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民俗技藝團—陣頭劇場《牽水(車藏)》
2024/11/1~2 19:30
2024/11/3 14:30
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戲劇院
「(車藏)」在道教科儀中分為「血(車藏)」與「水(車藏)」兩種,而水(車藏)主要在於超渡溺水之亡魂,以脫離苦海獲得解脫。牽水(車藏)是雲林縣口湖鄉的祭儀,每年農曆6月7至8日會於當地蚶仔寮舊金湖港萬善祠和金湖萬善爺廟舉行。該民俗活動起源於清道光25年(1845)的水患事件,磅礡雨勢導致溪水倒灌沿海地帶,一夜之間,從虎尾溪到北港溪沿海一帶全部淹沒,其中蝦子寮與竹苗寮更是死傷慘重,官方保守統計死亡人數為3000人。因此陸續興建兩座萬善祠,並開始牽水(車藏)儀式。
2010年,文建會指定「口湖牽水(車藏)」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為雲林縣第一個國家級重要民俗。自2018年起,九天民俗技藝團(簡稱九天)經歷田野調查、廟埕演出後,將在李小平導演、林茂賢擔任民俗顧問下,以「陣頭劇場」登上衛武營,既轉化九天自身的陣頭表演能量,同時也將「口湖牽水(車藏)」劇場化。
轉譯「黑科儀」 重塑儀式對於人的心靈意義
「牽水(車藏)」被稱為「黑科儀」,主因就是其面對的是亡魂,所以縱使被認定為國家重要無形文化資產,亦是雲林當地非常盛大的宗教儀式,仍相對不容易被外界理解。九天藝術總監許懷文表示,對九天而言,從「牽水(車藏)」儀式到《牽水(車藏)》並不是「跨界」,而是在同樣的文化脈絡裡頭去認識其面貌,並透過九天的肢體加以演繹。不只是表演,也不是儀式,更重要的是提煉祭儀背後的意義。
接下導演任務的李小平認知到祭儀進入劇場後,必須面臨到「轉譯」,於是開始與林茂賢的民俗專業有所拉扯。相較於重視「牽水(車藏)」的流程與步驟,李小平更在意涉及舞台創意、劇場思維的虛與實。他明白,進入劇場的觀眾與參與祭儀的民眾追求的絕對不相同,因此透過九天的屬性,將視角從「鬼」轉為「神」,並重新界定人如何去建構祭儀背後的寄託。
李小平特別提到目前供奉於兩座萬善祠內的「陳英雄」神像,相傳他在水難發生時,奮不顧身拯救8位孩童,不幸罹難,並擁有九頭十八手的形象。不管這位英雄人物是否真實存在,九頭十八手本就充滿非現實色彩,所以李小平認為其杜撰成份較高,「但活著的人需要一個撫慰自己活下去的力量。」於是創造出陳英雄的形象,而作為劇場創作的《牽水(車藏)》也正順著這樣的脈絡,轉化儀式在事件之後、對於後世的文化與生命價值。
「我認為是人在定義這些事情,所以要給我們『再詮釋』的空間,不能說我們不懂(祭儀)。」李小平笑說:「不然我們一起到神明前『跋桮』(pua̍h-pue,即擲筊),如果神明說我錯了,我就改。」不確定最後有沒有去問神明,但《牽水(車藏)》開始從儀式本身的考究與詮釋,慢慢切入九天的身體轉化。
定義「陣頭劇場」 九天跨出創作的下一步
在九天過往作品裡,較常看到相對激昂、高亢的能量,不只在於他們的擊鼓,還有聲音、身體等表演方法。但「安靜」是李小平這次最希望九天表現出來的:「我對他們說,你們確實不缺能量,但沒有『安靜』帶來的能量。你們可以一直打,打90分鐘,大家都累死,可是觀眾卻聽不到『故事』。」
不過,李小平也很驚訝於九天的實驗精神,像是劇中的海浪聲並非現成樂器,而是反覆嘗試發泡石、重石、紅豆、黃豆等混和後的聲音,然後不斷調整其中的比例。或是,「放水燈」的橋段也是測試輪軸的配置、整體的配重等,才去搭配表演者的身體狀態,最後在舞台上呈現出流動於水面的質感。
李小平藉此提出「陣頭劇場」的概念。「我就用『陣頭』,而不是『儀式』。這裡面要有一些態度,就是所有的素材源頭一定是陣頭文化為原型,然後有個故事梗概,不要拿故事去限制,應該是陣頭的某些元素由肢體變化形象、又或者是把一些陣頭開始做較新的轉移,去進行故事的連結以及場景的想像。」這也對應到許懷文所說的:「九天嘗試不同題材,其實扣在一個很簡單的核心——啟發陣頭的無限可能。同時,也希望觀眾可以看到陣頭如何跳脫原本的框架。」
過程中也仰賴許懷文如何理解李小平的想法,然後轉譯成團員可以理解的語言。這樣的接合過程,不只是面對《牽水(車藏)》本身,更是九天自其父許振榮團長在1995年創立後,從傳統廟會陣頭團體,接納各種出身背景的團員,進而在吸納不同能量後,走出熟悉場域,而「陣頭劇場」似乎是九天跨出這一步的最後一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