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之牧
-
演出評論 Review
遠古的Heroine.現代的女武士
光環能培養出這樣的身體,但為什麼要經過到國外一遭才出來這樣的東西?概念性的題材,一向是西方擅長的,可是若沒有這樣從東方出發grounded根植於地的沈潛身體,這個作品也做不起來,無法存在!這是件東、西方融合成功的例子。
-
演出評論 Review
理性與感性 一夜交錯的世代風景
林懷民的《望春風》!一個單一舞者穿著像小禮服又有點像私密襯衣的細肩帶連身短裙,戴著淡金色假髮站在燈火明亮處。她一人先是自己有地沒有地作著動作,而後音樂出,鋼琴版的〈望春風〉。英國鋼琴家史蒂芬.霍夫(Stephen Hough),把這首〈望春風〉彈成有一搭沒一搭、如首「敘述版」的曲子,把個女子獨處時的幽微、百無聊賴、又白日夢處處、顧影自憐的心情,款款道來,為〈望春風〉這首老掉牙的曲子,帶來了現代人人都能懂的新意!
-
演出評論 Review
難解的謎底
姚淑芬此次的《婚禮》是件令人訝異的作品,不輸二○○二年首次在組合語言的「紅樓夢」裡首度看到她的《雙禧》時的驚訝,像是完全兩個不同的人的作品,一個西方、一個東方,一個叛逆自由、一個嚴謹經營,但銳利的思考性都在那兒。這次這個暌違多時、慎重端出的新作也是這樣,讓你先會是納悶:「姚淑芬到哪兒去了?」還是,她的難以捉摸便是她的慣性?
-
焦點專題 Focus 幕後推手答客問
林懷民、辜懷群 要讓「新舞風」愈來愈年輕!
十年「新舞風」,帶給台灣觀眾多少驚艷!標榜小而美,精緻而前衛,主其事的「新舞風」藝術總監林懷民、新舞臺館長辜懷群,是怎樣看待這個獨特的異數饗宴?本刊特邀兩位舞評人陳雅萍與鄒之牧提問,由林懷民、辜懷群作答,探看內中感懷與思考。
-
其他分類
新人新舞台 綻放繽紛創意
二○○八是令人欣喜的一年,繼去年新人的出現以後,今年,這一股勢力似乎已銳不可擋,周邊影響已然成形。如此在新人自信上的鼓舞,加上也首度出現、遽增了許多以前未有的創作發表平台,使得今年新人展現了前所未有的繽紛,是令人興奮的一年,未來可期!
-
回想與回響 Echo
戴著安全帽理性起舞
想要寫這麼一篇文章,是因為周書毅在過去的這一年(2008)裡到處都看得到他的影子:從年頭到年尾,至少六件大小新作,為別人舞兩次,實驗劇場、小劇場、各學院舞台,甚至跨領域詩歌節、數位藝術節、公共藝術活動,都可見到他的身影,還身兼概念指導扶助合作過的舞者創作,為戲劇節目設計動作。這樣密集的曝光是少有的,除了足堪作為一個現象,對他個人的創作,又留下了什麼呢?
-
演出評論 Review
眼花撩亂的慶生會
蘇安莉的《安提卡書簡》,可能是這次表現最為完整的作品。切分清晰的光區、舞作進程的考量、不拖泥帶水的肢體,有二○○一年《24》同樣冷靜處理感性的成功因素與迷人超脫特質。極簡主義的音樂、男聲唸詩,聲音本身的音韻及文本在破裂片段中透露的訊息拼湊,舞蹈尚未展開即已異常豐富。
-
舞蹈
創意不斷,舞出年輕人的憂傷
他們往往不是用寫實的表現手法,而是曲折,可以超現實、可以幽微抽象,或是出自現實卻抽離現實。不論呈現的過程憤怒、哀傷、還是冷眼旁觀,最終都是屬於年輕人的憂傷,有時甚且浮現一種奇異的不屬世的詩意與脆弱,令人看後心疼痛。
-
舞蹈
格子與爬出格子
我在這兩個不相干的節目中,看到了共通點,就是那一眼可以辨識的「單純」。是種在國內這個環境幾乎「不怕笑」的率真與堅持,且對人生的理想性。不是「白癡」,而是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追求的是什麼?
