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搜尋
-
達人推薦 本月我想看
NSO「極致古典」
關於「天后級」的單簧管演奏家莎賓.梅耶的豐功偉業,相信樂友們已經耳熟能詳了,在這裡也不再贅述她被卡拉揚欽點,卻沒能如願成為柏林愛樂首位女性團員的故事,不過「塞翁失馬」卻讓她卅年來成為全球最炙手可熱的單簧管演奏家。 在一篇廿年前的訪問中,她曾提及單簧管的歌唱性如同歌劇中的女高音,從她近年演出的曲目,也不難看出對歌劇大師作品的喜愛,今年演奏過多次莫札特協奏曲,來台北的曲目是韋伯的《小協奏曲》。 韋伯是浪漫時期的偉大的歌劇作曲家,也是繼莫札特之後對單簧管音樂最有貢獻的人,因為他有一位摯友演奏家巴曼,猶如莫札特有史塔勒。梅耶認為韋伯的單簧管音樂裡有更多的歌劇元素,《小協奏曲》的規模雖然不大,但是由一個悠長的高音開始的序奏,立刻把我們帶入歌劇的場景,梅耶將會展現她如同Prima donna般的魅力。
-
布拉瑞揚舞團新作《無,或就以沉醉為名》 回味原民美聲
廿年多前,編舞家布拉瑞揚在雲門舞作《九歌》裡聽見Senayan、Muagai、Ivi演唱〈婦女吟唱〉,驚為天人;現今,他將與「三位天后」合演《無,或就以沉醉為名》,回味美聲。
-
2017雲門劇場家庭音樂會 Trio Zilia「精靈的一天」
由李宜錦、連亦先、王佩瑤三位頂尖音樂高手組成的Trio Zilia,六月三至四日將在淡水雲門劇場舉辦「精靈的一天」家庭音樂會,為孩子規畫一趟好聽好玩又好吃的輕旅行。
-
2017臺北藝術節 八國藝術家共探「城市,及其未來」
2017第十九屆臺北藝術節,以「城市,及其未來」為策展主題,邀請八國的藝術家及台灣優秀創作者,共十一檔節目、一檔展覽,五十四場精采演出,展現藝術的力量。
-
高俊耀《親密》 嵌鑿東南亞歷史暗影
窮劇場編導高俊耀以英國劇作家哈洛.品特不同時期作品作出發,從中得到一些啟示與靈感,重新編寫成一個新文本《親密》,透過角色關係的流動,發現許多耐人尋味的思索與詮釋。
-
佛朗明哥巨星卡勒凡《黃金時代》九月來台演出
被英國《衛報》譽為「此生一定要看一次的舞蹈家」的西班牙佛朗明哥巨星卡勒凡,應雲門劇場與臺中國家歌劇院共同邀請,九月將首度來台演出經典舞作《黃金時代》。
-
王者交鋒—蕭邦鋼琴冠軍阿芙蒂耶娃與NSO
第二位奪得國際蕭邦鋼琴大賽首獎的女性鋼琴家尤莉安娜・阿芙蒂耶娃將於五月廿八日訪台,與以色列指揮丹尼爾.鮑伊可和NSO合作演出莫札特與柴科夫斯基的協奏曲,令人期待。
-
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五月十三日網路直播茶館劇場試演
香港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將於二○一八年底開幕,主辦單位特別推出茶館劇場試演,五月十三日更透過官方Facebook專頁及YouTube頻道網路直播,以饗全球粵劇戲迷。
-
簡練風格氣韻獨到 羅莎舞團三度來台演出
2017TIFA再度邀請歐陸舞蹈女王安娜.泰瑞莎.姬爾美可創辦的「羅莎舞團」來台,以簡練的獨特風格帶來《時間的漩渦》及Fase兩個作品,讓觀眾有機會親炙舞蹈女王風采。
-
台北新劇團「新老戲」 京崑合體
台北新劇團「李寶春精演新老戲」,六月將推出三齣經典作品:《知己》、《趙匡胤》和《寶蓮神燈》,辜公亮文教基金會特別推出限量「孝親套票」,向媽媽們致上最崇高敬意。
-
歷經卅五年 劉若瑀向恩師交出作業
「老師,卅五年了。這是我的作業,〈莊周夢蝶〉我完成了!」優人神鼓推出新作《墨具五色》,藝術總監劉若瑀在創作過程中撿拾起於美國加州與劇場大師果陀夫斯基的記憶。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不只是改編
改編,向來是劇場中常用的手法,但是創作者如何在原著的基底下展現自己所想,而又不失原著的精神,這往往都是很難的課題。曾以《奧塞羅》一劇在台灣深受好評,現今歐陸當紅的導演凡.霍夫,無疑是拆解經典的箇中好手。而將在五月底TIFA登場的《源泉》,雖是他第一次改編自小說的作品,但自二○一四年推出後,就受到全球劇場的矚目。 這次他挑戰的同名小說《源泉》,為作者艾茵.蘭德歷經七年撰寫,於一九四三年出版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也是奠定作者於世界文壇的崇高地位的作品。原著影響力之深遠,其探討的議題業已進入思想與哲學的領域,但在蘭德的筆下,除了小說本身的所探討的議題深刻外,每個主人翁都亦有血有肉,並富深厚的人性,這也是成為凡.霍夫第一眼相中本書,吸引他改編的原因。