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盜火劇團「懸疑三部曲」 終曲《艋舺公園殺人事件》水源劇場上演
盜火劇團自2013年創團迄今十年,隆重推出團長暨駐團編劇劉天涯橫跨五年創作計畫「懸疑三部曲」:《幽靈晚餐》、《雪姬來的那一夜》、《艋舺公園殺人事件》。繼首部曲《幽靈晚餐》與二部曲《雪姬來的那一夜》後,終曲《艋舺公園殺人事件》本週即將開演,劉天涯表示這是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截至目前,懸疑系列已有高達4,500位觀眾入場欣賞,也獲得許多觀眾好評。
-
《人間條件八》口碑爆棚 緊急再加場
綠光劇團《人間條件八─凡人歌》首度挑戰「人間條件」系列全喜劇,自9月開賣,已創下三度加開完售紀錄,截至目前全台已狂掃2.5萬席次。臺南文化中心2024年2月24-25日加演場次開賣後,不到三日票房也已突破八成,綠光劇團為造福廣大劇迷,將於2月24日再加開晚場。此外,台北城市舞台、國家戲劇院場次也將釋出最後一波席位,還沒買到票的觀眾粉絲把握搶票機會。
-
VR沉浸互動展演《巴黎舞會》推出長演型定目劇
榮獲威尼斯影展最佳 VR 體驗的沉浸式作品《巴黎舞會》(Le Bal de Paris de Blanca Li),今(2023)年初登上2023台灣國際藝術節成為一票難求的熱門節目,年底即隆重推出升級版本,獲得文化內容策進院的支持,首次推出長演型VR沉浸定目劇。此展演作融合實境互動、多人共舞,以及5G和VR尖端科技,打造新型態VR實境互動體驗。
-
年末衝一波北藝中心 2023馬戲節揭幕
邁入12月後,節慶氣氛愈來愈濃厚,臺北表演藝術中心(以下簡稱北藝中心)「2023馬戲節」即將於12月21日至31日拉開帷幕,為觀眾帶來4檔節目,邀請觀眾一同走入當代馬戲的奇幻世界。
-
巴西寇克舞團《治癒》 直搗人心療癒力量
中國信託新舞臺藝術節今年以「未來到劇場」為主軸,探討疾病、科技、環境的當下與未來,壓軸強檔邀請巴西國寶天團──寇克舞團來台,全新作品《治癒》將以充滿爆發力的巴西美學震撼觀眾感官。
-
當代傳奇劇場推動首部科藝定目劇《飛天.女神》 藉此募資支持永續傳承
繼2021年12月,當代傳奇劇場將首演於2014年香港藝術節的《水滸108蕩寇誌》轉譯表演形式為光影沉浸劇場,在施振榮先生力薦下,和台北101双融域合作,吸引了6000多名觀眾入場,獲得肯定和讚嘆。歷經了兩年多努力,在當代傳奇劇場進駐「板橋放送所」後,推出耗時3年多、千萬經費打造的《飛天.女神》東方沉浸音樂劇,自2023年12月8日起到2024年5月20日以包場形式演出,2023年12月29和30日、2024年1月19、20日散客場演出,預計明年2月推出影像場展覽、3月則售票開放一般大眾觀賞,希望能為表演藝術界開創新局,並打造藝文生態鏈、開創台灣首個科技結合藝術的沉浸定目劇場。
-
夏曼.藍波安、梅丁衍、陳鳳桂(小咪)、劉嵩 榮獲第23屆國家文藝獎
歷經六個多月的推薦、提名、評選過程,第23屆國家文藝獎今日揭曉,分別是:作家夏曼.藍波安、視覺藝術家梅丁衍、表演藝術家陳鳳桂、紀錄片導演劉嵩。
-
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喜脈風雲》20年經典再現 懸疑詼諧
