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現代戲劇講座
測繪現代戲劇 導論寫實主義到後現代主義的戲劇與劇場
我們都是「現代」人,生活在「現代」的社會,如果我們不知道「現代」的戲劇發展過程,那麼,無論是做爲一個劇場藝術家或一個欣賞者,我們對表演藝術的熱愛都會有點心虛:上焉者人云亦云,慌慌張張地繞著地球跑;下焉者抱殘守缺,以自己的「最愛」來遮掩自己的無知。這兩種心態有時甚至荒謬到看完一齣自己很不喜歡或甚至看不懂的演出時,還必須強顏歡笑,說這是一個很美好的夜晚
-
現代舞講座
赤腳與不赤腳 現代舞蹈概說
十九世紀末,伊莎朶娜.鄧肯主張脫掉芭蕾舞鞋,赤脚而舞。她的理論讓許多跳舞的人重新思考什麼是舞蹈,也刺激他們開始各種瘋狂的舞蹈實驗,形成今天現代舞百花爭奇的面貌。
-
劇場思考
介於文字與肉體之間 淺談西方戲劇人物的分析走向
「戲劇角色看似發明自己的話語(discours)。實則全然相反:是戲劇角色的話語經由導演的解讀及詮釋從而創造戲劇人物。」──P. Pavis(註1) 歐陸當代劇場的菁華,即在於導演與演員共同努力探尋表演的各種可能性。因此一齣叫好的舞台劇表演通常在演技上皆有創新之處,令人過目難忘並啓人深思。 從當代歐陸戲劇理論來看,學者及導演已不再將戲劇對白單朝心理解剖的方向出發。尤有甚者,戲劇符號學者質疑戲劇人物的發言主權(sujet),釐淸戲劇角色的文本(texte)及外人加諸其上的各種心理動機解釋。
-
書介
三詰《柴科夫斯基論音樂》
這本翻譯的語錄型書籍,因爲是「三合一」,內容偶有重疊;又因爲是大陸譯名,讀者得自動將「德彪西」換成德布西最重要的是譯名不加註原文,減損它的準確性和參考性。藝術書籍甚重細部品質,一旦出版的不好,很可能破壞同類書籍市場。
-
書介
我是一名舞者 瑪莎.葛蘭姆自傳《血的記憶》
記憶猶新的是「她」和她的舞者們,雍容地站在國家劇院的舞台上,答謝觀衆如雷掌聲。那年,「她」九十六歲,完成了這本傳記,從她遙遠的童年說起
-
專欄 Columns
好奇和喜愛之餘 談蒙藏樂舞的展演
在一股蒙古熱潮的展演中,我們對蒙古文化、歌舞、樂器的認識有多少?對於引介少數民族樂舞,我們如何轉好奇爲尊重,變喜愛爲認知?
-
專欄 Columns
尋根的當代華文戲劇
根是不是只能以土地作爲象徵?原鄕的意義可能由土地延伸到文化,由自身所延伸的理想,有時亦可與土地或文化同値。
-
專欄 Columns
消失中的聖誕歌聲
高科技廠商拚命在硬體、軟體上出奇制勝,務必要把孩子們拴在電視螢幕前,讓他們忘掉聖誕老公公和他的鹿車,把節日消磨在電子遊樂器上。
-
回想與回響 Echo
李國修的戲劇與關懷 《徵婚啓事》觀後
人的寂寞是由於不能與別人溝通,而不能溝通的癥結又出在人的自我僞裝。
-
回想與回響 Echo
再談《徵婚啓事》
儘管我知道劇本是這麼寫的,但當我看到舞台上一個叫「陳玉慧」的女人時,我還是非常吃驚。我從來沒想過自己竟然可以成爲劇中人物。老天,怎麼形容那一刹那呢?我想,大概是一種「突兀的幸福感」吧
-
回想與回響 Echo
女扮「張生」不只悲情!
越劇的演出純由女演員擔綱,劇中呈現出的哀怨淒美,將悲情女性化的偏愛發展到了極致,但有時卻過多地表現了文化中某些負面因素,也造成戲劇發展上面臨的窘境。
-
回想與回響 Echo
小百花.大志向
小百花越劇團之所以堅拒各項外來影視媒體的挖角,全心執著越劇藝術及致力精緻改革,使之能更受廣大群衆喜愛,實在是由於她們懷抱著將越劇藝術推上中國第一劇種的胸懷。
-
台前幕後
林璟如的針線情
十幾年來,雲門舞集的節目單上,林璟如的服裝設計始終是使作品生色的環節之一,像《紅樓夢》的羅繡斗蓬、《涅槃》裡鑲金流蘇的方塊大布,《輓歌》裡羅曼菲天旋地轉飛揚起的大圓裙,而當代傳奇劇場的《慾望城國》、《王子復仇記》、太古踏舞團的《生之曼陀羅》,也都是她肆無忌憚的創意將舞台上的角色活化了起來。
-
音樂
恢弘琴聲中的悵憾 瑪麗克蕾兒.亞蘭演奏會
在Grove音樂辭典中佔有相當篇幅的瑪麗克蕾兒.亞蘭,所灌錄的唱片不計其數,而她有關管風琴音樂的硏究著作更是影響深遠,此番僕僕風塵來台演出,受益的民衆卻是有限。
-
戲劇
看不見的劇場 《御林樣萬萬歲》引發的思考
當台北這個劇場生態中一切的主張與宣稱皆有齊頭平等的地位時,辨明什麼樣的關懷與處境在觀衆心中具有眞實性,可能才是眞正的挑戰。
-
戲劇
爲兒童劇評催生 《城隍爺傳奇》觀後感
這幾年來國內劇壇展現無比蓬勃的朝氣,不但培養出一批忠實的觀衆,也帶動了劇評的發展,爲戲劇界的前景奠定了足令人寄予厚望的基礎。然而在這一片新氣象中,卻有個角落,雖然不乏有心人耕耘,似乎格局難展,未能霑沐劇評界的靑睞。兒童劇場獨佔這個角落。本文試爲抛磚引玉,就兒童心理的觀點(即使未能完全擺脫成年人的眼光),勉力一評《城隍爺傳奇》。
-
歌舞
蒙藏風情今時景
兩場「蒙藏之夜」的演出,使得台灣觀衆能夠親近遠在天邊異族同胞的民俗風情。遺憾的是,場地設備不良,少數觀衆不懂禮貌,造成了欣賞節目時的干擾和不快。
-
即將上場
末世紀舞蹈
舞蹈一定得優雅或充滿喜悅、歡樂嗎?舞蹈家陶馥蘭的新作將以粗樸的肢體語言,汲取其多年觀察民間祭儀的心得,呈現世紀末亂象的驚動和心悸。
-
即將上場
誰說過年只合放鞭炮 鬥陣來看戲
陽春二月,旣是上班族辛勤工作一年來熱切期待的春節假期,亦是學生們寒窗苦讀與期末考試打拚後的歡樂寒假;因此,以年輕學子爲參與主力的舞台劇活動,在這個月明顯地停鑼封箱。然而,舞台活動並未因此慘淡失色。
-
即將上場
俄羅斯的冰封熱情
年關將屆,音樂節目數量縮減不少,而挑大樑的都是俄籍音樂家。不過,他們都實力不凡,具有高度欣賞價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