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
-
即將上場 Preview 「獨奏家系列」第二炮!
陳則宏、張巧縈 精湛詮釋台灣創意
兩廳院的「獨奏家系列」繼續推出強棒!旅美中提琴家陳則宏將演繹作曲家許家毓的《生肖》,表現熱情、沉穩、粗獷、感性等特色;旅英鋼琴家張巧縈則會演出作曲家林梅芳的《迷宮的守護女神》,引領聽眾進入音符迷宮。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有心選拔新星,更要積極行銷
筆者要探討的重點是,年輕音樂家的演奏技巧與舞台創意進步了,表演藝術市場環境也在不斷變遷;走過二十年的兩廳院「樂壇新秀」立意雖佳,然其整體企劃思維有無與時俱進?如果活動目的純粹是為優秀的年輕音樂家提供舞台,他們現在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樣的舞台?主辦單位的立場是被動的贊助者抑或積極的行銷者?而當前國內外類似活動主辦者的做法又為何?
-
即將上場 Preview 以台灣為視野,以藝術為形神
八組編舞家 寫就「台灣舞蹈煉金篇」
兩廳院「藝像台灣」系列,在舞蹈部分推出了「台灣舞蹈煉金篇」,徵集了八組十位才華洋溢的編舞家,包括孫梲泰、魏光慶、陳武康與葉名樺、黃懷德、蘇詩堅、賴韋君與田孝慈、林向秀、賀連華,兩個週末的演出,讓你看到當代台灣舞蹈的耀眼「金」活力。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專訪兩廳院新任藝術總監
劉瓊淑:兩廳院還可以做更多的社會教育及技術傳承!
從教育界轉戰表演藝術界的兩廳院新任藝術總監劉瓊淑,面對新的工作,她從容回應:「這不是什麼挑戰,這是我的興趣所在!」秉持著期許自己成為一顆大樹、讓鳥兒們棲息的理念,她希望能在現有的基礎上,兩廳院可以做更多的社會教育與技術傳承。
-
特別企畫(二) Feature
「時尚」的舞台藝術
一提到「歌劇」,大概會有人直覺這是高門檻、不容易親近、而且是「古董中的古董」的舞台表演,但事實上,在各個時代背景之下,因為不同的社會潮流與欣賞口味,歌劇的呈現手法也會隨之改觀,換句話說,歌劇就像服裝、美食、汽車、居家風格一樣,是一種「時尚」風味的表演藝術。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搭築圓夢之梯 親近藝術零距離
由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發起的「藝術零距離」專案計畫,將號召社會和企業團體,共同圓一個人人皆能接觸精緻藝術的夢。這個計畫針對從未來過兩廳院、想一窺藝術殿堂門奧的民眾,及資源不足的弱勢族群,藉由各界贊助,讓他們進入兩廳院,觀賞精心策劃的演出節目。
-
總監的話From NTCH Artistic Director
在黎明中展露曙光
兩廳院在今年步入廿週年,營運形式已從公務機關轉型為公法人機構,廿年期間不論是硬體與節目演出,都是國內一流、世界首選。對於國人殷切的寄望,兩廳院的發展都在歷任主事者全力以赴下,才能累積今日的成果。 感謝新舞臺辜懷群館長,在上期的《PAR表演藝術》雜誌專訪中,呼籲:兩廳院應提出藝術方向。但我認為兩廳院的方向已經十分明確,它的責任與義務很單純,第一是妥善經營與管理規劃兩廳院的表演空間;第二是推動國民參與文化藝術的演出與欣賞。廣義的說法是引進一流的製作與演出介紹給國人欣賞,並作為指標性的文 化演出機關。 兩廳院不像中東婦女必須長期攏罩在「布卡」下,來參與、面對或觀察世界或社會。罩上「布卡」就多了一份神秘與不可測的境界,薄紗同時也是一種隔離,一種保護。兩廳院對外是一個公開運作的公法人,節目的規劃與評選,都由內部邀請外聘委員審定,並且依時程、時限,或主動或搭 配巡迴順風車,邀請藝術家來台演出,所有作業都在公開作業下行之有年。因此,國際多元、跨國合作、異類組合、在地深植,都是長期必行之政策,好節目有先來 後到的安排,但少有絕對、必要之時限。 兩廳院是否該有清楚的政策?我在《二○○六年表演藝術年鑑》的專文中,已提及尋找兩廳院的 EUREKA,意思就是說,即便是兩廳院成立已廿年,但是對於文化藝術的推動,仍然需要步步為營,仍然在年度規劃中循序前進。