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疫情趨緩,現場演出逐漸回溫,但在人們的恐懼與防疫距離的限制中,昔日表演藝術的共時感與現場性,短期內是回不去了。香港的團隊試圖從中找出新的進路,線上讀劇、直播演出紛紛出籠,就算無法賺回成本,也至少讓劇場人可以繼續創作與生活。但隨著團隊開拓演出直播的可能,數量亦愈來愈多,眾多演出同時爭奪觀眾的時間,量的飽和反而成為了最大的挑戰。而線上演出的美學實驗,也仍有許多值得探討的空間……
德國導演歐斯特麥耶(Thomas Ostermeier)在今年轉為以網上形式進行的「錫比烏國際劇場藝術節」(Sibiu International Theatre Festival)中的對談活動裡,被問及對線上劇場的看法,他顯得有點不以為然地比喻這「權宜」狀況為遠距離關係裡要用視訊戀愛的情形,人最後還是需要肉身真實的擁抱,或擁抱的真實。共時感與現場性的魅惑,讓表演藝術最終還是有讓人神往之處,然而有些東西是我們(暫時)回不去了。
最近「劇場空間」首演陳浩基小說《隱身的X》,「真人現場演出」的售票說明一方面是因少有在電影院內進行劇場演出,另是現在對劇場線上播放的期待已然不只於英國國家劇院的NT Live,有演員在場的「真」演出反而有陌生感而需要說明;林大貂寫英國觀眾對重回劇場有擔憂,我最近則在爆滿的小劇場內看演出,五人一行沒有隔座和隔行,即使入場前已量體溫和回答境外旅遊記錄的問題,且全場觀眾帶口罩,但因鄰座陌生人而產生的不安是身體的實在反應,這遠比當年SARS的影響大得多。
現場+線上 團隊開拓新藍海
康文署取消了今年暑假的「國際綜藝合家歡」和「中國戲曲節」,轄下場地剛在六月重啟,但只能出售原定座位數量一半的門票,主辦方無疑大失預算。「影話戲」在五月底上演《扣題》,同時出售比入場看便宜約一半的現場直播門票;六月「Project Roundabout」的十二場讀劇演出《不日上演》也有同樣安排,觀眾梅花間竹式就座,目測現場至少四部攝錄機同步拍攝。表演團體未來是否要在製作資源和過程配合同步網上直播演出的可能,以回應觀眾對非臨場參與的靈活性,值得深思;場地是否能支援亦是重點(以上都是在非政府場地內舉行)。從觀眾拓展角度,線上直播演出值得探索,《不日上演》的策劃潘燦良也說不少付費的網上觀眾是海外港人,雖然付這樣的費也絕不能平衡成本。
「中英劇團」在三月在以線上讀劇方式免費直播原要演出的龍文康新作《大偽術爸》,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少有同時安排口述影像版本的網上製作,疫情下發揮共融欣賞藝術的精神(https://www.facebook.com/chungyingtheatrefanpage/videos/681719155932456/)。直播高峰時臉書觀看者超過四百,累計YouTube觀看率超過兩千,數字不算很高,但可能已比其他劇團的同類型製作理想。免費不見得就是王道,這亦是製作人擔心觀眾「習慣」了免費後會否影響往後購票的動力。誠然,不必過分期待目前因免費而接觸到的觀眾會在日後進入劇場,維繫著劇場的能動,讓業界可以繼續創作與生活反而是應對疫情影響的策略,本地受資助的團隊不少特設的線上計畫都有此跡可尋。「香港話劇團」在四月推出「有文字你send來.不『疫』樂乎」短篇文本創作計畫徵集,每個獲選作品可得港幣兩千五百元;劇團最後從兩百八十篇投稿中選出廿個演讀(www.hkrep.com/event/script2020/)。「城市當代舞蹈團」(CCDC)在疫期間最銳意探索網上多元呈現和實踐,構思都從業界長遠發展的視野出發,三月推出「舞蹈業界抗疫對策——網上研討會」系列以Zoom進行,設現場即時傳譯,講者包括本地和海外創作人和製作人;「數位觀眾參與:藝術家網路駐留計畫」則更有啟發性,為期十四天的網路駐留計畫,邀請舞蹈、媒體、藝術教育等工作者,就數位創作和數位藝術教育提出具前瞻性的方案,如「利用VR重建觀眾群:透過場域舞蹈 (site-specific dance) 說故事」,就是編舞楊春江和跨媒體學者鄭重言的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