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舞蹈 馳騁無界限的文化曠野
里昂雙年舞蹈節的「聚焦舞蹈」研討會中,特地安排多齣法國最新舞作演出,好讓外籍專業人士一覽法國舞蹈的創作新貌。除了有老將瑪姬.瑪漢、普雷祖卡的精采新作,更有多位新銳編舞家的作品呈現,面貌紛陳、形式豐富,從編舞家多樣的文化背景來看,可說是多元包容的文化混融,造就法國當代舞蹈的繽紛多彩。
里昂雙年舞蹈節的「聚焦舞蹈」研討會中,特地安排多齣法國最新舞作演出,好讓外籍專業人士一覽法國舞蹈的創作新貌。除了有老將瑪姬.瑪漢、普雷祖卡的精采新作,更有多位新銳編舞家的作品呈現,面貌紛陳、形式豐富,從編舞家多樣的文化背景來看,可說是多元包容的文化混融,造就法國當代舞蹈的繽紛多彩。
創立於一九四七年的英國當代藝術中心一直是英國前衛藝術重鎮,ICA的網站簡介上自豪地指出這裡是全世界最創新、最具影響力的文化機構之一。但ICA近年飽受活動不夠新穎、組織定位不清的批評,近期更傳出經營不善可能在五月關閉的消息。
與北京「梅花獎」並稱中國兩大戲劇表演獎的上海「白玉蘭獎」,今年邁入第二十屆,同時獎勵個人成就與團隊成績、觀照傳承也鼓勵創新。今年來自台灣的台北新劇團以新編京劇《原野》榮獲最佳團隊集體獎,成為白玉蘭獎創立以來第一個獲大獎的台灣藝術團隊。
帶著自己的舞團「拉芳」,知名舞者許芳宜來到美國最重要的兩個舞蹈節之一雅各枕舞蹈節演出,一改紐約人對她在葛蘭姆舞團中的演出形象,許芳宜與這群年輕舞者展演布拉瑞揚從生活面出發的幽默舞蹈。
由德、法合資的公共電視台ARTE,與巴黎郊區的「灌木叢農場」文化園區(La Ferme du Buisson)合辦的歐洲「影像時代」藝術節,已於十月初開始起跑。這個以新興藝術媒材「影像」,運用在戲劇、舞蹈、馬戲、行動藝術、電影、錄像、裝置等跨類型的藝術節,雖然規模不大,但是內容五彩繽紛,打破了我們對於藝術類型的傳統分類。
德國規模最大的舞蹈節柏林國際舞蹈節「舞在八月」,今年適逢二十週年,更是擴大舉辦,邀請無數國際知名編舞家與舞團來共襄盛舉,如崔莎.布朗、阿喀郎.汗等,在短短的十七天內,共邀請了三十多個團體,於十座劇場中呈現近二十五個演出製作,推出超過五十場次演出。
沒有大卡司、沒有景觀場面,美國劇作家唐諾.馬戈利的《作品輯》與英國劇作家克蘿伊.摩斯的《無盡之夜》,分別都是透過女性角色探討議題的劇作,前者描繪女作家教授與自己調教的指導學生之間的微妙互動與衝突,後者則演出女性受刑人出獄後的適應與期待。
Longplayer是由英國專門委任藝術家進行大型創作計畫的機構Artangel所委託創作的計畫,由音樂家法能(Jem Finer)作曲。這項計畫最初是在一九九九年午夜跨越至千禧年時所啟動,將從兩千年持續不間斷到二九九九年的最後一秒,是名符其實的Longplayer。
位於德東邊陲的包岑古城,最為德國人熟知的反而是它的前東德政治犯監獄, 來自漢堡的導演馬丁.克萊特與記者克里斯多福.特維克受「包岑德語索布語人民劇場」之邀,來到了這裡就地做一齣與這個特殊場域有關的戲。他們選擇了希臘悲劇《安蒂岡妮》為題材,演出《安蒂岡妮在包岑:渴望自由的訓練營》,透過戲劇的力量,讓德國人重新關注這個邊陲小城。
香港導演榮念曾製作實驗戲曲《夜奔》一個選擇從體制出走的人,心中所思所想為何?一個崑劇演員,又如何面對面對個人生涯與藝術傳承的兩難?《夜奔》由三名演員:柯軍、楊陽與來自香港的楊永德,交互演出「林沖」、守在台邊六百年的「檢場」、以至「演員自己」等不同角色,在今年的香港藝術節中首演。