時至年末,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將於12月9日、10日於國家戲劇院推出《喜脈風雲》客家大戲,此是榮興客家採茶劇團20年前經典作品再現,全劇懸疑、詼諧,適合闔家欣賞。
-
新編京劇《劉姥姥和王熙鳳》 李寶春破天荒演女人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最新製作,也是臺北城市舞台重新開幕系列活動之一──新編京劇《劉姥姥和王熙鳳》12月8日起隆重登場,李寶春破天荒演女人,扮演《紅樓夢》中的劉姥姥。
-
臺灣國樂團《韓國音樂風情》 攜手韓國國立國樂院同台交融演出
2018年起,臺灣國樂團攜手韓國國立國樂院,搭起兩地音樂橋梁。今年由兩地作曲家深入彼此的傳統文化脈絡,創作新曲,並透過雙方演奏家的交流演出雙協奏曲,展開跨文化對話,讓雙方觀眾都能在熟悉與陌生的旋律聲響間,認識台韓不同的音樂文化。
-
賴翠霜舞創劇場《百態人。人平等?》 探討社會規範、公平、權利問題
賴翠霜舞創劇場百態系列雙年製作第二個作品《百態人。人平等?》,編舞家賴翠霜用既有創作概念延伸探討人在社會規範裡所面臨不同的精神層面與狀態,社會如同遊戲場,在框架裡的規範努力生存拚命闖關。所謂的平等、公平是否真的存在?權力能否掌握大部分資源?職業有無高低貴賤?機會和機運夾雜之中,「選擇」是否也成為左右命運的關鍵之鎖?
-
文化部113年「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提案活動開跑
113年「青年村落文化行動計畫」提案即日起熱烈開跑,文化部提供最高實作獎勵金新台幣120萬元,鼓勵青年在地實踐、孵化夢想,報名時間至明(113)年1月22日截止,採線上提案,並辦理線上說明會與諮詢教室,歡迎有志青年踴躍報名參加。
-
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 表演盛宴打造新「台味」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於本周六、日舉行「2023玩聚場藝術節──SHOW ME A PLATE!」,豐富多元的節目內容,適合各年齡層參與,欣賞馬戲、音樂、戲劇、舞蹈及電音,突破所有框架,創造擁抱群眾的機會,歡迎大家一起來玩。
-
演繹台灣與世界相遇的關鍵點 戲曲明星同台飆演史詩巨作《1624》
1624年是台灣與世界相遇的起點,為回溯那段重要而相對陌生的年代,文化部精心策劃《1624》大型戶外歌仔音樂劇,將於明(2024)年2月24、25日在台南高鐵站旁盛大搬演,同步呼應台南建城400年。由總導演李小平、編劇施如芳、蔡逸璇,攜手全劇21位主演、13個表演團體、台前幕後近500位超強團隊,再創環境劇場新標竿,以史詩巨作回顧台灣歷史身世。
-
ARTalks
藏在藝術細節裡的魔鬼
編舞家林依潔作品,透過舞蹈肢體的交疊與排列組合,營造鏡像折射似的多重複製畫面,呈現個體性格的多變與眾多分身的假象。在非線性敘事的結構中,引領觀者漫遊在半夢半醒、定眼凝神、恍神放空、視線模糊失焦至出神等非常態所產生的幻覺╱虛構╱異質空間,進而開啟個人內心錯綜複雜的奇思異想。
-
特別企畫 Feature 阿道.巴辣夫.冉而山 X 瓦旦. 督喜
身行未知的複數差異,交換無盡的神話與歌(上)
