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爵代舞蹈劇場「煙花易冷」 爵美登場
爵代舞蹈劇場最新作品「煙花易冷」,由團長林志斌和藝術總監潘鈺楨兩位編舞家各自以男女不同觀點、時代背景不同畫分、東西方肢體美學對照,分別詮釋表述心中不同年代的愛情觀和緣分。
-
野孩子肢體劇場《繁花聖母》 性╱愛無別
野孩子肢體劇場最新製作《繁花聖母》,將法國一九三年代的社會融進現代議題,除了體現小說中跨性別者、性工作者的萬種樣貌,更試圖用一種如同法國小說暨劇作家尚.惹內(Jean Genet)筆下衝擊式的華麗,將性別、罪罰、情慾等經常被視為「不可說」的議題,透過演出赤裸呈現。 惹內一生始終不容於現代社會秩序,從棄兒的身分到小偷、流浪者、賣淫者、同性戀者,他在教養院、監獄、路邊及勞改所度過的時光,卻成為他的創作靈感,其寫於獄中的自傳式小說《繁花聖母》,將當時社會底層(跨)性工作者的掙扎、情慾與哀愁透過華美且風格強烈的文筆體現無疑。 導演姚尚德表示,細讀《繁花聖母》,內容多半描寫情慾感官,可以發現惹內思若湧泉,把情慾刻畫極為深刻,將所有世俗理解為低俗的事情描寫得具有神聖性。「不僅如此,惹內思緒跳躍,看他的文字如同一個冒險遊戲找關鍵線索,從各處拼拼湊湊,才能大致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及每個人物互相的關係。」 姚尚德延續惹內在《繁花聖母》的體裁,戲裡大量表現露骨情慾,從視覺、服裝到音樂,統一以「拼貼」方式呈現。此劇並與台灣當代藝術家黃彥超合作,他說,創作媒材利用各種廉價塑膠廢棄物,拼湊成華麗的服裝、藝術裝置,如同惹內文字下的人們,俗麗且神聖地生活著。 因應非主流性題材,並呼應劇中氛圍,《繁花聖母》這次演出跳脫制式表演場館,選擇台北微遠虎山的寺廟及戶外空間,以環境為舞台,讓演員與環境衝撞出更多立體面向。同時,增加週六午夜場,邀請台灣變裝皇后「飛利冰」壓軸演出,也會在戲裡獻唱。
-
2018李寶春精演新老戲 京劇新星熠熠閃耀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本週推出「2018李寶春精演新老戲」,特選三齣過去創演的好戲,由李寶春與兩岸首席大花臉楊燕毅攜手年輕演員登場搬演。
-
《木蘭少女》四度重製 八月榮耀回歸台北演出
二九年,台大戲劇系創系十周年作品《木蘭少女》演出後獲得劇場界高度評價,二一一年由瘋戲樂工作室和台南人劇團合作重製。今年八月將四度重製,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八場。
-
黃大徽《春之祭》 一場不尋常的祭典
香港編舞家黃大徽與舞者程偉彬、洪俊樂、盧敬燊、蘇樂鍵一同來台,將於本週末於台北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演出《春之祭》的驚人魅力。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在暑假,迎向K-musical熱潮!
繼去年邀請日本原創音樂劇《死亡筆記本》來台,搭配台灣原創音樂劇《木蘭少女》的演出,今年臺中國家歌劇院繼續「夏天來台中看音樂劇」的企畫,請來兩組韓國表演節目《搖滾芭比》與《光的來信》,讓台灣觀眾首度感受到韓國音樂劇的熱潮! 韓國音樂劇發展至今,已有「亞洲百老匯」的美譽,作品產量與經濟效益幾可與紐約百老匯及倫敦西區相提並論,有世界第三大音樂劇市場之稱。此次訪台的兩個作品,也正好反映了韓國音樂劇自一九九○年代起飛迄今的兩種演出類型:如《搖滾芭比》是將歐美作品改編成韓語版本演出的授權音樂劇,《光的來信》則是原創中小型音樂劇。於此同時,台灣亦有演出單位,正力邀另一齣改編自舞台劇的音樂劇演出《王世子失蹤事件》,可能會在今年下半年與台灣的觀眾見面。趁此機會,本刊特地造訪韓國,專訪參與這幾齣作品的演員、導演及編劇們,與讀者分享韓國音樂劇的發展歷程、他們在演出現場的創作經驗,同時也走訪韓國音樂劇的兩大重鎮首爾大學路與大邱國際音樂劇節,一探兩地如何能成為孕育中小型音樂劇的搖籃、培訓音樂劇人才的基地。 其中《搖滾芭比》除了將在七月於臺中國家歌劇院演出外,八月也將在臺大綜合體育館搬演。整個製作分為英語版及韓語版,英語版本由韓裔美籍演員Michael K. Lee 主演,他曾在美國接受音樂劇訓練,並於百老匯登台演出,移居韓國之後,他的演出經歷和表演實力備受矚目,使之在眾多授權作品中擔任主角,並受邀擔任音樂劇選秀綜藝節目「魅影歌手Phantom Singer」評審之一,儼然成為音樂劇表演雄霸一方的代言人。而韓語版演出則由去年在韓劇《機智牢房生活》裡表現令人印象深刻的實力派演員丁文晟,及作品橫跨電視、電影、舞台劇與音樂劇的硬底子演員吳萬石擔綱。 《光的來信》則為韓國藝術文化委員會之下Glocal Musical Live計畫的第一屆得主,這個以原創音樂劇作品為重心、企圖培育編劇新人的長期計畫,協助作家韓在恩完成了她希望能在劇場看見的故事題材關於一九三○年代,文人作家彼此惺惺相惜的純真情誼和創作熱情。由近年因韓劇《秘密森林》與《機智牢房生活》知名度大增的李奎炯,及活躍於韓國音樂劇舞台的金鐘九,將在台灣不同的演出場次中,飾演那位收到了「
-
平心而論
我是誰?