首演於二○○九年三月的「香港藝術節」委約製作《聖荷西謀殺案》,為本年度香港原創劇目的話題之作;作品是年輕女劇作家莊梅岩自英國留學後的首部發表作品。「年輕」和「女性」雖容易把莊梅岩歸納和分類在目前香港舞台劇作家光譜中,但一定是過於約化的詮釋;其才華一直未受意識形態框架所約制,反而更見諸於其作品的格局和題材,正是貫徹了莊一直嘗試跨開存在狀態的探索闊度、直搗人性呈現不同面向的風格,這與她念心理學出身的背景有莫大關係。
第二十六屆的維也納Impulstanz舞蹈節以Ready to move to the city?為主要廣告標語之一。我們從抵達奧地利機場的一刻起,便可感受到舞蹈節的熱情呼喚。維也納城從機場、地鐵、電車、巴士站與博物館外牆,到處都可看到舞蹈節的大幅海報,並配上維也納街景中跳舞的人為影像內容,令人深刻感受到舞蹈節想要創造人人都歡迎前來享受舞蹈的氛圍。
位於東柏林的「公園河灘劇場」(Theater an der Parkaue),是柏林最著名的兒童劇場,十月份演出布萊希特的名劇《四川好人》,由知名劇場女演員Franziska Ritter飾演沈德一角,大受歡迎。其實這齣製作的劇場語彙非常成熟,並不刻意為了青少年觀眾而有任何藝術妥協,導演在處理善惡對立、社會抗爭等議題毫不手軟,青少年觀眾看到的不是美化修飾過的《四川好人》,而是直指著他們鼻子質問的劇場經驗。
受邀參加紐約台北文化中心與日本協會合辦之當代舞展演出的林文中舞團,原本是帶團員一起演出,卻因美國移民局沒有核發舞者的簽證,以致只有原本就有簽證的編舞家林文中、王如萍夫妻入境,只得改編作品成為雙人舞來演出。
如果在紐約劇場裡被問:「你有沒有試過馬拉松?」可別以為他指的是小馬哥最喜歡的運動。這指的是在劇場裡坐一天,連續八九個小時觀賞一個節目。這種馬拉松的看表演方式,已經成了紐約劇場的時尚,對表演者和觀眾,都是一種體力耐力意志力的終極挑戰,如果過了關,更彷彿贏得獎牌。
於今年的德國波玆坦音樂節中,一場於六月十二日舉行、由古大提琴家薩瓦與鼓樂家伊斯特班演出的「薩瓦的晨曦甦醒」音樂會,以古樂帶領聽眾穿越時空。在教堂裡的聖壇下,音樂家輪番演奏三把古董樂器:十四世紀的蕾巴琴、十五世紀的蕾蓓克琴和十六世紀的西班牙里拉弓琴,曲目充滿異國色彩,再現世界文化的交集與共通性。
擅長製造劇場幻象的魁北克鬼才導演羅伯.勒帕吉(Robert Lepage),於二○○二年開始構思一齣挑戰「聲音」的劇場作品《配音》Lipsynch。從兩年前開始在世界各地巡迴試演後,終於醞釀成一齣長達八個半小時的故事,並在今年十月上旬登陸美國紐約的布魯克林音樂學院(Brooklyn Academy of Music),展開一場話題性十足的劇場馬拉松。
英國「與你同行」劇團於三月中至四月上旬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演出的《馬克白》,由該團兩位聯合藝術總監迪克蘭.唐納倫執導、尼克.奧門羅負責舞台設計,以極簡風格吸引了觀眾的目光。雖然有劇評人認為全劇的極簡風格降低了該劇的戲劇效果,但也讚許男女主角一內斂一外放的詮釋,十分符合佛洛依德認為馬克白與馬克白夫人其實是一體的兩面、貫穿兩者的是同一個意識的剖析。
即將於十月下旬上場的香港「世界文化藝術節2011」,此次以「遊藝亞洲」為主題,從探問文化的源頭,一展當代的創作表現。除了有豐富的舞蹈節目如阿喀郎.汗的《源》、中國國家芭蕾舞團三齣舞劇《紅色娘子軍》等、香港舞蹈團《雙燕.吳冠中名畫隨想》、台灣無垢舞蹈劇場的《觀》等,也有表現傳統的上海越劇院與呈現當代社會的香港劇作,豐富多元中,看到當代亞洲的藝術活力。
本網站使用 cookies
為提供您更多優質的內容,本網站使用 cookies 分析技術。 若繼續閱覽本網站內容,即表示您同意我們使用 cookies,關於更多 cookies 以及相關政策更新資訊,請閱讀我們的隱私權政策與使用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