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閒話武打

YC,

前陣子看《九龍城寨之圍城》,意外地熱血沸騰,和鄭保瑞導演之前陰鬱、冷僻的作品大相逕庭,反而微妙地承接了60到80年代武打片的俠義精神。武打絕對核心,怎麼打得精妙打得凌厲打得超卓,在影片中占有極大篇幅,擠迫空間的對打、穿梭,廊道階梯的火拼、追逐,巧妙運用建築結構來創造每場打鬥的新奇處,而漫畫感放大了搏鬥殘虐的同時,減輕了血腥的不舒適感。城寨為體,還的是武打的魂。

相對而言,故事避免複雜化,角色趨向臉譜化,正方有大隱隱於市的幫派領袖,有義氣肝膽的手下,反方有唯利是圖、囂張跋扈的黑幫老大和小弟。領袖終究難逃一死,老大會被謀反篡位,接下來的,一代新人換舊人,就是歷經挫敗滄桑的手下重返戰場,與不可一世的小弟決一死戰。因為劇情無需過多猜疑,好壞人設一目了然,所有的精力就可集中在動作場面的鋪排,以打鬥來顯露角色爽直狠辣,如近乎無懈可擊的硬氣功非大反派莫屬,刀槍不入,如何攻破罩門的懸念帶來劇終高潮;再來是推動情節和角色關係,讓原本陌路相逢的少年郎因同仇敵愾嚴懲癮君子而相識相交。當然,影片野心不止於此,重建╱現九龍城寨的髒亂窄巷,電線宛如藤蔓攀爬樓宇門窗,美術置景奇觀吸睛,片中有不少遠景俯瞰城寨的邊陲性格,儼然有一段蕪雜身世寓言。但就觀賞而言,其實沒有過多著墨裡頭的下層生活,比較傾向以浪漫眼光瞻望獅子山下的人情味和拚搏精神。

還記得有次看到漫威系列《奇異博士》對打片段,撇開特效不談,動作設計的靈感相信源自香港,為什麼呢,因為過往好萊塢電影的打鬥多屬搏擊格鬥,拳來腳往,沒什麼花招,看久了單調乏味。綜觀香港武打,除了從中國各類武術(洪拳、詠春、八卦掌、形意拳等)擷取繆思之外,還有受到戲曲的影響,於是對招之內,會有凌空飛踢、連環腿、空翻、側空翻等炫目奪技。成龍、洪金寶的師父于占元就是京劇武生;著名的武術指導袁和平家學淵源,從小學京劇;張徹導演表明他的動作以京劇作基礎,將對打套路轉為實戰感受,影片結尾的浴血死戰本受武生垂死戰鬥的表演啟發,然後轉以慢鏡頭抒發犧牲的血肉淋漓和悲壯感。

動作片作為類型片的主流,是香港電影無法略過的一道風景。俗話常說,「天下功夫出少林」,或許我們也可以改口說,「武打動作出香港」。武俠片以古裝為背景,武打片或功夫片則拉到了民初,動作片可涵蓋了槍戰,儘管名稱各異,對打的魂絕不能丟。龍虎武師專指電影行業中負責動作的特技演員,其面向涵蓋了功夫設計、武器搏鬥、「吊威也」(吊鋼絲)、飛車特技、煙火爆破、高難度動作替身。在那譽為黃金年代的香港電影,便有各自的動作班底和風格,比如劉(家良)家班、洪(金寶)家班、成(龍)家班等。

60年代,張徹導演以陽剛的暴力美學開創了動作片趨勢,作品百來部,打破了當時以女角為主(黃梅調)的風潮,讓男角在銀幕赤膊上陣,以寡敵眾、以正制邪,兄弟情義的揮灑,肉體拚搏的煽情,男角身受重傷後再把敵人殺得片甲不留,最後負重身亡,可說是個人英雄主義的鼻祖。張徹栽培了不少武打明星,共分為六代,比較熟為人知的,有第一代的王羽;第二代的姜大衛、狄龍、陳觀泰;第三代的傅聲、李修賢等,不約而同有個特點,都是練家子。因此鏡頭直接,走位明快,以呈現出硬橋硬馬、拳拳到肉的官能效果。

綜觀那年代的武打電影,或許可說,演員都是武而優則演,一路拍下來,劇情千篇一律,角色形象貼著演員特質來量身訂造,定型而可塑性不高。我想這點說明了,隨著武打片的轉型和沉寂,很多影星也跟著銷聲匿跡或轉往幕後發展的現象。相對近年韓國片如《格殺福順》的全度妍殺得虎虎生風,借助凌厲的運鏡和剪接,搖身一變為打女,是演而優則武。讓我回想起90年代後的林青霞、張敏、章子怡等「武林高手」,顯然,在作品質量的優先順序上,「演」還是得排在「打」的前面。當代武俠電影導演徐皓峰在《逝去的武林》提到拳法有練法和演法之分,練法強調真功夫的傳授,演法則強調滿足觀賞需求,重點是怎麼打得好看,所以會發展出縱向運鏡或手提運鏡來強化動作速度感的爆發力,武師們需「扭盡六壬」,襯得影片中的演員個個身手矯健,武藝超群。

張徹在其《回顧香港電影三十年》著作,將自己和文人武俠胡金銓導演做了個對比,「他拍戲嚴謹,一輩子至今恐也不上10部,每部片在藝術方面全很少瑕疵。」而自己「拍片多而且爛……水準始終不穩定……真要說比較像樣的『名片』,恐怕也夠不上10部。」快人快語,言下不無慨嘆之意。

K

劇場未來式廣告圖片
四界看表演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