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史實到劇場 政治人物的雙重扮演
莎翁歷史劇的主軸,是英國不斷的內戰與王位爭奪戰,透過作品,莎翁生動地在劇場展演過去君主的事蹟。而他筆下的英國君王,往往同時具有權謀者與戲子的兩面身分,都對自己是否能合宜、得體地扮演特定角色常有自我評估。透過莎劇理解到的英國歷史是片面與斷裂的,但從歷史劇的開展,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個政治扮演的例子。
-
特別企畫 Feature
說書人最終會被幹掉的解剖學劇場
王嘉明版本的《理查三世》藉由改編莎劇,提示馬克思式的歷史意識,意不在為理查三世翻案,而是希望在建構中還原歷史的歧義和生產過程。就像他借用了羅馬尼亞哲學家蕭沆的話作為序言:「每個人身上都沉睡著一位先知,當他醒來時,這世界,就多了一位恐怖分子。」題點出個人與群體對於世界中心的狂熱、歷史空想的激情與虛妄,從中質疑並挑戰既定的理念。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不斷破壞與重建 在地化也普世化
蜷川幸雄迄今執導過十六個莎翁劇本,其中如《馬克白》、《哈姆雷特》等更重製了多個版本,每次都是破壞與重建,可見莎劇對他的重要意義。蜷川的莎劇,讓日本文化元素與莎劇情節融合,目的在於讓原本屬於「西方正典」的莎士比亞更接近當代的日本的觀眾。對於亞洲而言,莎士比亞是在「近代化」的框架當中被引進的「西方正典」,文化上的劣勢讓莎士比亞在亞洲從來不是「中性的」,對蜷川而言,導演莎士比亞是挑戰世界,同時也是挑戰異文化。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從莎士比亞到村上春樹 讓文學在劇場活現
精力過人的蜷川幸雄,劇場題材涉獵之廣,令人驚嘆,不只擅長翻轉西方劇場經典,也讓文學作品化成舞台上的精采演出,如改編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前川知大的《太陽》,甚至把莎翁喜劇《第十二夜》改編成歌舞伎版,明星演員加上精采詮釋,讓觀眾為之迷醉!!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八○後」劇場新銳 挑戰莎翁長篇驚豔世人
莎翁上中下三本、十五幕、一萬句詩行、一百五十個角色的長篇巨構《亨利六世》,在法國少見全本演出,但一九八二年出生的年輕導演湯瑪斯.裘利,則不畏艱辛,從重譯、整編劇本開始,從二○一二年開始,終於在二○一四年七月於亞維儂藝術節推出十八小時的全本演出,舞台視覺豐富,敘事流暢,角色刻畫立體,贏得媒體一片讚賞,裘利也因此成為法國劇評界最看好的年輕導演之一。
-
節目掃描 Performance schedule
《英雄叛國Ing》 反思民主和群眾力量
在莎士比亞的劇作中,《科利奧蘭納斯》Coriolanus是較少為人搬演的作品,臺北海鷗劇場新作《英雄叛國Ing》卻改編自此劇,作為莎翁四百五十周年誕辰的紀念演出。導演宋厚寬說:「這個故事太冷門,就由我們來說吧。」 《英雄叛國Ing》是一個關於民主、戰爭和群眾的故事,講述羅馬共和國的英雄科利奧蘭納斯,因脾氣暴躁,被逐出羅馬,最終死在異鄉。宋厚寬表示,「如果人民莫名愛戴一個人,也會莫名的憎恨他。」莎士比亞用一齣戲,描述了輿論的可怕。台灣不就是處於這樣的輿論之中? 「到底是亂世出英雄,還是人民出頭天?」演出將帶觀眾思索,最近的社會運動,我們還記得多少?為了反抗走上街頭,舉起憤怒的拳頭,最後完成了什麼?宋厚寬說,科利奧蘭納斯的死,絕不是結局,他們將賦予這齣戲更多現代意義,藏進台灣當前政局,甚至可以讓觀眾聯想到昨天看到的新聞。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全部莎劇翻中文 中英文化交流攀上新境界
英國的文化觀光媒體部日前宣布,將耗資一百五十萬英鎊(約合台幣七千三百萬)讓皇家莎士比亞劇團將莎士比亞的所有劇作翻譯成中文。同時,將有十四部中國的經典戲劇作品翻譯成英文。此計畫也顯現文化交流的新做法與新思維,讓戲劇作品不只是巡演,還有機會以不同語言更新、發展,將跨國文化行銷、宣揚軟實力的策略提升至另一境界。
-
特別企畫 Feature
莎士比亞的當代之聲
