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 Week 「藝術家面對面」活動次日由〈戲劇篇〉接棒,邀請比利時列日劇院藝術總監塞吉.宏哥尼(Serge Rangoni)與德國柏林雷寧廣場劇院戲劇顧問尼爾斯.哈爾曼( Nils Haarmann),與新加坡 T:>Works 劇團藝術總監王景生、莎士比亞的妹妹們的劇團團長王嘉明,及阮劇團藝術總監汪兆謙對談,共討論4部作品,包含由王景生、魏海敏、陳界仁與張照堂並列創作的《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汪兆謙導演作品《十殿》,以及王嘉明兩部作品《聊齋—聊什麼哉?!》與《物種大樂團》。
本場座談由兩廳院副總監施馨媛擔任主持引言,由4位創作者概要介紹作品,再邀請兩位與談人逐一提問,最後則讓參與者自由提問交流。
劇場導演與國際策展人的熱烈對話
王景生使兩位的國際策展人讚賞不已、不斷追問創作過程的《千年舞臺,我卻沒怎麼活過》,為京劇天后魏海敏獨角戲,透過日記式的個人史敘事回顧,帶出台灣過去50、60年來在文化與政治上錯綜複雜的歷史發展。本劇也邀請台灣攝影家張照堂與視覺藝術家陳界仁共同譜寫圖像,以一代名伶舞台上與舞台下的角色人生串連,映照大時代洪流下的個體共感。王景生表示,此劇名源自魏海敏某次排練中的感慨,她自述演過從古至今無數角色,卻從來都沒有為自己活過一回,史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員的自我修養》一書中提及,當演員準備角色時,其實也是準備著自己的人生。魏海敏自幼學戲,也拜入梅派大師門下習藝,經歷過多次東西方的大師合作,但她一再探問自己,在藝術之外,她到底是誰?回應哈爾曼提問選用魏海敏曾飾演的「歐蘭朵」一角用意,王景生表示,歐蘭朵在吳爾芙筆下男女同體的狀態,對他而言並非暗喻,演員在演出時,同時具有「角色」與「演員」的雙重身分和意識。而談及與魏海敏、張照堂和陳界仁3位台灣重要藝術家的合作,王景生描述,4人就像是4條各自在軌道上出發的前進線,當最後軌道匯集,竟天衣無縫融合在一起,導演在其中做的事情就是放手,也正因為沒有界限,所以能夠在互相對話之餘,保有自己的觀點。而此劇若未來發展國際版,考量觀眾共鳴,將會更聚焦於在21世紀如何尋找自我的困境。
曾入圍第13屆台新藝術獎年度作品的《聊齋—聊什麼哉?!》,為王嘉明結合客語布袋戲團「山宛然」與古典布袋戲團「弘宛然」的高度實驗性、風格獨樹一幟的劇場作品。策展人宏哥尼試圖就兩個布袋戲團更細緻的差異提問,哈爾曼則從海納.穆勒(Heiner Müller,1929-1995)「戲劇永遠都是跟死者的對話」觀點出發,詢問鬼魂在劇中的意義。王嘉明以「時間」觀點回應哈爾曼,表示在其宇宙觀裡,「當下」就像是一個巨大平面的空間,過去、現在與未來可以視作平面上同時存在的樹、水池或道路,而死亡則是一種內在經驗,人人皆是以趨近死亡的方式存在,「鬼」即是此種焦慮與恐懼的載體,因而「鬼」並不屬於過去,一直存在著。時間感在劇中也被多層把玩,劇情背景設定在10年後無科技通訊的台灣社會,因此當劇裡配飯的電視播出當下live新聞,觀眾在感受媒體即時報導同時,多了一層此刻即將成為歷史的意識,而劇中人的現實行動,則是以吃完一碗麵的長度,具象化這繁多的時間感,交織出奇特的共時性。在觀看焦點方面,王嘉明不如同傳統慣例,使用乾淨的背景引導觀眾聚焦戲偶,反以雜亂擁擠的洗衣店,讓簡單清爽的偶戲線條自然跳脫而出,形成另一種二元對比;至於為何選擇洗衣店為主場景,王嘉明表示,布袋戲視覺亮點在偶身上服裝的動態,而傳統的鬼魂形象往往缺少肢體,只見衣物,因此衣服便成為戲偶與鬼魂的一大共通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