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影展正發燒 搬演人生百樣情
時序進入十月,也踏入了影展的熱季!三檔小而澎湃的主題影展:「國際酷兒影展」、「國際女性影展」與「國際民族誌影展」,分別都有幾部與表演、音樂相關的影片,隨著歌聲與戲劇舞台鋪展開來的人生故事,正宜在秋光中沉浸欣賞
時序進入十月,也踏入了影展的熱季!三檔小而澎湃的主題影展:「國際酷兒影展」、「國際女性影展」與「國際民族誌影展」,分別都有幾部與表演、音樂相關的影片,隨著歌聲與戲劇舞台鋪展開來的人生故事,正宜在秋光中沉浸欣賞
世事變化萬千,浮沉於世的我們,如何找到安定專心的方法?聽音樂,無疑是個有幫助的方式,這兩本CD書,《不是說好了嗎》透過可愛繪本與優美音樂,讓你學習沉思、體悟與想像,《專注力 效率UP!》,教導你如何藉由聆聽音樂來訓練專注力,以發揮才能、提升效率。
「我是歌手」和「幪面歌王」異曲同工,都是把歌手的「際遇」放在潛文本裡,從而進行各種與觀眾的眉來眼去:今非昔比,懷才不遇,強弩之末,東山復出。總之,就是不會,也不會是陳奕迅和王菲。這樣的心理當籌碼,觀眾能不如入賭場,看別人以名聲下注,故此覺得時光飛逝,又一集,又一季?
你是重度影集迷嗎? 你會為了追影集廢寢忘食嗎? 由於網際網路的發達,我們幾乎可以零時差地同步收看來自世界各國的最新影集。 根據Daily View網路溫度計的大數據分析,宅在家看影集是上班族主要休閒娛樂第二名,僅次於上KTV高歌。 歷久不衰的日劇、引領熱潮的韓劇、後來居上的美劇,各有什麼吸引人的魅力?我們邀來三位影集達人一一剖析。 看影集除了看熱鬧,也能看出門道?三位劇場工作者告訴你,他們從影集學到的事。
隨著數位世代科技發展,電視頻道不再如過往普及,人們持續擁有更多的娛樂可以分心,都是讓整體日劇產業持續走跌的原因。在時代的推送之下,近年日劇開始產生一些規律的趨勢,如電視台製作經典舊作續集力圖再造風潮,黃金檔日劇收攤、深夜線起飛,而以職場小蝦米對抗體制大鯨魚的《半澤直樹》、《派遣女醫》、等大受歡迎,也反映出日本人壓抑的民族性,靠這些「奇幻故事」得到抒解。
美國劇集題材多元豐富,節奏明快緊張,或以電影級高規格拍攝,往往使觀眾一看入迷,追劇經年。尤其劇中表現出來強調獨立個性、鼓勵冒險、開拓創新的美國文化,更是吸引觀眾窮追不捨的最主要原因。
從婆媳爭鬥的婆媽劇、演員貌美背景富麗堂皇的偶像劇,到製作精緻講究的歷史劇打造「韓流」的主要功臣韓劇,日新月異推陳出新,擄獲許多台灣觀眾的心,而看到網路點播平台的未來趨勢,韓劇乘勢而上,甚至出現了專門針對網路播出設計的劇集。
從單純地追劇、追偶像,到從劇集中分析劇情架構、學習如何製造戲劇衝突,甚至從中了解人生劇場人看劇集,各有切入角度,且聽他們娓娓道來
什麼是行為藝術?這個在台灣藝壇向來屬於非主流的門類,觀眾可以透過近期高雄市立美術館的「以身作則:身體行為藝術」特展,而有機會得到進一步認識。展覽以「行為藝術教母」阿布拉莫維奇為中心,延伸自一九六○年代以降的國際行為藝術創作,並對照台灣的行為藝術發展,共展出卅九位國內外藝術家的作品及文件,揭櫫半世紀以來,藝術家如何透過身體書寫產生更激進的行動力量。
在台灣,紀錄片成為院線電影的另類賣點,在中國,卻是在官方關注下難以露出。透過九月的「國際華人紀錄片影展」,我們有機會看到兩岸不同的紀錄片關懷與觀點,雖都切入社會議題,但展現出來的況味卻各有千秋
每個人都有兩張臉,一張明亮的,一張黝暗的。光與暗同在,脆弱與勇敢因而合為一義。姚尚德寫的這本《小丑不流淚》,記錄了一趟跨越巴黎、廣西、樹林及其他城鎮的經年壯遊,一路橫涉孩童與成年、自我與他人的內在成長之旅,也記錄了藝術與生命如何互映的片刻光影。
莫札特的音樂,很多人從在媽媽肚子裡就開始聽了,但流暢悅耳的莫札特音樂聽多了,是不是也會有點膩?但經過歲月歷練,卻又能聽到一些不同以往的感觸,這裡透過三張專輯,讓我們重新認識「小莫」吧!