一方面與世界接軌,一方面又 與本土創作連結,是多方面的接觸與摸索的呈現。這樣的發展形式,正符合台灣多元文化創作的特殊性,也適合島國台灣在形塑自我文化藝術風格的過程中,不斷融 入不同外在藝術風貌與形式,從中吸取養分後再適度發展成獨特的台灣文化藝術。 表演藝術總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演進,科技的運用、跨界合作、視覺 與多媒材的交互支援,就是廿一世紀的主流形式之一,而對於藝術的偏好,雖然有「本能喜好」(basic preference)與「外現喜好」(Revealed preference),但在經濟取向下,藝術的概念與定義便成為:藝術的定義由個人決定,而非外在的考量或由專家主導;藝術會隨時間而改變也因人而異, 也就是說藝術是一種動態的概念(參〈當藝術遇上經濟〉,《典藏》2003,P.29-31)。兩廳院雖然具備所謂的龍頭地位,但也不要輕忽小兵立大功的民 間力量。就好像運動場上,一旦鳴
-
兩廳院20週年特別企畫Feature
表演藝術MIT 啟動台灣印象之鑰
二十一世紀美學經濟在全球成為新趨勢,產品要升級,要營造品牌,文化藝術要走向全球市場,更需要打造品牌!要讓世界認識台灣,更應該由此出發。 今年適逢兩廳院二十周年,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陳郁秀提出「「旗艦、品牌、國際」的營運方向,欲以三年時間打造出台灣表演藝術的品牌,而這個「旗艦計畫」將駛向何方? 本刊特別邀請陳郁秀,與帶著雲門舞集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的編舞家林懷民,兩人各自從文化策略和民間表演團隊經營的角度,探討台灣文化品牌邁入國際之路。 表演藝術的台灣品牌是什麼?我們的文化藝術在社會中的處境為何?整體文化資源從上到下,從政府政策、產業環境、到美學教育,是否有配套機制?雲門舞集、優劇場、無垢舞蹈劇場、當代傳奇劇場這些站上國際舞台的台灣表演藝術品牌,從他們的經驗中,可以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發? 近年與台灣文化密切交流的德國、英國、法國、加拿大等國文化官員眼中,台灣表演藝術又展現了什麼樣的優勢與特性?如何讓表演藝術MIT,啟動世界對台灣的印象?本刊在此特別為大家做深入的探討。
-
兩廳院20週年特別企畫Feature 他山之石
當他們看見台灣表演藝術……
台灣的表演藝術是否已準備好走上國際舞台?如何進入地球村?透過他國駐台(文化)機構主事者的觀察,我們或可在他們的意見中,找到未來的可能性。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羅伯.威爾森與林懷民在我家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表演藝術圖書館堪稱是全台收藏與表演藝術相關的影音資料最豐富的地方,擁有兩萬多張CD的館藏開放會員借閱,十月起將開放兩千多張DVD供會員借閱回家。想快速增進你的表演觀賞功力?來借就對了。
-
當我遇上兩廳院Memory about NTCH 新舞臺館長
辜懷群:兩廳院應該提出它的藝術方向
兩廳院作為一個國家的文化中心,它有必要告訴全民它的藝術方向,因為它的方向就代表著指標,代表國家想要提供給人民什麼樣的文化藝術。那麼,我作為民間表演場地的經營者,知道它的方向後,才能跟它截長補短。
-
當我遇上兩廳院Memory about NTCH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現任董事
吳靜吉:兩廳院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藝術
兩廳院是一個很好的平台,讓國內有創意的藝術家,一個已經被大眾接受的人,經過兩廳院的協助之後,走向國際,讓世界看見台灣的藝術。
-
當我遇上兩廳院Memory about NTCH 旅歐鋼琴大師
陳必先:這裡是最多鋼琴可挑選的音樂廳!
