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佩瑶(王佩瑶 提供)
艺次元曼波 HEART to HEART

一封信打开的「对流」 文字与声响的「共感觉」

吴明益 ╳ 王佩瑶

在读了作家吴明益的小说《单车失窃记》之后,钢琴家王佩瑶将回荡脑海的声响、气味、触感,融合了自身的记忆手写了一封信。迟迟未鼓起勇气交递,却依据这些感动挑选了少见却杰出的乐曲,制作成一场音乐会。但那不只是一个晚上的演出,而是将由摄影师以不同类型的相机记录当时的场景,再一张张手工冲洗出来。会后一个月,作家吴明益也将为音乐会撰写一封信,连同照片送给现场共同经历这一段时光的观众。在经过时间的冲刷之后,褪色的印象和鲜明的相片,对照著文字与音乐的韵律,即使冲突,倒也精采。

从一封信的起头到一封信的结尾,中间经历的是无限的刺激和启发,音乐与文字艺术的「共感觉」(注),就听他们两人娓娓道来。

在读了作家吴明益的小说《单车失窃记》之后,钢琴家王佩瑶将回荡脑海的声响、气味、触感,融合了自身的记忆手写了一封信。迟迟未鼓起勇气交递,却依据这些感动挑选了少见却杰出的乐曲,制作成一场音乐会。但那不只是一个晚上的演出,而是将由摄影师以不同类型的相机记录当时的场景,再一张张手工冲洗出来。会后一个月,作家吴明益也将为音乐会撰写一封信,连同照片送给现场共同经历这一段时光的观众。在经过时间的冲刷之后,褪色的印象和鲜明的相片,对照著文字与音乐的韵律,即使冲突,倒也精采。

从一封信的起头到一封信的结尾,中间经历的是无限的刺激和启发,音乐与文字艺术的「共感觉」(注),就听他们两人娓娓道来。

2020TIFA 王佩瑶「浮光流影」音乐会

4/10~11  19:30 台北 国家两厅院演奏厅

周边活动:王佩瑶吴明益 讲座

3/28  14:30 台北 国家音乐厅大厅

INFO  02-33939888

Q:两人的合作的关键在于文字与音乐,请两位谈谈在《单车失窃记》小说当中对于声响的感知与交集。

王佩瑶(以下简称「王」):我小学五年级就出国了,所以中文很不好,阅读中文书更是困难,都需要在很专心的状态下,特别是在飞机上开著小灯看书。吴老师的作品里,我第一本看的是《天桥上的魔术师》,因为我从小住万华,所以对里面的场景特别有感触。后来在阅读《单车失窃记》中,我听见声音,更感觉到了湿度、温度,有些似乎可以摸得到。我写过email跟吴老师说过,书里老师傅修理脚踏车描述那么细,以至于我就像是站在他面前。当他在做切、画、剁的动作时,身为音乐家害怕手伤的直觉反应,竟然让我的手痛了起来。

吴明益(以下简称「吴」):佩瑶老师寄来的信,情感跟文字都很好,我看得很感动。恰好我在一门创作课里要求学生写信给另一位创作者,信里必须谈自己为什么想创作、对创作的理念,有什么隐晦、不敢讲或对的创作理解与不理解的地方,她的信就很像这样。

任何人从我的小说里感觉到音乐,我都觉得开心,因为文字本来就应该有音乐性。就像诗歌,些韵会让人感到低沉忧郁、有些韵则会有磅礡的气质,诗的音乐性就引发情绪。

佩瑶选出来的曲目很有意思,比方说作曲家高大宜(Zoltán Kodály)采用手号(Hand Signals)辅助视唱教学。用Do、Re、Me音阶的手势将声音形象化,可以让听力障碍的人理解声音,这刚好跟我写新作品《苦雨之地》里的一篇有共通点。由于手语里,没有一种系统表现特定的鸟、昆虫等叫声,小说里写到的鸟鸣研究者,在丧失听力之后因此感到缺憾。聋人的世界不理解生物鸣叫的复杂性,所以我让主角丧失听力后尝试设计一套形容鸟叫的手语。因为写过这样的故事,我在听高大宜的作品时,不只听到音乐,还有他使用手语作为音乐教育的背景,两者同时让我有更深一层的感动。

Q:音乐或声响对您创作或演出的影响如何? 

吴:我是学传播的,对我来说这时代最迷人的艺术形式是电影,因为电影里音乐、舞台剧、诗歌、改编小说……什么元素都有,所以我在写小说的时候,有时会想像自己在拍电影。小说情境也要有配乐,主角在咖啡店里坐著也可以放首歌,那结果会很不相同。我是一个会听著音乐写小说的人(笑)!我写每一本小说都会听音乐,倒不会一直换曲子,可能一个礼拜都听同一首,那是因为此刻的文字在一个节奏里面,我不想改变它。我不会刻意安排歌单,风格也跟我的文字没有什么关连性,有时就是写不好听听音乐而已。我很难解释为什么,不过音乐的确会影响我的心情,就像在咖啡店、图书馆写作时可能周遭环境让我无法投入,但音乐就是有能力能把我置入另一个空间里、把我包围起来。

