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卡士鐵路奇(Luca Del Pia 攝 臺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藝號人物 People 義大利劇場導演

卡士鐵路奇 闇黑氛圍裡 一場道德的考驗

2023 NTT遇見巨人—羅密歐.卡士鐵路奇《兄弟們》

2023/11/24  19:30 

2023/11/25~26  14:30

臺中國家歌劇院中劇院

繼《美國民主》之後,義大利大師級導演羅密歐.卡士鐵路奇(Romeo Castellucci)再度訪台,邀請觀眾深入現實社會的矛盾核心。《兄弟們》(Bros)以警察為題,探索法律與道德的極限。透過繁複的意象與衝擊的感官效果,突破劇場表演框架,營造出一場凌駕於語言、文化、理智之上的當代祭儀。

從執法力量深入律法矛盾

警察究竟是維護公共秩序的人民保母,還是威權統治的打手?執法者剛正不阿的形象是否讓手無寸鐵的民眾感到渺小?卡士鐵路奇以人類學的角度探討律法的暴力,突顯當代民主發展癥結。「《兄弟們》的靈感源自我在巴黎的親身體驗。當時黃背心運動爆發,警方在四處巡邏。每每看到身穿制服的刑警,我心中不自覺揚起一股罪惡感,彷彿成為隨時會被逮捕的嫌犯。但以警察作為主角並非要評論時事,而是引申人與法律之間的關係,也突顯當代社會的黑暗面:從令如流,是否意味著缺乏意識、不用負任何責任?」

儘管卡士鐵路奇的作品時常出現警察的形象(註1),但《兄弟們》是他首次以執法者為主體的創作。「我的創作承接希臘悲劇的脈絡:希臘悲劇英雄以個人行動,挑戰社會律法的正當性。而我想透過警察去揭露法律的黑暗本質:只要依法,任何人都可以使用暴力。這其實是一種相互矛盾的悖論。」卡士鐵路奇這麼說。

對導演而言,警察是20世紀初隨電影藝術發展才登台的角色,戲劇史上幾乎不存在類似的人物。但早期的警察形象並非冷峻嚴肅,反而帶有幽默的喜感:「基頓(Buster Keaton)默片中的警察從荒謬的災難中死裡逃生,突顯出人們需要秩序,但也有破壞它的慾望。大家都想要逃脫法律的框架,而警察變成眾矢之的。我想延伸警察的複雜內涵,所以無法用便宜行事的批判手法。若是執法行為宛若一場遊戲,反而會讓人更加不安。」

《兄弟們》(Jean Michel Blasco 攝 臺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劇場未來式廣告圖片

聽命行事的「去表演化」

《兄弟們》顛覆劇場的再現性。演員必須聽從耳機命令,直接行動,沒有任何思索和詮釋的空間。對導演而言,這種特殊手法是建構戲劇脈絡的關鍵布局,不只突凸顯警察唯命是從的本質,也引申當代社會的運作方式:「我們每天都被迫接收並服從各種指令,舉止會因他人而改變,以符合對方期望。無形的資訊在操控著我們,耳機系統就是用來比喻這種現象:某些人在幕後描繪要如何行動,接收指令的人就必須馬上服從。配戴耳機執勤的警察其實是我們每個人的寫照。」

絕對服從的呈現手法看似殘酷,但《兄弟們》幕後下指令的語氣卻異常溫柔。有位法國演員甚至說,參與本劇是他登台以來最舒適、放心的體驗。導演認為這種弔詭的現象令人感到意外與可怕:「跟隨指令行動就好像穿上制服,我們被某種秩序保護,個人性完全被消除。無論要做什麼動作、心中感受到什麼情緒或震盪,一切都跟自己無關,可以不用付任何責任。身為人的價值只剩下執行,必須行動才能獲得某種自由.這種悖論令人不寒而慄。」

