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迪亚曼特》的观众移动在一个个小木屋前,透过大片透明玻璃与字幕板,旁观邻人的生活片段。(Annette Hauschild 摄)
柏林

人工乌托邦《迪亚曼特》 历史中无所不在的后殖民寓言

由阿根廷作家暨剧场导演佩索提及其团队Grupo Marea共同创作的《迪亚曼特》去年十一月巡演来到柏林,演出现场如同一处虚拟世界的小城镇,让观众参与了这个来自于拉丁美洲血淋淋历史循环拼贴而来的资本主义世界预言╱寓言:人工搭建而成真实生活走到尽头,无以为继的安全网被人为崩坏后的结局:观光主题乐园。

由阿根廷作家暨剧场导演佩索提及其团队Grupo Marea共同创作的《迪亚曼特》去年十一月巡演来到柏林,演出现场如同一处虚拟世界的小城镇,让观众参与了这个来自于拉丁美洲血淋淋历史循环拼贴而来的资本主义世界预言╱寓言:人工搭建而成真实生活走到尽头,无以为继的安全网被人为崩坏后的结局:观光主题乐园。

《迪亚曼特》Diamante(意为钻石)二○一七年首演后,持续在欧陆各城巡演,二○一九年十一月抵达柏林艺术节之屋。取代场地原有的镜框式舞台和观众席座椅,舞台区域一眼望去,是一个好似虚拟世界的小城镇,乾净得毫无真实感,观众移动在一个个外观几乎一致的小木屋前,透过刻意设置的大片透明玻璃与字幕板,旁观邻人的生活片段,像庙口看戏一样地拎著板凳一出一出剧码换著看,既沉浸其中,又置身其外。

资本主义世界的预言╱寓言

由阿根廷作家暨剧场导演佩索提(Mariano Pensotti)及其团队Grupo Marea共同创作的《迪亚曼特》,让观众参与了这个来自于拉丁美洲血淋淋历史循环拼贴而来的资本主义世界预言╱寓言:人工搭建而成真实生活走到尽头,无以为继的安全网被人为崩坏后的结局:观光主题乐园。过往居民的身体、笑容与困惑被印成人形立板,让闻风而来的观光客消费,他们品头论足,但什么也不会知道。如作家杨照评《百年孤寂》时说到:「在马康多,在拉丁美洲,繁殖、热情、欲望却带来一切的破坏。欲望的完足、欲望的完成就开始塑造废墟。」

演出节目有一份题为《作品是如何运作的》的指南,具体说明了设计给观众的视角为何:

◎ 迪亚曼特的历史分为三个章节:夏季,秋季和冬季。

◎ 有两个卅分钟的休息时间,将要求观众离开城市区域。

◎ 观众将被分散于这十一个场景,可自行决定从哪一个住宅╱场所开始观看故事,以什么样的顺序穿越城区。

◎ 观众可以看到每一个场景。比如在第一章演出中,共有十一个故事在十一个场所中发生,每个持续八分钟,并重复十一次。每个故事上演一次之后,观众有足够的时间更改位置到下一个地点。

观戏提示:晚上的观戏效果最好,较能够专注于每一个八分钟的故事,请把握在城市中散步的机会。

迪亚曼特是阿根廷北部丛林边缘的私有城市,由德商钢铁公司Goodwind建于一百年前,作为贫瘠的南美洲乡野丛林的一处乐土,居民多为德籍与阿根廷裔的公司雇员及家属,官方语言为英语和德语,少数当地的工人或主管私底下可使用西班牙语。创办人以母亲的家乡瑞典小镇为城市雏形,盖起了遍地斯堪地那维亚风格的小木屋,成为丛林边缘一处违和的风景,城市的安全系统周全,与周围无论人为抑或自然的「危险」和「贫瘠」隔绝。城市居民享有一切福利,公共泳池桑拿、免费脚踏车、医疗福利与按摩服务,儿童青少年的戏剧课程。唯一强制的定居条件:所有居民必须专长于至少一种乐器。一百年的时间,足以让居民从安逸无争、勤勉工作的生活,慢慢积累出猜疑、背叛、倾轧、虚无感和权力失衡,于是改革失控为暴力,利益失衡为舍弃。居民中有消极地自寻出路的年轻人、有伪造指控获取暴利返回德国重新生活的夫妻、被性骚扰指控而入狱的改革派工党领袖、与下属偷情而失业成为帮佣的女主管、政客、才华无用武之地的戏剧教师等等。

见证资本主义乌托邦的崩解

故事的平行真实从眼前的真人对话中、从字幕板上如同小说旁白的文字中被娓娓道出,观众拥有了作者的上帝视角,得以读取每个人物的选择与冲突,见证资本架构下独善其身的乌托邦为何崩解。迪亚曼特的居民其实没有生存的决定权,只能见证饶有耐心的企业独裁制度如何玩弄策略:给他们更好的生活,并且好好「教育」下一代,让他们遗忘身分与认同并且顺服,以期能安逸地生活在权力者划定的「乌托邦」之中。

新锐艺评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Authors
作者
年鉴广告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