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啊文創,劇場人創作之外的最大挑戰?
日前驚傳,在松山文創園區旁經營五年的卡米地喜劇俱樂部,因房租飆漲,被迫在三月底熄燈另覓去處,這件事不禁令人納悶:為何在標榜文創產業的地域,卻連一處劇場空間都經營不下去?曾讓許多國家在世界發光的「文創」一詞,不知為何卻在台灣成了排擠創作者的惡夢,財團的生財妙方;而「文創園區」迄今也無法提供堪用的劇場,劇團仍要自己想辦法架燈、架觀眾席這一切,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日前驚傳,在松山文創園區旁經營五年的卡米地喜劇俱樂部,因房租飆漲,被迫在三月底熄燈另覓去處,這件事不禁令人納悶:為何在標榜文創產業的地域,卻連一處劇場空間都經營不下去?曾讓許多國家在世界發光的「文創」一詞,不知為何卻在台灣成了排擠創作者的惡夢,財團的生財妙方;而「文創園區」迄今也無法提供堪用的劇場,劇團仍要自己想辦法架燈、架觀眾席這一切,到底是出了什麼問題?
二○一三年初,柏林愛樂音樂總監賽門.拉圖投下了一顆震撼彈在二○一八年任期屆滿後將不再續任。從那一刻起,古典樂壇就像掀起了一陣狂潮,不分國際的媒體、粉絲、樂迷紛紛集中火力預測下一任總監會是誰?熱中程度只差沒有開賭盤。喔不,開不開也許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 為什麼這麼轟動?畢竟柏林愛樂是交響樂團的龍頭老大,音樂總監的作為影響的不僅是一個樂團,更有可能改變下個世代的古典音樂走向。這重要性讓柏林愛樂不得不積極運作,尋找最佳人選。在宣告今年五月十一日,將由樂團一百廿四位具投票權的團員做第一輪不記名投票後,誰料倫敦交響樂團在三月三日公布,拉圖將在二○一七年重回祖國懷抱,擔任該團音樂總監。 「我確信,給他們對的時間、對的環境和對的曲目,它就會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樂團』!」拉圖這段受訪,說的不是柏林愛樂,而是倫敦交響樂團,這教柏林愛樂情何以堪? 琵琶即將別抱、戰帖來勢洶洶,這口怨氣,究竟要靠誰來扭轉氣勢?檯面下的暗潮洶湧愈演愈烈,公告人選也已經開始倒數計時,在結果揭曉之前,本刊特邀台灣九位音樂達人,針對十位熱門人選進行票選,並列出心目中的名單,也邀請讀者們和我們一起,來為下一任接棒人押寶!
誰會成為柏林愛樂的下一任音樂總監,近期已經成為國際樂壇的熱門話題,歷經過號稱獨裁「指揮帝王」卡拉揚、曲目廣博的阿巴多及活潑多元的賽門.拉圖,這個名團要怎樣的人才能有本事來「駕馭」「領軍」?在玩起押寶遊戲前,透過解析前三任總監,讓我們為大家來分析,什麼樣氣質的指揮,才能站穩柏林愛樂指揮台?
從話題一開始,熱門人選就紛紛出爐。從老大師到年輕指揮都有人押寶,一時之間,台面上活躍的一線指揮全都成了懷疑的對象。然而,兩方的媒合就像婚姻,在互許未來前,彼此總得先有段曖昧時期;而有了良好的化學反應,往來次數自然頻繁。因此,本刊網羅近期與柏林愛樂合作愉快的指揮,製成一覽表;一方面藉機讓讀者了解十位候選人的背景與最新動態,讓您的預測多一分參考資料。 這次,我們邀請了九位觀察團成員,請他們一人投三票給自己心目中的人選,投票內容也一併在此呈現。
應本刊之邀,九位音樂達人終於丟出心目中的人選,也告訴我們為何他們作了這樣的選擇。他們各有不同的思索切入點,甚至提出本次候選名單外的遺珠,也提供讀者們參考,自己要如何圈出自己心目中的那一位
這次台灣音樂達人們的票選結果出爐,由尼爾森斯和提勒曼以七票之多並列第一,而上次參賽的楊頌斯位居第三,由此看出中堅世代頗受青睞。而其他不是年齡太大,就是已有好位置以待,削減了出線可能。但如果柏林愛樂想要世代更替,讓年輕指揮出線,也有不少年輕黑馬蓄勢待發!
