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尋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News藝訊
  • Preview演出
  • Feature專題
  • World國際
  • Columns專欄
  • People人物
  • Review評論
  • Focus話題
  • Choice生活
  • Video影音
  • Shop商品
  • Contents當期雜誌目錄
  • Online News官網限定報導
  • Shop商品
    1. Subscribe 數位全閱覽
    2. Magazine 雜誌
    3. Book 書籍
      1. 在兩廳院遇見大師
      2. 兩廳院創作全紀錄
      3. 表藝文摘
      4. 達人系列
      5. NSO發現系列
      6. NSO歌劇系列
      7. 特刊
      8. 年鑑
      9. 其它
    4. CD
      1. 兩廳院樂典
      2. 其他CD
    5. DVD
  • 廣告刊登
  • 聯絡我們
  • 會員專區
  • 繁體中文
  • 簡體中文

李翠芝

發表文章 140 篇
  • 《春江花月夜》海報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 穿越唐風而來

    由崑劇藝術家張軍創立的崑曲推廣中心,繼園林版《牡丹亭》之後,再推新作《春江花月夜》,從張若虛的唐詩發想,演繹了一個由愛萌發、感懷生死的故事,橫跨了盛唐朝的半個世紀,穿越仙、人、鬼三界。製作班底集結兩岸劇場好手,張軍親自出演主角張若虛,黃金組合讓該製作已成崑劇迷心中的新春盛事。

    文字|李翠芝
    第269期 / 2015年05月號
  • 《錦繡過雲樓》描繪蘇州顧氏家族以書傳家、以身護書的傳奇。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 桃花春日送美聲

    以推展原創華語音樂劇為目的的「原創華語音樂劇展演季」,今年來到第三屆,共有四齣劇碼,趁著春日花好時節迎風放送。除了有以蘇州為主題的《又見桃花紅》與《錦繡過雲樓》展現南方文化傳統,《至少有十年我不曾流淚》請出「中國好聲音」歌手演出「北漂」青年逐夢故事,還有改編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瑞典女作家拉格洛芙同名小說的《尼爾斯騎鵝歷險記》,多樣面貌令觀眾驚喜!

    文字|李翠芝
    第267期 / 2015年03月號
  • 「午夜快樂匯」由曹啟泰擔任藝術總監與主持人,圖為其個人脫口秀的宣傳視覺。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劇場也拼「翻桌率」 人民大舞台上演「午夜快樂匯」

    繁華的上海,以「不夜城」為鮮明印記,但在表演舞台這一塊,卻少見延伸至午夜的發展。近期「人民大舞台」特地推出中國第一個午夜演出「午夜快樂匯」,由台灣知名主持人曹啟泰擔任藝術總監,匯集國內、港澳台與海外各大演出團體及個人,呈現輕鬆幽默的相聲、脫口秀、短劇小品、各類模仿、默劇、幽默小丑等語言類節目,讓上海的夜「笑」得更燦爛!

    文字|李翠芝
    第266期 / 2015年02月號
  • 瑪麗.辛默曼導演的閉幕大戲《白蛇》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第二屆烏鎮戲劇節 《青蛇》《白蛇》開閉幕妖嬈展姿

    十月底開幕的第二屆烏鎮戲劇節,這次以「化」為主題,是蛻變之意,意味小鎮四時皆有不同風貌可循。這次的劇碼量較去年翻了兩倍,有十七齣特邀劇碼,再加上「青年競演」單元的作品和「戲劇嘉年華」三百組一千五百場的各類演出。開幕大戲是田沁鑫的《青蛇》在新落成的戶外水劇場演出,閉幕則是瑪麗.辛默曼的《白蛇》,呈現中國傳奇故事如何於異國視角中的化魂重生。

    文字|李翠芝
    第264期 / 2014年12月號
  • 《一笑值千金—金星脫口秀》宣傳海報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舞蹈家變身脫口秀藝人 金星《一笑值千金》熱翻上海灘

