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進階搜尋
-
焦點專題 Focus笑的見聞!參見喜劇前輩 Q&A
什麼是喜劇?喜劇怎麼演? 喜劇,只是搞笑而已嗎? 喜劇的秘訣是什麼?何謂好的喜劇表演? 喜劇演員,怎樣在生活中尋找笑梗? 站上舞台,他們如何讓觀眾發笑,又如何面對冷靜的觀眾? 郭子乾+林家騏 唐從聖+黃迪揚 鍾欣凌+賴玟君 陳幼芳+許乃涵 當喜劇新星遇上資深笑匠,會有什麼火花四射的精采對話? 從兩個世代喜劇演員的對談交流中, 我們一窺他們在笑聲舞台背後的內心世界。
-
焦點專題 Focus Q:後輩 林家麒 A:前輩 郭子乾
觀察、吸收、模仿 由外而內的修練心法
在舞台上、電視裡總是飽滿豐富、變化萬千的郭子乾,在劇場中每每令人瞠目驚豔、歎為觀止的林家麒,一拍即合地分享觀察模仿的心得、角色塑造的學問,也交換了不少演員心情與生活近況。讓原來顯得世故深沉的咖啡店角落漸漸明亮了起來,那股光亮來自他們發自內心對表演的熱忱,「喜歡演就不怕苦。」郭哥說,這是李國修老師手把手傳遞而來的熱能:「只要一朝踏上舞台,就會終生愛上它。」
-
焦點專題 Focus Q:後輩 黃迪揚 A:前輩 唐從聖
海納百川準備足 讓字字精煉有「效」
許多觀眾從電視模仿秀認識唐從聖,很少人知道他在錄影前如何在時間緊迫壓縮條件下改本、背詞,新生代黃迪揚從旁觀察,發現唐從聖作為演員,事前的準備功夫更是驚人,讓他戰戰兢兢視為偶像。兩人從劇場到電視多次同台,作為舞台上的喜劇搭檔,黃迪揚能進入角色又對外開放,即興反應快速接招也頗贏得從從讚賞。
-
焦點專題 Focus Q:後輩 許乃涵 A:前輩 陳幼芳
小處著手逆向推理 不被劇本牽著走
陳幼芳在舞台上、廣告中,總是氣場強大,表演精準到位,一點就逗笑你;以「涵冷娜」之名遊走於Comedy Club和網路影音平台的許乃涵,雖演喜劇但仍有困惑,不知自己是否選對路?兩人初見面,分享來時路,前輩點迷津:「技術什麼的都可以磨練,但愛好搞笑的個性或觀察力才是必備。」「不要害怕挑戰,每件事都盡心盡力去做,不打混,不自滿。態度最重要。」
-
焦點專題 Focus Q:後輩 賴玟君 A:前輩 鍾欣凌
演喜劇 是一種走鋼索的藝術
她們都是北藝大戲劇系的畢業生,也都有著令人一見印象深刻的胖胖可愛外型「粉紅豬」鍾欣凌從舞台演到影劇,拿下金鐘獎證明自己的實力,近幾年在劇場中相當吸睛的賴玟君,表演備受矚目她們是大多扮演讓舞台愉悅輕鬆的角色,卻深知喜劇背後不一定總是明亮,也有悲傷、無奈,知曉月之暗面才能當舞台上的暖陽。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歌劇《奧泰羅》 英雄的悲喜劇
聽著妻子為了別的男人求情,奧泰羅緊握雙拳怒火中燒。他相信妻子還是愛他的,但是猜忌就像毒蛇一樣,一步一步啃噬著他的理智大概就是這般的戲劇性,勾引著歌劇大師威爾第的內心。讓他在劇作家的靈感刺激下,再度拾起塵封已久的筆,譜出動人的音符。 適逢NSO樂季壓軸節目《奧泰羅》上演,本期特別企畫將帶大家探究威爾第的莎翁情結、了解劇作家與音樂家的互動,再進入歌劇中觀看音符下正反兩派主角的糾結。當然,更不能錯過即將登台的男高音麥可.雷赫斯基的專訪。人說成功失敗就在一念間誘惑讓威爾第成功,但誘惑卻讓奧泰羅失敗。「英雄的悲喜劇」,正在這扉頁間處處上演。
-
特別企畫 Feature
由《奧瑟羅》到《奧泰羅》
玻伊多的劇本掌握了威爾第對人性黑暗面的興趣,應是作曲家終於決定譜寫的主因。莎劇中,亞果殺死愛蜜莉亞後逃走,很快被追回;歌劇裡,愛蜜莉亞並未受到傷害,亞果逃走後的下場如何,在劇中亦無交待。由此可見,歌劇的訴求在於人性中邪惡的一面,至於壞人是否受到懲罰,則不是重點。
-
特別企畫 Feature
要「聽」歌劇 還是「懂」歌劇?
