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君穎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天災降臨 豈止是停演了得?
對台灣人來說,颱風的光臨是家常便飯,有人期待天降颱風假,但對演出團體來說,一次颱風可能就毀了大半年籌備的演出,停演難以重演,還須讓觀眾退票,之前的付出、票房的收入付諸流水,對財務多半艱困的表演團隊,可說是不可承受之重。如何讓損失減輕,對身處颱風熱區的藝術工作者,不可不存防患之心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人員安全為要 盼達成「三贏」局面
颱風停演,不只是團隊的痛,對表演場館與策展單位來說,也是相當難以處理的棘手情境。沒有人願意看到團隊的心血創作無法呈現,但場館必須考量的是藝術家、場館員工與觀眾的人身安全,考慮層面更為複雜,而宣布停演時,也必須想辦法達成「好作品可以如期演出,觀眾看到演出,劇場保有票房收入」的三贏局面。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事前買保險事後有救助 不怕颱風來搗蛋?
颱風造成的損失,要靠什麼來彌補?除了事前需注意演出製作相關合約中的有關條款,問清楚補助款項的發放狀況,公部門還提供什麼事後協助的機制?而事前的保險規劃,是否有合適的相關商品?就讓我們藉此機會來了解台灣表演藝術界面臨的現況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紀錄片《舞者》上映 芭蕾叛逆小子普魯尼再推新作
曾是「最年輕皇家芭蕾舞團首席」的瑟基.普魯尼,自二○一二年無預警辭去首席一職後,其動向依然讓舞迷關注,最近由導演Steven Cantor執導製作的紀錄片Dancer在英國上映,也揭露了普魯尼一路走來的成長歷程。因為母親才走上芭蕾之路的他,離開皇芭後並未高掛舞鞋,因認識了契合的愛侶、也是芭蕾舞者的奧西波娃,這位芭蕾叛逆男孩似乎也重新展開了人生旅程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英國文化之都」在赫爾 展演活動豐富可期
比照「歐洲文化首都」概念,英國從二○一三年起首辦「英國文化之都」活動,期待能為入選城市的社經發展帶來正面影響。第二屆入選城市為位在倫敦北方兩百五十公里的古城赫爾,一整年的活動從一月展開,四季各分四項主題進行,從節目內容與主旨來看,主辦單位不僅向內探索城市歷史,亦有向外宣揚城市形象的企圖心。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性別平權里程碑紀念 劇場同溫經典作品
今年適逢英國性別平權歷史的兩個重要里程碑:一是六十年前《沃爾芬登報告》主張保護同志私人權利與性行為除罪化,二是五十年前英國政府通過性犯罪法案,將英格蘭及威爾斯年滿廿一歲以上的男同性戀性行為除罪化。於是今年各地博物館等藝文組織紛紛在今年推出相關活動,探索及反思歷史上的同志與酷兒文化,皇家國家劇院也將推出廿世紀同志經典《美國天使》,意義深遠。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應景嘻鬧劇票房熱 促銷票券延燒觀眾熱度?
聖誕時節,各劇院會應景推出「嬉鬧劇」,從童話改編的劇情相當老少咸宜,也是大人小孩重要的節慶娛樂之一。而「嬉鬧劇」的票房盛況,是否能夠延伸到其他的演出上呢?相關劇院如何吸引「嬉鬧劇」觀眾也來觀賞其他類型演出?或許結合藝術家創作的「嬉鬧劇」或其他演出票券的促銷方案,可以嘗試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英國的劇場,如何與社會發生關係?
英國的劇場發展數百年,有古色古香的老劇院,也有配備新穎、建築創新的新劇場。一如劇場最初的出現就是為人民帶來娛樂與教育,英國的劇場也不忘初衷,除了搬演精采劇碼以饗觀眾,也設計多樣與民眾「發生關係」的方式,或致力劇場教育,或發展敦親睦鄰,或致力節能減碳為環保盡心盡力,或設定重要議題以演出、講座為社會發聲劇場能為社會做的,比你想像的多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莎士比亞環球劇場人事驚變 總監艾瑪.萊斯傳出離職消息
才在今年四月上任的莎士比亞環球劇場藝術總監艾瑪.萊斯,近期卻傳出將於二○一八年卸任的消息,引發討論。離職原因應是艾瑪.萊斯在這個強調以莎翁時代風格演出莎劇的劇場中,引進現代劇場的燈光與音效,挑戰了上述的傳統。雖然萊斯的改變受到許多年輕觀眾及票房肯定,但劇場董事會仍決議維持傳統,也引發環球劇場是否該與時俱進的熱烈討論。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讓我們跳舞吧
芭蕾群陰Ballet Monsters的新書《全民跳芭蕾》以簡單線條和風趣中帶點機車的畫風,畫出了舞蹈教室的眾生相。若說前作《芭蕾女孩的秘密日記》是舞者生活的外傳,讓讀者一窺舞台下的日常生活;那麼《全民跳芭蕾》更加貼近芭蕾愛好者的內心世界。除了教室裡的風景,作者筆下的舞者社交媒體群像,亦讓人拍案叫絕。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重新想像《吉賽兒》 阿喀郎與英國國家芭蕾攜手冒險