將於五月一日起跑的第廿六屆澳門藝術節,以「此時.彼語」為主題,揭示藝術的本意是讓我們聽見另一個世界的開端,通往彼處的指南針。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共計卅檔的演出及展覽,超過一百場次的活動,在面積小人口密度高的澳門城區,可說是全城啟動。除了多齣亞洲首演的西方節目,本地劇團也積極參與,多樣多元的類型,澳門藝術節讓世人看到了澳門此時蓬勃迸發的表演風景!
【台灣】 第13屆台新藝術獎入圍揭曉 並開放提案徵件與國際評審對談 本屆台新藝術獎入圍名單揭曉,邁入突破視覺藝術/表演分類後進入第二年,今年入選名單依然以「跨界」及「人文關懷」為評選重點,入選者有以獨特的日常美學與題材開創劇場新風景的李銘宸,以《戀曲2010》、《擺爛》入圍兩項;討論人的存在命題的一當代舞團《WAVE.微幅》、周先生與舞者們《看得見的城市,看不見的人》;導演蔡明亮與視覺藝術家高俊宏合作的《玄奘》等14項入圍作品。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還特別開放提案徵件,搭建國際交流平台,讓國際決審來台與藝術家暢談創作與策展計畫。今年邀請國際決審有:法國蒙彼里耶國家舞蹈劇場總監Christian Rizzo,以及紐西蘭奧克蘭藝術中心總監Rhana Devenport。想讓自己的創作和想法被國際看見嗎?詳細徵件訊息請至台新藝術基金會ARTalks網站 talks.taishinart.org.tw/ 或電洽02-3707-6955轉1540林小姐。(張慧慧) 藝術新秀首次創作發表補助 即日起受理申請 自詡為新銳藝術家,卻苦無出道舞台嗎?文化部鼓勵藝術新秀進行相關創作發表,每年提供補助,分兩期受理申請,共有文學、圖文創作、視覺藝術、音樂、舞蹈及戲劇(曲)及影視媒體藝術等5類,舉凡本國國民個人創作之首次出版、展覽、演出、映演等都可提出申請,另經我國政府核准設立登記或立案之公司、法人、團體、獨資或合夥事業,亦可協助前開個人提出申請。詳情可參文化部網站(www.moc.gov.tw)。(張慧慧) 《阿章師の拉哩歐》出走 巡演台南、台中、嘉義、台東 《阿章師の拉哩歐》由國家兩廳院策畫統籌,委託台南人劇團承製,屬「藝術出走巡演專案」,由民間企業支持,結合藝術與公益為目標,重現台灣不同時期的時代記憶。劇中用「時代收音機」為創作概念,用現場廣播節目的情境,剪裁出老一輩人們生活與文化風俗。首演場在2015年1月10日晚上,國家兩廳院生活廣場聚集了八千多名觀眾。 為了讓演出不只發生在台北,更
在臉書上儘說美好的事,也許只是不想傳達個人壞情緒和負面能量,或者也只是好意。但既然生而為人,就都有正面提升和向下沉淪兩股力量的拉扯,我們的生活不可能總是正面美好,這也是永恆人性的鬥爭。總是美好的臉書訊息是虛幻不實的,誰會相信?
