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劇場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尉楷X朱怡文X林謙信X周韋廷
山東野表演坊X斜槓青年創作體 我們在地方做戲,也期待不只是「在地」!(上)
離開台北,我們對劇場的想像是什麼? 這些在地創作、或現地創作其實是多元且繽紛的,可能在非典型空間中,例如廢棄大樓、原民部落、市場等,可能需要遊走與參與,可能是在地故事,繼承地方紋理。當這樣的「多元」成為必然,它就真的是多元嗎?我們對在地創作與地方劇團會不會需要更多想像空間? 我們從學校的戲劇專業教育開始思考,透過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對「社區劇場」、「教育劇場」這些有別於其他學校的訴求,重新思考畢業後的學生回到、或是來到「地方」如何進行創作?這次邀請到山東野表演坊團長尉楷,以及斜槓青年創作體的朱怡文、林謙信與周韋廷,四位畢業自臺南大學的學生,回頭檢視自己的教育背景,回應到現在的創作模式,乃至於整體生態。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尉楷X朱怡文X林謙信X周韋廷
山東野表演坊X斜槓青年創作體 我們在地方做戲,也期待不只是「在地」!(下)
離開台北,我們對劇場的想像是什麼? 這些在地創作、或現地創作其實是多元且繽紛的,可能在非典型空間中,例如廢棄大樓、原民部落、市場等,可能需要遊走與參與,可能是在地故事,繼承地方紋理。當這樣的「多元」成為必然,它就真的是多元嗎?我們對在地創作與地方劇團會不會需要更多想像空間? 我們從學校的戲劇專業教育開始思考,透過國立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對「社區劇場」、「教育劇場」這些有別於其他學校的訴求,重新思考畢業後的學生回到、或是來到「地方」如何進行創作?這次邀請到山東野表演坊團長尉楷,以及斜槓青年創作體的朱怡文、林謙信與周韋廷,四位畢業自臺南大學的學生,回頭檢視自己的教育背景,回應到現在的創作模式,乃至於整體生態。
-
特別企畫 Feature
穿梭在柳暗花明之間
新加坡的華語戲劇近十年來發展蓬勃,類型包涵原創現代劇場、華語音樂劇、偶戲與社區劇場等,團隊也積極與觀眾互動以培育觀眾,並致力於演、編、技術等人才的培育。但面對新加坡逐漸趨向單一語言(英語)的社會環境,華語劇場團體也產生了危機感,他們自問:什麼是新加坡華語劇場?我們的定位是什麼?沒有了華語劇場,我們還是「新加坡劇場」嗎?華語劇場接下來的前景如何?透過創作,他們持續回答這個問題
-
藝號人物 People 差事劇團團長
鍾喬 走入民眾 走回自己
長期從事民眾劇場工作的差事劇團團長鍾喬,在這一條路上不斷地透過實踐與反思,從與亞洲各國的民眾劇場連線,因體會到亞洲各國社會的多樣性,而將關注拉回情境相似的「東亞」,更在九二一地震後參與台中石岡的社區劇場推動,由此確定了與在地社區結合的工作路線,從台西村、美濃等地,與民眾一起工作,讓民眾透過戲劇,發出聲音。七月底應邀至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演出的《回到里山》,鍾喬表示這是通過黃蝶翠谷及美濃反水庫運動的跨境地景、歷史脈絡與精神,運用儀式性的身體,製造一場文化行動。
-
藝視窗 News
來不及謝幕 配樂家史擷詠辭世