探究台灣身體表演,無法忽視當代原住民藝術。歷經多重殖民與遷移的過往,具原民背景的藝術家在創作之始,面對的往往不只媒材與主題,而總是觸及生活環境、族群政治、身分建構和自我認同下,現實及幽靈相互糾纏的生存狀態。 近年,「亞洲」成為新一波策展潮流,具原民背景的藝術家似乎也被推上浪頭。阿道.巴辣夫.冉而山(Adaw Palaf Langasan)與瓦旦.督喜(Watan Tusi)兩位不同世代的創作者,都在成長階段自部落來到台北,於90年代先後加入「原舞者」舞團,其後各自開展饒富哲思與隱喻的身體實踐。 在他們身上,亞洲不僅不是一道理所當然的命題,亞洲概念對他們個人和創作的作用力,更突顯了其處境之殊異。阿道從寫作出發,投身揉合樂舞、行為、神話與劇場的道路;瓦旦以田野記錄「腳譜」,在重構土地與身體的關係中挖掘樂舞創作的可能。他們的經驗與思索,也許是能帶我們穿越亞洲迷障的引路之火。
-
特別企畫 Feature 阿道.巴辣夫.冉而山 X 瓦旦. 督喜
身行未知的複數差異,交換無盡的神話與歌(下)
吳:回到你們各自的方法跟思維,要如何透過創作展開對原民或是南島新的想像?例如原民祭儀是以歌帶舞,早期原舞者也是,可是你們都是把歌和舞分離,重新尋找新的語彙? 瓦:在原舞者時比較琢磨唱歌,歌學很久才會動身體,強調歌跟身體合在一起,不會單獨講身體。我覺得再怎麼唱都不會是以前老人家的唱腔,我們都講漢語,但老人家的唱歌方式跟語言有關。我們並非時時刻刻都沉浸在歌謠跟舞蹈中,都在「練習」唱歌跳舞。我沒辦法用族語即興編詞,只能唱記錄的詞,但是不是可以保有我當下的身體? 現在原住民有很多舞蹈比賽或族語競賽,譬如像排灣族的勇士舞比賽,非常強調氣勢、整齊劃一,看不到個人。回想布農族老人家,我聽得到每個人的聲線,一起唱的時候能量很大。現在如果要聽到原住民唱歌,就要看表演,部落很難聽到。除非是祭儀、聚會,或是卡拉OK。語言也是,我評過族語比賽,有一種奇怪的腔,跟教學有關係。當族語變成教育,就像學英文從a到z學單字。教會裡用族語講聖經,透過拼音系統去理解聲音,不是為了傳承語言而是翻譯經文。族語本來就不是用看的,所以拼音看不到身體。老人家說在山裡不能忘記身體,如果忘記就會迷路。很多方向感的話語是從身體出發,用身體去感受。如果可以從語言或身體產生連結,會不會闢出一條新的路徑?當我們靜下心是用什麼語言在思考?我最近在談自己沒辦法用族語講創作,我不會用族語想事情,還是要透過漢語再重新去貼近自己的語言。 道:我不會以歌或舞來做作品,我會先用劇綱,內有對話或歌謠或肢體動作,把神話故事分成幾段,各段落間會穿插行為藝術或小戲劇,並要與神話各段落的小主題有關來創作,且希望與近現代有關。譬如上次演《天梯》(2022),神話故事的主角Fotong做出陀螺,陀螺一輪轉草木都倒了,就可以耕作了,他種了竹子、南瓜。起先我真的看不懂,一直逼自己要看懂,就想到陀螺在轉,是不是跟割草機的原理一樣?再來圓形不也是「推動文明的輪子」嗎?譬如車輪、飛機推進器不是圓的嗎?原住民的祭儀樂舞更是圓圈的。現在才慢慢知道什麼叫神話故事,除了有隱喻和象徵性外,還有延伸的意涵。第二段是部落想要辦I Lis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亞洲X全球南方
溫蒂.馬丁:建立關係,無關南北與邊陲