時間:二○一四年五月七日(左圖)、四月廿九日(下圖) 地點:澳門 龍華茶樓
趙自強,如果兒童劇團團長。一個專門講故事給孩子聽的人,說自己最喜歡的故事是安徒生童話「醜小鴨」,還曾經把它搬上舞台演出。不過,劇中醜小鴨並不是安徒生故事裡的那隻醜小鴨,就是一隻真正的醜小鴨,怎麼都變不成如世界名著所寫的美麗天鵝,「我就是想對孩子說,如果你不努力的話,醜小鴨變天鵝這件事是不會發生在你身上的。」 趙自強在一九九八年打造兒童電視節目「水果冰淇淋」即扮演「水果奶奶」迄今;二○○○年成立如果兒童劇團時,又在晚上黃金時段主持「九點強強滾」廣播節目;今年初如果進駐兒童新樂園經營「心劇場」,除週一休園,天天定點定時演出多場。 趙自強會這麼努力為孩子說故事,要回溯到大學時代。他扮成公益小丑到醫院表演,曾送玩具給一位罹癌的小朋友,鼓勵她打針吃藥,並答應半年後來看她。後來,他忘了這件事。直到隔年再來同一家醫院,才知道小女孩已去世。從那一刻起,他發願為孩子們做點事。 「水果冰淇淋」一播十七年、劇團已製作近卅齣大戲、「九點強強滾」現場直播,收聽人次難以計數,現在又有「心劇場」要顧。問他主持節目、創作及劇團營運幾乎占據大部分時間,不累嗎?「不累,這才是完整的生活。」趙自強句子短短的,臉上掛著笑臉,回答得肯定而感性:「我現在的人生價值,就是小朋友賦予的。」
在戶外環境的夜色、極大的新鮮感包攏之下,通過音樂的襯底與牽引,以及現場感官所能接收現場來自或遠或近作品們的色彩、線條、形體、聲響等,彷彿一個個舞台上的角色現身,雖然沒有使用任何言詞,仍可感知各個角色的鮮明性格,加上一些可見與不可見的動作、姿態、神韻,當下逐漸產生若干情境、互動、甚或可能的故事想像讓人聯想起全然沒有對白、充滿戲劇動態與文本意涵的「無言劇」
出身有百年歷史的糊紙店,從小就跟著父母做紙紮偶的藝術家張徐展,將這項日趨沒落的工藝化為其動畫作品的造型元素,打造出一齣齣帶著淡淡哀愁的「偶」戲。每尊登台搬演的走獸偶,都代表了在生命擂台賽上打拚的生命,而張徐展就像打造這些生死送往情節的說書人角色,可愛地吟誦悲傷的故事。
在第六屆金馬奇幻影展的加持下,這個月挑出幾部奧斯卡、威尼斯、坎城影展最新得獎作品,描繪著當代人類的紛爭,為什麼去迫害屠殺弱勢,透過電影的明喻或暗示,來追尋人性中的慈悲與善意。
對想回探台灣戲劇歷史的讀者來說,書市中的選擇向來不多,剛好最近出版的兩本書,或可填補缺憾。一是台大戲劇系教授林鶴宜增修了十二年前的著作《臺灣戲劇史》重新出版,讓這本為一句「通史」性質的台灣戲劇史得以再現;另一是劇評人于善祿集結之前發表文章為《臺灣當代劇場的評論與詮釋》,以他的看戲經驗為媒介,觸碰到整個劇場生態。兩書雖寫過去,卻是站在當下,思索未來。
在獲得今年葛萊美獎「古典樂類最佳管絃樂演奏」的專輯《黑暗城市》中,可以聽到作曲家約翰.亞當斯與薩克斯風手麥考利斯特,精采契合的創作與演繹,流瀉出豐富的美國精神;而日本薩克斯風名家須川展也也不遑多讓,在《須川展也演奏本多、吉松、伊貝爾、拉爾頌》專輯中演奏日本作曲家本多俊之與吉松隆為他創作的作品,也展現了當代的日本風情。
