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鑠齊
-
深度藝談
完美默契,成就命運共同體
塔克與珮蒂經過了翹首盼望的十二年,終於又再度來到台灣,歌迷與樂者面對這十二年的等待與重逢,心中自是百感交集。本刊請同為二重奏演奏者的謝啟彬為本刊專訪塔克與珮蒂,聽聽爵士大家舞台下的想法。
-
舞蹈
華延漫衍新民族
台北民族舞團十六年來堅持在民族舞蹈的領域裡默默耕耘,隨著時代的向前推演,舞作的風格也微妙地轉變生化;向來所強調的台灣本土舞蹈,諸如廟會舞蹈、原住民舞蹈的原汁原味重現,似乎也將在現代藝術創作的領域裡落幕退席,代之而起的是華延漫衍的新風向。然而,撇開民族舞蹈的定義,若以更大的觀點來看,舞蹈界難道除了民族舞團外就不「民族」了嗎?
-
專輯(一)
最積極的合作夥伴!
在所謂「臂距」(Arms Length Principle)管理原則下,英國文化協會算是一個獨立運作的單位,其本質在於建立文化交流,而英國外交部提供了英國文化協會的主要經費。「積極涉入」(Looking for engagements)是英國文化協會在表演藝術這個交流領域的工作焦點;「工作坊」與「合作企畫」是該單位最傾向支持的交流方案,未來都將會是英國對台文化外交的重點。
-
文化生態
讓表演藝術的「產業」面貌走向清晰
由本刊委託台灣表演藝術聯盟、號召業界藝術行政工作者所評析的第一本台灣表演藝術團隊產值報告,即將於本月出爐。透過對兩百多的表演團隊的訪查,以及相關產業單位的分析,也許可以讓台灣表演藝術界的「產業」面貌較為清晰。期待這本《表演藝術產值報告》的出版,讓我們能重新認識這門行業的活力特質,從而更關心台灣表演藝術產業。
-
戲劇
鋪陳「冷浪漫」的「非劇之劇」
像《貓》一樣《地下鐵》也是這樣以再現原作氛圍為訴求的「非劇之劇」。同樣地,對已經熟悉幾米風格的觀眾來說,相當程度會認同原作得到不同向度的立體表現。其他幾米作品的門外漢,恐怕就是丈二金剛,莫名其妙。個人認為這是必須正視的問題,既然是詮釋一種概念,就應主動提高感染力和陳述力,擴充原著的版圖(這是《貓》劇風靡全世界的原因。多少人沒讀過艾略特,卻見識了《貓》?)。如果只是被動地,被設計為分享共同記憶的同人表演,恐怕話題過後,還是回歸到更小眾的邊緣。這就端看創作者的企圖了。
-
舞蹈
芭蕾舞四季,風景有錯落
《四季》中,林向秀編的〈春〉、〈夏〉屢屢以「卡農」形式回應協奏曲的律動曲韻,雖然群舞層層疊疊的流動模式營造出陣陣微風撫過大地之感;但舞作畫面結構稍嫌重複鬆散,無法貼切傳遞「音樂、舞蹈、大自然」三者間的對話情境;陳武康編的〈秋〉、〈冬〉,在編排上除了有表象的肢體構圖與層次變化之外,更在深層暗含情緒波動,輕叩觀眾視線焦點與心靈思潮。
-
戲劇
音樂別出心裁,隨戲各抒己見
讓五月劇場非常熱鬧的「莎士比亞在台北」,同時也讓風格不同的音樂設計者展現各自的趣味:《泰特斯》中的應蔚民以說唱發揮了連接與轉換的功能;《羅密歐與茱麗葉》的余奐甫則以分門別類的音樂烘托不同的場景;《李爾王》的吳忠良運用了更細緻的擊鼓技巧;《馬克白詩篇》的楊喬均則以即興伴奏使音樂也成原創作品。
-
戲劇
莎士比亞不是Shakespeare
「莎士比亞在台北」的五個作品主要以詮釋個別劇作為主,而這些演繹經典的創作者,又似以「語言」為其重點。無論是玩弄油腔滑調的文藝語調、抑或生吞活剝乾澀的譯語、還是走火入魔地拆解語音、乃至拋棄語言和大師來個雞同鴨講,對這些集合台北的創作者而言,「莎士比亞」幾乎等同於語言,一種高不可攀又難以馴服的語言。
-
戲劇
就是簡單的「通俗娛樂」?
從演出的效果來看,《在》劇卻純粹就是一個提供消費的商品,內容則包括了影視明星的舞台丰采、不會冒犯人們意識的奇想、許多的電視綜藝,和簡單易懂的速食哲學,也就是「簡單的通俗娛樂」。對那些初入劇場的觀眾來說,這些東西自然是非常容易下嚥,但這樣的東西究竟對他們的人生,或者他們對劇場的認識,會有什麼影響,或者老觀眾會如何看待這樣的演出,似乎就不是編導所關心的問題。
-
表演視界
戲,如何能不要衣裝?