今日,有不少的觀眾誤以為欣賞歌劇不需要懂歌詞,僅享受優美旋律即可,這個美麗的誤會,多半源自不清楚歌劇如何誕生如何演進之故。其實在莫札特之前,觀眾欣賞歌劇都是衝著劇本作家而去,後來因為音樂神童大名,才逐漸翻轉了後世作曲家的地位。但作為詩文、音樂、舞台藝術三合一的藝術,想深入了解歌劇之美,除了聆聽美妙音樂,也須同時理解與欣賞歌詞。
-
特別企畫 Feature
惡毒的羨慕 篤實的妒忌
歌劇《奧泰羅》中的正反雙雄英雄奧泰羅和奸雄亞果,在威爾第生動的譜曲中,與劇情緊密結合,藉著音符樂句的起伏變化,讓英雄與奸雄展露出莫名的喜感,更適切傳達了人性的複雜度,讓觀眾隨之情緒跌宕、步步驚心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個吻,再一個吻。」 燃盡所有
《奧泰羅》是一齣由愛與妒忌開始,而結束在無盡的悔恨與愛中的悲劇。因為妒忌引起的奸計,也因為妒忌引發了猜疑,愛情因此崩解,仇恨殺了至愛,英雄與妒夫只有一線之隔音樂前後呼應,人性的脆弱盲目就此鋪展開來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斯洛伐克男高音
麥可.雷赫斯基 扮演奧泰羅,是永無止境的探索
這次在NSO歌劇音樂會《奧泰羅》中擔綱主角的男高音麥可.雷赫斯基(Michal Lehotsk),來自斯洛伐克,演出過多齣威爾第的歌劇,更曾五度飾唱「奧泰羅」一角,經驗豐富,但他強調:「雖然對同樣的音樂及劇情已經很熟悉,但這部作品對於聲樂家的音樂能力及演技頗具挑戰,奧泰羅是驍勇善戰的英雄,但個性善妒、乖戾,要將這個角色扮演得更入木三分,是永無止境的探索。」
-
特別企畫 Feature
威爾第再現璀璨之作 《奧泰羅》樂劇交織
今年適逢莎翁逝世四百周年,NSO也特地安排在樂季壓軸時刻推出威爾第的經典歌劇《奧泰羅》。雖因國家戲劇院整修而改為在國家音樂廳,以音樂會形式演出,但威爾第將莎翁劇情與音樂交織融合的精湛呈現,就算沒有華麗布景與精采服裝,依然能在各家歌手的詮釋下,讓你深深為劇中人的際遇一掬同情之淚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恭送梅葆玖先生
梅蘭芳是京劇繁華盛世的代表,梅葆玖於文革後崛起時,京劇已不再流行。而梅蘭芳之子的身分,召喚起盛世記憶。觀眾對梅葆玖並沒有編演新戲、塑造新形象的期待,他就是梅蘭芳的替身(或影子),我們只想通過他,重新聆賞梅蘭芳的代表作。梅葆玖在戲曲史上的地位,將永遠與梅蘭芳連在一起,延續京劇繁榮盛景的文化記憶,也延續男旦的表演藝術。
-
紀念大師 In Memoriam
命中註定的師生緣
今年初,我跟老師說:「拜您為師也廿五年嘍!」他笑了笑說:「我也戴髯口嘍!」老師不怕老,知道每個人都會老,看待生命很豁達。此時此刻對我來講,老師好像沒有走,他的精神一直在我身邊,給我力量。我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一位像老師那樣的演員,執著,無私,在別人眼裡是很溫暖的。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學音樂,可以做更多!
