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萬噸筒倉將化身為演藝大舞台。(2017上海國際藝術節 提供)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上海國際藝術節熱鬧開幕 碼頭筒倉也成表演舞台

今年的「上海國際藝術節」於十月廿日在上海大劇院開幕,除了雲集四十五檔中外大小節目,也包含多項「節中節」、與民同樂的「藝術天空」系列,還有「藝術教育」與「扶青計畫」等。其中「藝術教育」與「城市空間藝術季」整合,在民生碼頭的舊筒式糧倉推出活動,包含僅一次的沉浸式演出,讓人從筒倉最上層玩到尾。

今年的「上海國際藝術節」於十月廿日在上海大劇院開幕,除了雲集四十五檔中外大小節目,也包含多項「節中節」、與民同樂的「藝術天空」系列,還有「藝術教育」與「扶青計畫」等。其中「藝術教育」與「城市空間藝術季」整合,在民生碼頭的舊筒式糧倉推出活動,包含僅一次的沉浸式演出,讓人從筒倉最上層玩到尾。

江南雖多雨,卻少見如今秋,日子有些濕意,直到雙十九的降臨——第十九大會議的召開和第十九屆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十月廿日在上海大劇院開幕,表演大型交響合唱《啟航》,突出傳承紅色革命基因,廿五歲的作曲家龔天鵬,成為歷屆藝術節開幕首演作品最年輕的創作者。

除了有多達四十五檔中外大小不一的展演劇目,另一個重心在於論壇和交易會,皆圍繞著政策性指示「一帶一路」,與「開天闢地」尋根及「創世神話」起源的美展。前來助興湊熱鬧的節中節,內容除了常規的「喜劇節」、「魔術節」、「朱家角音樂節」等,這回新增項目延伸到「嘉定戲劇互動節」。強調與民同樂的節慶、走惠民路線的「藝術天空」系列,大力放送到各區縣的文藝活動多達九十四場。另有「藝術教育」與「扶青計畫」項目,目標則是年輕族群,創造年輕力和積極性。

八萬噸筒倉化身舞台

由於政經歷史發展之故,往昔劇場多集中在浦西(黃浦江西岸),重要場地一直是浦西藝統天下,浦東人民想要在地看戲選擇極其有限。隨著開發東移,未來在浦東世紀公園周邊將新建兩個重量級的場館——博物館分館與圖書館的東館,日後的文化地圖,浦江兩岸一條橫貫中心城區東西向的文化軸線,人民廣場與浦東花木地區將成為軸線上的兩大核心,全市「一軸雙心」的文化布局將愈來愈清晰。

文化集聚帶的民生碼頭,百年前曾是上海港裝卸糧食、食糖的專用碼頭,該區域未來將成為陸家嘴金融城的「後花園」。與之相連的兩座高大筒型建築——萬噸級糧倉,如今已是黃浦江沿岸中心段保留的唯一的大型筒倉式建築,近期產業外轉後,糧倉被改造的方案是:四萬噸筒倉將被改造成為商業主體功能區,而八萬噸筒倉將化身為演藝大舞台!

有別於常態性劇場式的展演,本次上海國際藝術節的「藝術教育」,整合了「城市空間藝術季」,推出共享未來公共空間,四大主題展和十二個特展的動線式活動展覽,且安插僅一次的沉浸式演出,讓人從筒倉最上層玩到尾。這場獨特的沉浸式閃演,踏入流動的過程中,想要分辨誰是藝術家、觀眾和義工,除了報到打卡外,標誌性的腕帶是其關鍵。

多樣演出縈繞筒倉空間

演出有來自丹麥黑匣子舞蹈團的《七宗罪》。傲慢、嫉妒、暴怒、懶惰、貪婪、色欲、暴食是人性與生俱來罪惡的來源,舞作啟發自西方宗教觀,特色在於四個演員卻有七個面具,或戴或褪下面具,或在不同面具之間切換,人類內心在罪與美之間的痛苦、掙扎、扭曲、徘徊、搖擺,全都擬人化、舞蹈化了,透過肢體律動組合,把深藏在人性裡的罪惡與美好呈現出來。此外,還有少見的愛沙尼亞電視女子合唱團,年輕的歌者,演唱聖歌、民俗歌舞、和新爵士風,讓人很難像自己進入高四十八公尺的古董糖筒內,會聆聽到如此人聲環繞的妙音!

建築師柳春刀設計了外掛式的透明扶梯,當人拾級而下,浮晃視野的黃浦江景和碼頭壯麗,某程度上彌補了浦東人民當年只能無奈過江、尋求過夜生活的缺憾,從百年糧倉到世界文創、從米糖倉庫到藝術走廊的轉身,讓這個一度退去民生焦點歸於寥瑟的碼頭,重燃了新的共享面貌!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
評論與回響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
新銳藝評廣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