回憶自己第一次聽到「全球南方」(Global South),是溫蒂.馬丁在伯斯藝術節(Perth Festival)擔任總監時,有人以此概念提案,然而當時指的純粹是赤道以南的地理位置分類。面對今日常見的社會、政治學定義,納入文化殖民、經濟發展等要素,反而讓溫蒂對此說深感不安即便她是如此貨真價值生長於「全球南方」的澳洲製作人。 對全球南方無感,並不意味著溫蒂就沒有自身關於核心與邊陲的體悟。在澳洲長大的她,後來去了英國工作。接到伯斯藝術節藝術總監職位邀約時,她看著地圖上位於西澳的伯斯,心想:「我究竟為何要去這個世界上最遠的地方辦藝術節?」為已有63年歷史的藝術節呈現更豐富的觀點,成了溫蒂的使命:「如果我們把地圖放大再放大,會發現伯斯其實是在環印度洋與澳洲大陸接壤的中心,連結到如日本、中國、印尼、台灣,甚至是非洲國家,因而改變我們觀看世界的角度。」於是,溫蒂也一改藝術節過往聚焦歐美的路線,開始關注其他地區。「大多數人認識的澳洲,是深受西方文化影響的前英國殖民地;但現今澳洲已是多移民、甚至承接大量難民的國家,由此延伸開展與各國關係。」溫蒂這樣說。 是的,建立關係。正如殖民經驗也將澳洲與種族組成、文化背景大不相同的國家連在一起。溫蒂回想2017年曾邀請印度導演Roysten Abel以音樂為主的劇場作品《曼加尼亞教室》(Manganiyar Classroom)至伯斯藝術節演出,並安排團隊20至30位印度少年與當地原民進行交流,想不到年紀相仿的兩方,卻因為來自殖民母國的「板球」,而快速拉近距離。曼加尼亞是印度拉賈斯坦邦的穆斯林族群,以代代相傳的音樂聞名,如今卻因現代社會教育體系而遭受危機。導演Roysten Abel則以創作回應此議題。 事實上,澳洲本土對這段經歷也不陌生。提到現代社會之族群議題,相較於台灣以南島血脈試圖向外(東南亞、大洋洲)建立文化與族群連結,澳洲則望向美洲尋找原民與殖民的共同經驗(可見連結可以是語言血緣,也可以是歷史經驗)。始自加拿大的「第一國族」(First Nation)一詞,因此取代了澳洲過往常用的「原住民」(the indigenous/aboriginal peoples)。提到原住民藝術,溫蒂顯得格外小心,除了簡短說明你我皆不陌生的弱勢處境,她倒是一再強調:「第一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亞洲X全球南方
張恩滿:文化分享、變異、再流傳
人稱「滿姐」的藝術家張恩滿提到,近年來參加的大展多少都觸及「全球南方」(Global South)議題,尤其是去年的卡塞爾文件展。其實「南方」一詞對她而言,並不全然是地理上的思考,更是某種政治上的認同或某種隱喻。這樣的理解當然也與當代策展的轉向有關,畢竟邀她參展的單位也都基於其原住民背景。如今大家對於「南方」甚至「南島」這些詞都有不同的態度,反映出的問題仍是我們如何閱讀「南方」?以及相對的,如何定義我們自己在哪? 滿姐在十幾年前曾經和Pulima藝術獎交手過。由於她並不具法定的(父系)原民身分,在初審時就被刷掉了。後來她開始反思Pulima藝術獎似乎模仿主流獎項,質疑為何原住民藝術要走同一套?但近期發現它走出了自己的方向,像今年的得獎名單,不再給人另一個台北獎的印象。又如她對台東大鳥部落的排灣青年模仿屏東三地門的古謠樂舞,被罵抄襲一事的感慨,「年輕人做錯當然要指正,問題是我們是斷了文化的一代,也沒有學習的對象。」由於原民藝術的文化遺產逐漸受到社會重視,也因此衍生某些祭典被申請著作權的案例。但如果五年祭被某家族申請著作權,那是否別人就無法執行五年祭?對此,滿姐認為文化需要分享才能流傳。 滿姐用幾個不同案例來回應提問,認為大家一開始也不知怎麼做,只能從舊有的範例開始學習。