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即將上場
莫斯科市立芭蕾舞團演出四齣全本經典芭蕾舞劇
莫斯科市立芭蕾舞團在睽別台灣兩年後,又將來台演出,該團共八十名舞者,他們都來自傳統俄羅斯古典芭蕾學校,如列寧格勒、莫斯科及波爾姆舞蹈學校,全團此行來台將展演四部精選的全本古典芭蕾舞劇《天鵝湖》、《灰姑娘》、《羅密歐與茱麗葉》、《卡門》等。
-
即將上場
安達魯西亞佛朗明哥舞蹈團
艾薇塔原本是彭巴草原的鄕下姑娘,後來成爲萬人之上的國母,是阿根廷民眾永遠的精神領袖,也是令所有阿根廷人足以感到驕傲的代表人物,音樂創作大師韋伯,更爲之編寫了艾薇塔的音樂劇,使得她成爲繼卡門後,另一位名揚天下的女性。 安達鲁西亞佛朗明哥舞蹈團創立於一九九五年,此次帶來的舞碼《阿根廷別爲我哭泣──艾薇塔》是今年新作,結合了佛朗明哥舞蹈、音樂、歌唱及探戈舞蹈。
-
即將上場
原音鋼琴三重奏
原音鋼琴三重奏創團於一九九七年七月,團長鄭志亮是國內新生代的小提琴演奏家,在美國擁有豐富的演出經驗。另一位團員爲鋼琴家梁孔玲,自波士頓音樂院畢業返國後,積極從事音樂的推展演出。此外,還有擁有維也納市立音樂院國家演奏家文憑的大提琴家曾史妃。 這次原音鋼琴三重奏的演出內容除有熟悉的海頓的G大調鋼琴三重奏、史麥塔納及亞倫斯基等作曲家的鋼琴三重奏作品外,還將在這次音樂會首演台灣作曲名家許明鍾的鋼琴三重奏作品《迷》。原音鋼琴三重奏希望藉由演出台灣作曲家的作品,鼓勵、支持和表達對台灣本土音樂的熱愛。
-
印象手記NOTE OF PHOTOGRAPHER
印象手記
大師臉譜,非默劇。
-
藝問藝答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問:讀過你的《跳舞之後,天亮以前》中,關於小劇場的風格走向通常皆是趨向於個人化的特色,且大多捨棄以語言爲媒體來傳達劇義:而在小劇場日漸不重視語言的今天,小劇場的所謂「戲劇」與「舞劇」最大的不同點在哪裡呢?且今日的小劇場觀衆仍屬少數,要如何才能使一般民衆更易於接受小劇場所帶來的衝擊呢?而現今的小劇場該爲誰做戲,導演?或是觀衆? (南投 吳聖峯) 答:小劇場風格趨向個人化是眞的,導致不少無助的觀衆會發出「該爲誰作戲」的疑問,你不是第一個這麼問的人(但願是最後一個)。請想想那些令我們感動神往的作家、畫家、音樂家,哪一位不是因爲他們獨樹一幟、無法模仿的個人印記,而受到大衆歡迎?不知劇場是中了什麼魔咒,「個人化」竟成爲令人敬而遠之的罪名? 由於產業機制的限制,劇場和電影的發表,都要求在短期內聚集一批觀衆,達到回收的效應,而無法像一本書,流入茫茫人海中去碰撞、去遭遇它的知音。因此,也產生一種從「投資報酬率」出發的生意經:這兩種創作,應當比其他類型的創作「更」考慮觀衆一些,「更」一目了然一些,「更」娛樂一些,甚至「更」「不創作」一些然而,這些考量能促進作品的多少品質?我認爲,這些要求都是倒果爲因。藝術的輻射能量和當初創作的假想對象,絕不成正比。卡夫卡爲誰而創作? 然而誰比他對二十世紀文學藝術的影響力更大?就我所見,一心爲自己創作的人,因其眞誠、大膽,不低估讀者/觀衆的能力,經常更能深入人心。而口口聲聲「爲觀衆創作」的人,反倒想的是自己的荷包哩。當然也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像我最佩服的希區考克,就一口咬定他是爲觀衆而拍電影的。重點在於,這根本不是重點。接下來你當然要問,一般民衆又如何面對「小劇場所帶來的衝擊」呢?謝謝你用了「衝擊」這兩個字,彷彿小劇場眞有這麼大能耐。事實之一是:美感人皆有之,事實之二是:藝術欣賞卻非不學而能的。讀懂秋興八首要經文字訓練,瞭解畢卡索要有美術修養,「一般民衆」又如何面對這些「衝擊」呢?我想,經由美感敎育的普及,我們會更欣然接受這些「衝擊」,也不會看到不對胃口的戲就開始打退堂鼓(就像我們不會因爲看到一本劣作就再也不看書一樣)。這是敎育家的責任,不該變成創作者的使命。 至於你提到小劇場「日漸不重視語言」,相信我,這