開拓學生視野、解決就業問題,讓學生知道除了演奏、教學之外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是近年來許多大學音樂科系紛紛著重的重點。多所大學音樂科系納入流行音樂、爵士樂課程,課程規劃更拓及音樂相關產業種種環節,甚至結合產業界提供實習實作機會,讓音樂學子能夠順利提早與社會接軌,學用得以銜接,以豐富音樂學養開拓自己未來。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編舞家馬茲.艾克獲殊榮 歐洲劇場激盪互見
第十五屆的「歐洲劇場獎」於四月中在羅馬尼亞的克拉約瓦舉行,這次的得主是瑞典資深編舞家馬茲.艾克,除了頒獎與得獎者的作品呈現,主辦單位也規劃有研討會讓相關的藝術工作者進行深度分析與對話。另也頒發「劇場實界獎」讚揚藝術家的新穎性格與原創能力,本屆獲獎的導演有匈牙利的菲科.峇朵、德國的安德烈.克里根堡和法國的喬埃.波默拉等。
-
聚光燈下 In the Spotlight 法國編舞家
大衛.溫帕許 劇場儀式 令人迷醉
大衛.溫帕許的劇場觀,緊密連結著「儀式」。他相信劇場作為一道儀式及儀式發生的地方,至今仍是。儀式是私密同時共享的,如同劇場。他學過點希臘文,並在傳統祭典中找到編舞的動機與要領。在古希臘的祭儀中,他特別著迷於酒神戴奧尼索斯的狂歡節,一個交織了神秘主義、性交、非常德、非理性的身體經驗及精神轉化過程。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以位於兩邊的曖昧 重塑《三姊妹》當代性
身兼電影與劇場導演的巴西藝術家克里斯蒂安.賈塔伊,將契訶夫經典作《三姊妹》抽絲剝繭,以一句假設性的問題:「要是她們當時真的去了莫斯科?」重新強調出當代人面對過去、現在、未來的矛盾。透過劇場與電影手法的交錯運用,觀眾更深刻體會到在若無其事的表面下,三姊妹內心的徬徨與掙扎。
-
藝視窗 News馬水龍六首室內樂作品出版
【台灣】 馬水龍六首室內樂作品出版 由邱再興文教基金會所主辦的「春秋樂集」於1991年由作曲家馬水龍教授創立,提供作曲家發表的平台,致力推廣台灣當代音樂。2016年「春秋樂集 SQ +春」音樂會在五月底舉行,發表國人作曲家謝宗仁、劉韋志及陳宜貞的作品。在演出之前,基金會安排了一個儀式,感謝畫家汪壽寧女士將珍藏的張萬傳作品數件,全數捐贈給鳳甲美術館。汪女士是馬水龍教授年輕時習畫的老師,因此贈畫之舉頗具意義。此外,歲月匆匆,馬水龍教授已經辭世滿一年,在這期間基金會並無停頓,整理馬教授六首室內樂作品,於五月出版,分別為《弦樂四重奏》《木管五重奏》、《白鷺鷥的願望》、《水墨畫之冥想》、《祝福》與《懷念》。這次出版的樂譜通路將比照過去的出版品,將在國內各大網站通路、實體書店及美國最大的樂譜網站sheet music plus販售。(李秋玫) 「2016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展開徵件 「2016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今年將邁入第17屆,將自6月16日起至7月15日止展開徵件,只要是對舞蹈創作有著想法與創意者,不限年齡、國籍、舞蹈類型,都歡迎報名參加。 中華民國舞蹈學會理事長賴秀峰表示:「舞蹈,即是透過肢體將情感及文化傳遞,舞躍大地舉辦至今,培育出近千名優秀舞蹈人才、百位優秀編舞者,歷屆得獎者並於國際賽事大放異彩,並持續散發能量,鼓勵各種舞蹈類型的創作者能精益求精,增強台灣文化軟實力,閃耀於國際。」曾獲得多次年度大獎的編舞家張堅貴亦表示,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已成為他每年創作的動力,期待今年有更多作品參與比賽。 參賽作品不限舞蹈種類,惟須以藝術舞蹈創作為目的,且須為未曾得過全國性公開比賽首獎或第1名之作品。舞者人數3至20人,舞蹈長度以10分鐘以內。初賽以參賽作品影片評選,選出30首舞作進入決賽。決賽將以現場演出方式評選出金牌獎1名20萬、銀牌獎1名16萬、銅牌獎1 名12萬、優選5名各10萬,今年並新增列獎項為佳作7名各2萬、國際交流獎1名。 參賽者可至專屬網站www.cdc.org.tw採網路報名或下載紙本填寫報名,列印並掛號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預見與遇見
有些戲(文學)的主題針對的正是自覺的誕生,又或,藝術的意義,正是探問人的自覺來自那裡,去向何方。這個問題,要「懂」,便需要花上更多更多的時間精力心思和情感鑽研,因為,自覺性之於每個人,都是靈魂雕刻,不可能有一種現成的「懂」適用於所有人,除非這種「懂」是個罐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