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青年劇評工作坊讓來自各國的劇評人透過交流,認識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專業人士、不同國家的劇場發展、不同體系背後的處事思維。(國際劇評人協會 IATC 提供)
話題追蹤 Follow-ups 多元文化下的戲劇評論

在「烏鎮戲劇節」參加國際青年劇評工作坊

二○一七年的第五屆烏鎮戲劇節,除了如過往幾屆一樣匯集多國豐富多元的劇目,讓年輕創作者施展身手的「青年競演」,涵蓋講座、論壇、工作坊等的「小鎮對話」系列之外,今年還與「國際劇評人協會」合作了「青年劇評工作坊」,邀請各國劇評人共聚一堂,一起看戲、討論、交流。拓展美學視野之外,更重要的是,劇評人透過交流認識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專業人士、不同國家的劇場發展、不同體系背後的處事思維,及每一個鮮明而獨特的個人特質。

二○一七年的第五屆烏鎮戲劇節,除了如過往幾屆一樣匯集多國豐富多元的劇目,讓年輕創作者施展身手的「青年競演」,涵蓋講座、論壇、工作坊等的「小鎮對話」系列之外,今年還與「國際劇評人協會」合作了「青年劇評工作坊」,邀請各國劇評人共聚一堂,一起看戲、討論、交流。拓展美學視野之外,更重要的是,劇評人透過交流認識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專業人士、不同國家的劇場發展、不同體系背後的處事思維,及每一個鮮明而獨特的個人特質。

位於中國浙江省、素有「東方威尼斯」之稱的烏鎮西柵,風光明媚,碧波粼粼。二○一三年起,由陳向宏、孟京輝、黃磊、賴聲川等人於此共同發起國際戲劇節,所有展演皆在此小鎮內進行,密度相當高,可說是處處皆山水,時時有戲唱。今年已邁向第五個年頭的烏鎮戲劇節,甫剛落幕,年度藝術總監是重量級導演田沁鑫,以「明」為年度主題,邀請了來自十多個不同國家的劇目,所有演出加總超過一百場,形式迥異,題材多元。

多國參演劇目  形式多樣、題材繽紛

開幕大戲是來自俄羅斯的《葉普蓋尼.奧涅金》Eugene Onegin,改編自大文豪普希金小說,內容交織愛情與社會,手法融合寫實與魔幻,整體場面浩大,格局宛如史詩;去年曾參與兩廳院台灣國際藝術節、帶領其製作《哈姆雷特》來台演出的導演柯爾斯諾瓦(Oskaras Koršunovas)與立陶宛OKT劇院,則在烏鎮上演了契訶夫《海鷗》The Seagull,全劇選在一個狹小的空間內完成;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導演雅娜.羅斯(Yana Ross)率領了立陶宛國家劇院,以視聽滿載、獨樹一格的手法,演繹波蘭廿世紀的新劇作《我們的班集體》Our Class,全戲長達近四小時;來自巴西的倉庫劇團,推出了《水漬》Water Stain,處理家庭關係與個人病痛,疊合了幻想、回憶與現在,有著荒誕不經的狂想,也有撕裂現實的猛暴。

除了傳統聚焦劇情敘事的戲碼之外,也有其他類型的演出,或以其他如影像美學、行為藝術等跨域手法來轉化敘事的製作。例如,沒有語言邏輯、充滿夢景拼貼的美國加州藝術學院展演《黑夜黑幫黑車—影像的復仇》Fantômas: Revenge of the Image;影像效果滿溢、視覺絢麗奪目的中國導演田沁鑫新作《狂飆》Turmoil;擅長以影像解構劇場的英國導演凱蒂.米契爾(Katie Mitchell),詮釋了葉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以女性觀點重新書寫神話的劇作《影子(歐律狄刻說)》Shadow(Eurydice Speaks);德國《生動的肖像》Portraits In Motion 的創作者,將自己過去旅行所遇見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經歷拍下照片,製成一本本的手翻書(flipbook),在舞台上一邊現身說法,講述自己遊歷,一邊來回展示、快覽手翻書,效果猶如動畫短片,不僅將旅行記憶轉化為一連串的行動藝術,也讓當下的口述分享成了一段在場的戲劇敘事。

