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新潮實驗室 《24H》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創作永不停歇
懸缺兩年,國家交響樂團(NSO)新任音樂總監人選終於在日前出爐。呼聲最高的旅德指揮家呂紹嘉眾望所歸,已確定自二○一○年八月起執掌兵符。指揮是樂團的靈魂,這個舞台上的英雄人物,不僅主宰著一個交響樂團的特色與風格,更是領導樂團發展方向的關鍵角色。今日的NSO是過去眾多指揮努力的成果,包括前任總監林望傑、簡文彬及現任藝術顧問赫比希,而曾任前德國漢諾威歌劇院音樂總監的呂紹嘉首肯接任後雖表示:「大家不要過度期待,以為我一上任,所有事就會馬上好轉,還是要給我和樂團時間。」但無疑,<span lang=
-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政府採購法,擋住表演團體生路?
政府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雲門舞集反映,政府採購法對藝文團體造成困擾,今年爭取到的政府補助款,恐怕將因政府採購法限制無法核銷,必須全數退還。雲門舞集總監葉芠芠指出,依政府採購法,法人或團體接受機關補助辦理採購,採購金額佔補助金額逾半且在公告金額以上,就要適用政府採購法。但是,藝術團體國際巡迴表演的行程都非常複雜,每個舞者、技術人員都有個別行程,一場演出可能就由十幾組不同行程組成,尤其是跨洲演出更加複雜困難;貨運部分亦同,對於演出團隊而言,表演道具就是一切,國內沒有幾間旅行社的專業足以配合。多年來雲門只與固定幾家廠商合作,對官方來說,這卻是圖利廠商。她說,雲門舞集今年國際巡迴表演橫跨歐、亞、澳三大洲,旅費、運費非常昂貴而複雜。她表示,今年一定會出問題,雖然順利爭取到政府補助,但雲門已有心理準備,恐因不符採購法無法核銷,最後全數退回給政府,虧損更加嚴重。 政府採購法或其他法令,到底對團隊是幫助還是阻撓呢?
-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文建會補助團隊駐館及與他團合作計畫,對生態意義何在?
文建會近月推出多項補助計畫,如啟動「媒合演藝團隊進駐演藝場所合作計畫」,推動國內演藝團隊長期駐點合作機制,協助各地演藝場所建立自身特色,促進團隊藉由固定展演場所規劃穩定發展目標,促成雙方長期合作。讓演藝團隊提出申請,進駐期程最短二週,最長以三年為一期。另一計畫為補助演藝團隊合作徵選作業,凡國內立案滿一年以上之表演藝術團隊,均可申請與入選文建會分級獎助計畫之卓越級或發展級團隊合作,促進團隊互相學習交流與經驗分享,補助項目包括聯合創作演出、觀摩、整合行銷、教育訓練或行政管理所需人事、旅運、場租或成果發表製作費用。文建會大補助,對民間表演團體及藝文生態來講,將具有什麼樣的意義和成效?
