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景生
-
焦點專題 Focus
數位是現實的倒影 時刻意識著「反殖民霸權」
對於「去殖民化與數位化」這個議題,王景生首先感受的是:「自疫情爆發以來,各國不一的封鎖政策,讓我們轉向網路世界延續交流。即便是實體排練或工作坊,我們也愈來愈仰賴線上會議進行前置準備,一方面是預算考量,另一方面也藉此讓實體工作更有效率。」 數位化不只是一種工具,還隱藏著殖民手段。事實上,數位媒介原具有軍事研究目的,在體制化的過程中,往往將個人或社群的政治身分排除在外,以賦予軍事最高權力。也因此,為數位科技「去殖民」成為另一種必要。 「開放參與」卻帶來意外發展 王景生舉了幾個持續挑戰思考的近期案例。他提及,延續2018年起新加坡青年策展人學院(Young Curators Academy,縮寫為YCA)的推動目標,試圖擴展策展概念,強調地方社群的連結與參與。隔年也在德國高爾基劇院成立首屆青年策展人學院,於柏林秋季沙龍期間(Berlin Autumn Salon)舉辦兩週的活動,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與者,連結藝術與行動。 疫情影響下,參與者不再局限於柏林或新加坡,而有了2021年的線上版本「DYCA」(Digital Young Curators Academy),強調開放資訊、開放參與、開放平台。然而「開放參與(Open Call)」的口號,在吸引障礙族群關注的同時,也帶來意外發展。2021年活動以「關照與修復」(care and repair)為題,其中一份提案便以聽障族群在疫情隔離時的極度脆弱狀態為探討對象。他們提出的申請資料,不是簡章規定的自我介紹影片,而用強烈閃光與極端聲效來傳達聽障族群的隔離體驗。 於是團隊邀請申請者進一步面談,過程卻是火藥味十足。評選會成員皆是非障礙者,兩方因此有著很不一樣的期待。其中最大關鍵還是預算考量。在有限預算下,團隊(即便知道將引發後續爭端)實在無法為兩週活動全程提供手語翻譯,只能顧到對方參與的場次。「對申請者來說,我們邀請他參與活動,但他實際投入行動的社群卻被排除在外。所謂的『開放參與』因此被打了問號。」 這是很深刻的經驗。反過來看,疫情期間網路的確提升了障礙族群的參與,讓他們不受實體空間限制(藝文活動也是如此)。問題在於,這類混用模式多由非障礙者所設計,也因此突顯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個人、土地、文化 舞台上的超時空對話
Taiwan Week 「藝術家面對面」活動次日由〈戲劇篇〉接棒,邀請比利時列日劇院藝術總監塞吉.宏哥尼(Serge Rangoni)與德國柏林雷寧廣場劇院戲劇顧問尼爾斯.哈爾曼( Nils Haarmann),與新加坡 T:Works 劇團藝術總監王景生、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團長王嘉明,及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對談,共討論4部作品,包含由王景生、魏海敏、陳界仁與張照堂並列創作的《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汪兆謙導演作品《十殿》,以及王嘉明兩部作品《聊齋聊什麼哉?!》與《物種大樂團》。
-
新銳藝評 Review
走不出的魏海敏迷宮
我們並沒有看到魏海敏在每一個人生選擇背後所負載的歷史限制、所獲賜的獨立自主,我們也不能鳥瞰迷宮的全貌,或是找到通往此刻社會的迷宮出口。這樣一座困鎖觀眾的敘事空間,不正是戒嚴體制本身的重製嗎?終場耀眼地刺向觀眾席的熾白色燈光中,並沒有讓我感覺自己成為魏海敏版台灣史舞台上的主角之一,卻是錯愕地想起:這部劇不是要讓魏海敏演活自己嗎?縱使在劇中把誰都活過了,但是,她自己又被演到哪裡去了呢?
