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是簡單的「通俗娛樂」?(林鑠齊 攝)
戲劇

就是簡單的「通俗娛樂」?

從演出的效果來看,《在》劇卻純粹就是一個提供消費的商品,內容則包括了影視明星的舞台丰采、不會冒犯人們意識的奇想、許多的電視綜藝,和簡單易懂的速食哲學,也就是「簡單的通俗娛樂」。對那些初入劇場的觀眾來說,這些東西自然是非常容易下嚥,但這樣的東西究竟對他們的人生,或者他們對劇場的認識,會有什麼影響,或者老觀眾會如何看待這樣的演出,似乎就不是編導所關心的問題。

從演出的效果來看,《在》劇卻純粹就是一個提供消費的商品,內容則包括了影視明星的舞台丰采、不會冒犯人們意識的奇想、許多的電視綜藝,和簡單易懂的速食哲學,也就是「簡單的通俗娛樂」。對那些初入劇場的觀眾來說,這些東西自然是非常容易下嚥,但這樣的東西究竟對他們的人生,或者他們對劇場的認識,會有什麼影響,或者老觀眾會如何看待這樣的演出,似乎就不是編導所關心的問題。

表演工作坊《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

5月9~18日

國家戲劇院

那天,筆者和幾乎滿場的觀眾一樣,帶著口罩看完了《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的整場演出,演出結束之後的謝幕,導演賴聲川走上台對觀眾有一段感性的告白,大意是說:在這樣一個非常的時間,希望這樣的演出可以讓大家安心,讓大家對未來繼續抱著希望。

我們都知道他指的是SARS。

的確,在最近這段時日裡,幾乎所有的一切都和SARS有關,每一個人都受到SARS的影響,藝術市場與從業人員自不能例外:被迫取消演出的忙著收拾殘局,陷入經營困境的要求政府紓困,按照預定計畫演出的戰戰兢兢。表演工作坊的《在》劇能夠如期演出,並且有不錯的票房成績,賴聲川的一席話應該也是有感而發。

一齣似假若真的鬧劇?

只是,像《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這樣的演出,真的可以讓我們安心,或對未來繼續抱持希望嗎?

婦人葉櫻以一個小小的鐘錶小攤維生,因為相信多年前失蹤的丈夫是被外星人劫持,終日沉迷於天文星象的觀察,期盼著丈夫的歸來與真相大白;和她一起擺攤的小范雖不十分認同她的想法,倒也不加排斥,只是她那即將從電影科系畢業的女兒,卻把母親的執著是看作是逐漸惡化的瘋狂,因此要求自己的男友阿高和小范,從街上拉了一個怪老頭老錢,一起安排了一場外星人降臨/父親返鄉的戲碼,試圖以所謂的戲劇治療,將這整件事情做個了結,讓母親重回現實世界。在一場似假若真的鬧劇裡,葉櫻和老錢假冒的丈夫見了面,弄假成真,相互表達了對生命的無奈、懺悔與珍惜,也一起離開了醜陋的現實,遁入另一天堂般的仙境。

且先不論這樣一個現代版「棄婦苦守寒窯」的故事,在意識形態上有什麼可議之處,劇中有關地球人與外星人關係的想像,也沒有太多新意,單以戲劇創作的專業標準來看,《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無論在故事情節、角色塑造與表演、設計風格方面,都有許多讓人不能不提出質疑的問題。相對應於編導賴聲川所引用希臘大哲蘇格拉底的雋語:「不經檢視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筆者卻必須說:《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創作者在專業方面的表現,卻是經不起認真檢視的。

轉折牽強、結構疏漏

有關外太空與外星人的故事,雖然有太空科學理論的支撐,但真正能夠動人的,其實還是創作者的奇思異想不致離譜荒謬,不僅可以拓展人們的想像空間,也能給人真實的感動。對《在》劇中的葉櫻,我們雖然對她的遭遇與執著(偏執)抱著同情,也可以接受她的奇想,並不至於離譜荒謬,故事中諸多違背常識、或在情節結構上的疏漏,例如她的丈夫為何不告而別,她如何開始編製那個關於外星人的故事,她如何依賴一個販賣「時間」(特殊的手錶)的小攤,可以為自己購置那麼多先進的觀測儀器,又能讓獨生女兒怪怪順利念完大學,卻讓我們很難被她的執著感動,或從她的際遇中歸納出對人生的領域。

整個戲劇動作的發展,也都理所當然地不作較為精緻的設計或推演:開始於怪怪的畢業製作計畫,過程中卻完全看不出來這個製作與之後的情節發展有什麼關係──除了怪怪老拿著一架似乎不怎麼「專業」的videocam,作不怎麼「專業」的影像記錄;母女兩人總是突如其來地爆發爭吵,卻完全不能從這些爭吵中去建立可信的親子關係(包括夫妻、母女、父女);老錢的出現與被迫參與,乃至於他最後的悔悟,編導沒有道理的任意而為令人訝異;所有戲劇衝突的化解,到最後只能依靠小范與阿高設計的那齣不怎麼高明的鬧劇,和一陣陣濃濃的乾冰。而對於劇中那些刻板印象(如歇斯底里的母親與叛逆的女兒)、灑狗血的場景(如母女的爭執)、淺薄的速食哲學(如回憶與手錶)、沒有創意的取巧複製(如外星人的任務),筆者在理智上無法接受,更遑論受到感動或得到啟發。