-
焦點
昨日天才、明日鋼琴大師接班人
當時,他的音樂超越實際年齡太多,曾經,他的音樂成長幾乎停擺,而今首次來台獨奏,是國人觀究神童成年後發展與琴藝實力的機會。
-
焦點
跨界音樂中的萄式蛋撻
與波爾瑪麗亞相較之下,曼都瓦尼樂團質純典雅的靜態樂風,益發顯出夜間沉靜的魅力。曼都瓦尼樂團此番三度來合,預定演出的曲目依然從古典到流行,跨界搭配演出。
-
焦點
一起來「探母」
淸道光年間即有的《四郎探母》、七〇年代吳祖光的《三關宴》、九〇年代內蒙古演出的《北國情》,是三齣不同情節的「探母」戲,各呈現了無奈的境遇、蓄意的背叛,以及複雜的人性等主題。
-
台前幕後
隨著寄出的信,找尋出路
做完《賴和》之後,九五年黎煥雄就完全脫離小劇場,但是即使他導了《夜夜夜麻》別人仍然稱他爲小劇場導演,這使得他很想回頭去對「過去」大吼一聲,對上個階段做一個淸楚的吿別。
-
台前幕後
新世代的羅漢傳奇
金枝給人的印象是相當草根又武功高強,就好像現代台灣的梁山泊,而這次的作品議題廣及死亡、性、情愛和性別,主角都是民間藝人和草莽英雄。目不暇給的場景中,反映了台灣社會的五光十色,這就是眞實的「台灣羅漢傳奇」。
-
台前幕後
來自法國的舞蹈天堂
四十三歲的萌塔芙,喜歡在日常生活中收集詩意的片刻。他的舞作《新天堂樂園》,充滿了影像與眞實舞台間交錯出的風趣幽默,使得觀衆在眞實與影像之間看得難分難解,興致盎然。
-
台前幕後
兩性關係新互動
近幾年關注藝術空間的戶外演出暫吿一段落,蕭靜文舞蹈劇場十月初推出的「女性大地」巡迴演出,又要回到劇場,是整理這些年女性議題的創作和思考,也是再出發的開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向理想座標匍匐前進
台灣今年充斥了各種大小藝術節,投資了相當多的人力與財力;各個從事藝術節的「超級戰將」們提供各自操盤運作的實戰經驗,從實踐的過程中來看如何辦好一個藝術節。
-
特別企畫 Feature
向本土取經
「藝術節」是西方的歡樂節慶,我們其實可以不用向西方取經,因爲台灣過去有許多屬於自己文化特質的儀式祭典、地方節慶,那就是我們根生土長的「藝術節」!
-
特別企畫 Feature
花樣繁多的英倫藝術節
「藝術節」是提供各種想像力的實驗場;遙遠英倫喜新求變的藝術節形式不一定要成爲台灣模仿的對象,但或許可以提供選擇,供國內參考,讓台灣藝術節的形式內容更豐富多元。
-
回想與回響 Echo
亞維儂裡的海潮音
優劇場的《海潮音》歷經了國家劇院、木栅山上老泉劇場等不同版本的修訂後,終於在法國的亞維儂找到了他們的知音,可是在備受國外觀衆稱譽的同時,它又呈現了什麼樣的意義呢?
-
回想與回響 Echo
狼城霹靂.劇院迷情
從這次的製作我們可以發現,其實這個團體缺少的只是官方意識型態的認同,進入國家藝術殿堂演出無疑是一場文化加冕典禮,通過了這項儀式,似乎也得到國家機器的認同與尊榮。但是霹靂需要通過這個儀式嗎?
-
回想與回響 Echo
我是誰?來自邊緣的聲音?
處於經濟掛帥、跨國資本主義籠罩全球、商業滲透藝術經紀及贊助制度的現今社會中,在重建、保護少數族群文化,或者,想藉由說出「我是誰」來建立身份主體時,如何表現眞實的自己,是一個必須嚴肅面對的大問題。
-
回想與回響 Echo
沉默的愛念
對張曉雄而言,諸神雕像只是「創造者思想寄託的具象化」,有趣的是,誰是「創造者」?而其「思想」與「追求」又是什麼?在遺忘的過程中,這些問題沒人記得回答。
-
回想與回響 Echo
敘事美學的危機
後現代劇場淪爲意象製造廠,這是八〇年代小劇場運動的一項「遺產」。《天臺之蛙》確實展現一股意象之流的動能,但是,一旦意象之流失去觀照的焦點而變成亂流,意象拼貼流於「後(現代)而不厚(實)」,未免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