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舞蹈空间舞团艺术总监平珩(许斌 摄)
艺号人物 People 舞蹈空间舞团艺术总监

平珩 为了艺术 创造「空间」

今年适逢「舞蹈空间舞团」卅周年,作为继云门舞集之后、台湾第二个专业现代舞团,舞团的特色在于不突显单一创作者的标志,而是如其名「舞蹈空间」——为舞蹈人准备好的一个创作空间、合作网络,让合作的编舞家、设计者展现多元创意,而维持这一切的,正是该团团长兼艺术总监——平珩。回顾来时路,平珩谈及舞团的核心精神,她最在意的,就是舞蹈性,「每一次都希望开发新的肢体语汇。」

今年适逢「舞蹈空间舞团」卅周年,作为继云门舞集之后、台湾第二个专业现代舞团,舞团的特色在于不突显单一创作者的标志,而是如其名「舞蹈空间」——为舞蹈人准备好的一个创作空间、合作网络,让合作的编舞家、设计者展现多元创意,而维持这一切的,正是该团团长兼艺术总监——平珩。回顾来时路,平珩谈及舞团的核心精神,她最在意的,就是舞蹈性,「每一次都希望开发新的肢体语汇。」

舞蹈空间30周年×前哨战《勥》

亲子剧场

5/11~12  10:00、15:00

物件剧场

5/18  15:00   5/25  20:00

5/26  15:00

意识剧场

5/18  20:00   5/19  15:00

5/25  15:00

台北 舞蹈空间舞团

打开舞蹈空间卅周年的宣传海报,亮橘色底白色的线条上,《勥》(音:ㄐㄧㄤˋ)像站在涵洞另一头呐喊的小人,层层音波让这头的听者震得飞起来。这天下午,台北刚刚经历过震度四级的地震,捷运停摆,可剧场内,试装台的工作没受什么干扰,大家持续进行著手边的工作。

座落于皇冠大楼中,成立于一九八九年的舞蹈空间,今年满卅岁,一个或许比许多观众的年纪还要长的跨度。一件事情做卅年是什么感觉?「傻儿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不会去想时间的问题。」平珩笑著说。一九八四年,皇冠舞蹈工作室成立,每年都会固定邀请几个国外的老师,上完课、排练、呈现,五年下来,她觉得这些舞者很棒,准备好了,可以成立一个舞团。之后五年,每年固定呈现四个编舞家作品。

创造一个空间  让大家稳定创作

回忆起成立舞团的初衷,平珩并不是想发表自己的创作,有别于不少编舞家成立自己的舞团演出作品的模式,反而提供了其他编舞家机会,早期合作过的如陶馥兰、古名伸、罗曼菲、萧渥庭等,舞蹈空间有每天上课准备好的舞者,周一至五都可以固定工作,提供不被打断的编舞方式,也让舞作可以更为流畅。

一九九三年,经过几年下来的累积,舞蹈空间到美国巡回,从西岸到东岸。有别于对东方异国情调的想像,舞蹈空间呈现台湾当代艺术家的作品。出乎意料的票房佳绩,以及《纽约时报》的舞评肯定,也说明当地观众对台湾的当代是好奇的,「自己觉得不是做很多有前瞻性的事,可是一边做做,回头看会发现,在那段时间,我提供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 让大家可以发展创作。那大家也在这个稳定的环境里,发展出一些比较不一样的作品。」

巡演之时,距离留学纽约结束已十年,念书时并未想过可以吸引当地观众的平珩,发现舞团可以提供稳定环境发展不同的作品,也可以从中看到台湾当代舞蹈的多元精神,呈现社会、家庭等不同议题。

卅周年,是个却顾所来径的里程碑。身为创办人、艺术总监,平珩著眼舞团的核心精神,她最在意舞蹈性,「每一次都希望开发新的肢体语汇。」尽管观众不见得每次都看得出来,但这是舞团自己练的功;她也著眼于创意,希望每次制作的呈现与表达,不落于大家熟悉的方式;另外还有艺术性,这并不是得做一个曲高和寡、很难的东西,艺术并不光靠灵感,而是经过很多琢磨,「好的艺术性来自对主题做了很多研究,不是坐在那里想一个题目就出来,会为题目做很多功课,有取舍跟编辑,所以创作时的脉络就会清楚。」

随时准备好  以开放的心沟通

呈现多元面貌,以及汇聚不同资源,让舞蹈空间一如其名,提供空间让想像力发挥,网络与平台的性格,也在形式上提供多样的可能。卅年间共有五十四位编舞家,创作了七十二个制作,一百四十七位设计者,廿九位作曲家,十二位灯光设计与廿六位舞台设计。从今年到明年,卅周年的四档节目,前哨战《勥》的七位出身舞蹈空间的编舞家,呈现经历人生改变后的不同样态;以及与国家表演艺术中心三场馆合作的《舞力》、《月球水》、《媒体入侵》等节目,也将展现卅年来累积的不同风貌。

要能跟这么多不同的专业人士合作,想必也是常有挑战吧?平珩表示,正因如此,舞者随时都要准备好,不能用固定的习惯工作,必须去想,要如何呈现编舞家想要的东西,不能做表面的动作,要很专注投入。平珩以舞团常合作、同时也是三十周年闭幕展的编舞家玛芮娜.麦斯卡利(Marina Mascarell)为例,创作过程中,舞者要跟著她读书,也在这当中得到很大的成长。

「比较困难可能是沟通,从当中找到更好的处理方法。」担任艺术教育和艺术行政多年,平珩认为「艺术行政是70%的行政,加上30%的想像力。」道尽这行在细琐日常事务外,最吸引人也最困难之处。从节目的规划与创新,制作时与各方意见的协调,甚至还可能包括礼品、周边商品的开发、平面设计传达和行销等,都是艺术行政在日常工作之外,发挥想像力之处。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人物小档案

◎ 1958年生于台北,6岁开始习舞。

◎ 淡江大学英文系毕业后赴纽约大学进修,后入纽约舞谱局研习舞谱,取得高级舞谱证书。1986年受林怀民之邀至国立艺术学院(今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任教。

◎1984年成立「皇冠舞蹈工作室╱皇冠小剧场」,1989年成立「皇冠舞蹈空间」,为继云门舞集之后,台湾第二个专业现代舞团。

◎ 曾两度担任两厅院艺术总监,亦曾任表演艺术联盟理事长,为第三届国家文艺奖舞蹈类得主。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