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动画与舞蹈穿插,使用的动画估计会有二十多分钟,对惯以三十秒计算的电脑动画来说,代表了相当庞大金钱与人力!
「影舞集表演印象团」与「古名伸舞蹈团」所共同创作的《非爱情故事》,是一出将电脑动画、映像与舞蹈结合的「影像舞蹈剧场」,透过一个虚实相掺的故事,实验舞剧与科技结合的可能。《非爱情故事》的舞蹈部分由古名伸担任编舞;而这个作品另一重要的灵魂人物,是负责影像动画的导演,也是「影舞集表演印象团」的团长──陈瑶。
长期在美国从事电脑动画与数位电影特效设计、制作的陈瑶,曾以动画师、艺术指导、数位特效设计总监、专案总监等不同身分参与及主导了十几部好莱坞院线电影及其他大型制作。目前,陈瑶辞掉美国的工作回台湾担任电脑动画顾问。问起如何从电脑动画到剧场,陈瑶解释道:「虽然每一个案子都有它的挑战性,但做太久了,接触的类型愈来愈清楚、固定」。因为喜欢进剧场看表演、也熟悉电脑科技领域,渐渐引发陈瑶想结合两者的企图;又碰巧认识了对科技与舞蹈的结合也很有兴趣的古名伸,两人因此一拍即合,共同创作《非爱情故事》,也因而成立「影舞集表演印象团」,希望未来能继续制作影像和剧场结合的演出。
耗资千万的养「云」计划
《非爱情故事》叙述一个每天望著天上云彩的女孩,在心中幻想著一个完美的人形。某个男孩喜欢这个女孩,所以决定帮女孩寻找出那个完美的男人。有一天他带一幅画回去给女孩看,女孩便爱上了这不存在的画中之人……。
为了呈现这个虚实相间的故事,陈瑶找了一位有丰富电脑动画经验的朋友操刀,帮忙「养云」。「养云」这个词是古名伸发明的,因为动画里须要一个「云母」会制造「云」,所以如何给云一点人的表征,如何和舞蹈相连、和舞者互动,是很大的挑战。「我希望『云』达到的某些效果,无法全部以实际拍摄达成,甚至以电脑动画来做也有很多困难,因为任何自然现象要以电脑去计算总是有点死板」,陈瑶解释道,为了「养云」,设计者试验过各种方法,创作出各式各样的云,之后再由后制公司进行合成。
大多数人会以为动画就是卡通,但其实动画(moving picture、animation)的范围很大,有各式各样的题材及造型,很多东西可称为动画而不能说是卡通,演出中动画所占的长度、内容、可使用的技术、时间及经费,任何一项变因调整,整件事情的规模、成果就会差很多。
陈瑶进一步说明,「以动画来说,小的案子如广告片中的片段、一个五秒、十秒的flying logo,这是最简单的电脑动画;但电影的一百五十个shot,因为要和影像合成,短短几分钟的时间可能需要至少半年以上的制作期、牵涉二十至六十以上的人力。而更大的制作像电影《虫虫危机》,得花至少两年、一百多人的人力」。此次《非爱情故事》一开始陈瑶只计划做约五分多钟的画面,和舞蹈穿插演出;但目前为止,估计会有二十多分钟,「对做电脑动画的人而言,他们习惯的数字是三十秒」陈瑶说,这代表著一个相当庞大金钱与人力的参与!
期待科技与艺术的未来
硬体设备也是这次制作必须克服的重点,「做电脑动画,要找到适合的人及机器是很贵的」,陈瑶解释,「剪接特效需要的精细机器,良好的画面解析度、流畅动作的设计制作…,这些都不便宜。」表演团体不太有能力负担这么大的成本,陈瑶以她在动画领域的熟识,才能找到一些资源来协助。此次演出以video(解析度640×480)的讯号投影(projection):制作方面,有几家公司愿意一起协力合作。
习惯动画精准细算的陈瑶和重感觉的剧场人,两方的思考方式相当不一样,首次在剧场进行动画结合舞蹈的实验,有许多经验是陈瑶意想不到的。「当我跟动画师说,东西不用精准、要有弹性,因为有实际真人演出,所以不用算精细的timing,确切长度要看演出时舞者的pause有多长……等等。这些对于每秒可以数十等分割的他们来说,完全无法想像,就连我到现在也还在适应」,目前也开始学跳舞的陈瑶说。
动画和剧场的结合是需要靠彼此慢慢探索的,「我相信电脑科技结合剧场是有未来的」,陈瑶提及她听的一场施振荣谈有关科技年代的演讲,「听到他谈『文化经济』时我吓一跳,仔细想想觉得很有道理」。陈瑶认为,台湾科技产业发达,如果能连结艺术、彼此交流,将会是双赢的局面:「比如说,很多艺术家不用电脑,科技人如果了解原因,可能可以针对艺术家的需要而研发出新产品,激发出许多原创想法;这样的串联是有必要的」。
在一开始的时候,陈瑶无法了解为什么台湾的文化事业需要别人赞助才有办法生存,「这个现象真的是亲身参与后才了解!这段期间,我跨出原来的世界,接触许多剧场人,发觉他们虽然没有钱,但还是很努力,我很感动、也觉得不可思议」陈瑶解释,电脑动画这行业,好莱坞和台湾相比,薪水就差了很多,但台湾电脑动画业和表演艺术界相比,又有很大的差别:「我希望剧场界不要一直居于劣势,科技公司愿意投资原创艺术,好表演能影响更多人。」未来希望继续穿针引线的陈瑶说。
文字 |祁雅媚(特约采访)