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平面以下》以难民、战争议题入舞。(黄翊 摄)
舞蹈

英雄缺席的安魂曲

黄翊与黑川良一《地平面以下》

从二○一三年发展迄今,黄翊的新作《地平面以下》以难民、战争议题入舞,邀请旅德日本音像艺术家黑川良一展开共同创作,二○一五年又加入另一组合作伙伴荷兰室内合唱团,铺展出十月登场的两种版本——「合唱团现场演唱版」与三位舞者演绎的「原版」。黑川良一的影像,让生死、存在的问题在影子灵活变动中不断被引出,有时是灵魂,有时是意识与回忆,有时是火焚,有时是白磷弹爆炸后致命的雨……

从二○一三年发展迄今,黄翊的新作《地平面以下》以难民、战争议题入舞,邀请旅德日本音像艺术家黑川良一展开共同创作,二○一五年又加入另一组合作伙伴荷兰室内合唱团,铺展出十月登场的两种版本——「合唱团现场演唱版」与三位舞者演绎的「原版」。黑川良一的影像,让生死、存在的问题在影子灵活变动中不断被引出,有时是灵魂,有时是意识与回忆,有时是火焚,有时是白磷弹爆炸后致命的雨……

2018台北艺术节

《地平面以下》合唱团现场演唱版

10/18~19  19:30

《地平面以下》原版

10/20~21  14:30   10/20  19:30 

台北市艺文推广处城市舞台

INFO  02-25997973转329

「这不是战争电影,没有反抗,没有英雄。大多时候,人们只是默默承受,然后死亡……这才是真实发生的。」耗时六年发展,编舞家黄翊推出新作《地平面以下》,以难民、战争议题入舞,起因于他近年在欧洲巡演时所见所闻的那些因叙利亚内战陷入胶著而颠沛流离的流亡者。

编舞家的刺点并非奋起抵抗的英雄与抗争者,而是那些无可依归的饥饿者、失去家园也失去童年的男人、女人、母亲、父亲、孩童——是超市门口饥饿地挖著家庭号榛果酱果腹的老妈妈、是年轻的瑞士随团技术经理收养的十四岁难民,且这个小女孩在抵达瑞士不久后就生了孩子,成为小妈妈,随团经理从年轻爸爸瞬间成为年轻爷爷……黄翊以他一贯的冷静节制描述此些事件,「当新闻的画面在我正前方发生,我开始想,要怎么让身处在相对安稳的台湾,让离战地很远的我们,去面对这件事情。」

原版与合唱团版  以不同选乐展开各自旅程

《地平面以下》最初开始于二○一三年,彼时黄翊于纽约驻村,初步实验编创独舞,「一个人很多影子,像人独自求救。」隔年,黄翊与旅德日本音像艺术家黑川良一展开共同创作,这是黑川良一首度以影像设计身分参与舞蹈作品;二○一五年,另一组合作伙伴——荷兰室内合唱团正式加入,也催生该作为两个版本:一为与这个已有八十年历史的荷兰团队国际共制的「合唱团现场演唱版」,二为二○一五年演出隔年获「国际表演艺术协会」(ISPA)评选为「年度十大最受瞩目新作」的「原版」。上月初,该作甫于荷兰完成「合唱团现场演唱版」首演,本月在台将演出上述两种版本。

从一作两版本的安排,不难看出这位卅五岁编舞家的严谨与求好心切。黄翊在原版的音乐选曲方式是透过盲选,「当我决定了一首音乐,我会把这音乐曾经录过的所有版本都搜集齐全,按时间顺序排列,不看是谁演奏或谁演唱,只透过听,因此要赢过这个选曲的版本非常不容易。」

黄翊在原版中划出了高标,与荷兰室内合唱团的合作光是选曲就是个难题,他们曾因为一首穆斯林召集祷告者的音乐僵持了大半年——编舞家从美出发,难以割舍;团队则从文化角度否决,「那是向神致意的祷文,不是一般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唱的,他们非常生气,召集了所有人试图说服我,最后我被说服了。」黄翊念念不舍,「但那首音乐真是太美了!」

有趣的是,现场演唱版与原版除了以不同的选乐展开各自的旅程外,在视觉上也有巧妙的安排与对比。原版仅以三名表演者游走空荡舞台与巨大嗜人黑影之间,忠于二○一三年的孤独意象;现场演唱版加入十余名合唱团员后,诠释亡灵、难民,巨大的群体则与孤独的男人、女人形成鲜明的对比。

