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布魯克
-
焦點專題 Focus 專訪《何以如是》女主角
歌德史密特:是的,劇場即是我的生命
米莉安.歌德史密特自一九七○年代開始與彼得.布魯克合作,對她而言,劇場本質即是人生本質。這點與布魯克的劇場哲學相合。他們對生命的提問,用生命去演,去創造劇場,一如《何以如是》劇中獨白:「我是誰?我居住在哪裡?」「只有在演戲時,我存在著。」
-
特別企畫 Feature 劇場無敵變形金剛
21世紀,百無禁忌「玩」莎劇!
莎士比亞的作品,歷經數百年各家錘鍊,到了現在依然是劇場導演最愛挑戰的劇場文本,或是揉雜多元文化,或是乾坤大挪移轉換時空,或是電影廣播相互參照,總之就是「愈玩愈好玩」,而且厲害的是,能讓觀眾看了超級變變變的各家展演之後,還會想找到原典,一讀莎士比亞的無邊風景。
-
焦點專題 Focus 越洋獨家專訪劇場大師
彼得.布魯克:我在劇場所作的,都是活生生的當下
Q:在《何以如是》當中,文本有點複雜,綜合了不同的風格,但是您在舞台上卻只用很少的道具,甚至只有一名演員和一名樂手。為什會有如此的構想? A:因為這齣戲的目標,是呈現一個人在問問題的狀態,而且這個人是個演員,她一輩子都在劇場工作,可是她卻在這個當下試著要去了解,劇場對她的意義為何,為何我過的是這個人生,而不是另一個人的人生,為何要做戲等等。所以她去找那些和她一樣面對相同困惑的人,這些人來自不同文化,但他們也問過自己類似的問題,有的來自俄國,有的自英國,有的來自法國,他們也會問,為何我們會稱某些現象為劇場,為何我們要將生命奉獻給劇場。這齣戲用了標題是德文的Warum,意思是「為什麼」,這齣戲在談的就是「何以如是」。不過這個「何以如是」,並非是理論上的,而是一種活生生的質疑。因為一個從事演員工作的人,必須懂得要問為什麼。不是因為她是個演員,而是因為她是人類。 Q:您的文本採用了不同的來源,像是梅耶荷德、克雷格、莎士比亞與世阿彌。那麼這些不同的文本之間,是否傳達了類似的內容,或是它們之間有著內在關聯? A:它們之間有內在關聯。因為「為什麼?」這個問句,不過是一句話,但是我們可以有不同的人生會去體驗這句話。就像你在台灣有自己的人生,我在巴黎有我的人生,米莉安.歌德史密特(Miriam Goldschmidt)在德國有她自己的人生。我們都會以彼此各自的生命經驗,去充實,去具體化「為什麼?」這句話。雖然我們身居各處,但我們都是人類,我們都有深刻而強烈的內在需求,相同而深層的人性結構,同時產生類似的問題。像眼下這個世界充滿悲劇,但人們卻沒有能力體認出,其實我們都是一樣的。 Q:為何會挑選女演員米莉安.歌德史密特來跟您合作這齣戲?你們是如何工作的? A:我們從一
-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從「人」出發 給你最豐富的劇場
葛羅托斯基過世後十年,也是劇場實驗室創立五十週年紀念。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宣布:二○○九年為「葛羅托斯基年」。 葛羅托斯基年?葛羅托斯基何德何能,可以獲此殊榮? 更重要的是,已經「離開劇場」的他,對劇場人還有影響力嗎?