    知名的變性舞蹈家金星,近年來在選秀節目中以犀利點評被封為「滅絕師太」,號稱罵誰誰紅,快人快語備受矚目。九月初更推出脫口秀演出《一笑值千金》,票房隨即售罄,還出現搶票、售假票、黃牛票等「盛況」。金星以男女通吃,犀利又諷刺的舞蹈劇場綜合演出,開啟了相聲、獨角戲以外的模式,熱潮能否持續有待觀察。

    文字|李翠芝
    第263期 / 2014年11月號
  • 換演石秀只需一擔柴變裝旋即成功,裴艷玲邊演邊享受沉醉角色其間的思毫分秒。(葉琦 攝)
    上海

    裴艷玲《尋源問道》 本色搬演傳統真髓

    東方藝術中心「名家名劇月」以四月十五日、「第一女武生」裴艷玲演出的《尋源問道》畫下完美句點。裴艷玲在此戲中,採取了排練加講解的形式,一臉素顏僅穿著練功時的水衣,便盡情演繹了林沖、石秀、哪吒、武松四個人物,演出了崑曲、河北梆子與京劇,展現了戲曲演員傳統功夫的精到神妙。

    文字|李翠芝
    第233期 / 2012年05月號
  • 《二泉映月》以簡潔的設計、強烈的燈色,展現越劇詩化的美學風格。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浙江小百花越劇團 慶祝而立之年搬演《二泉映月》

    今年適逢創立卅周年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為慶生推出三齣戲:經典戲《五女拜壽》、新版《梁祝》,及新編戲《二泉映月》。團長兼主演茅威濤擔綱戲中主角瞎子阿炳,重塑了這個人物眾多劇種間以政治為主打的舞台形象,轉換成該團一貫的視覺唯美派。

    文字|李翠芝
    第260期 / 2014年08月號
  • 音樂劇《半生緣》經典之處非劇情、角色,而是文字魅力,藉由描述角色折射出人性。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回到哪裡去? 多媒體音樂劇《半生緣》互動疏離

    備受影視劇界青睞的張愛玲小說《半生緣》,在滬港台話劇界菁英合作下,共同打造出多媒體音樂劇新版,結合音樂、投影、評彈、老歌等,以拼貼形式呈現原著內容。然而在表演方式上,演員之間都是「無交流」式表演,整場戲疏離在評彈和歌聲中;有些戲,只能止於對話,掩於情節,演員對著影片中的人物說我們回不去了,編張愛玲有N種方法,這次張愛玲也回不去了嗎?

    文字|李翠芝
    第259期 / 2014年07月號
  • 國光劇團在上海大劇院一口氣完整演出「伶人三部曲」。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誰的「箱」愁誰的歌 國光「伶人三部曲」上海叫好叫座

    國光劇團大膽地在上海大劇院一口氣完整演出「伶人三部曲」─《孟小冬》、《百年戲樓》、《水袖與胭脂》,不依循傳統套路,以京劇為載體結合多元藝術,企圖走出新局。大陸戲曲百花遍地,演劇藝術千篇一律,所謂新編並未打破原來框架,這次國光劇團在探索京崑兼收多種藝類中自成一路線,形成了不拘一格的國光美學新精神。

    文字|李翠芝
    第257期 / 2014年05月號
  • 你點播我就搬演的《盜墓筆記》引起熱烈回響。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墓裡的粉絲站出來! 《盜墓筆記》首開點播作戲熱潮

    小說《盜墓筆記》熱銷千萬本,如何召喚書迷進入劇場,是門商業大學問。「你點播我就搬演」的方式應運而生。製作團隊事前事後的分析、研究與修改,造就粉絲的尖叫和百萬票房,證明量身訂製的商業成功。導演不介意專業戲劇評論人的批評,認為能夠打破傳統路數,做一台視覺系的舞台劇,又花心血去研發觀眾的意趣,並成功地討好了他們,這不是個簡單的事情。

    文字|李翠芝
    第256期 / 2014年04月號
  • 《喜劇的憂傷》因陳道明(左)的演出票房秒殺,卻因病延擱演出也拖到上海檔期。圖為該劇宣傳DM。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演出前後意外狀況頻傳 也是「看戲的憂傷」?

