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瓊枝
-
藝壇動態
郭雪湖、廖瓊枝榮獲第二十七屆行政院文化獎
【台灣】 郭雪湖、廖瓊枝榮獲第二十七屆行政院文化獎 象徵國家最高文化獎項的第二十七屆「行政院文化獎」日前揭曉,由台灣膠彩畫先鋒、高齡一百歲的畫家郭雪湖,以及台灣第一苦旦廖瓊枝獲獎。1908年出生於台 北大稻埕的郭雪湖,不到二十歲便入選日治時期第一屆「台灣美術展覽會」,與另外兩位台灣的前輩畫家陳進、林玉山,共同締造「台展三少年」的傳奇故事。在膠 彩畫創作上,郭雪湖勇於創新求變,除了融合中國傳統水墨畫與東洋畫的理念,突破膠彩畫的傳統風格之外,同時推動彩膠畫的正名運動,是台灣膠彩畫的先軀與重 要推手。廖瓊枝則是首位獲得此獎項的歌仔戲藝人,專擅歌仔戲哭調,優美的歌聲,如泣如訴,扣人心弦,令人盪氣迴腸,素有「台灣第一苦旦」、「東方最美的詠 歎調」等美譽。近年告別舞台,持續歌仔戲的薪傳工作,稱之為歌仔戲的國寶級大師,實至名歸。(廖俊逞) 北美館將展出伊東豐雄的建築新「真實」 高 雄世運會主會場的設計案(2005年)、同年的台中大都會歌劇院國際競圖勝出、2007年受邀設計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大樓,伊東豐雄(1941-)與台 灣的建築因緣,為本地前衛建築之討論注入新的動能。伊東豐雄是近年來受國際矚目的日本建築師,2001年完成的「仙台媒體館」(Sendai Mediatheque)被譽為新世紀建築的代表作,隨即在世界建築界掀起「伊東風潮」,二○○二年獲頒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金獅獎。台北市立美術館本館推 出「伊東豐雄:建築的新『真實』」,將首度完整呈現台灣的三個設計案,預計展出百餘件手稿、施工圖、圖像記錄,追溯伊東三十五年來從事建築創作的軌跡,堪 稱伊東建築生涯的總覽。展期為3月8日至5月24日。(周倩漪) 2008台北國際書展,推出「澳洲國家館」 第 十六屆台北國際書展將於2月13日至18日登場,從大年初七開始於世貿展開六天,另有「世界在書中.書展在華山」活動,2月2至3日率先在華山創意文化園 區登場,為活動熱身。今年書展的國家主題館為「澳洲」,包含四大主題展覽:「澳洲藝術書展」、「
-
戲曲新訊 華人歌仔戲創作藝術節 開鑼拚戲囉!
唐美雲、廖瓊枝新詮老戲 透視三地創作實力
「什麼是歌仔戲的本體?」二○○六「華人歌仔戲創作藝術節」邀請台北、廈門、新加坡三地的歌仔戲團,針對「古戲新詮」進行創作,戲後並安排論壇講座,讓演出和學術研討結合,共同探索歌仔戲的傳統為何。藝術總監蔡欣欣表示,兩岸三地歌仔戲交流,源起於一九九五年在台北舉辦的「海峽兩岸歌仔戲研討會」,十年來由不同城市輪流承辦,今年首度採用「指定命題」形式,讓參與團隊針對同一題目進行對話。 今年藝術節陣仗不小,廈門歌仔戲團派出近七十人的龐大陣容,新加坡則有福建公會薌劇團、新加坡戲曲學院近五十人來台交流;台灣由唐美雲歌仔戲團打頭陣,演出改編自《宋宮祕史貍貓換太子》的《金水橋畔》,將外台十本大戲濃縮為一晚演出,唐美雲和七十二歲高齡的廖瓊枝再度攜手。另外推出十二場「實驗小戲」,以歌仔戲三小(小生、小旦、小丑)為實驗主體,邀請明華園天字團、春風歌劇團、陳美雲歌仔戲團,以及結合歌仔戲與偶戲的納豆劇團,實驗劇場拼台呈現。(廖俊逞)
-
戲曲 戲劇學者王友輝首度執筆歌仔戲贏得好口碑
秀琴《范蠡獻西施》 從外台演回內台
南台灣的外台歌仔戲天王張秀琴,將首度率團在台北的劇場演出。這回推出的《范蠡獻西施》,也是現代劇場學者暨資深編導王友輝首度執筆寫歌仔戲劇本,之前在外台演出就贏得好口碑,台大戲劇系教授林鶴宜就稱許《范》劇是秀琴第一部「文學秘笈」發功出來的作品,足讓人大開眼界。
-
