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名家訪談
瓦勒麗.普瑞斯登.登勒卜(Valerie Preston-Dunlop)的動機書寫法
「動機書寫法」是一種動作速記法,著眼於記錄動作的主題動機。以簡單的符號記錄,不同於拉邦舞譜。此法是瓦勒麗.普瑞斯登.登勒卜(Valerie Preston-Dunlop)在發展拉邦動作分析系統中,顯著的成就之一
-
即將上場
鞋子兒童實驗劇團年度公演《快樂A GO GO》
《快樂A GO GO》由人偶共同演出,由鞋子兒童劇團與廣電基金合作的兒童電視節目《A GO-GO》也於四月中旬同步播映。 觀衆已經進場,節目馬上就要開演,幕後卻狀況百出:有人台詞還沒背熟,有人找不到服裝,有人沒有道具,有人還在加緊練習舞步,更離譜的是台上竟然闖入了一隻流浪狗A-GOGO(阿狗狗)
-
即將上場
九歌兒童劇團全省巡演《冒險金銀島》
了然第五集《冒險金銀島》由眞人與執頭偶搭配演出,適合五至十二歲的小朋友觀賞。故事的內容爲了然去釣魚的路上,遇到一個被海盜追的老水手,老水手將藏寶圖交給了然,並交代他千萬不能被海盜搶走,了然在路途上巧遇正直勇敢的水手帥哥阿郞,兩人便相約一起去冒險尋寶,可是卻被僞裝成水手的海盜騙上船,又在海上遇上了大風浪,漂流到了一個小島,島上的土人要將阿郞抓去祭拜,了然能解救阿郞嗎?他最後可以找到寶藏嗎?
-
即將上場
國光劇團春季公演
國光劇團千禧年開春後第一次公演,推出三檔戲──《鎖陽姻緣》、《水滸英義》、《白蛇傳》,在傳統老戲的基礎上,重新塑造鮮明的人物性格、造型、緊湊的劇情及多變的舞台佈景。並動員了國光生旦淨丑所有行當演員。 十四日首先登場的《鎖陽姻緣》原是《三請樊梨花》的故事,以大唐薛仁貴征西,困於鎖陽關爲背景,看大男人主義的薛丁山如何在太座樊梨花的「調敎」下改頭換面的逗趣諷刺喜劇,由李光玉、汪勝光主演。此戲還運用了南方京劇擅長的技巧效果,如舞龍、鐵板、飛缽、移山倒海等鬥法特技。 十五日的《水滸英義》原故事是《大名府》,由國光大將朱陸豪、唐文華、馬寶山擔綱主演。國光也特爲去年底甫加入國光團隊的國內第一靑衣魏海敏量身定作《白蛇傳》這齣梅派大戲,而七年不曾演過《白蛇傳》的魏海敏,也爲此戲專赴大陸向杜近芳及梅派大師梅葆玖請益。
-
即將上場
唐山市皮影劇團搬演中國民間故事
中國皮影戲具有二千年以上的悠久歷史,大陸依地域畫分爲三大影系,包括灤州影、陝西影、潮州影三大系統。影偶的製作與聲腔均不同,而灤州影偶得天獨厚,採當地盛產的驢皮製成,操桿也是用當地的高梁梗。由於驢皮輕,透明度高,較能刻出細緻雕花,使得灤州影無論在影偶的動作靈活度或工藝藝術價値上,都超出其他兩個支系,成爲三個影系之主流。 而居灤州影翹楚的唐山市皮影劇團,是當今大陸最具國際知名度的皮影團,該團成立於一九四四年,在皮影藝術家齊永衡的帶領下,在創新與傳統之間進行改革,延續皮影戲的生命。影戲過去以說、唱爲主,操偶爲副。改革後,以提高表演爲目標,操偶變成主角,動作成了主要藝術內涵後,影偶動作的合理化、寫實化取代一些不合理或抽象的舊程式動作。另外,最重要的,爲了讓動作鮮活明顯,唐山皮影劇團的影偶從七寸、一尺二、一尺五,一路放大到二尺半,除了放大影偶,經由機關設計,影偶的眼睛也可以動,手指有蓮花指。 唐山市皮影劇團此次來台,將帶來《鶴與龜》、《牛郞織女》、《熊貓咪咪》、《盜仙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戲碼。以生動逼眞的二尺半大影偶演活中國民間故事。