原住民本來就不是住在博物館裡,會隨著時代進步,看到好的東西就學。假如說「全球南方」令「南島」板塊產生「觀看」上的位移,那是基於文化上的互相學習而非趨勢所致,因此不如說是板塊的「相對位移」。畢竟對她來說,文化不是一成不變,而是藉由分享、變異、再流傳。 假如像她這樣的創作者,相對於主流的邊緣,後來因為全球南方論述慢慢地「變主流」,那是否就不再「南方」了?滿姐認為,在全球南方的寬鬆概念下,可能涉及南島、原民、占米亞(Zomia),或其他相對於主流的政治框架,不可能只有一種清楚的定位。雖然她不太清楚自己身上有什麼特質符合外界勾勒的「全球南方」,但她只能從心裡關注的、想要發表的慾望出發。最後,她也分享即將前往紐約和奈及利亞辦工作坊,很期待找到新食材來取代排灣族小米粽的假酸漿她在新加坡是用與薩摩亞(Samoan)文化有關的諾麗(noni)葉,在卡塞爾是用土耳其料理的葡萄葉捲(當地人醃起來在超市罐裝販售,這也反映德國的土耳其移民需求)。
-
特別企畫 Feature 亞洲X全球南方
茉蕾:在文化交流中,增進相互理解
對於印尼宮廷舞蹈家茉蕾來說,當代藝術流行的「全球南方」主題只是一個借自「發展研究」(development studies)的既成概念,她並不確定如何用這樣的概念來定位自己儘管在其他人眼裡看來,印尼的藝術家理所當然是「全球南方」的一分子,更是官方推動新南向政策時鎖定交流的目標那或許是因為她所專攻的印尼宮廷舞蹈,其實是來自於更為悠久的文化傳統。 身為實踐者,我們都同意如果台灣想跟南方國家建立真誠的關係,必須先從文化下手。以爪哇宮廷舞為例,在其傳統裡,跳舞不只是舞台上的表演,更是某種接近宗教的靈性實踐,如同一趟旅程,目的不在於外在形式,而是如何一步步達到更好的自己。不一定是傳統定義的宮廷舞者,卸下舞者身分時也可能是律師、樂手或工程師。這種藝術有著特定的自我規訓,重點在通過這些過程精進內在修煉;具備了宮廷舞者的身分,反而意味著必須滿足於日常生活。這樣的歷程,她總共花了4年才取得正式的資格。 雖然被問到是否曾經參與「全球南方」的展演時,茉蕾給了否定的答案,但要不是因為有「新南向政策」,她也許不會來台攻讀舞蹈博士學位,更不會被台灣人所認識。過去,不少機構都曾邀請她在印尼節慶活動上演出,例如國立臺灣博物館舉辦的「印尼國慶文化藝術節」,還有台大音樂學研究所王櫻芬教授推動的「永恆之歌」甘美朗樂舞發表,她儼然成了印尼的文化大使。但對她而言,這個角色的難處正在於,要如何讓台灣學生或本地其他人更加了解宮廷舞不只在於外在的動作或姿態,更追求內在的精神性? 上學期茉蕾也在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開始任教,每週3小時負責多元文化表演藝術必修課,學生得以在不出國的情況下認識其他民族的表演藝術。然而,由於他們從未接觸過印尼傳統文化,充其量只是模仿她的動作,遑論理解動作背後的意義或辨識這些舞步的旋律。還好學校邀請到另一名中爪哇甘美朗藝術家Ignatius Krisna Nuryanta Putra,好讓學生可以通過宮廷舞蹈和甘美朗音樂的體驗,更加認識印尼文化。 就算不是「全球南方」,台灣藝術往往也熱中於模仿西方主流藝術語彙,而缺乏自己的聲音。然而,南方國家之間的交流並非只因「全球南方」,早在新南向政策之前,就已經有許多印尼移民工來到台灣,也帶來家鄉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