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曲
-
藝術家請回答
張軍 永恆,是珍惜跟觀眾見面的美好相遇 (上)
張軍,被戲迷暱稱為「崑曲王子」,現在不僅有演員身分,同時也是上海戲劇學院附屬戲曲學校校長,肩負教學、行政等重責,將生命與生活都全面投身於崑曲藝術裡頭。本次的「藝術家請回答」活動,也是張軍來台演出《凱撒大帝》的前夕,暫且抽離劇中卜拓思(Brutus)等人物,一字一句用錄音的方式回答了戲迷提問。他溫柔且深情的嗓音,如話語、也如吟唱,清晰且堅定地講述了關於人物詮釋、戲曲傳承、藝術思考等面向的問題,如他所珍惜的每次與觀眾見面的相遇,不管是聲音、演出,抑或是文字。
-
藝術家請回答
張軍 永恆,是珍惜跟觀眾見面的美好相遇 (下)
Q:演《春江花月夜》時,在塑造人物的過程中借鑑了多少傳統程式?創新部分主要體現在哪裡? 對於《春江花月夜》這樣的新戲,在塑造人物上,我大約會不自覺地先找到行當的歸類,畢竟這是我身上幾十年積累下來的下意識,而且我跟隨蔡正仁老師、岳美緹老師兩位恩師學戲,巾生、官生、窮生、雉尾生都學過。張若虛這個人物,我比較把他定位為小官生,飛揚一點的時候,會再更靠向巾生一些。聲音、身形、舞蹈動作,都是從傳統程式來的,這樣創作的時候有一個基本的依託,也是一種對傳統的再運用。 至於創新,我覺得是感知張若虛對於時間的思考。他永遠停留在27歲,但是和辛夷的三次見面,辛夷分別是16歲、26歲和66歲。這部分的創新,其實在傳統舞台上也有可借鑑的,比如說杜麗娘就是生生死死,超越生死,張若虛也是生生死死,超越生死。這種內心的、深度的,對於生命的、時間的感受感知感應,我覺得這是創新的部分。雖然這部戲是古典的題材,服裝也是古典的,總體呈現還是規規矩矩的,但內心在體驗這些非常深度的哲思時,我覺得是一種全新的探索和呈現。 Q:傳統文化與現代流行,小眾與大眾是否合流或是分流?當您專注固有藝術成就,對於創新與創作有什麼看法? 我一直覺得傳統文化和現代流行文化,小眾與大眾,並沒有那麼涇渭分明。 從明代中葉到清代中葉,崑曲主宰中華民族的集體審美達兩百年之久,在那時,崑曲其實也是流行藝術、流行文化。隨著我們的推廣和創作,崑曲觀眾正在大幅度的增長。我說不上到底有多少崑曲的觀眾,但我經歷過崑曲的窘迫階段。1990年代中期左右,當我畢業的時候,幾乎沒有人看崑曲,一個劇場只有幾十個人是常有的現象,但是經過了這20、30年的努力,好的崑曲演出都是一票難求。無可置疑,崑曲肯定是小眾藝術,這跟它的藝術質地和本質有關,但小眾也可以擁有大量的觀眾,看似對立的觀念其實並沒有那麼絕對。 就像在這些年間,我一直在創作的音樂形式,叫「水磨新調」,就是崑曲水磨調的新演繹方式。從錄音棚製作開始,一直走到了萬人演唱會,走到像小巨蛋這樣的場合,像周杰倫、蔡依林一樣地做崑曲搖滾音樂會,這種嘗試非常受到大家追捧,讓這樣的音
-
新銳藝評 Review
極簡美學與西樂涵融百戲之母