-
即將上場
「新世代劇團」創團首演《愛情新世代》
新世代劇團自許爲台灣第一個靑少年專業劇團,並在創團作品《愛情新世代》中,選擇以歌舞的形式表達靑少年的愛與夢、靑春與活力。歷經了三個月的公開徵選、練歌、練舞與排演工作。《愛情新世代》描述一個高中女生的愛情故事,一個由音樂舞蹈譜出的愛情世界,邀請靑少年觀衆前來享受另一種劇場經驗。
-
即將上場
自律神經@過敏性失調劇團演出《電梯》
情境喜劇《電梯》藉由「電梯」這個特殊公共空間,在人來人往、進進出出之間,所發生的種種巧遇、綺想和驚奇,以輕鬆、幽默的方式諷刺、調笑了現代都會生活中,人與人之間越來越冰冷的疏離感。 《電梯》共分六個片段:〈電梯維修員與大樓管理員〉、〈星星鑽石〉、〈天使與大便〉、〈神槍手與手槍神的對決〉、〈弟弟與姐姐〉、〈大師與徒弟〉。演出時將採取機遇的方式,六場將有六種不同故事排列組合的六種版本,所以每一場的演出將只發生過一次。
-
即將上場
復興高中戲劇科第一屆畢業公演《生活密碼──乎戲啦!》
復興高中戲劇科首屆畢業生,在導演王敬聰老師帶領之下,以集體創作的方式演出畢業公演作品《生活密碼──乎戲啦!》,將二十二位學生三年來成長的心路歷程及酸甜苦辣,以片段方式呈現,傳達出年輕心靈的感性心聲。
-
即將上場
日本爵士樂歌手李敬子首度來台
日本首席爵士女伶李敬子(Keiko Lee),是爵士樂壇中鮮少出現的亞裔傑出歌手。在Keiko的醇美歌聲中,包窩著Nina Simone的高難度技巧表現,以及Susan-na McCorckle輕柔揮灑濃情的特質。 一九九七年,她前往香港著名的爵士酒吧five-night club演出,並受邀參與北京的爵士音樂節,李敬子傑出的唱功與美妙的歌聲,贏得當地樂評與樂迷的喝采。同年她更獲得Swing Journal選爲「年度最佳新進藝人」,並蟬聯兩屆(1997、1998)「日本最佳爵士女藝人」第一名的頭銜。 一九九九年四月,台灣亦與世界同步發行Keiko的專輯What A Wonde-rful World!。 此次演出陣容除了Keiko本人之外,還有一組四人爵士樂團,包括鼓、bass、吉他與鋼琴手,同時也邀請薩克斯風手高培華擔任特別來賓。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歲末初春的時節,「中央」氣象局三天兩頭發布冷鋒來襲,「民意」氣象站報吿的溫度,却是high得熱呼呼。 就那陣子,草莽的刺桐種在國家劇院,一羣人翼護著期待花開,繁茂如昔。
-
焦點
亞洲爵士,日本第一
渡邊貞夫的即興,永遠在行雲流水的吹奏之中,保留了音樂的優美旋律性。聆聽他的音樂,往往就像是在風光明媚的海邊散步,隨性、輕鬆而閒適。
-
台前幕後
南台無冬,戲憶更綿延