對他來說,這種極致的表演形式讓觀眾陷入一種矛盾,也迫使他做出判斷:「《兄弟們》沒有摻雜我個人對警察的觀點,只有觀眾才能做出評判。我只是透過兩極化的手法呈現一種被扭曲的形象、充滿曖昧的客體,讓人必須思考這究竟意味著什麼?」

晦暗中的人性微光

《兄弟們》是卡士鐵路奇創作以來最闇黑的作品。無論舞台空間、燈光氛圍、服裝物件、聲響效果都蒙上了一種讓人感到窒息的陰影。「幽暗的氣氛深入觀眾的潛意識,彰顯出更多惡夢的意象,像是哥雅(Francisco de Goya)的版畫《理性沉睡,心魔生焉》(El sueño de la razon produce monstruos)。夢就好像是『瘋狂劇場』,相互矛盾的元素彼此混淆、交融在一起.但瘋狂也源自律法,一切秩序全然翻轉,顯露出它陰暗的面貌。」

黑暗也是導演用來營造對比性的舞台元素。「我透過修辭學上的『反語法』(Antifrasi)去呈現心中真正想表達的意象。舞台上暴力和殘酷的背後,潛藏著人性的脆弱,像是受害者的白色肌膚,或是被毆擊後傳來的嬰兒哭啼。暴力、冷酷、黑暗、嚴苛不斷侵害的,其實是我們內心深處的脆弱嬰孩。演出某些時刻提供這種宏觀的視角,用暴力的矛盾去彰顯柔懦的人性。」導演擅長透過反差手法營造衝突感知:「唯有喜劇形式才能真正讓人恐懼。透過一絲不苟的警察才能呈現秩序的失衡與混亂。這些並存的矛盾元素構成一種充滿視覺張力的複雜系統,它無法輕易讓人辨識、也沒有要表明什麼,而會營造出擾亂人心的效果。在藝術領域中,意象並非消費品,而是要觀眾去解謎的提問。它是創作者給觀者的禮物,讓人有機會去觀察、思考、判斷關於倫理、政治、道德的問題。」

《兄弟們》(Jean Michel Blasco 攝 臺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撲朔迷離的意象

沒人能解開《兄弟們》中的謎般意象,但這種困惑卻持續地吸引觀眾的目光,甚至陪伴他回到現實生活。「劇中每幅畫面都有所依據,經過我的精心設計,就像是一道編碼的數學公式。這些畫面乍眼看可能會覺得一片混亂,但其實暗藏著明確的圖像,如同古埃及的聖書體(hieroglyphs)。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林布蘭(Rembrandt)的《杜爾博士的解剖學課》(The Anatomy Lesson of Dr. Nicolaes Tulp)。原畫中,被解剖的屍體其實是名小偷,劇中這名法外之徒會站起來,像鬼魂般在追捕他的警察之間遊走,彷彿是犧牲者的控訴,讓人萌生法治與罪行、施暴與受害、生與死之間的提問。」

然而,導演不認為觀眾要知道每幅畫面的參照對象,不須用理性去解開謎團。「謎般的畫面營造出一種詭譎感,讓繁複意象在理性框架中持續演進,又時而往返,構成了一種混亂的幾何結構,產生一股夢魘般的神秘力量。」他想營造出無法用語言解釋的體驗,開啟觀眾的思索。「語言是人類唯一共有的溝通工具,但它並非萬能。然而,語言的失能卻萌生了詩意.詩人深入理性的黑洞,傳達不可名狀的感受。劇場體驗並非理性運作,用來發展文化、研究、或培養認知,反而像沉浸在泳池裡的全身感受,除了腦袋,眼睛、耳朵、肌膚、內在都被獨特的情感波動所吸引、觸動、震驚。這場體驗不會從我們生命中消失,反而不斷召喚我們、提出現實的種種疑惑。」