當然,在書中圍繞的理念之爭及直指創作本質的種種質疑與探尋,更是成為導演亟欲將它般上舞台,要與觀眾共同思索的主題。但如何將共計九百八十頁、上下兩冊的鉅著,搬上舞台?並藉著劇場的空間流動,以多角度的視覺呈現多方面的議題,提供觀眾一個獨特的視角、傾聽和思考的可能?這絕對是考驗及體現凡.霍夫導演的功力所在,相信也是每位觀眾在看完演出後回味、讚嘆之處。 同樣是改編,也同樣的要在五月份登場的「新點子劇展」,這次以「後.真相」為題,讓導演王嘉明、高俊耀、李銘宸對上莎士比亞、品特與戈爾德思,開展另一種改編與創作的型態。在古希臘,劇場就是一個辯證的場域,一個追尋真相的所在,但在這個社群網路與即時通訊軟體氾濫的年代,因「後真相」現象下所催生的許多狂人、網紅與民粹的此時,劇場,或甚而藝術,又能發揮它多少的功能?或是該站在何處、以什麼樣的關係鏈結、角度切入,才能在現代人的生活中發揮它的應有的影響?我想,這是觀眾與藝術家在看戲、作戲的同時,更值得思考的方向,相信也是這次「新點子劇展」以「後.真相」為名,背後的真相。
-
專欄 Columns
若成大功要命長
看到他的表演上的美,原來有這麼多是掙扎出來的歷程,在舞台上和諧的剎那,就是他品味的時刻。這個年紀的演員,已經不是一時的陶醉,或者片刻的幸福,而是一種永遠的安慰兩年多了,每次同台演出,我對他,體會到的就是這個,這個不閃不爍不耀眼,而是內斂、渾厚、深蘊的一種美
-
專欄 Columns
追憶風華(上)
關於台灣小劇場舞蹈的濫觴,這時人、事、時、地都齊了。一批想要在這片土地發展自己的舞蹈的年輕人,有了一個小小的劇場空間,走出去是大環境的允諾和好奇,於是他們在這裡開始了摸索與探險。我說那是一個「good old day」,因為所有想嘗試的事好像都充滿了被鼓勵的支持,而年輕的我們什麼都沒有,所以一切都輸得起,就這樣這一批人就開始上路了。
-
專欄 Columns
老爸,我會是什麼曲子?
關於舒曼的《狂歡節》,據說,蕭邦曾說出「這根本不是音樂」的評斷。你可以說他們倆個性不合。舒曼比較愛好和平,想要與人建立友誼,但蕭邦卻是冷漠高傲的。如果這兩位作曲家做了「你是什麼寵物」的測驗,舒曼應該是隻猛搖尾巴的拉布拉多,而蕭邦則會是隻自覺很酷、懶得理你的加菲貓。
-
專欄 Columns
走
舞台的布局,如風水般,引發動線不同的視覺律動,音樂與視覺交織成作品性格的命盤,每一景如同不同流年或是磁場的變化。因此,舞台形式的決定,「走」優先於劇本設定背景,人的進進出出、走來走去、靜默、移動、喧囂,甚至比台詞來得重要
-
企畫特輯 Special
重返潘朵拉星球 打造新世紀神話
二○一五年,詹姆斯.卡麥隆與太陽馬戲破天荒跨界共製的劇場革命新作《阿凡達前傳》,以電影裡的虛構世界為舞台,將電影中的納美人世界延伸,講述人類踏足潘朵拉星球之前,星球上所發生的傳奇冒險故事。這個結合了頂尖舞台科技與優秀表演人才的製作,將在七月造訪台灣,邀請所有熱愛感官刺激的觀眾,在潘朵拉星球展開一場此生難忘的精采冒險。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華裔作曲家杜韻 歌劇《天使之骨》獲普立茲獎
華裔作曲家杜韻四月初以歌劇《天使之骨》榮獲今年普立茲音樂獎,成為一九四三年首度頒獎以來第七位獲獎的女性作曲家。該劇以寓言方式寓意非法的人口流動;而即使出發點良善的人,也可能被環境所迫改變對非法移民的立場。杜韻表示,以藝術呈現當代社會問題對她而言是很正常的。《天使之骨》最受好評的是其融多種風格於一爐的作曲,正反映出當代社會的眾聲喧嘩。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流亡劇團《冬之旅》柏林首演 難民在劇場發聲
柏林高爾基劇院成立的全新劇團「流亡劇團」,於四月初首演了《冬之旅》,由難民組成的演員透過一場為期兩週的德國、瑞士巴士之旅,在台上虛實交錯,演員把自己的真實故事、身分編織入戲,把在德國所體驗的各種文化震撼都說出口。作品《共同境地》曾來台的導演雅葉.洛能讓《冬之旅》充滿幽默,但笑聲並不輕盈,這齣戲把難民傷痛置放在舞台上,控訴戰火的無情。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拿下九座奧立佛獎 哈利.波特創紀錄
今年的劇場盛事奧立佛獎於四月初頒發,正在倫敦西區演出的《哈利波特:被詛咒的孩子》創下奧立佛獎紀錄,一舉奪下九座大獎,包含最佳男主角、男女配角、最佳導演、最佳新劇本獎等,其中演妙麗的史瓦濟蘭女演員杜梅茲威妮,當初公布演員名單時受到質疑,現則獲得女配角獎肯定,她在領獎致詞時強調自己身為「難民」的過往,有意回應英國社會現今的相關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