【台灣】 來不及謝幕 配樂家史擷詠辭世 得過三座金馬獎、兩座金曲獎,為《唐山過台灣》、《滾滾紅塵》、《阿爸的情人》、《魔法阿嬤》、《波麗士大人》等作品配樂的作曲家史擷詠,於8月22日中午因心肌梗塞引發多重器官衰竭病逝台大醫院,得年53歲。 父親是民族音樂學及作曲家史惟亮,但史擷詠卻與父親走不一樣的路。從電視、電影配樂到廣告歌曲配樂,從舞台劇、音樂劇配樂到遊戲配樂,麥當勞第一代到第十五代的廣告,還有《天下無雙》、《鐵血三國誌》等電玩近五千部的作品,幾乎每個台灣人都聽過。近年來更投身於電玩交響音樂會、組織台灣電影交響樂團,並且創下電玩音樂入圍金曲獎的紀錄。 有心血管病史的他,8月19日晚間在中山堂指揮台灣電影交響樂團演出創團音樂會「電影幻聲交響SHOW」時,身體不適但仍強撐指揮至結束,回到後台旋即倒下,經過兩天與死神拔河仍挽不回性命。來不及謝幕、走得匆促,讓痛失英才的藝文界不勝欷噓。(李秋玫) 「周先生」舞團於北美館星光夜演出 台北市立美術館週六星光夜,每週六延長開放至夜間八點半,期間所有展覽免費參觀,同時規畫主題式創意表演與演講活動,提供觀眾難得的美術館參觀經驗。其中,「TFAM畫像劇」系列節目自去年推出後深受好評,今年特別邀請編舞家周書毅和「周先生」團隊創作全新舞碼《重演》,結合空間與裝置,與國家文藝獎得主林璟如的服裝視覺,為美術空間創造多樣性的藝術交會。演出於9月10日和10月6日兩天舉行,詳情可參北美館網站:www.tfam.museum(鄒欣寧) 「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報名將截止 由文建會所屬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主辦「2011年舞躍大地舞蹈創作比賽」,報名將於9月8日截止。今年邁入第十二屆的「舞躍大地」,多位舞蹈創作者如譚惠貞、魏光慶、蔡彗貞、鄭宗龍、林文中、陳武康、黃翊、蘇威嘉等,皆曾參與此創作大賽而嶄露頭角。今年的比賽不分舞蹈類別,參賽者不分國籍年齡,參賽隊伍在三人以上、廿人以下,報名
-
特別企畫 Feature
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 讓居民自在發聲
長期從事社區劇場工作的劇場工作者賴淑雅,從創立「烏鶖社區教育劇場劇團」到「台灣應用劇場發展中心」,一路推動台灣的社區劇場。不同於專業戲劇表演或戲劇社團課程,社區劇場更重視民眾參與的過程,期望增進社區民眾自我覺醒的能力,讓社區劇場成為凝聚意識的發聲平台,揉合在地原生文化,匯流關注公共議題的能量。
-
新西遊記
流光如潮 厝落定
參與英國格林威治靑少年劇團(Greenwich and Lewisham's Young Peoples Theatre, 簡稱GYPT)敎習劇場的工作經驗,讓筆者深刻體會從事靑年劇場、兒童劇場是件極爲任重道遠的工作。但這項工作是需要文化、敎育單位長期的關注;因爲毫無商業取向的敎育/社區劇場活動也必得在敎育、文化體制的認可下,未來才有可能進入校園與社區實踐的可能。
-
專欄 Columns
缺席的社區
面對地理性的社區意識的缺席,文建會如果還以地理的觀念來思考、營造社區意識,失敗是必然的:以空中架樓的思考模式來解決空中架樓的現象,無異自我解構。
-
南部劇場
「烏鶖」的社區劇場實踐
或許有人會問:「妳們搞劇場的做這些幹嘛?」作爲一個社區劇場工作者,在劇團成立的第一年實驗中,我們深深自省,「劇場」技巧無疑是我們易於掌握和操作的工具,然而,「社區」卻是一個永無止盡的學習場域,它的複雜性與多樣性遠超乎想像。
-
南部劇場
社區劇場的另途思考