流傳近三百多年的崑劇,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在當代永流傳,不失核心價值,皆是傳統戲曲須面對的議題。而《重逢《牡丹亭》》在「古幹新枝」上,追尋崑劇本色,保有劇種精華、原著主題,轉向更深層心靈書寫,並運用鏡像、燈光、現代劇場象徵及西樂,與「百戲之母」涵融,昇華戲曲寫意性,超越生死愛情,讓觀眾窺見更細膩精緻的崑劇藝術。 情節解構走入鏡像之夢 燈光場域昇華戲曲寫意 湯顯祖原著《牡丹亭》有55齣折子,而崑劇改良後主要保留12齣劇目。但編劇羅周卻直接解構全戲敘事,以倒敘、插敘方式,只保留六折戲,著名的〈遊園〉、〈驚夢〉像是樞紐,讓柳夢梅與杜麗娘走入彼此夢中,讓現實糾纏著「夢中夢」的結構,尋夢夢醒,交疊時空,使得夢境並非殘缺,而是循環。 全戲以鏡像空間設計貫串「夢」,當杜麗娘吟唱【皂羅袍】時,鏡像前的身影傷春自嘆,觀眾視野卻能在鏡像中看見撇過頭的落寞無奈;柳夢梅手持之畫像,也以鏡面代替,當其親畫、撫畫、題詩時,更顯幻想情癡。台上鏡像轉換,宛如時空也隨之轉移,令人感覺「夢亦真實」;夢中情意變化,宛如在潛意識中埋下「以情反理」,顯現出「是人非人心不別,是幻非幻情已接」,那看似純情卻營造一場懸疑。 懸疑來自「純白」舞台及「燈光」,彷彿走入主角潛意識。白光如仙境,突顯杜麗娘之翩翩姿態及柳夢梅之情感遊動;轉入粉紅光,詠嘆牡丹亭相遇相戀之愛情;變換淡黃白,回憶相送相留之情遺;轉向冷色調之藍光,渲染夢醒分離與回歸現實。最後柳夢梅向舞台前一跪,spotlight畫出一光區,將「至情」端上戲劇張力高潮。可見本齣戲轉向以燈光變換作為寫意表現,舞台上除了保留傳統一桌二椅及演員身段作表外,也憑藉燈光色調昇華戲曲原粹。
-
新銳藝評 Review
當表演不作為舞台裡的主角
《驚園》透過裝置及視覺建構以其獨特的敘事方式,並透過跨文化╱跨形式,不同元素的調度達到舞台呈現上的均衡,進而對劇場的概念本身提出詰問。而考量馬文的專業背景,或許表演在《驚園》裡的「被稀釋」也是可以理解的。無論如何,《驚園》絕對是一個值得一看的優秀作品,在跨界已成顯學的今日藝壇,《驚園》對表演形式的叩問確實給出了一個令人驚豔且振奮不已的答案。
-
新銳藝評 Review
物質作為情欲之表徵
物質雖便於人憑寄情感,但也同時是最脆弱的存在象徵。繡襦化身的李亞仙,是李亞仙對於鄭元和的情感延伸,也是鄭元和對於李亞仙的理想想像,因此繡襦的變化,毋寧是李亞仙與鄭元和在五十年之間彼此思念的共同產物。而此物件的脆弱在於,「繡襦本是無情物,喜樂幸與亞仙同」,但當今生結束、人與物同時消亡之後,「來生再無有什麼鄭元和與李亞仙了」,因此物質憑寄的情感是既真且幻的存在,建構出人存在的無限悲哀。
-
特別企畫 Feature
奼紫嫣紅 入園神迷 百變崑曲PLUS
「崑曲,只要一掉進去就出不來了!」 那是採訪完之後,留在耳邊迴盪的一句話。 這才知道,那不是大鳴大放的表演, 是再有多大的情緒,也要在胸中燃燒, 一字多轉折的吟唱,磨出細膩雅致的精華。 也因為戲劇性、文學性、音樂性、舞蹈性、美術性, 讓這百戲之母,被現代歌劇、話劇、裝置藝術借用、並存與再造。 數百年了,這個藝術還是以各種形式「活」在現代的舞台。 傳統崑曲究竟有多美?2.0版究竟有多狂? 百變崑劇,讓我們我們從頭道來
-
特別企畫 Feature
六百年來的不變與變
從江蘇崑山地區的土腔,到曲師魏良輔改良、轉音悠遠的「水磨調」,從單純唱曲到文人紛紛投入創作劇本的「崑劇」,崑曲(崑劇)的六百年歷史就是在不斷演變中積累出豐厚文化內涵和精緻表演藝術,雖曾在「花雅之爭」後沒落消沉,卻也在新時代重返舞台,從傳統中創新,為找尋下一代觀眾,繼續百變
-
特別企畫 Feature
關於崑曲的天才十問
