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非舞之舞 跨界的思考
巴黎市立劇院三月份演出兩檔「舞」作:首度到巴黎演出的瑪姬.瑪漢新作《哈哈》,以及利周的《我的愛》。不約而同地,兩者都非以肢體之「舞」,反而以裝置藝術的表演概念,呈現舞台上的思考。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奧立佛獎揭曉 《髮膠明星夢》最大贏家
初春的倫敦劇場界,台前幕後最熱中期待的話題,莫過於一年一度象徵英國表演藝術最高榮譽的勞倫斯.奧立佛獎(Laurence Olivier Awards)獎落誰家。三月九日答案揭曉,去年十月上檔的音樂劇《髮膠明星夢》Hairspray,風光抱走最佳新音樂劇、最佳男女主角及配角等四項音樂劇類大獎,成為今年最大贏家。
-
藝壇動態
羅伯.勒帕吉獲選聯合國世界劇場日發言
【台灣】 2008華山競飆─全國大學院校畢業聯展暨競圖展 青年學子競飆創意,華山創意文化園區是最佳的舞台。由華山園區經營團隊台灣文創發展公司策畫的「2008華山競飆─全國大學院校畢業聯展暨競圖展」,將自4月25日至6月21日,集合國內四十所大學院校畢業展,分「資訊傳播」、「時尚設計」、「空間美學」等三大領域相關系所展出。除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展覽之外,主辦單位還策畫了「華山百貨公司─學生手創品市集」,結集學生各種自製手工商品在現場展售;同時也提供戶外「華山假日廣場」,讓年輕學子免費申請,展現各項才藝表演。此外,還有多位國內文化創意產業菁英的講座、對談,與年輕人分享他們創業的心路歷程,及玩創意的樂趣。活動詳情請洽:02-23581166(廖俊逞) 第六屆台新藝術獎 表演藝術類十大入圍名單揭曉 國內唯一的表演藝術大獎,第六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於日前揭曉,包括雲門舞集2《斷章》、台南人劇團《莎士比亞不插電3馬克白》、NCO「名家系列:梁祝─呂思清與NCO」、NSO「發現理查.史特勞斯系列五─英雄的生涯」、當代傳奇劇場《夢蝶》、崎動力舞蹈劇場《走快一點,型男!》、驫舞劇場《速度》、台灣春風歌劇團《新胡撇仔威尼斯雙胞案》、北市國《破曉》、莎妹劇團《殘, 。》。入圍作品面貌多元,以跨越傳統與現代、本土與國際的疆界為特色。本屆百萬大獎評選方式跟往年有所不同,入選團隊、藝術家將有二十分鐘與決選評審面談,闡述創作意念。延續往例,第六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展」將入圍作品的內容精華,集結於台北當代藝術館展出,展期自4月24日起至6月15日,這也是該獎項舉辦以來,首度進駐大型專業美術館。年度大獎名單將在5月3日的頒獎典禮現場公佈。(廖俊逞) 兩廳院藝術夏令營 五月中開放報名 喜好藝文的學生有福了,表演藝術多項夏令營正等你來。說唱藝術營包含相聲、竹板快書、雙簧、數來寶;戲劇表演營有著肢體開發、聲音表達、表演訓練、專注力及想像力訓練;舞蹈律動營內
-
藝術家的OFF學
以神之名(上)
相較於擁有核武的歐美與以色列,貧弱的伊斯蘭國家只能以恐怖攻擊回應,那是貧民僅剩唯一武器,關於恐怖主義的全球蔓延與激化,反西方觀察家如此分析。有無消解仇恨共生共存的方法或途徑?車窗外巴勒斯坦難民營荒草蔓生枝葉纏繞,鐵絲網圍籬間清真寺喚拜樓尖塔隱約可見,這是個遺棄諸神也為諸神遺棄的時代,朋友黯然地說。