-
戲劇
後現代「懸浮」邏輯下,所製造的千年幻象
魏海敏置身於一個複雜時代中的一段艱難歷史,但王景生卻獨斷地把魏的生命語境壓縮在「人生如戲」的古典「虛化」陷阱,永遠在她角色扮演的記憶中尋找她的生命歷史,而對自己的愛與恨似乎缺少判斷,記憶與現存之間也失去連繫的共同脈絡,並終歸對自己的生命經驗少了多層次的理解,使得她像是對現實始終充滿迷惑之人。於是魏海敏在《千年舞臺》的存在性,就被王景生借她的文化身分,推入後現代「懸浮」邏輯下,任新生命政治擺布之人。
-
藝號人物 People 新加坡劇場導演
王景生 並置傳統與當代,看到背後的「人」
社會是由個體組成的,我們卻也可藉由個體來穿透文化體系與政治意識。作為個體的王景生,以個人隔離經驗重新理解全球化時代跨文化工作的控制與抗拒;同樣作為個體的魏海敏,成了一面鏡子,折射出屬於台灣或尚存或消逝的種種故事。「而我身為導演的工作」,王景生說,「不是強加自己意念,而要打開自己,聆聽合作夥伴們的聲音,提供土壤,讓這一切成為可能。」
-
特別企畫 Feature
等待一個觸底反彈的契機
擁有許多國際演出與跨文化製作經驗的王景生,對家鄉新加坡的表演藝術發展,有著愛深責切的情感。不諱言在政治與社會環境的限制下,新加坡藝術家面對嚴峻的挑戰,而在多種族的國度,他認為:「創作的關鍵不再是族群、語言,而是公民意識。一旦我們具備相同理念的公民意識,我們就有了共通的語言。」他表示,現今藝術創作代表了「抵抗」的精神,「要是政府對我們的控制逐漸緊縮,藝術家就能產生更強烈的抵抗,絕境逢生。非得如此不可。」
-
環球舞台
挑戰西方觀眾的眼睛
越界藝術節統籌王景生指出,他並無意迎合西方觀眾,相反地他想要挑戰觀眾的口味並刺激他們去改變感官習慣。他所邀請的表演團體與藝術家對歐人不但幾乎全然陌生,而且都是以自己的文化背景與問題為創作出發點,絲毫不顧慮是否能得到西方人的理解或認同。
-
環球舞台
多元文化並陳,點亮紐約星空
金牛在劇中是玉皇的臣子,也是他的翻譯機,在玉皇極具節奏感的字句間,金牛將他的指令與怒氣即時翻成英文,或是略帶喜劇的誇張表現以英文回應。例如說,玉皇第一次開口後,金牛轉頭向觀衆說:「如果你聽不懂,去上(中文)課吧!」
-
專題
文化什錦,炒一道星洲料理
這些年來,新加坡跨界藝術在國際上日益受到注意,從跨語、跨文化到跨形式,在創作與交流方面均有長足的發展。好處是培養了一群對跨文化見慣不怪、有一定藝術要求的的觀衆;但是,我們更關注的是,這股創作潮流如何對抗新加坡國内的功利主義思想,在本地評論長期缺席的情況下,對於跨界藝術的經驗與實踐,能否逐漸建立各種批評系統,讓後人參考與繼承。
-
特別企畫 Feature
城市「文藝復興」!
整體而言,「文藝復興城市」報告書雖具建設性,但仍有功利性的盲點或誤解;其主要目的在於配合新加坡的知識型經濟政策,並模倣歐美和日本,希望透過促銷文藝和劇場建設來爭取新經濟的行業,以吸引國外移民,加強國家認同感。
-
新加坡
亞洲製造的跨文化劇場活動
「在活動過程中不存有製作演出節目的目的」是王景生明智的堅持之一,只有如此才能讓參與者更自由地互動。讓受邀者對彼此的藝術、文化有進一步的認識,培養一群未知的種子,才是「飛行雜技計畫」的主要目的。
-
柏林
亞細亞的混血兒──《李爾王》
導演王景生的《李爾王》並非莎翁的《李爾王》,而是亞洲文化的混血兒。因此,若以看莎劇的眼光來評《李爾王》,自是大錯特錯。反過來說,保存亞洲的傳統藝術形式並非導演的創作本意,因此,以傳統美學來看《李爾王》,也不對頭。
-
交流道
祖國安在否?