我因为教写作,才发现有些人写作是不听音乐的,同样都是写作,但关于这点可能彼此无法理解。对我来说是一定要有音乐的,有时候两者的风格甚至有些冲突性,就像在写《单车失窃记》时最后几章时,我听的是「枪与玫瑰」的音乐。那并不是专辑里的音乐,而是巡回演出时加入团队的新任吉他手DJ Ashba在现场演出的solo。演出当时我也在现场,下著大雨但听得很感动。不知道为什么在写那几段的时候就该是这段音乐,跟小说中的战争画面好像格格不入,但如果以电影的眼光来说也许就不会。你可以想像一位吉他手站在热带雨林中,整个败退的部队从他身边走过。

王:声响对音乐家来说影响很大!前阵子我去香港演出,每天都有台车从旅馆送我们到音乐厅,每次上了那台车,一定会有音乐家发言说:「可以……」,然后司机就会赶紧关掉音响。演出的场地是一个古迹,以往是监狱,所以没有窗户、天花板也很高。音乐厅将牢房改作后台休息室,但保留了铁门,铁门没有上锁,可是当碰到的时候就会发现它是会动的!那个触感、重量感以及发出的怦然巨响,会让靠近它的人极度惊吓、退开……如果一定要问我,我会说,这是我有生以来要上台前,最难调适的一场演出。

Q:古典曲库这么多,为什么看了吴老师的作品之后,选出的曲都是东欧音乐家的作品?除了音乐采集的因素之外是否还有其他考量?

王:采集是一个大方向,为什么许多东欧作曲家会有他们特殊的语汇,就是因为音乐采集。波兰、匈牙利的节奏没有办法用古典的框架记录下来,但美感就在它歪斜、不工整的旋律节奏。从开始读小说的时候,我就感觉文字的节奏完全不是古典或浪漫乐派,而是另一个有手感、原始的风貌。我挑选的曲目并不是配乐,而是抽取后的一种氛围。这些作品都与大自然、战争、土地、历史有关,所以我把它与台湾的故事相连结。

吴:佩瑶老师挑出来的曲目我原本只有听过一首而已,我在收到曲目后把它放进我的手机歌单里,但这些曲目我听完好像没有留在脑子里面。这些曲子的共同特色是:我觉得主旋律很难抓。我们为了记忆一首曲子,多少要靠这个(指主旋律),但这些曲子却不是具有强烈主旋律的曲子。

王:我选的其实是非主流,很多音乐家也没有演奏过的曲子。有些作品我会分析,还要用不同颜色萤光笔画下来。例如有些作曲家会把下行当作叹息,当这些叹息在不同声部不断交错时,我也必须要在乐谱上标记,让大脑清晰分辨。把麻花般的叹息用十根手指头弹出来,其实是要练一整年的。

之前有位学生问过我:「难道练琴都不累吗」,歌剧的乐谱都是好几百页,如果一年三出,加起来就是几千页,但我认为弹琴不只有动手指,而是花了很多时间读谱。那位学生很吃惊回答:「所以妳都不用坐在钢琴前面吗?」于是我告诉他:其实我最享受的就是我在读谱的过程。因为这点我才发现,观众似乎不了解音乐家是如何步上舞台的。

吴:这很像艺术的本质,即使钢琴家说读谱没有打开琴盖,但一定也是花了很多时间练习。

王:当然,我的少,可能是别人的多。

吴:有意思的是,他们要上舞台前的练习我们是听不到的,但作家就不一样了,我们总是觉得写一篇作品去投稿,就会想要得奖、就会被发现是天才,至少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心态。但每一种艺术背后都是无数的练习,写作也是,一定写了大量的垃圾被抛弃,只是没有人看到而已。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人物小档案

吴明益

◎ 现任东华大学华文文学系教授。有时写作、画图、摄影、旅行、谈论文学,副业为文学研究。

◎ 著有散文集《迷蝶志》、《蝶道》、《家离水边那么近》、《浮光》;短篇小说集《本日公休》、《虎爷》、《天桥上的魔术师》、《苦雨之地》,长篇小说《睡眠的航线》、《复眼人》、《单车失窃记》,论文「以书写解放自然系列」三册。

◎ 作品译为多国语言,曾入围曼布克国际奖(Man Booker International Prize)、法国爱弥尔.吉美亚洲文学奖(Prix Émile Guimet de littérature asiatique),并获法国岛屿文学奖小说奖(PRIX DU LIVRE INSULAIRE)、日本本屋大赏翻译类第三名。

◎ 曾获Time Out Beijing「百年来最佳中文小说」、《亚洲周刊》年度十大中文小说、台北国际书展小说大奖、台湾文学奖图书类长篇小说金典奖、金鼎奖年度最佳图书,六度获《中国时报》「开卷」年度十大好书,及多项年度选书。

王佩瑶

◎ 小学毕业即以资赋优异儿童身分及全额奖学金至美国寇蒂斯音乐院和耶鲁大学研究所深造。于耶鲁大学双修音乐和建筑科系,期间更担任大提琴大师罗斯托波维契之唯一之课堂钢琴家。

◎ 旅美近25年期间受《纽约时报》、《旧金山时报》,和《华盛顿时报》推崇。活跃于全世界之重量级厅院如纽约卡内基音乐厅、林肯中心、华府甘乃迪音乐厅等,并与国际知名音乐家如Alan Gilbert、James Levine、Hilary Hahn等合作。

◎ 曾受聘为纽约林肯中心长驻室内乐钢琴家,2006年起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担任声乐指导。近期于台湾担任声乐指导之歌剧演出包含《莎乐美》、《尼贝龙指环》,《碧庐冤孽》、《假面舞会》、《茶花女》等。

◎ 现任担任飨响文教协会之声泊厅「零距.凝聚」室内乐系列音乐总监。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