-
舞蹈
機心算計,觀眾也入戲
與其等著被「揭示」,作者早已在一路開展之中把我們也拉了進來,好與她一起成就這部作品最後的完整。而這裡的重點是,你將不是讀出、瞭解到她所要告訴你的主旨──(她也深自懺悔著的)人類之粗糙、無自知之明的訊息,就是成為這訊息(無自知之明)的一部分。
-
舞蹈
蘆葦的面貌
《蘆葦地帶》在技巧和感染力上是成功的,戲劇性的掌握、舞者的人生閱歷、舞蹈技巧,創作者的編舞,乃至於整體舞台技術,均有水準以上的演出,但是,總期待一些別的什麼。下半場的《囍宴之後》,雖曰是在英籍編舞家Charlotte Vincent來台後與舞者排練四週的即興成果,但對於「人生大喜之事」背後拆解、呈現的「黑色幽默」態度,也巧妙地呼應了上半場不「『重』處理」生命課題的選擇。
-
劇場思考
關於兩個人,實驗些什麼?
此次以「只有兩個人」為主題的地下開放藝術節中,有的創造了如大劇場般的磅礡氣勢,有的充滿了多媒體特有的熱鬧與目不暇給,有的浸淫在簡約的舞台道具中享受自語,有的又將唯一的時空地設定視為嚴謹的劇場挑戰,兢兢業業地迎向它。相異的領域加上歧異的舞台呈現方式,讓此次的藝術節萬般紛陳中不見重點。
-
舞蹈
作戲者的天堂
演員表演與舞台技術讓無眠夜中萬種的可能化為具體。演員,自始至終即在台上保持著一種刻意的表演方法:一方面對觀衆保持著接觸,另一方面卻維持著彼此少有表情,雖互動密切、精神上卻極度疏離的狀態。在呼應卡夫卡著作韻味之餘,這種呈現出的「作戲」的感覺,使得層出不窮的舞台驚奇也顯得貼切。
-
舞蹈
源於傳統,辯證傳統
香卓里卡將婆羅達納天近乎炫技的肢體開發,轉成了對身體的自我觀照,連帶引發哲學省思。例如《肉身/慾.火》初始,女舞者長段獨舞在靜極緩慢的動作中,舞者與自己的身體何等接近!在現場的樂器與歌手吟哦聲中,時間的流程更為清晰,舞者的生命與亙古循環的時間同時開展。
-
舞蹈
有趣的主題、大膽的嘗試
舞蹈空間這次演出是個集體創作,從「頹廢」題旨的選定到編舞表現,都是楊銘隆與八位舞者的群體構思,許多段落的舞蹈成分並不是那麼重,多半以風格化的肢體動作、舞者的互動,以帶出該段落的主題。談「頹廢」很難面面俱到,這次全作的遺憾,恐怕是觀點在節目單中較為明顯,在作品中,則時有令人迷失的感覺。
-
專題
狂想2001的影像實驗
這次「狂想年代」舞展真的出現一些新貌,新鮮的來源不僅是橫跨了舞蹈、聲音、劇場、影像與文字,更是内容的深刻度與指涉的廣度。
-
焦點
從宣紙到舞台
《行草》從書法學習氣韻、從拳法學架勢,舞者從背部援引出來的動力,含蘊的身體像飽含墨汁的筆端,突刺頓歇的動作,直如名家落筆。
-
台前幕後
風象星座的跳躍式
楊桂娟邀請了史凡森及林怡芳為舞團編新作,要讓舞者打破舊有的制式訓練,重返内在找到身體的重心,開發每個關節的可能動力。
-
舞蹈
舞蹈只是演出的一部分
《原》的文本架構具有雙重的包覆性:顚覆舞蹈迷思為其主要目的,而批判都市生活則為另一重子題,也是用來演譯「顚覆舞蹈迷思」的工具。
-
台前幕後
我們鬥的是創意!
「春鬥」強調雲門2引介年輕編舞新進,鼓勵較勁、爭奇鬥豔的特色,也是雲門2創團的精神和運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