在這裡演出最特別的還是聽眾。站上台灣的舞台,我感到觀眾跟我之間有一種很特別的牽繫(connection),這是在國外所感受不到的奇妙經驗。每一次到國家音樂廳演出,走在這麼漂亮的廳堂之間,我總是滿心歡喜也滿心感謝,這麼棒的演出場地,對演出者來說是很大很大的幸福。
-
當我遇上兩廳院Memory about NTCH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藝術總監
楊其文 站在二十年,看下一個二十年
看著兩廳院二十年來的點滴腳步,對於同時身為劇場工作者與忠實觀眾的我來說,永遠希望兩廳院可以保持引介優質表演的前瞻地位,並持續供給國人一處美好的觀賞環境,站穩二十年、深耕數十年。
-
當我遇上兩廳院Memory about NTCH 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董事長
陳郁秀:因為藝術,我和兩廳院結下二十年不解之緣
這二十年來種種歷程,讓我和兩廳院有無數次的相遇,也因此始終維持著一種微妙的熟悉感,其間或隱或現卻關係不斷。今後我將順著這份因緣,帶著一貫的使命感繼續努力,有朝一日把兩廳院營造成一對通往國際最美麗的台灣藝術之窗。
-
兩廳院櫥窗 Hot at NTCH
搶救畫作大作戰 洗去墨漬再回春
一年前,兩廳院的兩幅大型山水畫「川原膴膴」與「谷口人家」遭人潑墨破壞,兩廳院迅速協調台南藝術大學古蹟文物修護研究所東方繪畫組緊急接手修復,教授張元鳳領導一群研究生每天工作超過十個小時,盡一切努力挑戰這不可能的任務。終於在一年後完成任務,除了呈現破壞之前原貌,並可望延長畫作壽命。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什麼?!你們現在才拜年!」
是的,因為編輯部的全體同仁在今年初就下定決心,為了讓農曆年後的三月號如期地送到各位讀者的手上,所以本刊在春節前夕就要完成。在連續結稿兩期的 壓力之下,想當然爾的就將拜年這檔子事拋到九霄雲外,幸好在抽空去吃尾牙的時候,突然想起這「時差」,所以趕緊在本期雜誌中跟大家拜個晚年,還好尚未過初 十五,這「年」拜的應該還不算太晚,請大家見諒。 其實今年的春節來得特別晚、但也似乎特別長,想必會打亂了大家的生理時鐘,不知喜愛表演藝術的您,是否已經恢復了平日的作息,回到正常的作息生活了呢?記得在每年的除夕前,身為雜誌的苦命編輯總是生不如死,希望「年」晚點來。今年雖然如了願,但是那放假前的痛苦,似乎沒有減輕,大家依舊是望著滿桌子的咖啡、濃茶、雞精和黑眼圈的同事,在分秒必爭的壓力下,枯坐失神、面面相覷,像是等待 年獸特赦的死刑犯,等待它的來臨。(沒錯,其實在我寫這篇稿子的現在,就是這番模樣)所以事實告訴我們,有些東西還是得不到的最美,如願,卻不一定是最 好的下場。 雖然話說本期雜誌結稿時間緊迫,可是內容卻是依舊精采非凡。除了我們邀請到音樂界知名的神仙眷侶葉綠娜、魏樂富兩位老師加入 專欄之列、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的「新藝見」加入劇評的陣容外,還有獨家專訪即將來台的日本當代戲劇大師鈴木忠志,並為讀者深入解析他的創作,一探在他壓抑的華麗下半身技法下所爆發出的「動物性能源」。此外,我們也將帶讀者看看王復蓉、陶大偉與陶喆,這三位在不同的創作世界,卻各領風騷的一家人,他們的 相處之道與共同激發出來的火花。當然,藝活誌也要應個早春的景,邀請到三位藝術家為您解說他們的「穿新衣、帶新帽」的搭配秘訣。 最後在拜晚年的同時我也要提醒您,看看以下的徵件訊息。不知您還記不記得在一月號時我請大家玩的「第一次」的練習?千萬不要放過這個好機會,趕緊來信報名。