期待專業創意而失落

沒有合情合理、有趣動人的故事,角色與表演本身的單薄就更成了問題:葉櫻一角的執著,給了她一個勉強可被接受的存在理由,但這樣的執著無法向外伸展,也讓張小燕的表演能量只能繞著一個不動的點轉動,而無法對其他角色或整個戲劇動作產生影響;小范一角則因為太過善變滑溜而顯得輕薄,卜學亮的表演更強化了觀眾這樣的印象,他對葉櫻的情感也就難以動人;怪怪不斷激怒她的母親,或許是為了不忍,但缺乏感同身受的同情,柳翰雅的表演只讓觀眾看到她的不耐與易怒,使得原本可以大加發揮的母女關係,令人難以忍受與理解;老錢一角的存在和他最後的悔悟一樣,只像有點勉強安上的一個小小註腳,試著對照出人生的無常與起落,卻不免有些做作,金士傑在台上的不知所措,或許不僅只是劇中角色的處境,也可能是他面對這個角色的困擾,或作為一個專業表演者的無奈;李建常和他的阿高一角,就像他在《千禧夜,我們說相聲》劇中的角色一樣,存在的目的只是搭腔或給主角墊腳(或糟蹋),他和表演最為突出的丁乃箏一樣,同樣都被無法說服觀眾的劇情與角色所害,平白讓自己的表演被浪費在沒有意義的嘻鬧和虛假的濫情。

《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整體的視覺風格,也讓人懷疑導演與不同的設計者之間,對於這齣戲的理解與想像是否有大概一致的立場。聶光炎的舞台試圖表現在夢與現實之間的那種渾沌或曖昧,但扭曲、顛倒、異質、或不可辨識說明的因素不夠強烈,空間本身與角色存在的關係也不夠清楚,讓整個舞台空間就像那張漂浮在空中的月亮/投影幕一樣,讓人有不知所以的尷尬感覺。對於服裝設計,筆者則只有困惑:葉櫻一角身上的重重疊疊,是時光在她身上堆積的塵埃,或者只是設計者的倉儲裡捨不得丟棄的奇想或布料?怪怪彆扭的性格,為什麼還要誇張身材弱點、扭曲美感比例的服裝更加強調?無論是怪老頭或者外星人,異於常人就一定得像金士傑身上的的服裝一樣沒有品味嗎?至於小范、阿高、神秘女子,服裝的沒有特色與角色本身的單薄,倒是相符的。音效設計杜篤之在電影音樂方面的成就,筆者絕無置喙餘地,但就用幾首蘇芮的暢銷曲目作為整場音樂的主體,卻不能不讓筆者對創作過程的嚴謹有所懷疑。

僅是簡單的通俗娛樂?

在這一波的SARS風暴中,幾乎各行各業都受到嚴重的打擊,原本資源已經有限的表演藝術團體更是叫苦連天,有小燕家族的撐持,《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的賣座雖是異數,卻毫不令人意外。編導賴聲川也應該可以如願,藉由這個演出吸引那些不曾踏入劇場的觀眾。只是,《在》劇可以給這些進場的觀眾什麼,卻讓人有些質疑。

在他的創作筆記中,編導表示不能以「過於簡單的通俗娛樂」對不起出入劇場的新觀眾,或侮辱老觀眾的智慧。但從演出的效果來看,《在》劇卻純粹就是一個提供消費的商品,內容則包括了影視明星的舞台丰采、不會冒犯人們意識的奇想、許多的電視綜藝,和簡單易懂的速食哲學,也就是「簡單的通俗娛樂」。對那些初入劇場的觀眾來說,這些東西自然是非常容易下嚥,但這樣的東西究竟對他們的人生,或者他們對劇場的認識,會有什麼影響,或者老觀眾會如何看待這樣的演出,似乎就不是編導所關心的問題。

或有論者以為,《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可以作為本地商業劇場演出的某種範例,演出製作的操作模式或現場觀眾的熱烈反應,或許是這種論證的依據,但如果我們因此可以不再堅持戲劇動作的豐富、角色的合理與真實、劇場整體視覺的美感,而只要一些名人的加持或細膩的行銷手段,如果我們因此無須再認真痛苦地思索人生與人性,而只需要買一隻能夠留住永恆的錶(或幻覺),或搬弄一些淺白易懂的珠璣話語(如劇中有關一粒沙與宇宙關係的描述),那麼所謂的商業劇場,或許就是一種有害的東西──不僅對劇場專業工作者,對於一般大眾亦是如此。

專業態度輕忽的危機

從劇場專業的角度來看,《在》更讓筆者感到很多的憂心遺憾,因為我在其中看到了號稱專業的劇場工作者對專業的輕忽與棄守。而這種輕忽的態度,就表現在筆者之前針對情節、角色、表演與設計所提出的諸多質疑。換言之,無論編導賴聲川在創作過程中,能夠掌握的條件如何有限,或必須「隨緣」看待種種的突發狀況(如黃子佼和曾寶儀的臨陣缺席),他的專業堅持應該還是決定《在》面貌的關鍵因素,也因此必須為演出中所有關於專業的問題負責。

即使是編導賴聲川和表演工作坊在本地劇場界的分量,張小燕及她的家族在本地影視圈的影響力,筆者對於《在那遙遠的星球──一粒沙》創作群的批判,或許還是過於嚴苛。但如果我們將專業的條件納入考量,如果我們能夠以SARS的例子作對照的思考,我們就可以發現一個輕忽專業的社會,是如何無法有效地去處理它自身面臨的問題,而自許專業的工作者之缺乏專業意識與態度,更有製造社會危機的可能。

劇場工作者不必像醫療工作者一樣,背負那麼大的責任,但我們卻也不能輕忽表演對社會意識的影響。SARS可能是一時的現象,在客觀條件上也有可以加以克服的諸多手段,但社會文化的墮落,卻非一時半載可以改變,表演藝術工作者能不比醫護人員們更加謹慎?

文字|陳正熙 國立台灣戲曲專科學校專任講師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