    這時節演出活動頻繁,宣傳如何突圍讓劇組傷腦筋,但不管好壞,總是進場見真章。不過,最近幾檔戲如音樂劇《劇院魅影》、《芝加哥》,還有影劇大咖陳道明主演的《喜劇的憂傷》,分別傳出演出中斷電、製作單位內部理念差異導致取消演出,與主角生病延後演出演出連帶造成後續檔期無法安排的等等「意外」大家買票時充滿期待,但卻也像風險投資,可能希望落空,也是「看戲的憂傷」。

    文字|李翠芝
    第254期 / 2014年02月號
  • 黃絲帶藝術團《柏阿姨的上班路上》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首屆市民文化節話劇大賽 打造弄堂裡的鄰居「民星」

    由「現代戲劇谷」承辦的「首屆市民文化節話劇大賽」,歷經半年,總共卅支隊伍入圍最後決賽。決賽戲碼描繪身邊的精采與感動,以民間活潑的視角和語言,展現上海另一種繽紛風情。話劇大賽找來焦晃等多位知名人士參與頒獎,頒出「最佳市民原創劇碼」、「最具人氣市民話劇」、「最佳編導獎」、「最佳男/女演員」等獎項。

    文字|李翠芝
    第253期 / 2014年01月號
  • 《推拿》演出盲人的世界。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同名小說改編 《推拿》挑戰盲人題材

    國家大劇院與上海話劇藝術中心聯合製作的話劇《推拿》,於九月初在北京首演,十月來到上海。該劇改編自畢飛宇的同名小說,由喻榮軍編劇,郭小男執導,是劇場中少見以盲人族群為主角的題材,演員閉眼全盲演出,將挑戰的舞台上燈光區位的準確性。

    文字|李翠芝
    第251期 / 2013年11月號
  • 花臉藝術家尚長榮將《天下歸心》劇中飾演男主角鄭莊公。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國際藝術節大發魔力 張藝謀首度跨界京劇

    上海國際藝術節十月揭幕,除了有來自各地的參演節目外,特別引人關注的是知名電影張藝謀,首度跨界執導的京劇《天下歸心》。這齣戲取材《左傳》中〈鄭伯克段于鄢〉一段,傳統老戲亦有《掘地見母》講述同一故事,這次的製作匯集了京津滬等地頂尖陣容,但張藝謀此次標舉了簡約路線,要「讓京劇呈現出它最本質的美」。

    文字|李翠芝
    第250期 / 2013年10月號
  • 《蔣》劇的成功,正是因為在當前極端貧瘠的戲劇文學狀態下,讓戲劇重新回歸了文學。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南京大學《蔣公的面子》 再現戲劇「裡子」的重要

    由南京大學學生溫方伊編劇,將一則流傳校園七十年的傳說改寫成的劇本《蔣公的面子》,上演之後頗受好評。該劇成功的原因是讓戲劇重新回歸了文學,也讓人省思目前中國劇壇花大把錢在一流設計、二流導演、三流劇情的怪現象。

    文字|李翠芝
    第247期 / 2013年07月號
  • 市民劇場的觀摩展演,今年更配合市民話劇大賽,邀請香港、台北、北京及上海市等四部原創新作加盟「華語小劇場」單元。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首屆「市民話劇大賽」 在地風景精采入戲

    上海戲劇谷自二○一一年開始推動「市民劇場」,吸引了各區縣的戲劇愛好者踴躍參與,今年更舉辦首屆「市民話劇大賽」,鼓勵市民以發生在滬的身邊人事為素材進行創作,反映當代社會和現實生活。而配合比賽,「市民劇場」觀摩展演也擴大邀請香港、台北、北京的演出參與,使市民足不出「滬」,便可盡收四城五劇的混搭藝術盛會。