凡.霍夫的取材從莎士比亞、莫里哀、易卜生到蘇珊.桑塔格、東尼.庫許納,也將電影劇本搬上舞台。要談他的導演作品,可以從他如何以當代觀點詮釋莎士比亞切入。凡.霍夫和他的舞台夥伴所創造的,便是努力在舞台上創造真實感觀眾與台上表演者的連結也因此而產生,於是莎劇不再遙遠,一如英國《衛報》對《羅馬悲劇三部曲》的評論:「凡.霍夫的手法令人萌生一種錯覺,猶如莎士比亞仍活在當代,今早才剛完成這部劇本的創作一般。」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活在當下! 玩味劇場的魔幻時刻
今年是莎士比亞誕辰四百五十周年,國家兩廳院特邀「莎士比亞環球劇院」再現伊莉莎白時期的《仲夏夜之夢》,本刊也特別舉辦「莎士比亞戲劇工作坊」,帶領教授表演藝術的高中老師進入莎翁的黃金年代,除了介紹劇作家的時代背景外,也透過分組讀劇,直接碰觸文本情緒。在同黨劇團團長邱安忱的引領中,無形地灑下藝術教育的種子。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文本風潮
經典搬演反映當下 集體創作顛覆文本傳統
入選戲劇盛會的劇作家前三名,是大家熟知的莎士比亞、契訶夫與易卜生。作為經典,德國劇場人特愛用他們的劇作諷喻當下。而入圍最多的當代劇作家,則以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葉利尼克為代表,她後現代主義式的寫作風格,給予導演很大的空間自由發揮。在搬演當代文本上,戲劇盛會反映了當前德國劇壇的兩股重要潮流:其一是導演與作家的合體,其二是集體創作。
-
特別企畫 Feature
情若真 不必相見恨晚
莎士比亞的作品跨越空間與時間,雅俗共賞,除了四大悲劇外,「愛情」也是他作品的重要元素。有什麼比起包藏著死亡威脅的愛更教人醒腦的?莎翁透過戲劇媒材興風作浪的悲歡離合,無不是希望深化現實生活中的人性尊嚴,光輝文藝復興「以人為本」的思想,從悲劇宿命中淬煉出最直最真的愛。於是,只要曾經擁有,何必一生一世?
-
特別企畫 Feature 舞蹈篇
「戲劇化芭蕾」扣人心弦 精緻舞劇傳世不衰
《羅密歐與茱麗葉》改編成歌劇或電影都極為成功,但要創作成舞劇則有相當難度。編舞家拉孚洛夫斯基與音樂家浦羅柯菲夫攜手合作的版本,攀上蘇聯時期「戲劇化芭蕾」的創作顛峰。而這次來台演出的麥克米倫版更是舉世公認的傑出舞作。這一切視覺上形象化的描摹,加上聽覺的深刻幫襯,讓舞劇《羅密歐與茱麗葉》永垂不朽。
-
編輯室報告 Editorial
誰怕莎士比亞?
說白了,莎士比亞在台灣,從來不是劇場的主流。雖然莎士比亞是劇場史上必讀的經典,但對大部分的國內創作者而言,卻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供在象牙塔裡的聖典;或不過是已經退流行、博物館中展示的一件文物。學院內研究、討論、搬演莎劇,與學院外的舞台實踐,往往存在著斷裂,甚至是落差頗大的鴻溝。為什麼科班出身的創作者,走出校園之後,不再繼續鑽研莎劇,甚至視莎劇為畏途?是不是累積了太多莎士比亞的偉大圖像,腦子裡只有這些刻板印象,而不再嘗試去理解它?到底誰怕莎士比亞?身為當代人,如何跟四百五十歲的老莎,稱兄道弟,當個相見不恨晚的好朋友? 以老莎的故鄉英國來說,四百多年來,莎劇並非一成不變。近幾年的莎劇製作而言,不斷地在挑戰、突破前人的作品。 例如,皇家國家劇院藝術總監海特納執導的《哈姆雷特》和《奧泰羅》,兩齣製作的場景都設定在當代,並融入當代議題,因此哈姆雷特穿著西裝T恤,奧泰羅則是穿著現代的陸軍迷彩服,更能增進觀眾的莎劇的認同。海特納說:莎劇的文本常是複雜的,即便是他,很難不在觀賞莎劇的前五分鐘陷入慌張,任台詞從他頭上飄過,卻不知道台上演員在說什麼。因此,在排練時,他花最多時間的常是在釐清文本、修辭和韻律,讓台詞能夠更易理解。 儼然視自己為莎氏的真正「傳人」的德國人,則更敢跟老莎勾肩搭背裝熟!沒有英國人所承載的傳統包袱,他們一開始就毫無忌憚地誤讀、曲解、改編與再創莎士比亞。不像英國人那般唯恐玷污莎翁似的小心翼翼、縛手縛腳,更能有機地「活化」、「發明」其語言,讓老莎與現下社會無縫接軌。因此,跌破眼鏡的翻新詮釋,層出不窮的形式風格,不論在質,還是量上,都讓英國人自嘆弗如。曾來台上演《哈姆雷特》大獲好評的列寧廣場劇院藝術總監歐斯特麥耶就說:我們用很無禮、嬉戲的態度處理這個素材,並不是想破壞它,而是希望能藉此回歸到素材本身。 在法國,莎士比亞的地位足以和莫里哀相提並論。有別於英德兩國,法國人以「劇場性」表現莎劇的「文學性」,著重於舞台視覺、場面調度的導演手法,表現出當代劇場多元的可能性。早在一九八○年代,太陽劇團導演莫虛金就以歌舞伎風格改編《理查二世》與《亨利四世》,極簡禪意的舞台空間、東西元素交融的服裝、大幅度的舞台動作和鏗鏘有力的唸詞,展現歷史劇氣勢萬千的史詩性。莫虛金認為,每當重新工作莎劇