聲響其實是卡士鐵路奇營造感官體驗的關鍵。它不僅突破了觀眾的理性機制,潛入他們的潛意識,也是《兄弟們》中無形的角色。

「劇中的聲響遊走在滿盈和沉寂之間.即使舞台沒有任何一物,聲音仍舊細微地存在。聲音體現視覺,兩者其實彼此交融.它像是一種充滿重量的實體在舞台上現身、產生行動、再離場。」對導演而言,聲響也擴延了觀眾的感知與想像.「聲響具有某種可塑性,能夠改變舞台上的時間與空間。劇中使用瓦斯汽缸發出磅礴的聲響,瞬間讓人感覺從封閉的地窖,攀向高空,彷彿有一種置身大教堂的錯覺。這種類似管風琴的氣鳴具有一種神聖感,使台上的警察瞬間變成虔誠的教徒。法律與宗教因此產生連結。」

洗滌平庸之惡的當代儀式

交織著神秘的意象、幽微的氣氛、衝擊的感官,《兄弟們》彷彿是一場不帶情感卻能營造共感的儀式。卡士鐵路奇認為:「要在劇場體現極端的悲劇性,應該要揚棄脫離物質性、以語言邏輯為主軸的陽性思想,回到希臘文明的陰性觀點。這種女性思維會讓人重新找到肉身、土地及神聖性的關聯,就像『厄琉息斯秘儀』(註2)。秘儀是凝視的儀式,觀看是最關鍵的動作,因為神秘莫測,所以更吸引人的目光.這種秘儀也像無言劇場,富含著再現的意象.恍惚之際,某些畫面突然顯現於眼前,就像是一種神聖的顯影。」

注視並非被動接收,這場秘儀逐漸讓觀眾陷入殘酷的道德考驗,逼迫他有所行動。「面對眼前的暴力,我們是否只能袖手旁觀,還是該挺身而出?我認為這是當代急須省思的疑問。大量的資訊每天麻痺著所有人的神經,但其實我們應該有所警覺。《兄弟們》讓觀眾不得不在心中提出這些疑問:眼前所見究竟是對、還是錯?每個人該怎麼用道德意識回應?是否該眼睜睜看著一個人被圍毆8分鐘?矛盾的是,舞台透過虛構的表演,讓人產生一種比真實更真實的感受。某些觀眾可能會被攪擾到奪門而出,這我完全理解。」

然而,為何我們必須承受著良心譴責,觀看殘忍酷刑?「劇場用虛構表演,讓人近距離看到暴力的實際運作.現實中,我們根本無法辨別暴力真實的一面。《兄弟們》像是一種『順勢療法』(homeopathy),觀者承擔一點點暴力的劑量,以了解它毒性的操作與發展,才能在現實中擺脫它無形的控制。」如同希臘古文明的「代罪者」儀式(Pharmakos)(註3),《兄弟們》以警察作為切入對象,帶領觀眾體驗每個人的平庸之惡。唯有歷經這場道德危機的洗滌,每個人才能重新獲得想像的解放、意識的力量。

註:

  1. 《無限繁殖的悲劇》(Tragedia Endogonidia)第3章〈布魯塞爾〉和第6章〈巴黎〉都出現過警察形象.此外,卡士鐵路奇也在2021年於布魯塞爾Kunsten藝術節以荒謬的喜劇手法創作《兄弟們》的前身《巴斯特》(Buster)。
  2. 古希臘在雅典西北部舉行的密教儀式,追溯農業女神得墨忒耳失去女兒後在人世間遊蕩的經歷.許多哲學家都曾參與這場祭儀,嘗試與神直接溝通。
  3. 古希臘文明的淨化儀式。為了驅趕災難或邪惡,城邦會選出一名社會邊緣人作為祭祀或放逐的對象。

延伸閱讀

〈劇場與惡的距離——義大利導演卡士鐵路奇新作《兄弟》揭露體制之惡〉,《PAR表演藝術》雜誌官網,2022/05/02。

《兄弟們》(Jean Michel Blasco 攝 臺中國家歌劇院 提供)
Authors
作者
數位全閱覽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