-
藝聞觀點 News Review
文化局開辦藝響空間網 媒合團隊進駐北市閒置空間
長久以來,表演藝術團體所面臨的困境,即是排練、表演空間的不足。場地僧多粥少的窘境,已經嚴重影響台灣藝文團隊的生存與發展。以台北市為例,藝文團體在因為負擔不起高昂租金,往往必須遷離市區,致使藝文人才流失。因此,台北市自二○○三年起,逐步開放閒置空間供表演團隊進駐,○六年起更建構「藝響空間網」。去年,雲門舞集位於八里大排練場遭遇祝融後,台北市更決定擴大辦理「藝響空間網」計畫。這些閒置空間,多半因閒置多年,或現況不符藝文團隊需求,均需進行空間調整與修繕,進駐團體得考量需求,提出修繕計畫並向文化局申請整修經費補助。目前該計畫已成功媒合四十五個團隊,預計於今年上半年陸續進駐九處空間。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他傻瓜,你聰明? 《傻瓜村》演分明
百老匯喜劇巨匠尼爾.賽門的作品又將現身台灣!二○○二年曾演過尼爾.賽門《再見女郎》、並且與女兒同台的李立群,這回又將挑戰賽門的寓言喜劇《傻瓜村》,並將與在加拿大念戲劇系的兒子同台飆戲。《傻瓜村》原作諷刺用大美國觀點來看共產體制的人,如「傻瓜村」中,有知識的人認為自己有義務去教育看似愚笨的人。此次演出,梁志民找來今年三月曾搬演該劇的學生鄭智文合力改編,讓這部看似笑鬧的寓言題材展現更深切有力的反思詰問。
-
編輯精選 PAR Choice
《春之祭》 高度物質文明下的身體反思
旅歐編舞家余能盛,將率歐陸舞者與台北市內芭蕾舞團,聯合新詮斯特拉溫斯基的知名作品《春之祭》,並將莫札特的兩首曲子編作成舞。前者帶入對當代物質文明的思考,將以現代芭蕾的風格演出;後者則將考究巴洛克時代的音樂、舞蹈、服裝、藝術文化等,展現莫札特所在之古典時期的氛圍與細節。
-
焦點專題 Focus 八五高齡 永不僵化
彼得.布魯克 不止歇的劇場質問與實踐
雖然已經高齡八十五,但從創作《空的空間》一書到今日,國際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從不停歇他在劇場的探索腳步。近年的創作,更是貢獻給宗教與生命議題,除了創作「宗教三部曲」,跨文化作品如《希茲威.班西死了》,扣問生命的西方經典如《短打貝克特》。而將在台北藝術節演出的《何以如是》,更是他長久以來的劇場思考呈現。
-
焦點專題 Focus 專訪《何以如是》女主角
歌德史密特:是的,劇場即是我的生命
米莉安.歌德史密特自一九七○年代開始與彼得.布魯克合作,對她而言,劇場本質即是人生本質。這點與布魯克的劇場哲學相合。他們對生命的提問,用生命去演,去創造劇場,一如《何以如是》劇中獨白:「我是誰?我居住在哪裡?」「只有在演戲時,我存在著。」
-
演出評論 Review
可惜了這「變體、閏位」之快!
從全劇新編架構來看,編導非常有野心、也很成功地完成一齣可與英國知名作家邱琪爾劇作《九重天》對話、並獨具台灣觀點的性別創作。再解讀這番效法邱琪爾時空跳躍的手法,劇中瑞娘一家由泉州、漳州及至台灣的遷徙,還有種歷史性、浪漫的回眸與告別。
-
演出評論 Review
掙扎在崑曲美學中的「混搭」實驗
走進劇場前,我期待看到的是編舞者以《牡丹亭》為題材,用自己說故事的方式,展現出融合芭蕾特色的美學主張。然而這次芭蕾版「混搭」的實驗,既想在崑曲之外找到自己的風格,又無法跳脫崑曲美學,因而暴露了創作者在其中掙扎的困境。
-
演出評論 Review
順風吹動烏江水,好似虞姬別霸王
劉學軒的《霸王別姬》無疑是全場的焦點,這不僅是全場唯一幾乎沒有參考原古曲的作品,更是唯一從愛情觀點進入這場歷史時空的場面調度。整首音樂最令人稱道者不在技巧的創新、曲思的大膽、和聲的實驗或是結構的革命,而是劉學軒創作了一個個動人的主題,在在都喚起了我們對於「旋律」的渴望。
-
其他分類
藝文空間 藝術家 觀眾 三位一體的互動與平衡
有觀眾的支持,才會有藝術家的堅持;有藝術家的堅持,才能再帶給觀眾們感動。而除了觀眾和表演者外,還需要藝文空間的相輔相成,這是三位一體的思考哲理:有好的藝文空間,表演者才能把最真實的表演藝術呈現給觀眾,帶給觀眾們感動,觀眾進而推動監督藝文空間的發展與維持,這樣的良性循環,就是觀眾、藝術家、藝文空間三位一體的互動與平衡。
-
新藝見/新銳藝評
從因果諭世走向一切如夢
《閻羅夢》更深一層去闡揚,從內在精神去尋求突破,將過去歷史人物及司馬貌本身的悲劇因素,暴露在我們眼前。司馬貌不是神而是凡人,他在識別與判案方面有人性上的錯誤,形成了歷史與個人雙重悲劇,竭力於人不能只寄望於難以兌現的因果報應的許諾,唯有直面痛苦,人生才顯得深沉。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三頭又六臂,搞定所有人 ?