崑曲為什麼叫作崑曲?為什麼被稱為「百戲之母」? 崑曲為什麼都唱得很慢呢?崑曲和京劇要怎麼分辨? 不可諱言,文化內涵豐厚的崑曲總會讓人有「高不可攀」的印象, 十一月起將有多檔崑曲演出陸續上場,趁此機會,何不讓我們離崑曲更近一點? 本刊特邀水磨曲集崑劇團藝術總監陳彬,來為我們這些門外漢開門引路,一探崑曲優雅美麗的世界
-
特別企畫 Feature
列入非遺後的百家爭「變」
當崑曲成為中國首項入選世界「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後,倏忽廿年,求新求變始終是崑劇改革的主旋律。和內容革新相輔相成的是,崑曲的表演形式也一直在創新,柯軍嘗試書法和崑曲混搭,孔愛萍要讓崑曲和古琴對話,吳雙尋求崑曲吟唱宋詞,張軍自創搖滾電音水磨新調等等;他們都希望在跨界、混搭、碰撞中找到崑曲的核心價值,雖然爭議也愈來愈大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不入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到「奼紫嫣紅開遍」
沒有官方資源,崑曲卻能在台灣落地生根,進而開出奇花異卉,可說是因緣巧合,加上藝術家的熱愛與努力。近年來,除了指標性的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與《玉簪記》,還有致力崑劇跨界創作的二分之一Q劇場,因崑劇小生溫宇航加入而帶出崑劇創作路線的國光劇團,多元的演出,讓台灣觀眾從「不入園林,怎知春色如許」,到看到滿園「奼紫嫣紅開遍」,崑劇在台灣,已然從荒蕪中雕塑出屬於台灣的崑劇美學。
-
特別企畫 Feature
讓崑曲青春正炙 推手笑看滿園花開
二○○四年,白先勇以蘇州崑劇院「小蘭花班」的青年演員為班底,結合兩岸編創設計人才,打造出青春版《牡丹亭》,也揭開了崑劇發展史的一頁傳奇!傳奇迄今持續不斷,自認「崑曲義工」的白先勇,持續進行崑曲的傳承工程,十多年來製作了《玉簪記》、《白羅衫》、《潘金蓮》等,讓「小蘭花班」順利傳承下前輩的精采好戲,而它們明年初也將在兩廳院的TIFA臺灣國際藝術節登場,讓觀眾品味三齣絕妙好戲。
-
特別企畫 Feature
一個女子的一場夢 東西交融的裝置歌劇
問她該如何定位自己?馬文不假思索地說:「就是『藝術家』吧!我的興趣很廣,接觸多,創作自然多元。」不管是美術個展,或是多媒體創作,都可看到馬文的創意展現,而將在台演出的《驚園》,其實也是從她之前的裝置藝術發展而來,聯手崑劇名伶錢熠與作曲家黃若,將東方崑曲與西方歌劇結合,還有摺紙、水墨、光影和多媒體裝置的舞台設計,開拓了「以歌召景」的嶄新歌劇演出模式。
-
特別企畫 Feature
從減法到黑色喜劇 劇場中的慢食饗宴
跨越傳統和當代劇場,作為舞台劇導演,王嘉明自陳,是崑曲啟發了他的一切,傳統戲曲也是他長年以來的創作養分,「很多人都不相信,但我從《南柯夢》、《繡襦夢》到現在的《西樓記》,一路都在編織我的崑曲夢,崑曲其實就是古代人的音樂劇,也是屬於民間的娛樂。」王嘉明認為,重新改編、執導傳統戲曲作品,除了刪修原作,將作品的精華意義呈現在現代觀眾面前,最為重要的,仍是讓現代觀眾可以一眼看見崑曲之美。
-
上海
再愛一次GO不GO 張軍崑曲萬人演唱會盼再造顛峰