-
特別企畫 Feature 變動中的劇場觀點
彼得.布魯克 空的空間
簡約空曠純粹荒寂的舞台,他把空間還給劇場 神乎其技一人多角的敘演,他把創造還給演員 由簡馭繁化少為多的語彙,他把想像還給觀眾 無盡挖掘不斷變動的形式,他把探索留給導演 在每一次幕起幕落間,他尋找燃燒和飛逝的滋味 在每一次燈明燈滅時,他讓那些不可見的被看見 他是彼得.布魯克,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劇場導演、理論實踐家 彼得布魯克的新近作品《希茲威.班西死了》即將為今年兩廳院的國際劇場藝術節揭開序幕,而他影響劇場甚鉅的著作《空的空間》中譯本也將出版,我們終於可以ㄧ窺這個自認生活重心都是工作,把所有狂熱執著與專注都投注在劇場的大師作品與論述,雖然他從不以大師自居。本刊特別帶領讀者,深入解析他的劇場思考、創作觸發、工作方法、作品美學、空間運用上,呈現他那六十多年來,不停止變動的劇場觀點。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種虛構;在劇場裡「如果」卻是種實驗。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是種逃避;在劇場裡「如果」卻是種真理。 當我們被說服,並相信這一真理時,那麼戲劇和生活就合而為一了。 --彼得.布魯克
-
特別企畫 Feature
黑色的大陸 劇場的明燈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彼得.布魯克帶著一群演員踏上為期三個月的非洲之旅,途中經歷五個國家,包括阿爾及利亞、尼日、奈及利亞、貝南、馬利,沿途重點並非斑馬、羚羊,既無購物樂趣,也無浪漫邂逅。唯一存在的是溝通,一趟試圖讓劇場超越文化限制的奧徳賽之旅。
-
總編輯的話 Editorial
從指揮星光到彼得.布魯克
星光幫的熱潮延燒至今不退,相關報導不僅入選年度十大發燒新聞頭條,星光幫成員也一夕之間從默默無聞的小人物,瞬間爆紅,成了僅次於「台灣之光」王建民的年度十大發燒新聞人物。流行樂界有星光幫,古典音樂的指揮也有星光幫,誰最有潛力成為下一個賽門.拉圖?誰是小澤征爾的接班人?誰又是楊頌斯第二?誰是接下繼馬捷爾之後,下一任的紐約愛樂音樂總監呢?開春之後,台灣古典音樂界緊接的盛事,便是紐約愛樂及倫敦愛樂兩大天團相繼來訪,趁此之際,本刊特別為讀者規劃「指揮星光幫」專題,讓來自媒體、樂界、學界、產業圈的各派人馬,從多位您或許還十分陌生的新銳指揮中,預言誰將是樂團指揮的明日之星。 同樣的,除了古典樂界的指揮星光閃耀奪目之外,在劇場界,則是有另一位重量級的大師彼得.布魯克的作品,在陽光劇團的鐵娘子莫努虛金之後,將首度造訪台灣。創作基地同樣落腳在法國的兩人,乍看之下有許多有趣的對比,兩人同樣強調創造性、講想像力、即興的重要;也都擁有一批來自不同文化的演員;甚至,也同樣主張道具、佈景、燈光、服裝、音效、化妝等的設計應與排戲同時進行。然而布魯克的劇場理念與實踐之起點,是集中於空間與表演的簡約純粹美學,莫努虛金卻著重於東方形式的模擬、研究與再創。雖然兩人都「經過」東方美學的洗禮,但莫努虛金帶給觀眾的是視聽的饗宴、震撼及精準的混合性劇場美感,布魯克則力顯素樸深刻的質地與力量。 彼得.布魯克自十八歲起導演生涯,創作軌跡橫跨劇場、電影、論述,執導超過七十部不同風格形式、劇場語言的作品。但他卻從不以大師自居,不以強烈的美學自滿,反而不斷以空的舞台、變動的觀點、簡單的扮演、開放的即興,永無止盡的觸探導演、演員和觀眾當下交流所迸發的火花。並藉著探索不同的個體、不同文化的本質與溝通的可能,呈現出劇場藝術最真實也最富生命力的一面。 此外,對香港文化界影響頗深,可謂是當地劇場視野開拓者的「進念.廿面體」創辦人榮念曾,也是本期我們所關注的藝號人物。香港特約作者潘詩韻更是以「教父」來形容這位作品充滿思辯性的導演,由此可見,他對香港現代戲劇的貢獻。而在家鄉宜蘭羅東踏出第一個舞步,從芭蕾、中國古典舞到碧娜.鮑許的舞蹈劇場,一路在歐洲藝壇發光發熱的台灣編舞家林美虹,則將與我們分享她創作的心路歷程。當然,接下NSO藝術顧問暨首席客席指揮根特.赫比希也是我們不會錯過的焦點,本