汪其楣將於台南人劇團執導《一年三季》一戲,她表示此劇希望透過從「外地人」到「在地人」的觀點,從而重新檢視女性在台南的文化習俗和人情脈絡中的才情與自我。然而,當面對問及「外地人」與「在地人」分別指稱爲何時?汪其楣則一貫篤定與堅誠地說:「兩者其實都是我。」
-
台前幕後
歌舞尋覓桃花源
爲了做一齣屬於台灣的歌舞劇,表演工作坊一切力求完美。「做戲不只是要去強調題材的特殊或是隨著風氣而走,而是在心裡早已存著一個好戲的標準。」因此丁乃箏以做最好戲的準備,全力要到達心中的「香格里拉」。
-
台前幕後
在穿梭的光影中尋找「時間」
《光臨時間廊》探討人們對時間的概念和意識,是三十舞蹈劇場創立兩年後推出的新作品。這次在黑盒子專業劇場中的嘗試,似乎又標示著三十另一個起跑點的開端。
-
台前幕後
重新聆聽大地的訊息
潛遁了兩年之後,陶馥蘭四月將推出新作──陶馥蘭的舞蹈與吟唱作品《歸返蓋婭,大地的母親》,舞台上將鋪滿綠色草坪,整支舞的結構也有如散文般的書寫。
-
特別企畫 Feature
用藝術的美學展現生命的眞理
目前,國內基督敎、天主敎,甚至佛敎界都陸續跨足表演藝術的領域,形成多個不同風格與性質的團體;有的是因爲信仰相同,並堅持藝術專業素養而成立,有些則秉著本身所賦予的才華,矢志藉由表演藝術將信仰的眞理傳揚出去,雖然這些團體的經營模式與理念各有不同,但信仰絕對是他們所以聚集的一個重要因素。
-
特別企畫 Feature
梵音頌歌,樂聲榮耀性靈之主
宗敎在音樂中或許不再獨大,但仍存在著不可抹滅的位置。現代台灣音樂領域的創作者,宗敎也常以「直接入樂」或是「間接影響」的方式出現於其作品中;如徐頌仁與金希文在創作上的精神引領、郭孟雍與佛結緣後的音樂之路,在在顯現著世紀交替間,一片「價値重建、心靈回歸」的潮流中,宗敎在音樂創作上,展現著極大的發展空間。
-
特別企畫 Feature
出神入戲,劇場展現修行人生
若以「修行」的觀點來觀看現代劇場中的創作者與其作品的關係:劉靜敏的實踐、轉化,展現了當代劇場中獨具一格的表演模式;王榮裕借用民間信仰的元素,呈現生、猛的表演特質;賴聲川多齣富含寓意的作品,無形中傳遞佛法的質感。無論是信仰上的昇華,或者是創作上的啓發,他們都帶出了戲劇與宗敎(信仰、修行)的微妙關係。
-
特別企畫 Feature
東方身體,禪意處處入舞
台灣現代舞蹈中,以宗敎中的靜坐、練氣、冥想等方式引導的「東方身體」語彙的訓練,其饒富禪意的身體觀,對創作者而言與其說是宗敎,不如稱之爲信仰更爲貼切。這波以信仰入舞的創作者如劉鳳學、林麗珍、陶馥蘭及蔡麗華都曾以信仰(宗敎)的角度切入創作,舞作的名稱更是單刀直入地直接點明了信仰(宗敎)內容。而當舞蹈藝術進入宗敎領域,不僅提升了舞蹈的精神層面,也悸動了宗敎的感官印象。
-
特別企畫 Feature
道與藝的殊途與同歸
藝術與宗敎間的關係,不論是從宗敎的角度或藝術的角度來探討這個主題,或從硏究上或生命的體證上關照雙方,都會推到一個對生命「基底本質」的看法。於此,本刊特地邀請林谷芳、金希文、釋惠敏、李豐楙四人, 從藝術與宗敎的「共」與「不共」、道與藝之間的對話部分,來談談藝術與宗敎間的殊途與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