四百年前崑曲的盛況,千人於蘇州虎丘PK飆歌,這是崑迷樂道的盛事,明朝的流行曲,如今是非遺雅樂,想要重現輝煌,改變勢在必行。近年專注於崑曲普及推廣的張軍,特地在五月十八日世遺紀念日這天舉辦「水墨新調新崑曲萬人演唱會」,演出將崑曲結合時下的搖滾、饒舌、歌劇、民樂、合唱等形式,一場高度策畫性又銜接非遺的發展軌跡,又巧妙結合了個人演藝生涯小結。
-
城市藝波 Cities & Arts
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 穿越唐風而來
由崑劇藝術家張軍創立的崑曲推廣中心,繼園林版《牡丹亭》之後,再推新作《春江花月夜》,從張若虛的唐詩發想,演繹了一個由愛萌發、感懷生死的故事,橫跨了盛唐朝的半個世紀,穿越仙、人、鬼三界。製作班底集結兩岸劇場好手,張軍親自出演主角張若虛,黃金組合讓該製作已成崑劇迷心中的新春盛事。
-
藝號人物 People 縱橫京、梆、崑的戲曲大師
裴艷玲 上了台,就要讓人無話可說
從小在戲班長大,五歲上台救場,九歲開始挑梁主演,戲曲大師裴艷玲說:「舞台是我唯一的依靠,別的地方都容不下自己。」從京劇、梆子到崑曲,從武生到老生,裴艷玲打造了舞台上「角」的傳奇;而在浮誇華麗的戲曲革新風潮中,她沉澱整理了自己的一甲子藝術生涯,透過素樸的說演形式,在《尋源問道》中,展演戲曲藝術的本質,裴艷玲說:「裴艷玲要做,就做廿四K金!《尋源問道》的藝術含金量,絕不少於一台完整的大戲。」
-
特別企畫 Feature
清曲裊裊不絕 唱盡愛恨嗔痴
中國四大章回小說中,因精采繁複的情節鋪展,屢屢被傳統戲曲取材改編,《紅樓夢》的戲曲改寫卻另走他徑,形式與數量皆相當驚人。抽離出不同角色及情節再次發展,幻化出一齣又一齣的大觀園愛恨情仇。統計清代紅樓戲曲數量有卅四種之多,分屬雜劇、傳奇、京劇、桂劇、粵劇等類型,由此可見《紅樓夢》的永恆魅力。
-
即將上場 Preview 江蘇省崑劇院「花面.綻放」
精采花臉當主角 罕演戲碼首度訪台
去年訪台演出全本《南柯夢》的江蘇省崑劇院,再度應邀來台,特別規劃了精采的花臉(淨角)劇目,讓習慣生旦戲的崑迷們「耳目一新」!除了多齣罕見的折子戲,其中北崑侯家的代表作《單刀會.刀會》更是久違台灣舞台,讓人相當期待。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大師說戲 延續崑曲的傳奇
歷時五年籌畫與製作,崑曲史上首度大規模的「崑曲百種.大師說戲」保存計畫,終於大功告成。收錄當代崑曲界廿九位表演藝術家口述的一百零九齣經典折子戲,將於今年秋天以影音光碟及書籍兩種形式,在兩岸三地正式發行。 參與「說戲」製作工程的執行總編輯朱為總、崑曲表演藝術家岳美緹,六月由中國來台舉辦「說戲.當代崑曲三人談」講座,由台大戲劇系特聘教授王安祈擔任引言人,與台灣崑迷分享幕後製作過程甘苦,也暢談崑曲六百年來由盛到衰,再由衰轉盛所面臨的傳承危機。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葉肇鑫 不小心做了件大事的外行人
外界稱葉肇鑫為「曲友」,但與其說是迷戀崑曲的「票友」,不如說是崑曲的朋友更為恰當,「我很少看崑曲,甚至還會打瞌睡。」葉肇鑫不諱言,把家當投入「說戲」,並非愛戲,而是一種對歷史的責任感。回首來時路,葉肇鑫這才發覺:「一不小心做了件大事。」他說:「歷史需要我們留下一個腳印,我們就要把這一步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