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十年演藝
曲滿戲足癮到頭 戲曲十年路
從一九八七至九六這十年間,在禁制中解套的傳統戲曲各劇種,再度肆放活力。傳統演示者愈形精練,現代演示者更加多元精緻,曲樂更加豐富。加上大陸團頻頻登台,老戲迷連連沉醉在流派藝韻中,好不滿足。光復之初及遷台初時的熱絡氣氛,依稀再現。
-
十年演藝
戲劇界多方嘗試的十年
劇場近十年來的各項活動,在演出的地點與形式、討論的議題等整體表現上所展現的多樣性,似乎遠遠超過了前面四十年發展的總和。
-
十年演藝
新觀念、新作法的音樂十年路
一九八七是台灣音樂界整體生態起變化的一年。在國人期待下,耗資七十四億台幣興建、擁有一流設備的國家音樂廳及戲劇院落成啓用,大量國際級藝術家、團體相繼來台演出;新一代音樂家在學成回國後,一改以往單打獨鬥的演出方式,紛紛組團,以各種不同的演出型式加入音樂戰場,並以新觀念、新作法來推動、經營樂團,爲音樂環境注入一股新力。
-
世藝之家
一家四代扛一口布袋
人說,初起時候,演師扛起個布袋走江湖賣藝,布袋中裝了所有的道具和偶,民衆就以布袋戲稱之。當然,布袋戲的規模早已不是一個布袋裝得了的,但是,對於開創五洲劍俠、開創金光、開創霹靂的雲林黃海岱布袋戲世家而言,一口布袋卻是承繼家業發光發皇具體而微的圖騰。
-
藝人光譜
人瑞.偶瑞.掌中瑞
初見黃海岱已是十年前了,當時他來台北參加民間劇場演出,八十好幾的身子看上去硬朗得很,尙能手提兩大箱雲林柚子遠遠走來分送工作人員,令人印象深刻。 第二次見阿公,是八年前爲偶戲田野調査前往雲林崙背鄕他的家裡。一進門,看到阿公正聚精會神地看著電視國劇節目,一見我們來就興致勃勃跟我們講:「這孔明唱得不錯」。與阿公可以天南地北的聊天,求證一甲子前的事情仍然可以得到很明確的描述。 我們這一代雖沒趕上親睹阿公開創劍俠布袋戲的風光場面,但仍然聽得到阿公五音(生旦淨末丑)一口的聲腔,聽他作旦角細音談戀愛的聲情,聽他作丑的怪聲,而在彷彿聽阿公講古的談話間,絕對是很眞實的領受到阿公一身俠骨熱腸的氣息。 往後再見他老人家則多是在表演的場合,只能打打招呼寒喧一二。阿公仍然一如往昔,只要有人找他演出,他必傾全力表演,甚至一時興起「超時」演出,助手要比一個交叉的手勢表示「可以結束」了,阿公才曉得要吿一段落。 最近幾次的拜訪則仍見他在表演前忙進忙出的整理戲偶道具,今年九十六歲的他依然參與各種活動樂此不疲,徒子徒孫們問各式有關表演的問題都能得到淸楚的答覆。眞的很慶幸台灣布袋戲界仍有「老仙角」可以提供寶貴經驗給後進學習。 文字|吳佩 民俗藝術田野工作者
-
海外演出
不明的符號
在貝那丁劇院可以看到培松地的最新劇作:《1949:假如6是9》。我們可以去看,我們應該去看。這齣戲是不可理解的,有人如此說。是眞的:那更好。
-
評論的評論
有沒有詩的劇評呢?
米榭爾.培松地重新修訂的《1949:假如6是9》,整齣戲一直籠罩著一種完美性的孤獨感,那是觀者始終不得其門而入的疏離,所造成的一種戲劇氛圍。在評論這樣的演出之時,羅蘭.巴特、沙特對於「詩」、「脆弱」的理解,似乎可以給我們一些幫助。
-
音樂
愛的救贖
當晚的歌者可說都是一時之選,水準非常均衡,其中擔任主角「荷蘭人」的瑞士男中音慕夫(Alfred Muff)更是讓人印象深刻。陳秋盛的指揮留給歌者充分發揮的空間,在音量上也不會壓迫歌者。此次演出,中場沒有休息,三幕之間全以間奏帶過,一氣呵成,張力掌握的很好,完全沒有給人疲憊的感覺。蔡秀錦的舞台設計生動活潑,營造了足夠的氣氛。
-
音樂
不同的詮釋,不變的救贖
台北這一場表演的導演用了許多後現代聲光手法,也襲用布萊希特《高加索灰欄記》戲中戲的元素與佈景,他刪略了原劇最後「救贖完成」的部分,得到二種張力,一是聖俗掙扎「多頭的結」,二是觀衆更加深層的吟味。
-
戲曲
論新本《俠女十三妹》
舞台上的戲,在演出時最忌拖沓。《十三妹》改編本的演出,放在何玉鳳替父報仇上面,那麼,著重的戲是在刀馬,當中夾入了〈悅來店〉與〈能仁寺〉的老套兒在內,不但在老觀衆的感受上,有新不如舊之感;就是新觀衆看來,也會感於文武戲份的不能融成一體。
-
舞蹈
一場更癲狂的「失樂園」
嚴格說來,《天國出走》其實是台北越界舞團一九九四年創團首演《失樂園》的放大版、癲狂版,舞者用賁張的肢體去詮釋對混亂年代的熱情與狂想。
-
舞蹈
笑看人世蒼涼的《超時空封神榜》
若說《超時空封神榜》的搞笑、卡通化、多元異質並置、反串、疏離、解構等諸種平面、無深度手法構成了這支舞的後現代風格,隱藏在《超時空封神榜》無厘頭背後的,卻是一層嚴肅的喩意。