戲曲
虛構的愛情故事 真實的自傳人生
《無情遊》的角色唱段除了依照廖老師最擅長的「苦旦」來量身打造外,作為一齣新編戲,唐美雲也期許讓戲迷看到不同面貌的廖老師:「以往媒體和觀眾都習慣把焦點放在廖老師的『歹命』上,但若非她擁有韌性和堅強的個性,或許也不會成就今天舞台上的廖瓊枝。」
-
藝號人物 People
一切榮耀,盡付舞台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句老話深刻地印鑑著廖瓊枝的一生。過去常和她一說一唱、到處去推廣戲曲美學的文化評論家林谷芳,便曾分析道:「廖老師在台上唱〈哭靈〉、〈寫血書〉,你以為她在演祝英台、王寶釧呀?其實,她是在演她自己,哭她自己坎坷的身世!」
-
戲曲
徘徊在職業與業餘之間
在廖瓊枝不唱全場的慣例下,她的自足與圓滿對演出的完整性其實很容易造成傷害;但她若不上場,一群認真的業餘演員怕也難以在職業演出市場上與人競爭。國寶級藝師與她親手調教十餘年的子弟兵如果不能相輔相成,「薪傳」的宗旨恐將如水月、如夢、如火因,隨風而逝。
-
專題
從教學做起,開發事業新視野
正規體制内藝術教育的不足,造就了劇團在體制外發展教育事業的空間。無論是著眼當下的經濟利益,或是懷抱著推動全民美育、為表演藝術培養未來觀衆的理想,劇團兼做教育之事,已然是大勢所趨。
-
特別企畫 Feature
踞居於「新舊交會」的通路
這一路行來,電視歌仔戲走過睥睨一時風光至極的黃金歲月,也有過景氣低迷乏人問津的慘澹時日。然而曾幾何時,「全新製作」的電視歌仔戲已逐漸在螢光幕上「銷聲匿跡」
-
特別企畫 Feature
歌仔戲伶人的仙履奇緣
「上電視」對歌仔戲伶人的意義,不僅是經濟的,更可貴的是,它洗刷伶人的污名,使他們成為光耀門楣的一代。所以,他們必然要努力穿上「電視」這雙仙履,而且還要穿得久,即使必須為符合商業電視的需要、媒體特性的需要,而在藝術上有所削足適履,對信奉「應主人意,便是好功夫」的江湖兒女來說,何足惜呢?
-
非演評
負心之外
赴法演出版的《王魁負桂英》不僅在薄情小生的角色塑造上平添心理深度,在旦角表演上,苦旦戲更有動人心扉的唱腔。尤其大段「都馬雜碎仔」實令聽者動容,而三唱「陰調」更叫人毛骨悚然。
-
其他分類
藝問藝答 藝搭藝唱
問:爲什麼歌仔戲的演員都是女生?(台北 金小原) 答:其實在歌仔戲剛發展的農業時代,所有的演員都是由男人擔任的,一直要到農業時代要過渡到工業時代時,才有女性演員的出現,大約是距今六、七十年以前的事。當時因爲女性在社會上找工作不容易,剛好歌仔戲班蓬勃興起,不少父母就把女兒送到戲班學戲,讓她們學得一技之長可以不用靠丈夫。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爲舞台上生旦對唱時,男人與女人的「key」差很多,男生與女旦配合時,男的會唱不上去,相反的女旦跟男生配唱時,也會覺得好像卡住一樣;因爲歌仔戲中的生旦對手戲多,所以就越來越多女性扮演生角,讓對唱時較順暢。後來進入工業時代,女性出來走動工作的機會多了,女性演員投入演出多了,男性演出的機會就少了,所以女性演員就成爲戲班的主力。但除了以唱唸爲主的生旦主角外,其他的角色如丑角仍多由男性扮演,但現在也越來越多女性在扮演丑角了。 問:我對歌仔戲很有興趣,可是台語不好,可以有什麼方法學習呢?(新莊 章白容) 答:我建議可以從學台語文開始,或是學唱歌仔戲、台語流行歌開始,這樣比較容易進入狀況,通常經由唱歌是比較容易學語文的,學台語也不例外。先學唱再進入唱腔、身段的學習,就可以了。 問:據了解,歌仔戲沒有固定劇本,那演員如何揣摩角色呢?如何與其他演員搭配?(桃園 顧怡怡) 答:這就和讀書一樣,要靠腹中的累積,好比說學生在唸小學時,要他作文很難,因爲知道的知識不多,到了中學就會好一些,到了大學可能就更會作文,甚至可以出口成章。