影子是第四位表演者  在死亡中无法跳舞

如同《黄翊与库卡》中两百七十五公斤的机械手臂库卡,是黄翊、胡鉴、林柔雯这个三人创意团队中的第四个伙伴,影子也是《地平面以下》的第四名表演者,林柔雯说:「舞者很怕遇见多媒体的作品,我们必须花很多力气才能赢过影像。这个作品特别的是这些影子都是我们真实录制出的,透过影子的诠释我们能够看见舞者的状态,以表演来说非常突破,因为我们是共存在同一个空间,那些是另外的自己。」

从人与机械,到人与影子,黄翊左脑写程式、右脑编舞,他的艺术语汇清晰,自在融合肢体、影像、机械装置为一整体。而被黄翊形容「做影像如刺绣」的黑川良一的加入,则让本作中的「第四名表演者」更具可看性,生死、存在的问题在影子灵活变动中不断被引出,那有时是灵魂,有时是意识与回忆,有时是火焚,有时是白磷弹爆炸后致命的雨。

艺术家们讨论战争的残酷,也触及纯粹形式上矛盾的美。如白磷弹是化学武器,爆炸后的高热粉尘接触人体即穿肤刺骨,杀伤力强大,曾被用于二战期间,已被禁用,「那是超出大自然的力量,非常美。白磷弹降下的画面真是这辈子没看过的漂亮,那是一种烟火。像原子弹的蕈状云也美,掀起的海浪也美,自焚也美,但不应该发生。」黑川良一诠释这些恐怖,带著距离的诗意。黄翊自问:为何这些可怕的画面如此美丽?是因为它最接近生命?最接近人的脆弱?他举例:「像自焚的烟,简直是灵魂从身体慢慢脱离。」

是恐怖,是美丽,是生命,是死亡的雨。我们就活在这样的世界里。在战争,在死亡,在地平面以下,黄翊抽离了所有舞蹈动作,不仅让舞者胡鉴说最大的挑战是「必须要让身体用最简单的方式去诉说最痛苦的事情」,也精简到黑川良一曾疑惑地问:「你的作品动作一向这么少吗?」编舞家则简单地回答:「当我看这些素材,我没办法跳舞。跳舞对我来说快乐、没有负担,在战地中,我没办法跳。」   

值得一提的是,黄翊编创作品中签名式的机械装置在本作中亦未缺席,对此,他守口如瓶:「这像是电影的彩蛋,打死我都要(在宣传期)把这东西藏起来,现在还不能说!」

专栏广告图片
欢迎加入 PAR付费会员 或 两厅院会员
阅读完整精彩内容!
欢迎加入付费会员阅读此篇内容
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立即加入PAR杂志付费会员

黑川良一的音像联觉创作

一九七八年生于日本大阪,现居于德国柏林的音像艺术家黑川良一,是新媒体艺术界的当红明星,他多以大幅屏幕呈现其数位演算的音像作品,比如今年年初在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展出的《反向折叠》Unfold(2016),是他近期最为人所知的大型作品。该作以巨大倾斜的三幅屏幕包裹视听者,让视听者以仰望星空的角度沉浸音像之中。《反向折叠》是黑川与法国宇宙基本定律研究协会(CEA-IRFU)的天体物理学家们合作的成果,黑川从物理学家取得数据,并将数据转换为音频,展示了星辰演化。

《反向折叠》基本上呈现了黑川一贯的力度与创作观:自然与数位、数据与虚拟、时间与空间、碎片与整体、直觉与省思……特别是他以听觉与视觉打造的整体空间,被称为「影音的雕塑」。他在二○一○年获得奥地利林兹艺术中心所颁发的电子音乐大奖(Prix Ars Electronica)中电子音乐与声音艺术类别金尼卡奖(Golden Nica)的《流变:五个地平线》rheo: 5 horizons正是他尝试联觉效果的开始,他在该作中模拟出五个仿地平面的画面,表现出时空流动的永恒。

黄翊分析这位合作伙伴则说:「黑川以光点与声音为素材,不用任何文化符号,却呈现出文化精神,让人一看就知道他来自哪里。他不卖弄异国情调,不服务文化,他只是单纯地表达他的直觉,非常值得尊敬。」(张慧慧)

Authors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