-
當我遇上兩廳院Memory about NTCH 明華園團長
陳勝福 以外台「硬頸」精神挺進兩廳院
明華園在兩廳院創造了許多第一次,像是去年的《何仙姑》就打破了傳統戲劇的演出長度,上下兩集總長超過五個小時,但觀眾席照樣爆滿。而在二○○四年端午節戶外演出《白蛇傳》,也創下了亞洲戶外演出觀眾人次超過五萬人的紀錄。
-
藝視窗 News
兩廳院公共空間改造 徵求計畫團隊與民眾參與
兩廳院公共空間改造 徵求計畫團隊與民眾參與 堂堂滿二十歲的兩廳院,將展開從硬體到廣場 的全面整裝計畫。從日據時代的軍事用地,到紀念偉人的藝術殿堂,兩廳院的啟用見證了這個城市的發展。這兩座宮殿式建築中央的大廣場,是林懷民老師奔走國外 時最思念的場景,也是學運人士、社會運動、排練團體心中最動人的公共舞台,無數的戶外公演、轉播與音樂會,活化了這歷史性的文化場域。而今兩廳院的公共空 間於回顧廣場發展歷程、關照現今多元使用者、及開創未來二十年的廣場使用新面貌,積極尋求蛻變。除了戶外家具、照明、廣場舖面等硬體設施需要更新,更積極 打造「全民共享的文化園區」,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特舉辦系列活動,期望透過民眾參與、設計團隊的公開遴選,尋得最佳的設計方案,為兩廳院園區的戶外空間換上 新裝,創造更為舒適的園區環境讓市民共享。計畫的設計參與活動共三部分,內容如下: 兩廳院公共空間改善計畫專業設計團隊徵選 第 一期工程的設計範圍為大小森林、藝文廣場以及四個基座轉角,分兩階段遴選,第一階段將針對團隊組成、空間課題的掌握等整體架構,選出五組團隊,入圍團隊需 推派代表參與設計工作營,方進入決選階段。優勝團隊將取得設計監造權,二至五名入圍者可獲得二十萬獎金,本標案預計於二月底進行公告,敬請注意兩廳院網 站。 兩廳院公共空間改善計畫民眾參與設計會議 三月份將舉辦兩場設計論壇,並於三月底進行設計參與工作營,兩廳院公開徵求四十位具代表性的民眾,與五組入圍的設計團隊,及從旁協助的空間專業者,一同就本設計案的空間計畫(program)進行腦力激盪。 【進劇場.學創意.作設計】工作營 主辦單位將安排有趣的體驗課程與分組討論,並聘請神秘嘉賓現身說法,指導工作營成員如何學創意、做設計,活動辦法將於近期公告。舉辦時間從三月卅一日到四月一日,地點在兩廳院
-
當我遇上兩廳院Memory about NTCH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
林懷民:雖然陳舊,仍是間體貼的好劇院
它是華格納式的空間,德國歌劇院的翻版。面對如此大的舞台,我們的製作反趨精簡,這個超大舞台日後成為一個丈量尺度。九○年代以後,到兩廳院首演新舞作,接著就可以到全世界巡演了!這對雲門來說深具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