除了發生在劇院裡或街道上的大小戲劇展演之外,烏鎮戲劇節裡的活動還有「青年競演」(前年導演洪千涵與明日和合團隊所組成的台灣製作《曾經未曾》於此項目榮獲首獎);以及「小鎮對話」系列——涵蓋講座、論壇、工作坊等。今年更特別的是,其中包括了與「國際劇評人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Theatre Critics,IATC)合作的「青年劇評工作坊」。

劇評可帶領並推動創作  走向深度與專業

國際劇評人協會每年皆會在數個不同國家舉辦國際青年劇評工作坊,廣邀來自各國卅五歲以下的劇評人參加,今年特別與烏鎮戲劇節合作,分為英語及中文兩組。中文組的成員有北京中央戲劇學院博士生、作家、劇評人等,主席是該校戲劇文學系教授暨劇評人協會中國分會會長彭濤;英語組的與會成員則來自各國,多是該國劇評人分會的會員代表,包括了波蘭、羅馬尼亞、南非、巴西、香港、台灣等地,主席是國際劇評人協會秘書長、羅馬尼亞分會會長奧克塔文.薩尤(Octavian Saiu)。

此劇評工作坊的行程規劃為每天下午或晚上觀賞演出,一至兩齣不等。隔天早上舉行每日例行的研討會議,此部分分作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由主席發言開場,闡述個人見解,主題包括了劇評在全球化時代所扮演的角色和功用、劇評如何與創作對話等;第二階段則由與會成員們針對前一天所觀賞的演出,發表各自心得和看法。這些分享不僅呈現出個人觀點,也反映了觀點背後所連結的個別文化特性和不同文化之間的差異。

對於當今形式迥異、題材紛陳的演出,英語組的主席薩尤引用了知名評論人羅伯.休斯(Robert Hughes)的觀點,概括說明一個好的作品應具備兩項特質:「連貫」(coherence)和「強度」(intensity)。「強度」所指的是力道、衝突、張力、反差、對比等,也就是所謂的戲感來源;而「連貫」,表面上指的是邏輯脈絡,但就較廣的角度來看,應說是種敘事的整合,不管作品是古典、現代或後現代,抑或即使作品內容可能充滿斷裂、邏輯跳躍,但內在仍會有主題(motif)在流動、行走,如同音樂一般,這些元素在結構上的鋪排便成了更廣義的敘事。某種程度上,這也呼應了專研「沉浸式劇場」(Immersive Theatre)的英國戲劇學者喬瑟芬.馬雄(Josephine Machon)所提出的看法,認為作品不僅要創造感官體驗(sense-making),也要能體驗出個道理(making sense)。

此外,薩尤也討論了劇評在現代所應扮演的角色。首先,他提到了沒有所謂客觀的劇評,一切評論必然主觀,因此「評價」是身為一個評論人應具備的能力和期待的方向。有趣的是,身處於這個數位化、網路化、人人皆可發表意見的年代,他卻秉持相對保守的看法,認為劇評視為一種專業,並非人人可為,倡議劇評人應鞏固發言權,而不該讓評論氾濫。但,這是否會造成意見獨斷的危險?他補述,這樣的方向是希望劇評不是停留在感想式的抒發,而是兼具深度廣度、基於專業認知的評判。更進一步地,他試圖就更廣的脈絡來解釋,認為評論即使評價,仍須以創作者初衷為起點,是個不斷反覆提問的過程;評論的產出不只限於報刊短評(review),評論的功用應該與創作者及其作品有更緊密的連結,應該把評論帶進創作、推動創作,就此面向來說,策展亦可視為是評論的實踐。就薩尤對於評論廣義的定位來說,不僅更接近類似「戲劇顧問」(Dramaturg)的角色,或許也正是對抗當今評論浮濫的現象,另一種往深度走去的策略。