亦舒早已寫過:「他必須要站在陽光下,他的地盤,推著水果,移植在任何其他地方都不行的阿慶的眼睛離開了陽光便有鈍色」必須是單純的「路人甲」,賣西瓜的阿慶才能成為女性視覺下的慾望投射物。不謀而合的,與電視節目中消防員被女主持人青睞的原因一樣,「小鮮肉」味美其實不是因為鮮,而是,原始。象徵未經修飾、渾然天成的「真男人」。
你一定有過這種經驗! 無意間聽了一首歌,覺得還蠻順耳,重覆個幾遍後,很快就琅琅上口。 但接下來才是惡夢的開始。 魂縈夢牽的旋律不知怎的占據了整個腦袋,還占據了電視節目、街上的店家、公園裡運動的阿公阿嬤、健身房的有氧舞蹈、甚至樓下小學的大會操。 空氣中的江南Style、小雞嗶嗶嗶、冰雪奇緣、小蘋果 不但原曲重現,還有kuso改編再來啃噬我們的耳朵。 於是你會說我中了一種毒,一種忍不住唱同一個旋律的毒。 它像是耳蟲一樣在耳邊終日唱個不停,又像是腦袋裡有個bug找不到方法消除。 就當你以為古典音樂比較安全時,不料巴赫、貝多芬、莫札特的洗腦更加嚴重。 直到,另一首歌曲又流行起來, 旋律的進攻、逆襲和解毒的輪迴洗牌,又自動重新再來。 最後我們只能說, 每一段時間都有音樂蟲兒來洗腦, 幸好,蟲兒也讓我們的生活增色不少。
有一種歌,你不一定喜歡,但你就是無法忘記它的旋律,一直一直這類「洗腦歌」,反覆歌詞、簡單旋律,再加上傳媒的力道,真是使人「無所遁逃於天地間」!回顧洗腦歌現象,可以發現其誕生與時代氛圍息息相關,從戒嚴時代的愛國歌曲、打動社會人心的台語歌曲,到肢體帶動的〈Nobody〉〈江南Style〉〈姐姐〉盛極一時,卻也容易迅速退燒、消失在歷史中
「誰記得誰痛苦!」這句名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中的經典台詞,適正好形容洗腦歌之於眾人的症狀,而洗腦歌如何成就其「洗腦大業」?分析看來,洗腦歌的有幾個先決條件,「短多長空」「短」小的主題、「多」次的不斷重複、「長」時間的傳唱、「空」洞的內容。你說古典樂比較好,正統又不退流行錯了,古典樂洗腦歌更多,而且洗腦古典樂之王,正是樂聖貝多芬!
音樂旋律如耳中有蟲,嗡嗡嗡就是不走,這種「蟲」如何「驅」?身心科醫師建議,不妨把耳蟲視為一種輕微,類似強迫思考的現象,透過轉移注意力如嚼食口香糖、讀小說、睡個覺、散步、出遊等方式,抒解腦部壓力,耳蟲就會翩翩非走,還你耳根清靜!
