Remote X 系列等。綜觀其作,大致可以歸納出三條主線:

其一,透過空間、影像、音效等,讓觀眾彷彿身歷其境,在觀演過程上,突出機動性,意即,觀眾擁有一定選擇性的自由,如什麼時候去哪個空間。

其二,跨越私人與公共空間之間的界線,如將私人空間轉換成公共遊戲空間的Home Visit: Europe

其三,從後人類主義的視角,探究什麼是使人之所以為人的關鍵。在科技突飛猛進的時代,人工智能日益普及,人被機器所取代的界線何在?如二○二○年將到亞洲巡演的《恐怖谷理論》Uncanny Valley(2018)及將受邀來台的《未竟之室》Nachlass-pièces sans personnes(2016)等,都與此相關。

以下,讓我們一同探知《未竟之室》的創作始末──

Q:請您談談促使您創作《未竟之室》的誘因。

A我在瑞士長大,瑞士對死亡有特殊的關係──首先,因為醫療發達,國民平均壽命超過八十五歲(註1);其次,在瑞士,患絕症的人能自行決定何時維繫其生命機能的機器被關掉,或者甚至決定何時喝下毒藥以結束生命。德國人稱此為Euthanasie(無痛苦死亡),瑞士人稱之為Sterbehilfe (協助死亡)。在瑞士,人們能夠自行決定,什麼時候死,這是合法的。再者,在瑞士徵收的遺產稅非常低。這三個要素,我認為很有意思,因為,它們對後世有根本上的影響,這些面對死亡的態度,以及對遺產或遺物的處理,對其他國家而言,可引以為鑑。

自我決定死亡,是由生到死的儀式,不但是對自己的死亡負責,同時又處理了留予的遺物。特別是遺產,是個極大的問題,大家都想把財產留給家人,那些很有錢的人,留給子女的財產自然很多,使他們原本即富有的子女變得更有錢。這使富人變得愈富,窮人愈窮。僅有極少數的人,會將遺產餽贈給社會。如駐非洲歐盟大使的布霍夫斯基女士(Brochowski),以及住在斯圖加特、身為銀行家的沃法特夫婦(Wolfarth),他們在晚年都成立了自己的基金會,以回饋社會。正是這些問題促使我,選取了八個案例,述說她們的故事。我想,如何面對死亡與處理後事是每個人都得自問的。在台灣,死亡是個禁忌話題,我記得,在做《遙感城市—台北》時,被告知去墓地,會帶來厄運,是吧?

藝術家請回答-吳珮菁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人物小檔案

◎ 1972年在瑞士巴洛克小鎮索洛圖恩(Solothurn)出生長大,在巴賽爾學哲學,蘇黎世學視覺藝術,於德國的吉森大學專攻應用戲劇學系。

◎ 2000年,協同賀爾歌達.豪克(Helgard Haug)及丹尼爾.維次爾(Daniel Wetzel)共組里米尼紀錄劇團(Rimini Protokoll)。

◎里米尼紀錄劇團三人曾獲重要獎項有:浮士德戲劇獎(2007)、獲歐洲「劇場新真實獎」(New Realities in Theatre,2008)、威尼斯雙年展的銀熊獎(2011)、瑞士戲劇盛會藝術節的戲劇大獎(Grand prix,2015)

◎凱吉個人榮獲重要獎項有:以《記憶公園》Mnemopark一作,獲「在自由劇場中的政治」藝術節的「評委團獎」(Jurypreis des Festivals Politik im freien Theater,2005);歐洲文化基金會頒發的「文化多元獎」(Routes Award for Cultural Diversity,2010);作品《直擊軍火》Situation Rooms 獲日本媒體藝術節的「優秀獎」(2013)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