誰都知道,劇場裡演戲的,不只是演員。 造型服裝,有時就像自有生命, 在設計者與導演的共謀下,透露比劇情更多的內情。 甚且, 在服裝設計師的思考中, 造型服裝根本就是劇場中的主角, 才是真正的演員。 沒有衣裝,戲怎麼好看? (本刊編輯 莊珮瑤)
-
現象視察
期待文化界的了解與團結
陳郁秀坦白表示,文化界應該先團結起來,以爭取「更多的外界資源」。當她爭取到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相關預算時,文化界卻大力反彈,使立法院與其他部會經常質疑她,讓她有內外交煎之苦。在沒有長期預算、便沒有文化建設的前提下,使台灣的文化政策變成不得不如此的「急就章」。這也正是陳郁秀急於說明的:文建會這幾年來如何費心於跨部會的溝通,與民間必須先了解政府如何編列預算以提出同步同調的批評與建議。
-
戲劇
原來莎士比亞遇上了布萊希特!
王嘉明以新的符號,帶領人重新思考殘酷,以疏離與嘻笑的嘲諷方式,巧妙地借用《泰》劇,批判了今日有關戰爭、政治、仇恨、愛情、與神秘力量的主題,並顛覆了任何的二分法,使得真實與幻覺交錯、歷史與今日交會、客觀與主觀混淆、戲中人與演員不分、嘻笑與悲劇交容、古典之莎翁與後現代的布萊希特交手。
-
最PAR!
好好說一個故事而已
國內各大小兒童劇團除了在故事素材、大型道具、玩偶、佈景與演員表演上,尋求創作的驚喜,其實多數兒童劇場演出幾乎「都在逃避說故事」。的確,說好一個故事不容易;由於許多兒童戲劇演出對兒童文學與劇場表演的認知不足,無法累積原創的作品,也無法製造想像力。
-
戲曲
三寸木偶「三」盜失靈
在「三盜一偷」的技藝表現上,楊香武江湖外號賽毛遂,偷盜本領必有過人之處,在表演上,偷的技巧表現更應甚於偷的劇情。此次小西園演出偷的過程,只見偷的劇,未見偷的戲,就如老觀眾所說的「有骨無肉」。
-
音樂
什麼是無伴奏?
威斯佩維使用現代的持弓方式,不過運弓則仿照巴洛克時代風格。這樣的處理並非威斯佩維首創,然加上威斯佩維的斷句與呼吸,對習於傳統的聽者形成非常強硬的挑戰,套用台灣最流行的新聞術語,就是觀眾反應呈現「兩極化」(extreme)。
-
戲曲
大和解下的蒼白對話
原本期待能看到兩個女人之間精采的對話與過招,卻因在人物刻劃上不夠平均而深入,以致對話空間不足,讓武后大大地強過婉兒,導致在空泛的對話之後,隨即轉入令人措手不及的大和解結局,實乃全劇的缺憾。
-
戲劇
在分歧點渴望交集的受虐靈魂
三齣戲的內在精神有許多可以連結呼應之處,卻各自獨立存在,還沒有充分「跨越」各自的框框,情節線索、演員的角色分際仍然涇渭分明,不容有餘裕創造更多戲與戲之間交集和對話的「玩」法/呈現形式,倒是平添了幾分相互較勁的意思。
-
劇場思考
關於兩個人,實驗些什麼?
此次以「只有兩個人」為主題的地下開放藝術節中,有的創造了如大劇場般的磅礡氣勢,有的充滿了多媒體特有的熱鬧與目不暇給,有的浸淫在簡約的舞台道具中享受自語,有的又將唯一的時空地設定視為嚴謹的劇場挑戰,兢兢業業地迎向它。相異的領域加上歧異的舞台呈現方式,讓此次的藝術節萬般紛陳中不見重點。
-
十週年專題
期待利劍,期待戰場
台灣的表演藝術評論,這十年累積下來,是「向上提昇」還是「向下沉淪」?我們可以看到評論的媒體版面起起伏伏,評論人來來去去,到底創作者、評論者與媒體人,對現在的演出評論有什麼想法與期待?本刊特別設計相關問卷,希望經由問卷結果的分析,能對當前的評論現況,描繪一個大槪的輪廓。
-
十週年專題
永遠的十三角關係
是遇上知音的快樂,或是愛恨交錯的糾結?創作者與評論者之間,總是有這麼一層剪不斷理還亂的關係,藉著問卷的導引,我們試著釐清這複雜的糾葛情結,發現沒有宿世怨仇,一切都是愛之深責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