-
專題
駱錦明 打造科技園區裡的藝術天地
沒有一般企業家的架子,談起藝術收藏也總是有說不完的精采故事。由於自己的生肖和姓氏的關係,不僅馬的雕塑品成了他的最愛,就連銀行的商標也都是馬的標記。無論雕塑品、畫作、玉石等,台灣工業銀行董事長駱錦明都有他的一本藝術經,當然,對音樂的喜好程度,也使得他不僅要讓自己的辦公室內充滿著音樂的聲響,更要在新大樓裡,建造一個精緻優美的音樂廳。
-
專題
黃誌群
「雲腳」是優人神鼓藝術總監劉若瑀獨創詞彙,意為不含目的地的走路,無前無後,回到當下,如同白雲在天空飄移,凡身俱放。優人音樂總監黃誌群談起優人們多次雲腳的身心體驗,他脫口而出:「雲腳像是內在的洗澡。」雲腳同時帶來能量與靜心,對於創作來說,讓黃誌群容易找到靜、定、與力量感。
-
專題
吳忠良、張偉來
當白沙屯已儼然成為當紅的藝術人溯源道途,吳忠良和張偉來卻抱持平實的態度看待。吳忠良開玩笑道,「抱著很大的目的性來,會很慘。」「如果冀望七天走完人生就有突破,不可能,」張偉來說,唯有將行腳時的信念與全然奉獻的態度回饋到平常日子裡,才會一點一滴改變,重要的是持續,漸漸的,便「沒有什麼辦不到」。
-
藝@電影
「偽」紀錄片 拍下真實人生
這部電影是台灣電影中的一個奇葩,荒腔走板的偽紀錄片,卻真實地記錄下你我的生活,鈕承澤的開誠布公,卻也意外地捕捉到現代人的孤寂、對感情的渴望依賴,卻又是自我霸道,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卻總是跌跌撞撞。
-
藝@書
他們為何從古舞到今?
他們為何從古舞到今? 《向舞者致敬:全球頂尖舞團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歐建平著 信實文化出版 人為什麼要跳舞?除了雲門舞集,你還認識台灣其他的知名舞團嗎?從中國舞蹈家的搖籃「北京舞蹈學院」,到中國第一個專業芭蕾舞團「中央芭蕾舞團」,其歷史脈絡是何?日本的三大古典舞是什麼?隨著宗教的傳播,印度舞蹈在亞洲具廣泛的影響力,為何跳舞是創造世界的根本途徑?法國是酷愛舞蹈的民族,《吉賽兒》的不老祕密是什麼?作者歐建平,華中師範學院外語系畢業,考入中國藝術研究院,隨中國舞蹈泰斗吳曉邦先生及舞蹈研究所諸位專家攻讀史論及創作,一九八五年獲中國首批舞蹈碩士學位,代表作包括《東方美學》、《印度美學理論》、《舞蹈美學》、《當代西方舞蹈美學》等等。本書從舞蹈起源,介紹從東方舞蹈到西方舞蹈,將可一窺日本、印度、以色列、俄羅斯、法國、德國、美國等國舞蹈特色,詳實有趣。(周倩漪) 從自由文化到許可文化 《誰綁架了文化創意?》 勞倫斯.雷席格著 劉靜怡譯 早安財經出版 過去,文化是從「自由文化」(free culture)傳統中產生。藉由賦予智慧財產權,自由文化直接支持並保護創作者和創新者。但自由文化也間接限制了這些智慧財產權所轄範圍,從而盡量保證後繼的創作者和創新者能擁有自由、不受過去所控制。但法律正在改變,此變化正在改變我們的文化產生方式,眼看「許可文化」(Permission Culture)亦即創作者只有在取得擁有權力
-
藝@CD
卡拉揚大全集 指揮藝術盡在其中
在這套錄音當中,總共可以分成五個部分,分別為八十八張管絃樂,七十張歌劇,八張傳世經典,五章交響全集及一張精選小品。卡拉揚生平最知名的詮釋,記錄著二十世紀樂壇的盛事,他的指揮藝術與音樂情感,都在這部大全集中
-
達人推薦 本月我要看
金枝演社《山海經》
