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前進進」辦創作生態論壇 編劇交流初衷所思
近年來以多種形式推動「新文本運動」的「前進進戲劇工作坊」,在近期舉辦的戲劇節以「慢工劇作.本土轉化」為主題,除了演出也進行工作坊、講座與論壇,其中「新文本工作室2.0」邀兩位新進編劇胡境陽與李穎蕾以一年時間創作,並延伸舉辦了「近年編劇平台及創作生態」論壇,邀多位策劃人和劇評人分享經驗,除梳理香港的創作發展外,亦對照台灣不同計畫的策劃,觀照當地的編劇生態。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經典動畫詩意世界 現場音樂再掀感動
二○○三年的動畫電影《佳麗村三姊妹》,以天真與懷舊並存、鄉愁與幽默兼具、寓意深沉卻又充滿奇幻詩意的表現,橫掃世界各大影展的動畫、甚至是最佳電影獎項;其配樂揉合爵士、藍調、古典、香頌,甚至民俗音樂,與情節搭配得渾然天成。當年擔綱配樂設計的班華.夏希斯將帶領「佳麗村真糟糕樂團」來台演出,搭配電影畫面重現聲光饗宴,讓影迷與樂迷一起重溫美麗的感動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浮沉於現代化浪潮 我們牽起手反抗
繼二○一三年與編舞家布拉瑞揚.帕格拉法合作《Puing找路》後,依循田野調查為基底、加入現代劇場概念與手法的路線,原舞者今年推出了新作《Maataw.浮島》,以蘭嶼達悟族為主題,由能演能導、本身為台東阿美族的陳彥斌執導,他將達悟族樂舞與族人面對的當下情狀對照呼應,在演出中讓族人以傳統拋船儀式「蠻阿威」驅趕入侵者,成為族人間相互鼓勵打氣的「反核身體」。
-
藝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愛,也是修行
下了舞台,身著劇服的阿襌師父一身是汗,出去更換衣服。等待間,行政人員圍著蘭姐,一邊問問題、一邊告知行程;她則一面看著樂器撤下,一面招呼我們稍待。不一會兒,阿襌師父氣定神閒地出現,兩人才終於相會。在按下快門前,蘭姐突然轉頭,兩人相望、頻頻點頭,像是一組一組密碼的發射與接受,我們看不懂。 回想二○一二年的五月,他們噙著眼淚說累了,決定暫停創作三年。然而在這沉潛的期間,兩人所忙的事情似乎也沒少過。不但將醞釀已久的作品《愛人》帶到德國首演,讓國外看見融合鼓樂、武術、舞蹈、文學及合唱的劇場,更在今年即將帶回台灣演出,隨後並且將移師香港藝術節表演。劇中面對「愛情」課題,他們用東方文化的「太極」中,雙人對練時,敵我防衛攻擊的「散手」,表達情人之間你推我就,若即若離的情慾狀態 領著優人神鼓一步步走來,人稱阿襌師父、蘭姐的黃誌群和劉若瑀,在舞台上不但上演《愛人》,台下也是愛人夫妻。即使兩人一動、一靜,一內、一外,卻也一起工作、一起生活、一起打鼓、一起修行。 一起受訪,忽然瞥見他們不約而同地將十指交疊放在腿上。想起方才相互點頭後,兩人回眸的一笑,此刻才懂,原來對他們來說,愛,同樣也是修行。
-
藝號人物 People 指揮台上的九旬活龍
馬利納 挑戰,讓我覺得活著
一襲豔彩條紋襯衫、紅撲撲臉頰滿面笑容、談吐間幽默風趣讓人如沐春風這就是來自英國的九旬指揮大師馬利納爵士!雖然已是耄耋之年,卻依然風塵僕僕應邀到世界各地指揮演出,他說:「只要我還能夠有機會發揮專業,我就會去做。」「挑戰讓我覺得我活著。」走過英國管絃樂團的燦爛歲月,他就是一部英國管絃樂團史!
-
藝號人物 People 德國劇作家
魯茲.胡伯納 從尋常的恐懼與期望中找到故事
可說是德語劇壇最多產、作品最常被搬演的當代劇作家,魯茲.胡伯納的創作類型廣泛,題材多元,從成人劇到青少年、兒童劇,甚至流行音樂劇。對他而言,如果戲中所見能觸動觀眾,並形成與他們人生經驗的連結,激起討論,那就是一部成功的劇作。今年的台灣國際藝術節,導演黎煥雄將率人力飛行劇團演出他的知名劇作《公司感謝你》,讓我們趁此機會了解,魯茲.胡伯納如何透過尋常故事、透析社會與人心。
-
企畫特輯 Special 讓崑曲與生活一起呼吸
張軍 小生 自己作主!