一個不以演出爲主的劇團,沒有導演、演員、編劇、技術人員,只有幾位集劇場訓練、社區/社會工作、公關等任務於一身的團員;藉著劇場工作坊的形式與地區居民交流、互動,在短短年餘的時間內,足跡遍及台灣並在今年「第二屆現代劇場硏習會」中備受注目。
-
現象視察
美國社區劇場聯盟簡介
美國社區劇場聯盟提供社區民衆優質的娛樂和知性的刺激、挑戰與機會,並促使居民成爲其社區中改善生活品質的貢獻者。
-
現象視察
社區的劇場實驗
目前台灣對於社區劇場的窄化觀念是我們至今難以衝破的藩離。這些窄化觀念不外是將社區劇場功能化、業餘化、以及過度渲染的集體化,換言之,許多人提及社區劇場不免聯想,它必須從事社區服務,如環境保護、關心受虐兒、獨居老人、甚至流浪狗等不屬劇團的工作;這些狹隘觀點極大地限制了社區劇團體的發展空間。
-
專欄 Columns
被迫的喜悅心情
抱著被迫的喜悅的心情,我經常會有一些意外的發現,有些發現還能澄淸自己的錯覺。一個硏討會的成功,不是只求答案,而是能夠激發辯論,提出値得深討的問題、分享經驗和「英雄所見略同」的發現,或是因挑戰而互相認識。
-
活動看版
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硏討會
一九九六年五月文建會曾主辦了「一九八六-一九九五台灣小劇場硏討會」,引起許多回想與討論;今年三月文建會再度舉辦「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硏討會」,並將由成功大學中文系承辦。 此次硏討會討論的重點將以社區劇場、兒童劇場及專業劇場爲主題,由各個學者及相關領域人士發表論文及舉辦座談。會場外並將展出各劇場活動紀錄,包括錄影帶、照片、服裝、燈光作品等資料;除此之外,還有戲劇展演活動,開放民衆觀賞。此次主辦單位並將錄製整個展覽活動與展演成果,以作爲往後成立「現代劇場資料中心」的基礎。 (本刊編輯 祁雅媚)
-
即將上場
《逆旅》之旅
《逆旅》原本稱作《靑春逆旅客家行》,這部戲的完成和差事劇團長久在美濃進行社區劇場的硏習相關,「靑春」和「客家行」似乎都難免讓演出拘泥於某種範圍中,故改以《逆旅》做爲戲的名稱。《逆旅》是從一個旅人的凝視拉開戲的序幕;這齣戲將持續差事劇團的風格,穿梭於記憶與現代社會議題之間。
-
回想與回響 Echo
台上大車拚 台下談南台灣戲劇觀摩展話外話
由於「社區劇場」概念模糊,南台灣戲劇觀摩展的各個團體,希望藉著「外台北劇場」之名,重新被定位。
-
台前幕後
美濃.老街.社區劇場
社區劇場的發生開始於民衆對社區議題的關切。在作者最近與美濃當地人所進行的社區劇場活動時,社區與他們關心議題之間的關係,似乎在劇場中浮現出較淸楚的脈絡。
-
專欄 Columns
台灣需要什麼樣的社區劇場?
劇場活動原本就包含可能的「社區性」,無需特別強調,如果要標榜「社區劇場」,則代表它以「社區」爲主要考量,與一般劇場脚色不同,也與座落於社區的劇場,或到社區演出的劇場有所分別。
-
書介
尋找自己觀衆的劇場(下)
鍾喬著的《亞洲的吶喊》,勾勒亞洲第三世界「民衆劇場」諸般面貌及其實踐美學。本文作者除討論「民衆劇場」的概念置於今時今地台灣所可能產生的落差外,並兼論及小劇場/傳播媒體/觀衆之間的對應關係。
-
美國
麵包.傀儡.劇場:全人類的生活必須品
「縮短城鄕文化差距」,「培養社區生命共同體意識」,「人親、土親、文化親」,這些最近熱門的政治文化口號,反映了我們生活在台灣「寶島」的焦慮,直指三、四十年來我們的忽略、短見、工作過度和心不在焉所積累下來的社會痼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