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巴黎的法國夏佑國家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de la danse Chaillot)的今(2024)年10月很「台灣」。布拉瑞揚舞團、微光製造、小事製作、VR《無法離開的人》、紀錄片《行者》等,都因「夏佑體驗:臺灣焦點」(Chaillot Expérience#2: Taiwan)來到了這個歷史悠久的劇院。
「夏佑體驗:臺灣焦點」由夏佑劇院主力策畫。這所成立於1937年的劇院是法國5個國家劇院之一,也是唯一以舞蹈作為發展核心的國家劇院,更是1948年聯合國大會《世界人權宣言》簽署儀式所在地。過去,台灣的漢唐樂府、無垢舞蹈劇場、雲門舞集鄭宗龍的《十三聲》皆曾在此演出,編舞家黃翊亦曾在2018年參與夏佑劇院的駐村計畫。
本次「夏佑體驗」接連3天(10月10日至12日),跳脫過往台法合作的單檔節目買賣、邀演模式,除了將館內空間交給多個台灣舞團盡情揮灑外,這所骨子裡刻著國際人權價值的「舞蹈之家」也上映了由陳芯宜執導、囊括海外許多大獎、講述台灣白色恐怖受難者故事的《無法離開的人》。此外,還舉辦了多項音樂、攝影展、工作坊及藝術家對談等週邊活動。夏佑劇院藝術總監哈希德.烏蘭登(Rachid Ouramdane)表示,「夏佑體驗」就像是個小型藝術節,「3天不太可能呈現台灣豐富多元的文化,但仍希望可以呈現360度的台灣表演藝術。」
夏佑體驗,讓世界看到台灣
法國時間10月10日晚間8點半,台灣國慶剛過,一宣告演出即秒殺的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首部曲打頭陣,跳上夏佑舞台。
這件重新詮釋台灣排灣族生命歷程的作品,在謝幕時讓挑剔的巴黎觀眾熱烈地起立鼓掌、歡呼不斷,並跟隨舞者嘟嘟(Kwonduwa Takio,孔柏元)的引導,在阿爆(Aljenljeng Tjaluvie)的音樂搖擺身體,台上舞者與台下觀眾一同將這座可容納400人的Firmin Gémier廳轉化為搖擺電音舞池。
哈希德說,他在2023年來台觀賞《我.我們》的首演時,驚豔於布拉瑞揚舞團將傳統轉化於現代的能耐。按他的說法,那是「活生生的,而不是積滿灰塵的」藝術語言,「他們創造出這種肢體運動是我過去從未見過的,」哈希德自許夏佑劇院是「所有舞蹈之家」,「能請布拉瑞揚舞團來到這裡,是理所當然。」
同場觀賞演出的,還有台灣國家兩廳院藝術總監劉怡汝、駐法國臺灣文化中心(下簡稱「巴文中心」)主任胡晴舫,兩人所代表的機構都共同參與、推動了本次交流計畫成型,見證了台灣表演藝術在國際舞台的精采亮相。
作為夏佑劇院的國際夥伴,劉怡汝在「夏佑體驗:臺灣焦點」的巴黎記者會上指出,「傳達一個國家與人民精神理念最好的方式,不是聲嘶力竭的宣傳,反而是一支舞蹈、一首歌曲、一部影片,或者是一禎照片。」她進一步表明:「從兩廳院與法國場館夥伴間的合作,到兩國文化間的相互交流,這個過程也體現兩廳院的場館信念:透過藝術,讓世界看到台灣,也讓台灣看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