-
特別企畫 Feature
全球零時差 莎士比亞生日快樂 Shakespeare 450th Anniversary
不需要以莎士比亞四百五十歲生日為名義,世界劇壇無時無刻都在研究莎劇、討論莎劇、搬演莎劇。 這位在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在位時,開始平步青雲的劇作家,他個人的戲劇事業與英國的黃金盛世交相輝映。 他所留下的卅八部劇作,至今已經有九十多種語言的譯本,遍及全球的影響力,令所有的文學家望塵莫及。 在英國,兼具古典與創新的莎劇詮釋,再加上影視明星加持,熱潮四百年來歷演不衰。 在德國,每年莎劇的搬演數量,遠遠超過英國本地,聲稱莎翁「是他們的」,比英國人還瘋莎劇。 在法國,著重舞台視覺的導演手法,讓莎劇改編脫離文學範疇,表現出當代劇場多元的可能性。 在美國,不論商業製作或是業餘劇團,莎劇都是熱門題材,研究莎劇更是所有演員的入門功課。 在台灣,從現代劇場到傳統戲曲,從在地移植到拼貼解構,莎劇成了跨文化劇場最佳的挪借素材。 四百五十年後,為什麼仍舊是莎士比亞?如果你的心中仍然困惑,或者你跟莎士比亞還不太熟,就從現在開始,感受莎劇的迷人之處吧!
-
特別企畫 Feature
八個問題,揭露你不知道的莎士比亞!
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的影響力遍及全球,令人望塵莫及。全球各地總有許多國家每年搬演他的作品。即使莎士比亞在戲劇界及文學界的分量如此之重,但是關於他的流言八卦也從沒停止──歷史上真的有莎士比亞這個人嗎?他是同性戀嗎?他有抽大麻?透過以下八個問題,從另一個有趣角度來認識莎士比亞。
-
特別企畫 Feature
他們不再忠於莎士比亞 但更愛莎士比亞
莎劇一直是全球劇場不退流行的主題,各種創意、新奇的詮釋觀點,讓人們見識到莎劇的各種可能。莎士比亞已經不是由這個劇作家與劇本所構成的,而是在四百五十年的傳播與接受史上,莎士比亞已經演化成一個生態系,各種角色、情節、主題或對白之間互相交配繁殖,然後形成一顆莎士比亞星球。
-
特別企畫 Feature 英國
莎劇故鄉熱潮不衰 創新手法展現新局
作為莎士比亞的故鄉,英國隨處可見莎士比亞戲劇風景,打開各場地節目單,每週總有地方正在演出莎士比亞,或喜或悲隨君挑選。四百多年來莎劇並非一成不變,不斷追求創新下,從場景角色設定、融入當代議題、電影電視明星加持,在在帶給觀眾全新的觀賞體驗。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德國
從「德國是哈姆雷特」 到「莎士比亞是德國的」
在廿一世紀的今天,德國人依舊在莎劇人物中不斷地看到自己,或藉此重新定義自己,從一絲不苟的忠實演繹,到肆意地解構莎翁,或拿他當幌子的舞台創作,一應俱全。莎士比亞是一座工廠,而哈姆雷特是這座工廠裡的一部機器,它把大家全攪和了進去。只是,莎士比亞工廠不再局限於德國,而早已擴張為無遠弗屆的跨國文化產業了。
-
特別企畫 Feature 法國
實驗劇場美學「寓言」 對當代社會提問
莎劇充滿譬喻性的詩意空間,及對人性的深刻描繪,提供法國劇場相對於莫里哀喜劇的不同面向。然而導演風格迥異,作品呈現各異其趣。利用「空的空間」、燈光、劇場元素等,彰顯莎劇中的戲劇性與詩意。親民的表現手法,打破舞台和觀眾的界線。當導演在創作中取得主導地位,莎劇儼然成為一種實驗劇場美學的「寓言」: 每一種舞台詮釋都要突破成規,顯露出劇場對社會的各種提問。
-
特別企畫 Feature 美國
美國 紐約莎劇玩家競演 觀眾認真投入遊戲
在紐約,幾乎每天都有機會看到經典莎劇或是由莎翁文本改編而成的作品刺激你對莎劇的見解。把莎劇當成自己喜歡的一項運動來看待,不論你對該項運動的認識是深是淺,每次的觀賞經驗都會有新的發現,即便觀賞重播也是如此,不管是電影詮釋、京劇或能劇詮釋,每場不同的演出,都可能會讓你發現莎士比亞的新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