旅美藝術家李明維的個展「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正在臺北市立美術館展出,擅於從個人微小的生活經驗出發創作的他,展場平實一如日常家居,那「藝術」在哪裡?其實李明維是透過吃飯、睡覺、寫信、縫補等生活日常,結合當地文化與東方人的背景,擴展成互動性的空間裝置,邀請觀者參與,而這層「關係」,則讓人回省自身
朝生暮死的舞台歲月,璀璨光鮮的台上幕前,與辛苦無人知的台下幕後,其實是一體兩面,而電影總是能讓我們穿梭於斯,換一種角度,看到不一樣的風景。這個月我們可以看到有著百老匯水準的日本大型舞台劇現場魅力;可以看到A片拍片現場卻有著精采絕倫的獨幕劇呈現,還有以交響曲目帶出的管絃樂團人生,還有電影演員的人生挑戰,以及養眼的舞棍麥克!
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梳理其文創脈絡的第二本書《文創大觀2:台灣品牌來時路》,著重帶領讀者追溯概念形成與實際執行的過程。從法國「太陽王」路易十四一手鍛造「時尚法國」品牌形象的經驗,回返台灣學習實踐的可能;除了論述,她也分別從空間、服務、產品方面,一一細數實際的文創產業經驗,讓人看到新概念進入實作上的眉角與挑戰,同時,也看見無限的可能性。
相信大多數的父母,都相信「音樂」對孩子的薰陶力量,所以各種「胎教音樂」、「親子音樂」的專輯,可說是唱片市場的大宗之一。最近可見的兩張專輯:北京天使合唱團的《東方天使之音》,與專為幼兒設計的《小耳朵 小古典》,一是聽兒童唱,一是讓娃娃聽,適合親子共賞,更添天倫之樂喔!
兩個女人,身在上世紀五○年代,一個是深閨寂寞的闊太,一個是百貨公司的售貨女郎,如果不是小說,誰也不會聯想到這兩種身分的人可以談上戀愛。如果不是拍成電影,又是由被公認值得舉起兩隻大拇指的布蘭琪把卡蘿現身說法,《鹽的代價》將會如鹽被隱藏在大海之中,是味道,能聞到,但是,不會被看見。
藝術家就是要飲露餐風?那可不一定! 他們當然食人間煙火,不只吃,還會吃,又懂吃。但除了排練期間混著汗水(淚水)的便當外,大夥兒都去哪裡祭五臟廟呢?能收服挑剔的藝術家們的胃的食堂老闆們又是什麼狠角色?來看朱宗慶打擊樂團、綠光劇團、驫舞劇場的藝術家們怎麼吃,跟誰吃。 而在觀看演出結束後的夜裡,不管演出是讓人心滿意足還是空虛寂寞覺得冷,動物性的感傷都能找一間深夜食堂紓解,溫暖脾胃,說說故事(或發發牢騷),第一時間與藝評人們分享感動(或憤怒)。 本期專題邀請您跟著表演藝術圈的吃貨們走一遭他們最愛的食堂,夜深了,吃飽了,心暖了,天亮後我們都能繼續加油。
食堂主人 阿健 食客 朱宗慶打擊樂團:吳珮菁、吳思珊、何鴻棋、黃堃儼 「這裡讓我們舒服。」吳珮菁笑著,忍不住爆料,這似乎是第一次「好好地在川鍋吃飯」,以往團員們總愛端著酒一桌一桌地「巡迴」聯絡感情,心都滿了,吃進什麼就不是挺在意了。 看來川鍋的「蠱」不是下在口,而是下在心,正如招牌麻辣鍋中藥熬煮溫潤不油,不膩嘴就能順滑入脾胃,吳思珊說:「我們愛來川鍋,有時吃的不一定是它的料理,而是感覺。就像音樂,我們也總是表達某種情感、氛圍。」
食堂主人 陳登壽 食客 綠光劇團:柯一正、羅北安、吳朋奉 「歡迎來到沾美西餐廳!」從走進沾美起,便感受到一股熱情,不是台式熱炒的生猛喧嘩、日式燒烤的互助迷濛或美式漢堡的過分親切,而是帶點節制分寸,合乎禮儀的優雅禮遇。 順著老闆陳登壽的步伐,他招呼大家坐下。很喜歡綠光劇團的他,前陣子才在表演後台替綠光的工作人員辦了場L型的buffet,這大概是台灣劇場史上第一次,演員在上戲前的後台吃起西式自助餐。陳登壽開玩笑說,是自己買不到票,才藉機用這種方式來看戲。食物牽起了他與綠光的緣分,在浪漫的燭光晚餐裡,彼此閒聊。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