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體,不只是你的身體
許多從事跳舞或表演的人,都以其他(可能較不那麼容易被定義的)方式或策略為基礎,來打造他們和表演身體的關係而每一種身體都可以成就某種我們視為編舞的東西。 ──強納森.布羅斯《編舞筆記》(註1)
許多從事跳舞或表演的人,都以其他(可能較不那麼容易被定義的)方式或策略為基礎,來打造他們和表演身體的關係而每一種身體都可以成就某種我們視為編舞的東西。 ──強納森.布羅斯《編舞筆記》(註1)
原定於6月初舉辦的第19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因疫情攪局,延至7月10日以線上直播方式舉行,揭曉3項大獎得主:獲年度大獎的王大閎建築劇場X葉名樺《牆後的院宅》,視覺藝術獎由張碩尹、鄭先喻、廖銘和《台北機電人2.0:訊息瘟疫》奪下,表演藝術獎得主則為陳武康X傑宏.貝爾《攏是為著.陳武康》。再度沒有外國評審參與決選的這一屆,評審團主席黎煥雄表示:「由於沒有語言和文化隔閡,這次的討論效率高且透徹。」而整體來說,「本屆作品的共同敘事,是對歷史、語言、身體的重新省思,以及類型之間的跨界和刺探。」
經過2021年第19屆台新藝術獎後,應該很難再把葉名樺與陳武康兩個台灣藝術創作界重要的名字分開;同為今年的得獎者,一個是首度入圍就擒下年度最大獎的台新新面孔,一個是多次入圍二度拿獎的熟門熟路得獎人,兩人在生活與育兒裡相互支援,也在創作中互相激發與協助,密不可分的信賴與支持關係,也讓彼此在各自作品中獨立而不互搶光環的閃耀著。
生命有喜有悲,顯然我把選擇性遺忘當作生存機制。可面對二○二○世界的動盪,我倒不想遺忘;它比真實還要真實、殘忍卻更能有機會檢視未曾見到或已經遺忘的細節。
《非跳不可》是法國編舞家傑宏.貝爾的代表作,至今巡演不斷。但傑宏.貝爾去年冬天意識到越洋巡演對地球環保的危害,於是宣布舞團不再搭飛機巡演,但因許多作品已有巡演合約,傑宏.貝爾便將《非跳不可》的台北演出,交由在地編舞家陳武康與葉名樺負責排練與演出。透過縝密步驟以確保作品原貌,陳武康與葉名樺將這次的工作稱為「導演執行」,他們表示,「這裡頭有很多的信任,如果傑宏.貝爾、我們、表演者互不信任的話,這件事其實蠻難繼續的。」
「運動和舞蹈藝術這兩件事情還蠻相近的,可是隱約還是有一道界線。」如何打破這條線,讓愛運動的民眾能踏入表演藝術領域?舞者葉名樺與運動教練洪梵恩聯袂規劃了「運動你的藝術芭蕾訓練工作坊」,以身體作為共通的語言,讓有興趣的民眾可透過不同的視角,探索身體與藝術得以展現的各種可能性。
這次驫的呈現或許是「矜持」且,也許,不friendly的。年中蘇威嘉呈現多年來探索獨舞肢體可能性的《自由步》,或也是一個不想再自溺於先前成功、另闢山頭的嚐試:飽滿而情緒深入、百無禁忌!驫已走到一個正視自己現今階段的處境。
這回不是男人跳舞,也不只是男人與女人跳舞,而是兩對伴侶,各自編作雙人舞,然後放在同一個舞台一同起舞這是驫舞劇場的新製作《兩對》,由陳武康與葉名樺、劉冠詳和簡晶瀅這兩對生活中的伴侶演出。創作發想從生活出發,私人的關係延伸至舞台上奇妙的互動,是默契的展現,還是隱隱的對抗?兩對四人以舞步構築的平行世界,將讓觀眾看到怎樣的隱喻?
食堂主人 洪老闆 食客 驫舞劇場:陳武康、葉名樺、蘇威嘉 談到該店頗具特色的招牌果汁「香蕉雞蛋汁」,蘇威嘉一邊啜飲一邊說:「我記得有次我感冒了,要求冰加少一點,老闆就說不行,冰就要這麼多,雞蛋才會熟。他的意思就是要冰到很冰,雞蛋才不會壞掉。」洪老闆被武康戲稱為里長伯,他說這家店不只東西便宜好吃很實在,更重要的是人情味。很多畢業班級演出需要籌募資金,都會來找老闆幫忙,他也很常鼓勵學生而伸出援手,「就看誰先卡位誰先贏,我們班當時就有提早來卡位,得到老闆贊助。」
「新人新視野」十一月展開舞蹈風景!曾在前兩屆中嶄露頭角的林佑如、李國治、田孝慈與葉名樺,這回也要挑戰不一樣的自己,從生活觀察著手,反思生命經驗,再從舞作中煥發精采的舞思。
去年參與「新人新視野舞蹈篇」的四位編舞者,長期以來已經累積了相當的創作成績,從這次的演出,也可觀察出他們的發展脈絡,呈現了「開花結果」的方向。若說這批新人與指導的顧問間多所重疊或許言重。彼此間的互相扶持、不可分割,只反映了舞蹈界深摯的情誼,何況,一切只在萌芽階段,只是,益發想看他們個別的面目與思想,尤其,已證明了自己掌握創作精髓的慧根!接下來,就是自我表述的勇氣與語彙了。
高雄城市芭蕾舞團的「點子鞋」系列,已經成為每年春日舞迷期盼的創新芭蕾饗宴!今年由王國權、張慈妤、葉名樺、張雅婷、高辛毓與簡良哲六位編舞者,以各具特色的風貌,展現芭蕾的創新肢體與現代精神。
兩廳院「藝像台灣」系列,在舞蹈部分推出了「台灣舞蹈煉金篇」,徵集了八組十位才華洋溢的編舞家,包括孫梲泰、魏光慶、陳武康與葉名樺、黃懷德、蘇詩堅、賴韋君與田孝慈、林向秀、賀連華,兩個週末的演出,讓你看到當代台灣舞蹈的耀眼「金」活力。
邁入廿六歲的朱宗慶打擊樂團,今年開春又展開創舉,首度挑戰萬人場地台北小巨蛋!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征服小巨蛋並不是一個目的,而是希望能藉著這個場地,讓更多觀眾接觸到精緻的打擊樂。於是重新編整曲目並創置新曲,加上舞蹈、聲光等豐富元素,期待將擊樂的可行性再度推向高峰。
繼二○○一年與香港導演林奕華合作《張愛玲,請留言》之後,導演丁乃箏再續「張」緣,以張愛玲的極短篇《愛》為本,編導新作《這是真的》,全劇以愛情為軸線,畫出一個圓弧,情境與場景拼貼,遊走寫實非寫實之間,沒有邏輯明確的起承轉合故事,也沒有貫穿全戲的角色或情節。並邀來舞者陳武康、蘇威嘉和葉名樺,與謝盈萱、時一修與劉美鈺三位劇場演員,一同探索舞蹈劇場的變換可能。
展現新世代創作能量的「新人新視野」匯演,將從十月底展開,由舞蹈人率先登場,分別以「與私密絮語」及「身體進行式」兩檔,包括李國治、陳維寧、楊乃璇、林宜瑾、黃彥文、葉名樺與謝杰樺等七組編舞家上陣演出。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