黃于芬:「我覺得在我人生的各個階段,總是會適時出現機會,雖然事前會有許多因為「無知」而產生的恐懼,但往往事情真正發生時,其實並沒有原先想像得那麼可怕!能有這些機會,是我比別人幸運的地方!」 平珩:「不是幸運吧?多少人因為恐懼而逃避,而妳視之為機會,妳是掌握了機會,一路才能有所獲吧?」
-
音樂飛行
從過去走來的沙龍小品
「廣闊版」的夜曲有其嚴肅性與深層思維存在其間,遠遠超脫時下一般的商業與俗尚範疇,但是把古典音樂洗去風味變成音響結構就是解答嗎?不過若是把Pollini的夜曲演奏與一些打著古典音樂旗號,但實際上場面多過於內容,聲勢多過於真心真情的製作,讓我在二者之間做個選擇,我想還是寧可去聽聽來自「過去」的「未來」夜曲吧!
-
A Bigger Picture
戲劇,是從門隙看出去,還是從窗戶看進來?
觀眾未必都能區分各種觀看的性質,是以,「放大」便有新鮮、奇觀造成的興奮,「電視(劇)」又不會使形式凌駕了內容上的安全感。一新一舊一生一熟的配搭,因此並未因為科技進步而給劇場創作造就新的角度,新,就是開拓之前未有的想像空間。 舞台,是想像的天堂。導演,是從那兒來的信差。
-
演出製作事二三
WONDER KIT——舞台監督的工具箱
打開舞台監督的工作箱,你會驚訝竟是如此的包山包海從各類文具、各種工具、醫藥衛生用品,到安慰身心、讓人可以安心工作的各種小物要讓一場演出完美呈現,這箱「家俬」,可說是舞台監督的守護者。
-
紐約
普立茲音樂獎打破傳統 首度頒給流行樂界創作者
向來得主以古典樂創作者為主的普立茲音樂獎,今年打破傳統,首度頒給來自流行樂界的創作者饒舌歌手肯卓克.拉瑪,震撼了樂壇!評委還特別公開解釋,普立茲獎對音樂的界定,從來就沒有分類別,有人認為這可視為普立茲獎對黑人音樂的肯定,但也有人認為拉瑪不需要普立茲獎來錦上添花,反而是普立茲獎想要借拉瑪自抬身價,增加大眾對其的認同。
-
柏林
在位僅七個月 柏林人民劇院總監在爭議中下台
去年九月才風光推出接任後的首個演出,柏林人民劇院總監德康卻在爭議聲中,在今年四月主動請辭,除了其經營計畫在接任前就已經引發員工與觀眾的反對,接任後則因其策劃的節目花費高昂費用邀請各領域藝術家參與創作,但卻無法為劇院建構定目演出,導致節目品質與票房的下滑,以致財務出現危機,也導致他的下台求去。
-
倫敦
歌劇《愛與暴力的啟示》 班傑明、昆普、米契爾再次合作
繼《進入小山》、《寫於膚上》之後,作曲家喬治.班傑明與劇作家馬丁.昆普再度合作,五月在倫敦推出了新歌劇《愛與暴力的啟示》,並找了英國劇壇的話題導演凱蒂.米契爾執導,相當引人矚目。《愛》劇是有關一位國王被迫在愛與政治責任之間作出選擇的故事,靈感來自愛德華二世與康沃爾爵士的同性關係,以愛德華二世兩個兒子的視角敘事。
-
巴黎
六八懷舊風暴 席捲巴黎劇院
法國一九六八年的五月學運對法國社會影響深遠,到今年剛好屆滿五十年,劇場界當年也發生了「占領奧德翁事件」,引發後來「文化平權」的浪潮。為了紀念此重要事件,今年奧德翁劇院特別舉辦了《五月精神》演出,以不同觀點突顯六八風暴對後世的啟發,南特爾.亞蒙迪劇院的「世界無限可能藝術節」則以當代創作回顧六○年代一系列的抗爭運動,追尋創建烏托邦的可能。