金枝演社《山海經》 若驚嘆希臘神話於權力、生死、愛慾無所不包,中國《山海經》的想像猶有過之。人生的渴望與瘋狂、執迷與毀傷,在其中都化為美麗奇絕的意象與情節。祭完特洛伊的金枝演社,繼續敷演《山海經》,理有應然。可以想像的是金枝的草根味必能賦予神話強烈的生命力度,向來華麗的美學也足以形塑女媧、夸父、刑天這些奇特人物,值得期待的則是看他們如何找到神話和現實人世呼應之處,讓演出不只是奇觀,更足以讓我們在看見自身的映照當中,找到共鳴。
-
常客推薦 本月我要看
徐堰鈴獨角戲《給普拉斯》
「我是任何女人無遠弗屆的概念。」當莎妹劇團將觸角探向女詩人希薇亞.普拉斯,BABOO導演選擇「戲劇獨白」呼應詩的自白形式以為致敬,於是我們一起回到普拉斯死前的長夜,在高熱下迸裂出語言結晶所鋪陳聲音畫面裡,經驗其在病疾中試圖擺脫丈夫陰影同時瀕於自毀的才氣和憂鬱。 肉體的耗損昇華著創作的熟成,徐堰鈴詮釋詩人同時演繹其所有詩的意象,在自我對話的過程中,既是種索求也是探問而我們則繼續在別人舞台下揣摩著自己定位和人生,仰望著詩、迴避死亡,並且試圖理解愛情。 文字|林又丞,外貌模糊內在輕熟,遊戲生活低調害羞。老大不小還在備考,需要大口喘氣時就偷渡點藝文過乾癮,不求甚解乃最高精神指標。第一次來玩,還請多多指教。(其實看戲比較重要)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讓文化想像浴火重生
大年初五的一場大火,燒毀了雲門舞集排練場,也讓台灣民眾看見,一個享譽國際,象徵台灣品牌形象的表演團隊,長年創作出馳名全球的舞碼,而孕育這一切的,居然是一處寒傖的「鐵皮廠房」,而且還是違建,雖然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說,那已經是雲門的「天堂」。 雲門違建,是台灣表演藝術團隊困境的縮影,若不是這一把火,恐怕也沒有多少人驚覺,長期以來,台灣的表演藝術工作者就是如此辛苦地在邊緣求生存,政府對文化發展的輕視與邊緣化,投注在文化建設上的資源,竟是如此不足與匱乏。以今年文建會扶植團隊預算來說,一億元要扶植六十六個團體,林懷民直言:「很可笑,看不出當局有什麼願景、雄心及認識。」他的大聲疾呼,是所有藝文工作者共同的心聲,然而被大家認真聆聽,被掌權者所重視,還是必須在付出慘重的祝融災變後才開始。大火過後,從中央到地方縣市政府,各黨派的政治人物紛紛搶著慰問,急著要提供各項補助,好像一夕之間都懂得重視起文化來了,然而或許最重要的是,台灣當政者對文化願景與想像,是否能浴火重生? 面臨舊排練場的拆遷、新落腳處的整修,雲門在林懷民的堅持下,仍如常進行整年度的公演行程。三月底登場的《春鬥》,集合六十一歲林懷民和已逝舞者羅曼菲,以及兩位新生代編舞家鄭宗龍、黃翊的創作,要大家一起目睹,雲門舞集浴火重生後的能量強大,展現三十五歲的雲門旺盛的生命力。 兩廳院「舞蹈春天」系列將在本月登場,由被譽為歐洲舞壇前衛女教主,加拿大最活躍的編舞家瑪麗.書娜揭開序幕,帶來靈感發想自希臘神話的最新舞作《奧菲歐與尤麗蒂茜》;法國里昂芭蕾舞團,將獻上歷演不衰,編舞家瑪姬.瑪漢為其量身編作的現代芭蕾舞劇《灰姑娘》。國際舞壇兩大重量級編舞家的作品相繼來台,透過專文,讓讀者了解她們如何解析身體、想像身體、品味身體。 劇作家、文本與劇場間的三角關係,如何在藝術創造的過程中不斷反覆辯證,衍生舞台搬演無限大的詮釋空間?透過即將上演的六檔以文本出發的戲劇製作,我們帶讀者從解讀劇作家、透析文本、到劇場再現,呈現六種迥異的對話路徑,同時也隱約折射出,文本中所關注的戰爭、愛、暴力、人性等種種議題,如何引發身為當代劇場觀眾的我們思索,並產生跨時代的連結與共鳴。
-
演員的庫藏記憶
二十年,「春去春又回」?