-
舞蹈
對觀衆的過度期待
彭錦耀習慣想得很多,他也樂於把所想的透過舞台展現出來,所以作品經常藉由搞笑的方式提出某些思考。《超時空封神榜》強調時空轉換的基調,季節的感覺和男女關係延伸出的社會現象是重點,如果抓住這兩條線,會比較容易爲舞台上的紛亂無章理出個經緯。
-
紐約
展現年輕編舞者的「不滅意力」
兪秀靑與葉景雯,兩位來自台灣的年輕舞者,在紐約聯合發表了一場難得的舞展。透過五支作品,她們呈現了年輕一代對社會及人際關係的種種看法。
-
專欄 Columns
潛伏在心靈中的「魔」
對於處理心靈中的「魔」,大概不外兩種模式:一是壓抑,一是疏導。我國傳統上採取前者,一心擁護孟子的性善說,否認荀子的性惡說,以隱惡揚善的手段企圖把惡封殺於無形。古希臘人採取的是後者,所用的方式主要是「悲劇」,正如亞里士多德所言「悲劇可以引發起哀憐與恐懼,使觀者的情緖得到發散。」
-
專欄 Columns
儀式與戲劇
從台灣劇場史觀點來看,台灣當代戲劇應包含傳統戲劇和現代戲劇,而劇場活動形式也應涵蓋劇院、廟會與社區不同形式的演出。換言之,傳統戲曲或民間廟會形式的演出不只是「文化資產」或「民俗活動」而已,它也是構成台灣當代戲劇的重要部分,是表演文化的一環。
-
藝壇動態
藝壇動態
〔台灣〕 接觸即興工作室再度開張 「接觸即興」是源自美國六〇年代,用來開發身體之潛能與動作可能的一項身體訓練。藉由接觸即興的方式嚐試去探索存在自身未被發覺的能力。進而利用我們的身體傳達及接收訊息,與舞伴共舞。 由古名伸主持的接觸即興工作室沈息年餘之後,又將再度展開。此次工作室開有免費接觸即興訓練課程及Jam(開放參加的即興活動),歡迎各個不同領域、不同肢體訓練程度的非舞者及舞者參加。 此期活動自三月一日起至五月三十一日止爲期三個月,歡迎隨時加入。上課時間爲每週六下午二時三十分至五時。上課地點在中山北路三段32號3F,果陀劇場敎室。每月第一、二、三個週六由古名伸及蘇安莉授課,第四個週六開放Jam活動。 (編輯室) 〔日本〕 首屆國際戲劇藝術祭 由日本現代戲劇協會所主辦的第一屆國際戲劇藝術祭,將於三月七日起至二十日在東京三百人劇場舉行。演出團體及劇目分別爲:日本沖繩實驗劇團《回來吧!親愛的》、韓國自由劇團《名叫母親的女人》和美國《Parent》(雙親)及中國大陸北京話劇院的《夫妻夜話》等。 四齣戲均以「家族」爲主軸,娓娓道出當今女性所面臨的惶恐及不可逃逸的牽絆,探索存在於現代社會中女性的懊惱、憂慮、迷失和找尋自我。 有執著於和已死的丈夫延續愛戀的母親;抱著孩子與其相依爲命的韓國女星;試管受精長大的美國孩子,對自己身世的質疑;以及中國快速轉變的社會中,在工作、家庭兩者間矛盾的女性。 此次戲劇藝術季繼東京演出後,將陸續在橫濱、名古屋、兵庫及沖繩等地巡迴。現代戲劇協會表示,下一年度的國際戲劇祭,擬邀請台灣的劇團參與演出。 (襲加) 白桃房舞踏東京、紐約同歩演出 巴靜嶺與白桃房舞踏團將於三月八、九日,於東京銀座舉行一項超越時間與空間的'97 Telepresence演出。 這是繼去年三月再度結合藝術與科技的映像演出
-
即將上場
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
新竹市舉辦的九七竹塹國際玻璃藝術節已於二月二十一日展開,活動地點位於新竹市麗池旁(即東大路與公園路交叉口)。此項活動除了以玻璃爲主題的四個主題館展覽外,還有相關講座及玻璃工房的璃璃製作示範,整個活動預計在四月六日結束。 此外在玻璃劇場的演出,安排於每週末下午四點鐘開演。有一系列節目透過音樂、戲劇、舞蹈,展現爵士浪漫、抒情、炫麗與激情的多樣風情。妙傢伙默劇團及博神羅賓等團體演出逗趣熱鬧的兒童劇及魔術,現場還請小朋友上台與表演者們同歡,敎小朋友怎麼變魔術。
-
特別企畫 Feature
碧娜.鮑許
一般的藝術家反省當下的文化現象,偉大的藝術家超越、開創一代美學;世紀的跨越之際,三位重量級劇場大師分別來到了台灣生於1940的碧娜.鮑許、1942的菲利普.格拉斯及1943的梅芮迪斯.蒙克不到六十歲的他們,將是邁開21世紀跨欄第一步的先鋒。 「或許我不應該去試著理解我的想法,而應該著重我的感受。畢竟我仍在從事創作的過程,我完全無法得知結果會如何。」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菲利普.格拉斯
「我們不需要爲觀衆的認知能力太過擔心;因爲,觀衆永遠知道如何去爲他所看到的東西找到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