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玲
-
現象視察
開啟台灣舞蹈研究新頁
由一群新生代的舞蹈學者發起的「台灣舞蹈研究學會」成立了,這標示了台灣的舞蹈研究進入一個新紀元;透過將舞蹈「智識化」的過程,不但可讓舞蹈工作者在表演、教學外另闢出路,也期許讓台灣的舞蹈產業生態趨於完整。
-
十週年專題
快意恩仇的幕後功臣 童乃嘉
在雜誌十年的成長歲月中,有個隱身幕後、綜理社務七年餘的功臣童乃嘉,雜誌版權頁上的職稱是社務委員兼任副社長,工作伙伴則稱呼她童姐。童姐愛貓無人不知,她的笑聲,更是一絕。 與貓相遇 很多人第一次走進位在國家音樂廳地下一樓的《表演藝術》雜誌社,多半會對編輯小小聲地說出「你們辦公室好像寒冰洞啊!」因爲一年到頭的冷房空調,以及空間中迴盪的古典音樂,彷彿在附和著「表演藝術眞是莫測高深」這樣的刻板印象;直到遠望走道盡頭那盞立燈所發出的暖黃亮光,誘惑你走近童姐的辦公區,接著你會訝異於眼前所見──藍黃相間的貓畫、白胖圓滾的貓偶、沙發椅上躺著貓枕、桌上的貓紙枕、貓圖印杯盤滿室的貓兒咧嘴向來客傻笑著──宛如一座戲耍慵懶的貓天堂。 這些貓兒的「本尊」芳名希芭,養在童姐的山居小窩。童姐回憶當年希芭來訪,還不確知是有主走失或是本就隻身流浪,在門外守候,去而復返,在朋友的勸誘之下,本不打算養貓的她才棄守收留。人生際會因緣奇妙,如同希芭的出現,原爲社務委員的童姐,一九九五年兼任副社長一職,對她而言也是不在生命規畫中的天外之筆。 同戲結緣 在兩廳院創立初期即進入這「深宅大院」工作,童姐戲稱自己幾乎周遊歷任各單位,原只全心企劃製作表演節目,壓根沒想過碰出版。掌理雜誌社,她有意識地放手將編務全權交由主編負責,不論是專題內容或作者邀稿一律不干預,自許是編輯台的後盾,她要盡力提供的是行政支援、危機警示、突發狀況的救急,簡言之,一個無後顧之憂的環境。 但這個天外之筆來得並非無跡可循。追溯起來,小學時代就跟同學合編漫畫、中學寫小說(童姐笑說自己都是寫些像《簡愛》、《咆哮山莊》之類的愛情倫理大悲劇)、五專編校刊(還在校刊上發表自己翻譯的愛倫坡作品),這些存在血脈深處的創作慾,延續到後來出國深造時,選擇專攻亞洲劇場藝術主修劇場導演;而之所以是劇場,童年聽聞的戲曲、風靡一時的《梁祝》,讓她對「傳統的」、「古裝的」粉墨藝術備感親切與喜愛,當然,這其中還有個楔子,要不是當年夏威夷大學到堪薩斯巡演歌舞伎,讓她一見傾心、「像是芝麻開了門」的話,或許她會隨一般人對女性的期望那樣教書從商去了。 隨著世俗期望選擇人生
-
專題
「玩」出一場藝術教育革命
雲門舞蹈教室與朱宗慶打擊樂團附設學校,都讓兒童在遊戲中學習對聲音與身體的敏銳度,培養兒童欣賞藝術的能力,他們的教學方式,成為台灣非正規藝術教育中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本刊藉此機會安排雲門舞蹈教室的何曉玫、朱光娟與朱宗慶打擊樂團附設學校的吳思珊、洪千惠,以彼此的教學理念與經驗進行對談與激盪,並在對談前先行前往對方教室觀看教學實況。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技」到「藝」
在台灣,特技的演出與發展承載著宣慰僑胞、拓展外交的使命,自成其獨特的生態;近年來,在國内相關教育者與演出者致力改革的共識下,戲專綜藝舞蹈科、綜藝團展現了較為明顯的實驗與創新, 也同時凸顯了特技藝術變革在台灣所面臨的困境。
-
跨台演出
認真生活的人最幸福