    文字|李翠芝
    第246期 / 2013年06月號
  • 「名家名劇月」閉幕演出是由北京京劇院邀廿九位獨當一面、各領風騷的青年演員齊聚一堂,號稱「29少in上海」。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名家名劇月」 戲曲大腕的武林大會

    東方藝術中心「名家名劇月」以各劇種戲曲名家的好戲創立口碑,邁入第六屆的於三月下旬到四月底舉辦,這次除了有越劇名角茅威濤首次反串「女妝」的《江南好人》,還有京崑名角裴豔玲串聯四折骨子老戲的《甲子四折》,另集結了十五位崑劇名家的「崑劇國寶藝術家專場」氣勢也相當驚人,但陣仗最浩大的當屬北京京劇院排出的「29少in上海」,三天大戲包含跨夜版的全本《紅鬃烈馬》。

    文字|李翠芝
    第244期 / 2013年04月號
  • 海派話劇《亭子間嫂嫂》寫的是二、三○年代上海紅燈區會樂里的一位風塵女子的日常生活。
    上海

    「海派戲劇演出系列」上陣 《亭子間嫂嫂》驚豔

    為紀念上海開埠一百七十周年,上海現代人劇社特別推出「海派戲劇演出系列」,由海派小說名作改編的《亭子間嫂嫂》打頭陣,總共五齣作品,展現不同時代的海派風情。其中更有首度將張愛玲一生搬上舞台的《張愛玲》,與改編自經典中國電影《小城之春》的同名越劇。

    文字|李翠芝
    第243期 / 2013年03月號
  • 白先勇終於放心交出「尹雪豔」的舞台形象。(徐俊 提供)
    上海

    白先勇點頭 《永遠的尹雪豔》方言話劇將現身

    文學家白先勇筆下的「尹雪豔」,在作者的堅持下一直未能在電影或劇場中具體形象化,但導演徐俊提出以上海話演出《永遠的尹雪豔》,卻能正中白先勇下懷,欣然同意改編搬演。該劇將於五月在上海首演,除有張叔平、金覆載等藝術家參與,目前已確定由胡歌擔任男主角,而「永遠的尹雪豔」仍在尋覓中。

    文字|李翠芝
    第241期 / 2013年01月號
  • 「2012上海國際當代戲劇節」海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 提供)
    上海

    國際當代戲劇節 東西劇場在此匯流激盪

    由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承辦的「上海國際當代戲劇節」於十一月五日至十二月九日舉行,呈現十八檔來自世界各地最當代最前線的戲劇作品。今年主題定為「多元創意」,不僅能看見歷史與現代的結合,也能體會到東西方文化的交織和碰撞,在表現形式和手法上,令人目不暇接。

    文字|李翠芝
    第240期 / 2012年12月號
上一頁1234567下一頁

免費訂閱PAR電子報,獲取更多藝文資訊!

*通過遞交此表格,即表示您接受並同意已閱讀本網站的使用條款,私隱政策和個人資料收集聲明。
PAR 表演藝術雜誌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廣告刊登
  • 電子報
  •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
  • 國家兩廳院
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國家兩廳院《PAR表演藝術》版權所有
©2022 Performing arts redefined.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所提供相關演出資訊,如有異動應以主辦單位公告為準。
服務條款 | 隱私權聲明 | 著作權聲明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

  • 澳門

    劇評人票選出兩檔回響兩極的年度演出

  • 舞蹈

    離開殿堂,由你自己發現耀眼

    2023艋舺國際舞蹈節
  • 焦點專題 Focus

    田孝慈:「身體會給出千萬種不同的答案」

  • 特別企畫 Feature

    林靖嵐:用腳底板抓緊節拍,踩在音樂的震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