音樂為核心 指揮家揮灑變形魔法
指揮應該是怎樣一個人?指揮要扮演什麼角色?在作曲家、樂團團員、觀眾,甚至樂團經營者、唱片公司或藝術經紀公司心中,要求的指揮形貌都很不一樣。他總是在同一個夜晚同時扮演神、魔、人三種角色,也是樂團的靈魂所在。他要型態多樣滿足不同的人,但卻心態單一「從音樂而來、朝音樂而去」,始終不變。
-
特別企畫 Feature 有理想有抱負 ,音樂家的圓夢計畫
樂團創建者 無中生有打造音樂奇蹟
樂團的創建者,從古早的貴族、十八世紀後的中產階級擔綱,蛻變迄今,近代也出現了許多指揮家,打造符合自己理想的樂團。如阿巴多就創了三個樂團;巴倫波英為了和平意義,創立了東西會議廳管絃樂團;而蘇聯解體後,因為「外資」的挹注,也讓鋼琴家普雷特涅夫、指揮家伊凡.費雪有機會成立自己的樂團。
-
特別企畫 Feature 羅馬不識一日造成的
投注漫長歲月 鑄造樂團傳奇
二十世紀是指揮大師的世紀,許多指揮家以多年的熱誠投注,將交響樂團的演出鍛造成傳世的聲響。在每幾年就更替樂團音樂總監的今日,恐怕也很難想像那個指揮猶如樂團掌門人的年代,指揮與樂團間是怎樣的關係?而指揮對樂團又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新任音樂總監 開啟NSO新時代
呂紹嘉 踏實穩健的指揮之路
懸宕兩年的國家交響樂團(NSO)音樂總監一職,終於在六月初塵埃落定享譽國際的台灣指揮家呂紹嘉,首肯接任。大學心理系畢業、非科班出身的他,是如何決定走上指揮之路的?未來一年,呂紹嘉將為NSO規劃新未來,他又是如何思考可能的方向?
-
即將上場 Preview 結合飛天舞姿與能劇精神
《媽祖林默娘》 舞動天后慈藹光華
媽祖是台灣最重要的信仰,是眾人心中慈愛的女神、庇佑萬民的天后。要如何用舞蹈來呈現媽祖的人生與神威呢?潔兮杰舞團將媽祖林默娘的事蹟編創成舞劇,結合佛教藝術中「飛天」的舞姿,並加入日本能劇的元素,以五幕舞劇,漸次呈現林默娘由人成仙的歷程。
-
即將上場 Preview 第九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
《創世紀》選粹揭幕 音樂饗宴澎湃開唱
年度的合唱音樂盛宴又要展開了!台北國際合唱音樂節今年堂堂邁入第九屆,節目仍舊多采多姿,有傳統的大型合唱團、室內合唱團、清一色純女聲或男聲,更有搭配管絃樂團的盛大場景。除了精采的國際團隊,開閉幕聯演亦令人期待:開幕音樂會將演出海頓《創世紀》選粹,閉幕音樂會則將以三百人的龐大陣容,演出阿根廷電影配樂大師卡羅夫的跨界名作《探戈彌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