不論文字或影像創作,與人「溝通」都是吳念真創作的目的。但人通常是善忘的,對於生命情感、生活經驗,未必能鉅細靡遺。吳念真則有一雙澄澈的眼睛,直視不諱的坦率。
-
名家訪談
做戲成癮,全憑頓悟
擔任北京京劇院《宰相劉羅鍋》總導演的林兆華,曾多次與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合作,以《絶對信號》等作品震驚了大陸劇壇,被視為大陸小劇場的拓荒先鋒。在訪談中,林兆華除述及此次《宰相劉羅鍋》的創作心得外,並淺談多年來從事戲劇導演工作的體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藝術節的藝術
「我們是不是太迷信藝術節了?」藝術節的舉辦雖然豐富了台灣的表演藝術舞台,學者專家卻以更宏觀的角度探討「藝術節」是否有其他更多元的發展空間。
-
非演評
不捨與叛逃
三月份起在耕莘小劇場開始了二個月的戲劇節,河左岸劇團推出的《迷走地圖番外篇──聖地傳》與極體劇團的《虛擬羊逃》,呈現了兩種女性身體觀照,兩種女性身世吿白。
-
特別企畫 Feature
痛苦與絕美的交織
深受六〇年代多種藝術型態影響的小池博史,去年年底帶著Pappa TARAHUMARA來台演出;演出質地的純淨,顯現出創作者思考的絕對理性,在結合裝置藝術以呈現多元化表演藝術的標榜下,Pappa TARAHUMARA以自成一套的肢體語彙與畫面意函,呈現原始情感與科技文明的衝突。
-
台前幕後
走向內在天堂
父逝百日後,陸愛玲提筆寫就《行走的人》,獻給父親,也獻給生者。
-
交流道
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與「重」
中國旅程II(Journey to the East九八)演出已在元月二十五日落幕。張平、賴聲川、林奕華、林兆華、王景生、張獻、邱金海、蔡明亮、王純杰、黃柏武、魏瑛娟、榮念曾共十二位創作者,客居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依著「一桌兩椅兩名演員」的遊戲規則,各自交出了一齣二十分鐘的作品,除了邱金海因忙於電視劇後製作業未到場,其餘十一位導演均親自監督自己的作品上演,並參與演後座談。
-
特別企畫 Feature
拉近理想與現實的距離
唸戲劇做劇場不像唸普通大學可以「由你玩四年」,當別人在郊遊玩樂時,許多排練、製作會佔用你的課餘時間,因此初入學的新生應及早認識戲劇本身與劇場工作。
-
特別企畫 Feature
肯定自我的個性演出
比起上一代對社會、歷史或文學議題的關照,新生代喜歡從個人經驗與感受尋找創作題材;一旦沒有適合的藝術形式,就自己創造一個。
-
台前幕後
問了四次,三人到底行不行?
來自傳統民俗三口相聲的靈感,李國修的城市喜劇《三人行不行》系列已發展了十年,今年新作品《長期玩命》是系列之四,更嚴重地暴露了創作者對這個城市的憂懼。嘻笑怒罵地讓觀眾笑倒,嗆出的淚水還是辛酸味,則是李國修不變的風格。
-
非演評
黃耀明「創作」人山人海
《創作人山人海》可說是一種借,只是借的手法高低有別。台灣人擅唱口水歌,而黃耀明的高明在於把情愛變成集會遊行,把哀愁化作軍事操練。
-
十年演藝
當東方之珠遇上福爾摩莎
紛亂的時代聽見末世的焦躁、讀秒的滴答聲。這廂血案的創傷未癒,那頭九七回歸已迫在眼前。課本上說「鑑古知今」,說「不明現在哪能窺得未來」,於是我們不得不時時用一種顧盼的姿態,努力地追憶那可能早已模糊難辨的東西與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