演員也是一樣,學的戲齣多了,腹中才庫豐富,自然就可以運用在舞台上,演「活戲」(就是沒有劇本,只靠故事大綱演的戲)也能勝任。至於和其他演員的搭配,也是要靠時間培養良好的默契,因爲默契好所以可以在台上對答如流;當然也會遇到頭一次演對手戲的演員,那麼不順默契不好也是正常,但只要有機會繼續一起做戲,靠智慧來思考對方的反應,相信在第三次以後就會很順了,就像小孩子學講話,剛開始也不能和大人回應,過幾次就順暢了是一樣的道理。 問:請問廖女士最喜歡哪一類的戲?爲什麼?(桃園 林欣怡) 答:我最喜歡的是苦戲,像《三娘敎子》、《王寶釧》、《什細記》、《山伯英台》等這些講述婦女守德守節的戲齣,可能是因爲我的出身背景吧!因爲人生的坎坷,讓我在演
-
即將上場
薪傳歌仔戲劇團《王魁負桂英》
王魁是戲曲故事中的負心郞,他背棄出身妓院卻溫婉賢淑的結髮妻焦桂英後另娶權貴之女。千里尋夫的桂英絲毫感動不了名利薰心的王魁,反而被圓謊到底的王魁歐打屈辱。焦桂英投訴無門,情傷切痛中想到神明總該評個公道吧!誰知當年見證他們山盟海誓的海神爺出廟出遊去了,根本沒法爲那段短暫的甜蜜做任何福證,一番淒訴換來人不理、神不應,桂英心一橫撞桌角自盡變成厲鬼,誓言活捉王魁報冤。 甫獲得國家文藝獎的廖瓊枝將扮演拿手苦旦絕活焦桂英;人人欲誅之而後快的王魁,由戲路跨文武生、官生、丑生的唐美雲飾演。
-
愛戲一族
師生同吟歌仔調
台北縣秀朗國小六年二十六班是一個特別的班級,小朋友個個會唱歌仔調,吹拉彈唱一手包辦,全班就是一個歌仔戲團。
-
絶活亮相
第一苦旦廖瓊枝
在恩師陳秀鳳「江湖一點訣」的指點下,廖瓊枝抓住苦旦的技巧,將人生的酸甜苦辣,灌注在喉管飽滿的聲音流瀉中,讓自己和觀衆的眼淚,自然流下。
-
戲與影的對話
淚眼與彈指
妙嗓欲吟千縷恨 十指能演百萬軍
-
特別企畫 Feature
兩廳院十歲了!
適逢兩廳院十週年慶,除了推出「向巴蘭欽致敬」、「國際巨星音樂節」、「又一夜,我們說相聲」等精采節目慶祝,這十年來曾在兩廳院演出的本土藝術創作者,也趁此時發表他們對兩廳院的感言、建議。
-
光復50周年
他(她)們的故事我們的歷史1
歷史,靜靜地躺在書頁,等待著食指偶然的翻動;歷史,鎖在每一代深層的記憶裡,等待一把鑰匙的開啓。蔡瑞月、廖瓊枝、許常惠、李曼瑰,一生賣力演出,在台灣表演藝術五十年的舞台上;他(她)們的故事,有我們最精采的歷史。
-
人物點描
第一苦旦──薪傳公僕──廖瓊枝
光復後,五〇、六〇年代,歌仔戲在民間演出興旺。在生活驅迫下廖瓊枝趕上這一波高峰,在頻繁的演出和廣播錄唱中,鑄鍊唱、做不凡的曲藝演技。然而,實際生命情境的苦,才是她的唱腔特色──被譽爲「台灣第一苦旦」的辛酸底蘊。一九八八年廖瓊枝獲頒「民族藝師薪傳獎」,在此之前她奔波於敎戲示範講演,在此之後她更是披星戴月不辭奔敎,可以說是個全職全勤的歌仔戲薪傳公僕。今年六月四日,已有數年成績的「薪傳歌仔戲團」正式開館成立,廖瓊枝推出她自編自導的歌仔戲《寒月》。她不曾入過學校,卻能編寫劇本,並且嘗試將童話故事《灰姑娘》改編成歌仔戲《黑姑娘》供小學生演戲。今年四月,秀朗國小即已首演了這齣戲。苦旦苦辛的一生因演出歌仔戲而得存活,也爲了薪傳歌仔戲的命脈而撥雲見日。
-
回想與回響 Echo
《寒月》照亮野台和內台
最令觀衆大呼過癮的是,一齣《寒月》前後輪番出現三十八種歌仔戲曲調,唱曲佔了七成左右,堪稱歌仔戲曲藝的嘉年華。
-
即將上場 Preview
繽紛的早春
二月裡葛瑞.卡爾的低音提琴,充滿義大利巴洛克風情的I Musici,帶著「來自靈魂的歌聲」再度抵台的卡瑞拉斯,聯管營造的「浪漫的婚禮」,「名人名嘴吟唱」追懷黃自短暫耀眼的一生;「光環舞集」以特有的東方肢體語彙展現人體的力與美;廖瓊枝以一生顚沛淬練出的技藝衍繹《陳三五娘》 的悲情。 新春伊始,已有一片錦繡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