馬頭人,是馬還是人?是動物還是人類?是虛構的傳奇,還是現實的隱喻?EX-亞洲劇團《馬頭人頭馬》改編自印度劇作家Grish Karnad取材古老神話的《阿濕波變身記》HAYAVADANA,主角是一名因為母親與馬結合而被生下的馬頭人,終其一生的願望就是變成一個「完美」的人。在這個「變身」的敘事框架中,還有另一個三角關係的故事互為呼應:兩個好友約定在女神廟前自殺,其中一人的妻子哀求女神,讓兩人活過來。女神答應了她的請求,卻在慌亂中錯置了頭。有丈夫頭的人,有丈夫身體的人,誰才是真正的丈夫? 印度籍導演江譚佳彥表示,《馬頭人頭馬》的劇情以古寓今,透過魔幻離奇的情節,直指人性慾望的追求;表現形式交融肢體、吟唱、舞蹈、面具等亞洲劇場元素,更加入台灣原住民的歌舞文化,展現以「肢體說故事」的跨文化劇場美學。此作也是江譚佳彥定居台灣十年,對自我跨國生活異文化衝擊和表演思考檢視後的作品,由魏雋展、陳彥斌等演員共同演出。
以面具默劇表演形式聞名的德國弗洛茲劇團(Familie Flz),繼去年的黑色喜劇《天堂大酒店》後,將為台灣觀眾帶來全新作品《中年大叔青春夢》Garage DOr。故事圍繞著三位中年男子,他們各自擁有工作、剛懷孕的妻子、平淡的生活,但成為探險者、發明王、歌手的夢想揮之不去,現實生活的壓力不但沒有澆熄他們的熱情,反而激發更多瘋狂的想法,雖然像白日夢,卻樂在其中。 《中年大叔青春夢》以幽默手法將中年男子想要逃離苦悶、追求冒險的心境表現得淋漓盡致。全劇像是極富詩意的無言劇,透過表情空洞的面具及精準的默劇肢體,我們感受到角色在一成不變的困頓日子中,壓抑內心的狂想與希望。來到人生下半場,還可能有做夢的勇氣跟力氣嗎?就如同劇中三位大叔,無論是發明、飛翔、航行,即使旁人眼中天馬行空、不切實際,只要懷抱夢想,就可以不平凡。
《姐夠甜.那吸》是美國知名表演團體「開檔褲劇團」在一九九一年首度演出的作品。這部劇作試圖藉由解構經典劇本《慾望街車》對於角色設定刻板的性別認同,進而討論當代性別意識的多重樣貌。台南人劇團的新銳導演許芃,將在四月重新演繹這部劇作,她要面對的是兩個問題:首先是如何在改編作品上再改編並呈現出嶄新的樣貌;另外是如何讓國外劇本中探討的性別認同問題,使台灣的觀眾產生自我投射。對此,許芃採取的方式是更專注在演員的即興發想。與其刻板地置入在地性的台灣符號,許芃試圖經由演員們的集體即興創作,顯現彼此生活經驗的交織與碰撞。在這個過程中,即使即興的結果是一連串的NG場面,導演可能也正在當中找尋社會中隱含性別偏見的語言與行為。 如果在一般大眾的認知裡,非異性戀者的關係已經是個NG ,台南人劇團的《姐夠甜.那吸》或許能在NG中找出如何將國外劇本融入在地文化一種新的模式。
作為台灣成軍最早的絃樂團,台絃年年邀請國際知名的演奏家來台,除了全方位展現實力之外,長期與一流音樂家共同合作,讓樂團演奏實力不斷提升,近年到歐洲的演出更獲得當地的樂評的讚賞,一個全屬民間資助的團體,廿多年來堅持自己的道路實屬不易,更不用說台絃在推廣教育上的投入,兩年一度的台絃比賽長期以來更是發掘新一代的台灣演奏家,提供他們嶄露頭角的舞台。 將在四月十二日音樂會中與台絃共同演出的維特哈絲(Antje Weithaas),是現今德國最俱實力與聲望的小提琴家與教育家;台灣正流行造神,儘管不想一窩蜂,但我確實認為維特哈絲是個不折不扣的神級人物,且不論她曾贏得早期數個重要的歐洲比賽,演奏型態的多樣性及傑出的教學成就,更突顯了她身為當代一流演奏家的藝術價值。演奏同時,身兼瑞士伯恩室內樂團總監及德國柏林漢斯埃斯勒音樂院教職,教出許多傑出的演奏家,如小提琴家寧峰及對傳統及非傳統曲目如數家珍的台灣小提琴家吳孟平,都出自其門下。筆者在任職澳門樂團期間曾有過數次與其合作的經驗。平常多做中性打扮的維特哈絲抽起菸來嚇死人,演出前一根接一根,我不過陪著多抽了幾支,上台時弓就抖個不停,而她則一如往常地將貝多芬協奏曲拉奏得宛若天籟。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