繼兩年前的《塵》,英格蘭國家芭蕾舞團藝術總監塔瑪拉.若荷再度邀請編舞家阿喀郎.汗合作,重新詮釋經典芭蕾舞劇《吉賽兒》。在阿喀郎與戲劇顧問露絲.利托的掘探下,拉出原作隱藏在浪漫故事下的經濟、權力結構等元素,讓吉賽兒化身移工,在資本主義巨輪下哀吟悲歌,增添了時代感的詮釋,舞出經典新的生命。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朗讀《深淵書簡》 重現王爾德獄中風景
當年王爾德因交往同性被判刑入獄,後來在倫敦近郊雷丁監獄服刑,在此仍不斷寫信給同性情人,這些信後來結集成《深淵書簡》。當年的雷丁監獄早已不再使用,目前規劃作為藝文用途,今年九月倫敦的藝術公司Artangel策畫系列藝術活動,在此舉行展覽、朗讀,更邀來多位知名演員朗讀《深淵書簡》,讓觀者體驗王爾德當時的孤絕,領略文字與藝術給人所帶來的感動和力量。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不間斷接力朗誦 《伊拉克大聲說》喚起大眾意識
調查英國當年為何參與伊拉克戰爭的調查報告《齊爾考特報告》於日前出爐,篇幅高達十二卷兩百六十萬字,揭露了許多不為人知的事實,但如何讓大眾更了解其中內容?愛丁堡藝穗節出現了一個特殊的製作《伊拉克大聲說》,邀集大眾連續不間斷地從第一頁開始朗讀這份報告,而經由這次的行動、觀眾的參與、媒體的報導和影像傳播,不僅製造話題,也多少喚起大眾對於伊拉克軍事行動的意識。
-
藝活誌 Behind Curtain
繁花盛景背後 夢工廠的經營奧秘
如夢似幻的閃亮舞台,從素人到首席明星的步步旅程,忠心不貳的鐵桿粉絲這一切,打造了寶塚歌劇團的夢幻世界,而這背後的經營帷幄,到底藏著什麼奧秘?透過森下信雄的《寶塚的經營美學》,帶領讀者一窺造夢工廠的內部運作,更藉此進一步了解日本的文化現象。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英國脫歐成定局 文化影響尚未知
「脫歐」成定局,對英國的文化藝術界將帶來什麼的影響?相較於其他行業,英國的藝術文化及創意產業對於歐洲的態度更為開放,支持留歐的比例也較高,受惠於人員移動的便利與歐盟資源的挹注,英國藝文展演與人才發展得以有更廣闊的視野,但隨著脫歐程序啟動,這些優勢必然受到衝擊,對文化藝術發展的影響難以預期。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丹瑪倉庫劇院新劇場 上演全女版莎劇受矚目
近年推出不少前衛創新好戲的丹瑪倉庫劇院,因為場地較小席次有限,觀眾常常向隅,最近宣布將在倫敦王十字車站附近搭設可容納四百廿席的臨時圓形劇場,並推出全女班演出的莎劇三部曲,包括《凱撒大帝》、《亨利四世》及《暴風雨》。儘管在北美曾經出現不少全女版莎劇,在英國卻相對少見,此次丹瑪倉庫劇院的全女性三部曲,無疑地也為莎劇的更新與詮釋增添話題。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倫敦新市長上任 期待藝文環境新局
甫當選大倫敦市市長的薩迪克.汗,以第一個選上倫敦市長的穆斯林為世人所知,但他在倫敦土生土長,深厚的在地連結,讓他提出許多與倫敦文化環境有關的政見,如為創意產業提供場地,讓藝術家工作;保護文化場館不受土地開發威脅;同時要推動倫敦文化自治區,讓每個自治區都有機會發展自己的文化特色等。在薩迪克.汗提出的願景中,倫敦將繼續成為世界的藝術與文化首都。
-
演出評論 Review
見過死亡才能明白的憂傷
騎士墜鬼馬在小說中的隱喻,跟編舞家意欲表達的「知道」,倒也不謀而合。見過死亡傷痛之人,如同見過恐怖駭人的生物,要向沒見過的人說明「它是什麼」,恐怕是難上加難。不過,對真的經歷過的人而言,恐怕也會同意,它真的「太多了」,能有一個作品來幫忙傳達與訴說,無疑是健康的。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沒看過現場也能拿戲劇科目證書? 新教育政策引發爭議
英國的中學生可選修戲劇課程並取得相關證書,原規定選修學生須至少看過一次現場演出並且分析作品,但自九月起,到劇場看演出將不再是取得該科證書的必要條件。此政策一出引發劇場界人士議論紛紛,贊成者認為現在有許多劇場轉播,可減輕學生看戲的戲票、交通等經濟負擔,但反對者則覺得現場體驗無可取代,而少了學生團體觀眾,也會衝擊巡迴劇團、在地劇場的整體收入與經營。
-
藝號人物 People 以色列編舞家
侯非胥.謝克特 冒險,是拓展藝術的唯一方式
繼二○一二年首度來台演出《政治媽媽》,在歐陸備受矚目的以色列編舞家侯非胥.謝克特應兩廳院之邀,帶著二○一三年的作品SUN踏上台灣舞台。舞作的大量口白還特別以中文呈現,謝克特表示在抽象的舞作中,文字提供一種重力,他也喜歡讓原本幫助理解的文字造成困惑。創作過程中,謝克特持續不斷地嘗試實驗,他說:「你只能繼續試、犯錯、試那些你沒做過的事情你必須冒險,這是拓展藝術的唯一方式。這對我來說很重要,我很容易無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