張軍,不是傳統定義下的崑曲小生,他的舞台,不只在大紅氍毹上,歌劇、實驗崑曲、跨界演唱會都看得到他的身影;他不甘崑曲被世人冷落,一步一腳印奔走校園,在年輕學子心中埋下崑曲種子;他創立全中國第一個民營崑曲劇團「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打造實景園林版《牡丹亭》;去年他更製作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演繹唐代詩人張若虛橫跨人、鬼、仙三界的深情探問。他創造自己的舞台,不願被世人左右,說自己「是很爽,且一意孤行的崑曲小生,不怕別人的眼光,然後Enjoy it!」
-
特別企畫 Feature
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 2016 莎風再起!
二○一六年全球戲劇圈的頭條大事,莫過於莎士比亞逝世四百周年了。雖說兩年前才剛歡慶莎翁四百五十歲的生日,但今年的紀念活動依然熱鬧非凡。 在莎士比亞的故鄉英國,「環球哈姆雷特」計畫,歷經一百九十六國的長征,將回到環球劇場,在莎翁逝世紀念日當天,畫下句點。 奠定今日莎劇地位的法國,各大城市的公立劇院、民間劇場,均推出相關製作,題材多元、風格各異,歌劇與音樂演出,亦趕上熱潮。 號稱莎翁「鐵粉」的德國,在新劇季中亦有許多知名導演的莎劇製作,詮釋上扣合當下社會議題,手法推陳出新,展現莎劇對現實的關照。 亞洲在這場慶典中也沒有缺席,中國舉辦「湯顯祖.莎士比亞」戲劇文化年共襄盛舉,日本則有百年老店寶塚歌劇團為紀念活動拉開序幕。 台灣則將迎來法國大導歐利維耶.畢在上任亞維儂藝術節藝術總監後,親自改編、執導的《李爾王》;素以京劇新詮莎劇著稱的當代傳奇劇場,一改以往悲劇題材,用百老匯音樂劇曲風,演繹喜劇《仲夏夜之夢》。
-
特別企畫 Feature 英國篇
故鄉慶典沒完沒了 巨構新齣征服世界
身為莎翁故鄉,英國的莎劇演出本就是家常便飯,時逢大型周年祭,則更是擴大規模,意圖舉(全)球同歡!接續二○一四年慶賀莎翁四百五十歲,今年依然熱鬧:環球劇場「環球哈姆雷特」計畫旅行兩年終於返航,皇家莎士比亞劇團推出歷史劇「王與國」系列,亦遠征美、亞;另荷蘭名導凡.霍夫也推出融合多齣歷史劇的《戰爭之王》,還有知名莎劇代表肯尼斯.布萊納創團新作加上展覽、研討會、演講、音樂演出等,你在英國不「莎」也難!
-
特別企畫 Feature 法國篇
最強「莎粉」集中地 多元製作遍地開花
英國孕育了最偉大的劇作家莎士比亞,而法國則在歷史上催生了最好的莎劇觀眾,在這個紀念莎翁逝世四百周年的時刻,法國各地都推出各式製作與活動,從巴黎到外省,從國家級劇院到民間劇場,取材繽紛風貌多元,就連音樂界也躬逢其盛,推出相關歌劇與音樂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德國篇
定目好戲剽悍繼續 新年新製接力奔騰
德國人對莎翁的愛比起英法「莎粉」可說是不遑多讓,決不是衝著什麼莎翁幾百年生辰忌辰,其實平常就時時在「練」!幾齣去年推出的佳作,如歐斯特麥耶與拉斯.艾丁格合作的《理查三世》、提曼.寇勒的《一報還一報》、《馬克白》、史泰曼的《威尼斯商人》等今年續燒,還有克里根堡將以《暴風雨》向莎翁致意二○一六的德國劇壇,莎翁只有更火紅!