-
特別企畫 Feature
使不可見的,被看見了
我們終於能在台灣看到彼得.布魯克的作品了!這位超級重量級的國際劇場大師,高齡八十三歲仍創作不輟,始終對劇場藝術懷抱思考與探索的精神。身為導演,他體認到,導演藝術就是人對這個世界的提問。作為一個導演,永遠保持靈敏度與聆聽演員是不二法門。而且,布魯克對於演員與觀眾的想像力的開發與維護,非常堅持,他認為沒有想像力的戲劇是無聊的,觀眾可以安心求去。
-
特別企畫 Feature
尋找在劇場中燃燒和飛逝的滋味
布魯克的創作核心概念是以一個探索和旅行者自居,並將他的劇場導演創作視為一個個向人類內在的心靈、智性奧秘與外在不同的文化、社會的探索之旅。這種以探索出發,追求劇場對生命經驗的直接體驗與交流,並企圖造成改變的劇場生命觀,使得布魯克的劇場創作方法獨樹一格,而這個劇場當下經驗的催生者就是──導演。
-
特別企畫 Feature
無止境的劇場探索之旅
彼得.布魯克從十八歲起執導劇場,創作軌跡橫跨劇場、電影、論述,但他卻從不以當下成就為滿足,儘管曾經縱橫大西洋兩岸藝術與商業劇場,仍願意放下一切,率領一批演員追求探索更深刻的劇場之路。本文以透過三月份即將在台出版的布魯克重要著作《空的空間》,讓我們得知是那些關鍵觸發,使得彼得.布魯克成為今日的劇場大師。
-
特別企畫 Feature 九○年代後 依然站在「前衛」的浪頭上
舞台更空寂 讓表演魔力無限迸發
從九○年代至今,布魯克依然領導著前衛劇場,繼續實驗,作品風格仍然多樣多變,追求高度劇場性的精神卻始終如一。一貫關注人類內在心智奧秘與外在社會文化問題的他,持續以以創新有力的劇場形式來加以展現,在設計美學上益發地簡樸精練近乎空台,卻以演員的精湛演技填滿甚至超越劇場本身。渾然天成的境界,讓人看過戲之後,久久不能忘懷。
-
特別企畫 Feature
斑駁的美景 溫暖的劇場窩
在這個溫暖的劇場小窩裡,彼得.布魯克和他的國際團隊創作了《摩訶婆羅達》、《櫻桃園》等二十五部以上的作品。這些演出都帶有一種簡約的美感,這多少得感謝北方劇院的空間所提供的空間限制,讓作品的力量還原到演員能量與觀眾想像力上。要回到演員中心,不光是減少道具就可以達到,還得靠劇院本身良好的聲學效果來支持演出。
-
特別企畫 Feature 簡陋的道具 飽滿的舞台
《希茲威.班西死了》 演員深深打動人心
在極簡的舞台空間下,觀眾與演員得以發揮最大的想像空間。兩個非洲演員的表演像是變魔術一般,在微少的道具輔助下,他們應用演員高超的說故事與默劇技巧,演活了故事中的所有角色,兩個人一搭一唱,默契無窮,從頭到尾緊緊地抓住觀眾的目光。
-
特別企畫 Feature 紀事九:2008值得期待的舞蹈戲劇演出
時代雖瘋狂,好戲依然連台
明年有超重量級劇場大師彼得.布魯克的作品首度訪台,還有瑪麗.書娜、瑪姬.瑪漢等人作品來舞動春天,加上麻辣的劇場語言聖手紀蔚然首度下海寫京劇、台灣戲劇史經典《閹雞》登上國家戲劇院面對二○○八,時代動盪依然瘋狂,但好戲依然可以期待。
-
四界看表演 Stage Viewer
大師雲集 星光薈萃
「香港藝術節」將在明年二月十四日至三月十六日登場,在卅多檔表演中,本刊搶先為讀者在戲劇、舞蹈、音樂類別中,挑選幾個無論如何都要買張機票,飛到香港,不可不看的重點節目。
-
藝@書 邁向總體藝術
歌劇革命一世紀