所以不管是數十載地去演電視劇,還是一代人一代人的去看電視劇,電視劇不管是多麼地屬於大眾文化,但是匆忙的歲月,觀眾的接觸有限,精神有限,空間有限,目標也變得有限,所有從事生產電視劇的人們,卻早已產生了精力極限,媽呀!!誰想看誰看,誰想說誰說吧!!電視劇就是來點綴的。
-
四手聯談
廉價按摩
生命充滿了永遠的驚奇!誰會曉得音樂家賣命練琴、工作的結果,竟然是無所不在的疼痛還有
-
音樂電影文學的邊界 如果只剩下音樂
電影《鋼琴師和她的情人》中的聆聽經驗
如果音樂中沒有人,只剩了音樂本身,也不過就是一個優美的墳場罷了。正因班斯看見這個危機,他突然選擇了停止聆聽,這決定使習慣被聆聽的艾達突然被棄置於孤單的荒漠中,艾達先是錯愕、而後深深感受到寂寞,突然間,鋼琴對她來說就不再有意義了,因為她享受過專注地被聆聽的經驗後,便不再能滿足於在音樂中的自言自語。
-
即將上場 Preview
昆蟲帶路,玩進葛利格的音樂花園
易卜生劇本裡的皮爾金這個人物,是挪威國民童話裡的主角,一個可說是痞子的農夫,作曲家葛利格依據寫實主義文學家易卜生的戲劇《皮爾金》寫出動人組曲,本次NSO與如果故事劇團的演出以各類昆蟲作為人物角色的方式,更增添孩子們奇幻的想像空間。
-
即將上場 Preview
管絃好友來合奏 打得心花怒放
「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是以打擊樂為主,邀請多位音樂家如王世榮、徐家駒、陳威稜、葉綠娜與魏樂富、劉慧謹、蘇顯達等一同演出;樂器不僅囊括西洋樂器的低音管、單簧管、鋼琴、長笛、小提琴,更有琵琶的傳統音色融入打擊群,表現手法及音色拓展更多元、更寬廣。
-
特別企畫 Feature 搶看《奧菲歐與尤麗蒂茜》創作點滴
瑪麗.書娜 另類解構「玩」舞神話
前年以《身體重組/郭德堡變奏曲》翻新台灣舞蹈觀眾視野的瑪麗.書娜,又將以她最新的舞作《奧菲歐與尤麗蒂茜》到訪。這位才華洋溢的編舞家,不但本身就是優秀的舞者,更跨足詩、攝影等多元創作領域,正如她所說「編舞的點子已經用不盡了!」精力充沛的才女如她,這回要給我們怎樣的視覺驚艷呢?
-
即將上場 Preview NCO「音樂開門系列」首部曲
廖輝英與國樂團 同台對話「世間男女」
國家國樂團今年開始推出「音樂開門系列」,將與多位國內作家合作,透過作家細膩而敏感的氣質,與傳統音樂的旖旎相互輝映;演出將以作家的感性談話與國樂小合奏穿插交替呈現。首場邀來知名兩性作家廖輝英,她認為這次的合作演出,具有藝術的價值和兩性探討的雙重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