-
上海
再愛一次GO不GO 張軍崑曲萬人演唱會盼再造顛峰
四百年前崑曲的盛況,千人於蘇州虎丘PK飆歌,這是崑迷樂道的盛事,明朝的流行曲,如今是非遺雅樂,想要重現輝煌,改變勢在必行。近年專注於崑曲普及推廣的張軍,特地在五月十八日世遺紀念日這天舉辦「水墨新調新崑曲萬人演唱會」,演出將崑曲結合時下的搖滾、饒舌、歌劇、民樂、合唱等形式,一場高度策畫性又銜接非遺的發展軌跡,又巧妙結合了個人演藝生涯小結。
-
香港
2017香港演藝界各有成績 不同獎項鼓勵業界再進一步
近期適逢各表演藝術獎項發表,也可一覽過去一年的業界成績,除了有劇場人跨足電影圈得到好成績外,表演藝術界舉辦經年的「舞台劇獎」與「小劇場獎」也備受關注。其中年輕編劇胡境陽的成績受兩獎肯定,顯見香港年輕編劇的能量提升;另方俊杰以素人學生演繹的音樂劇《奮青樂與路》拿下舞台劇獎最佳導演,也以與演藝學院學生合作的《Lysistrata》獲小劇場獎最佳導演,成果斐然。
-
戲劇
貼近時代的翻譯 再現台灣文學經典
繼《馬克白》之後,阮劇團再次與日本導演流山兒祥合作,搬演台灣作家王禎和的小說《嫁妝一牛車》,這部台灣文學經典曾被改編成電影與電視劇,卻是首度搬上舞台。作品年代距今有五、六十年,如何找到能與現代呼應的共鳴點,是編劇林孟寰與台語翻譯盧志杰的挑戰,透過細節堆疊的語境、深入呈現女主角阿好的心境阮劇團打造了屬於他們的當代譯本。
-
藝術節
鄉村與城市的文化滋味 新馬戲暗藏深意
由幾位具有傳統馬戲背景、也積極探求新馬戲表現方式的越南創作者們聯手創作的《城鄉河粉》,試圖將北部村莊和南部都市的兩種生活方式相互結合、並陳、碰撞、呈現,以新馬戲的表演形式,呈現越南城鄉之間、新舊文化之間的種種對比和象徵,有著時代變遷之後、經濟發展之後的暗暗省思與回望。
-
TSO精選 TSO Choice 【TSO瓦格獻禮7】愛.無盡
超脫極限 帶來濃郁的俄國風味
TSO「愛.無盡」音樂會將演奏兩首膾炙人口的俄國經典,並特邀俄羅斯鋼琴家安娜.維妮斯可雅,與樂團合作其中有「最難演奏的鋼琴協奏曲」之名的拉赫瑪尼諾夫《D小調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維妮斯可雅表示,她對俄國作曲家的曲目理解幾乎是「直覺性」的,因為「俄國作曲家就在我的血液當中。」與維妮斯可雅曾有多次合作的TSO首席指揮瓦格坦言:「與她一起演奏音樂是非常挑戰的!她總是準備充分、了解她想要的是什麼,與此同時,她也期待指揮與樂團做相同的回應。」
-
藝號人物 People 日本合唱指揮暨作曲家
松下耕 讓歌聲響起 飛越世間藩籬
他曾因被老師否定音樂才華,離開專業音樂學習之路,但終在合唱團中重新找回學習音樂的快樂;他透過重新編寫日本名謠,將日本民族的共同記憶,藉著歌聲讓世界上更多人知道他是松下耕,是國際知名的合唱指揮,也是優秀的合唱音樂作曲家,曾與台灣多個合唱團合作過的他,近期更接下拉縴人男聲合唱團的藝術總監一職,與台灣的情誼更形緊密,令人期待能讓他們合作唱出的悠揚歌聲,穿越世界上的所有藩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