-
特別企畫 Feature 日本篇
寶塚演繹莎翁人生 舊愛新歡共襄盛舉
莎劇在日本也是人人想挑戰的對象,不管是傳統藝能或小劇場,甚至影視圈,不時有莎劇製作推出,今年遇上莎翁四百年忌辰,更有理由大鳴大放!寶塚著眼莎翁本尊推出新劇,其他的經典演出也是新舊並出,真的「莎」很大!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中國篇
滬廣中外共歡 北京「先鋒」演繹
「莎風」陣陣襲來,中國各大城市也不能自外,上海話劇中心除了自家排出四檔,還將迎來近廿部中外莎作,上海大劇院更迎來莎翁家鄉英國皇家莎士比亞劇團的歷史劇系列,重磅登場。廣州推出「湯顯祖.莎士比亞」戲劇文化年,連莎劇改編的粵劇也共襄盛舉。標榜「先鋒」的北京也不遑多讓,黃盈與丁一滕分別挑戰《麥克白》,張揚年輕人的生猛觀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譯筆忠實優美 舞台翻轉詮釋
歐利維耶.畢 經典過手 就不只是經典
身兼編、導、譯、演才華的歐利維耶.畢,一九九○年代就活躍於法國劇壇,但進入新世紀才開始導演經典劇作,包括希臘悲劇、莎劇等,文字功力強大的他,多是親自將原典譯為法文,文辭優美有致;但當他搬演經典時,卻是極盡翻轉之能事,血腥、暴力、裸露、性交,缺一不歡,而這些元素往往在素樸、極簡裝飾的舞台上赤裸呈顯歐利維耶.畢似乎再一次通過這個方式,提醒觀眾劇場的靈魂就是文字、演員身體與場面調度,其他一切常是可有可無的妝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回顧廿世紀血腥暴行 直白揭露末日警訊
歐利維耶.畢的《李爾王》意圖跳脫現代政治的隱喻,將眼光投射至人類在廿世紀的血腥暴行,劇中刻意使用誇張的表演,強調語言的空洞,演員們竭盡所能的瘋狂嘶吼,彷彿要在斷氣前用話語捕捉生命最後的火花。他用直白、具象的手法,將劇中的人性醜惡化作一幅幅不堪入目的畫面,成功地挑戰了觀眾的極限,讓觀眾認識到莎劇黑暗、殘酷的一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馬克白》、《李爾王》到《仲夏夜之夢》
吳興國 生命的轉折 莎劇相伴
以改編莎士比亞劇作《馬克白》的《慾望城國》打響名號的當代傳奇劇場,今年卅歲了!回顧一路走來的曲折歷程,藝術總監吳興國發現,在重要的轉折點上,都與莎士比亞緊密相連:創團時以《馬克白》揚起改革大旗;生命消沉時因《李爾王》重啟舞台;來到卅年,帶著年輕一輩演員成立青年團,一起搬演青春洋溢的愛情喜劇《仲夏夜之夢》從傳統再創新的路上,吳興國悟到:「不必和別人打仗,而是面對自己。」年底將重演《慾望城國》的他說:「這次,可不可以再不一樣一點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百老匯曲風 顛覆京劇唱腔
這回挑戰《仲夏夜之夢》,吳興國說:「如果要說這是新創京劇,不如說這是一齣帶有時尚色彩的傳奇音樂劇。」他找來音樂劇《木蘭少女》作曲家王希文用傳統戲曲的元素,化成百老匯曲風,顛覆京劇的唱腔方法,將內在根植傳統京劇的表演底蘊,透過活潑、時尚的包裝,傳遞充滿熱度的幸福與歡樂。
-
即將上場 Preview 曾道雄醞釀卅七年大作
《鄭莊公涉泉會母》 至孝感天樂美動人
《鄭莊公涉泉會母》是歌劇教父曾道雄最新的製作,取自《春秋左傳》,透過獨唱、重唱、合唱及舞蹈,將古典的傳說做最貼近現代的詮釋。繼以往為歌劇導演之後,這次曾道雄不但親自創作劇本,更首度為歌劇寫譜樂曲。而最令人驚嘆的是,這一部感人肺腑的製作,已然在他心中醞釀了卅七年。
-
即將上場 Preview 芝加哥交響樂團再訪台灣
慕提領軍 以美國之聲演繹傳統與現代
由音樂總監慕提帶領,這次芝加哥交響樂團再訪台灣,推出紮實的樂團曲目,從古典風格的貝多芬《命運》與浦羅柯菲夫模仿海頓風格的《古典》、充滿浪漫派管絃聲響的柴科夫斯基第四與世紀末的馬勒《巨人》,恰與充滿理性主義的廿世紀德國作曲家亨德密特《協奏曲,為絃樂與管樂》形成對比。
-
即將上場 Preview 陳仕瑛重詮馬克.瑞文希爾作品
《瞎拼,幹》 挑戰消費與性愛的道德準則
英國劇作家馬克.瑞文希爾的《瞎拼,幹》由十四個短景構成,共有五個角色,以黑色幽默的方式,探討消費主義盛行下的社會,消費取代了所有社會道德準則。挑戰過多部英國「新文本」的導演陳仕瑛,這次將重詮瑞文希爾當年初試啼聲之作,她將劇本的語境拉近台灣的情調,並模糊掉原劇本中特定的時空背景,更貼近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