劇評人要有勇氣  才可能忠於自己的聲音

活動的最後一天,主辦方舉行了一場國際戲劇評論家協會青年峰會,命題為「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戲劇與戲劇批評」。與會人員除了彭濤、薩尤及此次工作坊英語組及中文組的成員之外,還有廿一世紀至今最重要戲劇理論著作《後戲劇劇場》Postdramatic Theatre的作者同時也是德國重量級的戲劇學者漢斯-提斯.雷曼(Hans-Thies Lehmann)教授開場主講,給予當今劇評人幾點提醒。

首先,雷曼認為,劇評人要有勇氣。有了勇氣,才可能善用自己各種能力,才可能相信自己的觀點,才可能忠於自己的聲音,即使與主流的意見相違背。然後,要思考。評論人必須深入思考作品,不只是鑽研作品的內容,還包括作品的形式,以及美學本身所反映出來的意義。例如,對於繪畫,就要思考它的顏色;對於音樂,就要思考音律;對於戲劇,就要思考肢體、空間等。他進一步地提醒,當代劇場已經是種廣泛的跨域藝術,戲劇是基礎,但不能只局限於戲劇,必須要廣泛涉獵,要從當代世界的視角去判斷,要有大量關於其他藝術的知識,如電影、裝置藝術等。再者,評論人對於戲劇必須深入研究,而不只是當作娛樂;不只從觀眾的角度來看作品,還要從作品的製作角度來看作品。因此,他建議評論人應該要參與過作品的創作過程,觀察要能廣也能深,能遠也能近。

同時,雷曼特別提到了哲學的重要性。戲劇的發展始終與人類歷史上生活和哲學的發展相互連結,尤其從一九六○年代開始一直到現在,戲劇文本與劇場形式非常受到哲學發展的啟發,包括了現代主義、佛洛伊德的潛意識、馬克思主義,以及對自然的思考等,但不需要針對各哲學家之間不同的意識形態而有過多的爭論,因為劇場不是表現意識形態的場域。最後,他的忠告是:「如果想出名的話,不要去當劇評人。」

觀察戲也觀察人  評論人也評論「人」

與會成員們也一一針對這次烏鎮戲劇節發表感想,分享了自己對於個別演出的看法或對所有劇目的總評,見解各有不同,現場回響熱烈。關於這點,中央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副主任、也是這次中文組指導老師之一的麻文琦教授,提到了他頗為有趣的觀察。他一開始發現,同樣演出有著許多不同的態度和反應,例如《狂飆》,這令他十分驚訝,在同樣文化背景下,竟對同一個演出竟也存在著這麼多不同的態度,有時不免動氣而捲入爭論之中,但仔細想想,這些不同意見背後,最終呈現的是每一個個體不同的生命體驗及時代關切。這醒悟,使他進一步思索戲劇批評的意義在哪?可能不僅僅是對一個作品的評價問題,也在討論當中認識了對話的彼此。觀察戲,也觀察人;評論人,也評論「人」。

這點認知,也為這整個活動下了一個最好的註腳。對於一個劇評人來說,在烏鎮戲劇節這樣一個戲劇盛會中,除了有機會得以飽覽各國劇目、拓展美學視野之外,更重要的是,透過交流,認識了不同文化背景的專業人士、不同國家的劇場發展、不同體系背後的處事思維,以及每一個鮮明而獨特的個人特質。

專欄廣告圖片
歡迎加入 PAR付費會員 或 兩廳院會員
閱讀完整精彩內容!
歡迎加入付費會員閱讀此篇內容
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立即加入PAR雜誌付費會員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