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崑劇節的閉幕式演出《魏良輔》,圖為演出舞台布置。(李翠芝 攝)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江南水鄉以戲之名 三大節「劇」集蘇州

十月的蘇州,因三大藝術節慶——「第六屆中國崑劇節」、「第十四屆中國戲劇節」及「第六屆中國評彈節」輪番上陣而熱鬧非凡,計有十七台的崑曲、十八場次的評彈、卅齣不論大小的中國戲劇(戲曲),戲迷趕場趕得緊,但已舉辦多次的節慶,卻仍有宣傳行銷、售票狀況混亂的情形……

十月的蘇州,因三大藝術節慶——「第六屆中國崑劇節」、「第十四屆中國戲劇節」及「第六屆中國評彈節」輪番上陣而熱鬧非凡,計有十七台的崑曲、十八場次的評彈、卅齣不論大小的中國戲劇(戲曲),戲迷趕場趕得緊,但已舉辦多次的節慶,卻仍有宣傳行銷、售票狀況混亂的情形……

剛過了黃金周的旅遊假期,以「億」為移動人數的四方流串,各地景點飽受超載負荷之苦,由於人口眾多,群眾慣於紮堆湊熱鬧的場面,這點頗有農業時代趕集的意味,出遊模式逐漸也轉移在各種大小活動,例如,年底前的各類藝術節慶,僅僅光輝十月開始的江浙滬蘇等地,各類的藝術戲劇節目,總數高過往年的兩三倍成長。看你千場不算多,有人統計過多少演出嗎?答案是沒有,因為隨機應變向來是官方掌控文藝的首要條件,這只能是個秘而不宣的資料,如果有接近真實數字的來源,業餘的戲迷粉絲裡,或許會有接近可靠的答案。

三大戲劇節慶  共聚平江府

古稱「平江府」的蘇州,位於在現今的老城區一帶,在其傳統文化積累下,崑曲、評彈、蘇劇等都有密不可分的關聯,舒緩幽靜的水鄉小城,向來是細膩婉約風見長。十月起近一個月的檔期,「第六屆中國崑劇節」、「第十四屆中國戲劇節」及「第六屆中國評彈節」三大國家級藝術節慶,連番在古城的各大劇場(涵蓋昆山)登場。

隔三年一辦的崑劇與評彈雙節,落戶蘇州已達十年之久,照次第運行,應該實地操作經驗不少,但首先開幕的崑劇節在宣傳、票務、劇目、場地等基本環節上,都看不到明顯的宣傳,;與觀眾最密切的票務代理「聚橙網」,竟未能全部掌握票源,部分標註售罄,連劇團也不知其真假,以致台灣蘭庭劇團忍不住提問「不是說滿座,為何很多空位?」;通過微信平台買票,竟有無法入場的尷尬!身為主辦單位的江蘇省政府,似乎未設常態性組委連劇會來執行,接下來要它撐起大場面大格局的「中國戲劇節」,糯糯的蘇腔,會不會有點使不上力?!

本屆崑劇節限於新政策八大項規定取消了評獎環節,代之以一劇一評,讓人頗有耳目一新之感。對於售票的運作,大的可借鑑「上海國際藝術節」,近的看看「烏鎮戲劇節」,至少票務推動有序,每個劇場都被商業售票填上滿座;而非動員藝校的學員,學戲不愛戲的殭屍粉絲,聊天睡覺走動,另外隨意錄影、高調拍照的也不在少數,讓花錢進場的真實觀眾深受其擾,校方與劇場單位,對這些基本劇場規則,竟也完全採取「自由放任」。

崑劇節閉幕式  搬演曲聖魏良輔

至於崑劇節的閉幕式倒是熱鬧多了,並非劇目勝出,關鍵是電視有轉播,因為領導上台致詞,較之往年拖沓的發言,今年可說是簡潔多了,在宣說圓滿完成預定任務熱烈祝賀等宣傳口號下,這位市長級的人物,還因趕場過度,硬將晚上好,誤讀作中午好……

閉幕節目是新編劇《魏良輔》。命題文章本來就是不討好,改編搬演崑曲發展的關鍵大人物魏良輔,學者創編的「曲聖」怎麼來由?水磨腔如何體現創作的艱辛?南北曲的融合過程?演繹才子與知音間的互動?凡此種種多無從銜接,新編戲的詞生戲疏較難令人一見傾心,又在於戲核的演述,缺乏顯著的劇情來推展,眾多的曲家角色,也只能以唱曲復唱曲來演,這大概可以歸於清曲之流吧!其中〈虎丘曲會〉一段欲復刻明代唱曲達人的興旺,遙想比擬現今的選秀演唱會,也是種「中國好聲音」,少了山歌式的對陣、萬人唱曲的寫意勝景,營造劇曲的氣勢,似乎減了幾分渲染的力度。

三大節,十七台的崑曲,十八場次的評彈,卅齣不論大小的中國戲劇(戲曲),搭起的大看台——猶似看不完,春柳春花滿姑蘇!三大節繞下來,看戲的傷不起,演戲的唱不熟,何妨讓彼此節/劫後重生,單純地你戲中有我 我戲中有你,以戲相會吧。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