離開了所謂的「祖國-中國」,身爲海外華人第二代子孫的王景生與張平,對於這次「中國旅程二-一桌二椅」的主題,都在折子戲作品裡,分別影射出「一桌二椅」外的另一種演譯空間,擺脫「是非對立」的邏輯,而表現了創作主體的幾種矛盾。 來自新加坡的王景生,從小的認知就被「一分爲二」;上學念的是衛理敎派學院,回到家拜的是祖宗神位;在學校說的是英文,見到父母卻得學著說福建方言。在新加坡,王景生的成長世界相當分裂而多元,甚至他自己原本學的是法律,而今受到裝置藝術影響,投身戲劇創作已有好幾年。反觀來自美國的張平,十幾歲之前,都被「困」在中國城,也從來沒看過西方電影;直到中學之後,開始學畫,也就因爲求學而走出了封閉的華人社會。然而,從繪畫轉學影像之後,生活中不愉快的點滴,讓他開始體會華人想在電影界謀生的困難。因此,張平在一次學舞的過程中,認識了梅芮迪斯蒙克Meredith Monk,成爲她旗下的舞者,也開始了他劇場創作的生涯。在張平的成長經驗中,充滿了對立和封閉,當然還有排擠;張平淡淡地表示,他自己永遠是個「局外人」,而他也早已接受這個事實。 被喩爲「新加坡的羅勃威爾森」的王景生,不但成立自己的劇團TheaterWorks,也爲劇場劇作家和導演,創辦「劇作家實驗室」和「導演實驗室」;另外推動新加坡當地的藝術敎育,也不遺餘力,爲近代新加坡開創了自己的劇場史。王景生的導演作品充滿寓言和典型的東方傳統,改編如《鏡花緣》、《楊門女將》等神話;又例如一九九五年的《鄭和下西洋》,藉著太監鄭和的故事,來諷喩被現代文明閹割的新加坡社會。爲了關懷弱勢民族和女性,王景生除了編導商業大衆的劇場題材,也結合環境劇場的可能性,分別於一九九五、九六、九七年,編導《斷翼之鳥》Brokenbirds、《楊家》The Yang Family和《漂流的牛馬》Work-horse Afloat等劇;對離鄕背井的日本妓女、百年老宅的拆除和新加坡的印度苦力,付諸藝術關注,爲他們在歷史上留下一點紀錄。 在王景生的創作中,目前最爲人稱道的是九六年開始的The Flying Circus Project;集合亞洲各地各種專業的藝術家,硏究各國專門藝術,重新發掘當代創作,進而肯定所謂的東南亞身份認同,將東南亞的傳統藝術帶入二十一世紀。九七年作品《李爾》,便是這
-
交流道
生命中不可承受的「輕」與「重」
中國旅程II(Journey to the East九八)演出已在元月二十五日落幕。張平、賴聲川、林奕華、林兆華、王景生、張獻、邱金海、蔡明亮、王純杰、黃柏武、魏瑛娟、榮念曾共十二位創作者,客居香港藝術中心壽臣劇院,依著「一桌兩椅兩名演員」的遊戲規則,各自交出了一齣二十分鐘的作品,除了邱金海因忙於電視劇後製作業未到場,其餘十一位導演均親自監督自己的作品上演,並參與演後座談。
-
交流道
詰問與嬉戲
「中國旅程II九八」參與的導演作品,不單拓展了華人戲劇的多元與異質性,也拓展了舞台表現的無限可能,然而也走向極端的個人化。儘管「百無禁忌」是當代藝術家所夢寐以求的,但事實上,這種百無禁忌的權利同樣也未經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