編按: 本期刊出黑眼睛文化「劇場手邊書」系列的第三本書《邁向總體藝術歌劇革命一世紀》精采摘要,針對「社區劇場」提出精采的見解。該系列由牯嶺街小劇場策劃,耿一偉主編,是一項長期的出版計畫。以手邊書的親和形式,兼顧前衛、時代性、深入淺出的考量,尤其注重以個別作者對國內現況的觀察,提出有用的論題方向,彌補中文出版的空缺。 作者序言:歌劇與現代劇場 歌劇經常被看成愚蠢的藝術,或殘缺的藝術你最好閉著眼睛聽,或是假裝無視於不合理的劇情、矯揉造作的表演。伏爾泰即曾如此嘲諷:「歌劇裡的故事都是那麼蠢,以至於無法用言語說出來,只好用唱的。」當然那是針對十八世紀而言。時至今日,歌劇演出的美學已經和伏爾泰的時代大不相同,在現代表演藝術的衝激下,一世紀來的製作觀念刷洗出許多被傳統演出風尚所覆蓋的珠玉。歌劇演出已經變成一門全新的藝術。 當代劇場無不以「總體藝術」為標的,歌劇並不獨獨例外。事實上,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這個概念,還是華格納在一八五○年首倡的。歌劇的義大利原文opera即「組合」之意,意味著歌劇本來就是門綜合藝術。華格納更推進一步,為未來的藝術作品描繪出一種統合了音樂、歌曲、舞蹈、詩詞、美術、甚至劇場空間的表現形式。他以歌劇的「進化」形式「樂劇」作為此一烏托邦的解答。雖然,今日在表演藝術與視覺藝術領域,對總體藝術的實踐早已去華格納的臆測甚遠,但我們驚訝地發現,他提出的原則仍是具有指標意義的。 華格納的理念有許多實際的細節。他主張演出時讓觀眾席陷入全暗、將燈具遮蔽、將樂團放置在深不可見的樂池中凡此種種讓觀眾得以專注於舞台藝術呈現的現代劇場成規,莫不肇始於華格納。他甚至首先採用左右對開的大幕來取代升降大幕,以免幕啟時觀眾先看到的是演員的腳,如今這種對開大幕仍叫做「華格納幕」。雖然之前每一代的歌劇革命家,從蒙台威爾第、葛路克、到莫札特,率皆以增強戲劇表現幅度為革新音樂語言的動力,但華格納的整體劇場策略更為徹底而影響深遠。一八七六年拜魯特歌劇院開始營運,華格納為自己的理念創造了實踐的場域。劇場史往往將後來的易卜生、史特林堡、或契訶夫作為現代戲劇
-
特別企畫 Feature
攀向總體劇場的高峰
莫札特的歌劇戲劇性強烈,滿載精準微妙的人性觀察,跨越時代而不減其意涵之深刻。所以當代各種不同風格的導演都愛拿莫札特歌劇「開刀」玩出各式各樣有趣的新觀點。觀照那些刷洗經典塵埃的製作,自然能夠體會,當今歌劇的演出何以未顯疲態,反而較過去兩百年來的所謂全盛時期,匯集更多能量,直探「總體劇場」的高峰。
-
特別企畫 Feature
革命分子家庭的叛逆分子
曾經二度訪台的法國瑪姬.瑪漢舞團,又將在九月到訪台北,展開最新作品《環鏡》UMWELT的亞洲巡演。該團靈魂人物藝術總監瑪姬.瑪漢,也將首度隨作品來台。 本文節錄自刊於《表演藝術》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號(第廿六期)的〈給世人的一份禮物專訪編舞家瑪姬.瑪漢和May B〉,由曾任瑪姬.瑪漢舞團現代舞教師的旅法編舞家林原上親訪瑪漢本人,談及她如何學舞、開始編舞與創辦舞團的過程。本刊重新刊出,讓讀者在大師到來之前,先行略窺其人其事。
-
歐洲人文筆記
與彼得‧布魯克的交談
我說,布魯克先生,您可以收我做學生嗎? 戲劇大師說,我在主持一個劇場,但並不是學校。也許就讓我在劇場打雜吧?那你不如常去看戲,看博物館,好好生活。
-
表演.映象 STAGE & SCREEN
在巴黎,看見世界級劇場導演
巴黎是花都,是時尚之都,是文化之都,同時也是劇場之都。幾位劇場史上有名的導演,迄今都以巴黎為根據地,像莫努虛金與彼得‧布魯克,他們的劇場已經成為表演藝術觀眾拜訪巴黎時的「朝聖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